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3.
4.
5.
6.
介绍变电站仿真培训系统的理论依据,分析变电站仿真培训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同时对仿真模型及系统构成进行分析.以重庆110kV变电站为对象和原型,选取一种典型的接线方式,基于组态软件做出了一套仿真培训系统. 相似文献
7.
8.
具有协作培训特点的变电站培训仿真系统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在变电站培训仿真系统的个体培训模式和师生培训模式的基础上,提出并实现了协作培训模式。通过优化设备图元的数据存储结构与传递路径,使状态信息的流动更为快捷。采用DirectX技术实时传送语音,使协作间的沟通更为便利。 相似文献
9.
总结了已投入运行的变电站仿真培训系统的功能、内容和模式,提出了双模式变电站仿真培训系统的设想并予以实现,是辅助操作员自学变电站运行基本知识、提高正常操作技能和事故分析处理能力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0.
11.
针对现有变电站仿真培训系统缺乏完整且客观的评价体系,提出一种基于复合要素技术的变电站仿真培训智能评价方法,将变电运行人员必需掌握的设备巡视、倒闸操作、事故处理技能分解为各要素,并按其内在的逻辑关系进行整合,同时兼顾巡视时间、安全性等附加要求,再根据这些要素技术在巡视中所占的权重完成综合评价,实现了变电站仿真培训智能评价... 相似文献
12.
随着技术的发展 ,变电站微机监控与保护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电力系统中 ,对运行人员的培训工作愈显重要。分析了变电站监控系统的构成 ,提出了新颖的解决方案 ,研制开发出了一套实用灵活的微机监控保护仿真培训系统 相似文献
13.
描述了变电站仿真培训系统数据的特点以及IEC61970CIM公共信息模型在仿真培训系统中的应用,设计了一个常驻内存的实时面向对象数据库系统(MMRT-OODB),给出了以对象数据模型为基础的数据库体系结构。 相似文献
14.
对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仿真培训系统的可视化方法进行了研究。首先介绍了智能变电站仿真对象,确定了仿真目标,建立了系统及网络架构。然后从系统的整体展示、通用模拟IED的仿真、SCD可视化设计三个方面进行了可视化研究。通过该方法能够将220 kV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真实地模拟出来。最后从多媒体技术角度实现了二次设备矢量可视化设计。该设计能够为变电运行、检修人员培训提供相应的借鉴,有利于更好地掌握智能变电站的运行和检修技术。 相似文献
15.
在阐述了变电仿真系统的意义与理论基础之后,介绍了责州电力仿真基地变电仿真系统的发展历程和现况,并详细的说明了贵州变电仿真系统的组成和所能实现的培训功能。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为计算机变电站事故仿真培训专家系统研究开发的事故编辑系统的设计思想与功能。该系统可以满足开放性的要求 ,由用户自己修改、设定培训内容。它与仿真系统的图形编辑系统相配合 ,可方便绘出变电站主控室的图形界面 ,并实现事故现象在主控室全软仿真中仿真现象的录入与回放 ,以及事故考核内容的编辑 相似文献
17.
为降低变电站仿真培训系统的建设成本,提高变电站实时数字仿真的质量,提出了一种基于FPGA的变电站实时仿真培训系统。采用最小度最大独立集法安排节点消去和电压计算的顺序,较好地兼顾了运算量和运算并行度。采用多输入多输出的指令流运算器实现细粒度的并行计算,提高了FPGA资源利用率。利用状态字和影响字间接完成仿真参数的修改,减少了仿真计算时间和节约了数据存储空间。实例表明,采用最小度最大独立集法、指令流运算器及仿真参数间接修改方法,一个具有542节点的仿真变电站能以40 ms仿真步长在一块EP4CGX150芯片上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8.
19.
SVG技术作为一种新的Internet矢量图形标准,为基于W eb的变电站培训仿真系统的图形数据动态发布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在分析SVG特征与优点的基础上,探讨了基于SVG的图形发布和实时数据动态发布技术,并且列举了SVG在基于W eb的变电站培训仿真系统中的一些具体应用。实践证明,采用SVG技术实现基于W eb的变电站培训仿真系统中的图形发布和实时数据动态发布,较好地解决了系统的交互能力和网络拥塞的困扰;实现了高效的实时数据发布,响应速度快;同时系统的效率和安全可靠性也得到了保证。 相似文献
20.
针对现有变电站仿真培训系统存在的故障仿真不足、缺乏现场感以及考核方式简单的问题,以110 kV变电站为仿真对象,利用Unity3D完善的交互功能和HTC vive强大的硬件支持,搭建了沉浸式变电站故障仿真系统。首先用3DMAX软件建模,然后将模型导入Unity3D中,再利用SteamVR插件设定沉浸式交互场景,并将设备和故障信息存入MySQL数据库,开发了学员考核模块。该系统实现了变电站沉浸式培训和学员故障考核的功能。系统开发过程中,HTC vive硬件平台的引入为学员培训带入了沉浸感,激发了学员学习热情,提升了培训效率;考核模块的设计,完善了系统考核评价功能,为学员学习提供了评判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