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植物多糖提取液脱蛋白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珊  黄胜阳 《食品科技》2012,(9):188-191
就植物多糖提取液中脱蛋白的方法作了综述。全面介绍了化学法、物理法以及生物法,其中化学法包括Sevage法、三氟三氯乙烷法、三氯乙酸法、NaOH法、盐酸法、鞣酸法、氯化钠法、氯化钙法、乙酸铅法等,物理法包括反复冻融法、阴离子交换树脂法、径向流动色谱法,生物法有蛋白酶法、酿酒酵母发酵法等,并分析了各种方法的特点,为联用新方法的研究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
胶原多肽浓度测试方法的比较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考查茚三酮法、双缩脲法、福林酚法、BCA法、考马斯亮蓝法、凯氏定氮法和TON法测试胶原多肽质量浓度的准确性、稳定性和易操作性,进而评价这些方法用于多肽浓度测试的适用性。实验结果表明,茚三酮法、双缩脲法、福林酚法、BCA法和TON法可以较准确地测定胶原多肽的质量浓度,其中茚三酮法、BCA法和TON法的检测限值低,分别为0.004、0.02、0.02 mg/mL;双缩脲和福林酚法的检测限值较高,为0.3 mg/mL和0.2 mg/mL。茚三酮法、双缩脲法、福林酚法和BCA法的相对标准偏差较低(6%),表现出较凯氏定氮法和TON法更优的稳定性。此外,茚三酮法和双缩脲法在测试成本和耗时方面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3.
竹荪多糖提取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竹荪为原料,采用正交实验对超声复合酶法提取竹荪多糖工艺进行优化,并与热水提取法、超声波法、纤维素酶法、果胶酶法、木瓜蛋白酶法、复合酶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超声复合酶法提取竹荪多糖的最佳条件是科液比1∶50,酶解时间60min,酶解pH6,超声时间40min,多糖提取率为16.35%,而热水提取法多糖提取率为9.77%,超声波法为6.64%,纤维素酶法为8.84%,果胶酶法为10.06%,木瓜蛋白酶法为10.35%,复合酶法为11.27%,均低于超声复合酶法.故超声复合酶法提取竹荪多糖的提取率最高,所需时间较热水提取法大为减少,是7种方法中最好的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以熊果酸提取得率为指标, 研究对比水浴提取法、超声波提取法以及微波提取法提取枇杷叶中熊果酸的提取效果。方法 比较提取时间、温度、乙醇体积分数及料液比四个因素下三种方法的提起效果, 并在电子显微镜下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在相同条件下, 微波法和超声波法提取率较接近, 均比水浴法高。在提取时间上, 当采用控温措施时, 超声波法比微波法和水浴法缩短提取时间至少20%, 当不采用控温措施时, 微波法比水浴法缩短时间至少92%, 比超声波法缩短90%;在提取温度上, 微波提取法比超声波法降低提取温度14.3%, 比水浴法降低至少25%;在乙醇体积分数上, 微波法和超声波法提取率均在乙醇体积分数85%时达到最高点, 比水浴法的高6.25%;在料液比上, 超声波法和微波法提取率达到最高点所需的料液比均比水浴法低, 微波法比超声波多消耗溶剂16.7%, 超声波法比水浴法减少消耗至少25%。结论 相比于水浴提取法, 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和微波辅助提取法在提取得率和效率上具有明显的优势, 超声波辅助提取法操作简便, 而微波辅助提取法效率更高, 但溶剂消耗更多。  相似文献   

5.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4,(4):233-237
比较猴头菇多糖的几种提取方法。以猴头菇为原料,分别用热水提取法、超声波法、纤维素酶法、木瓜蛋白酶法、果胶酶法、复合酶法、超声复合酶法提取多糖,用苯酚-硫酸法测定猴头菇多糖含量,并对这几种方法的最佳提取条件和提取率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最佳提取条件下,超声波法的多糖提取率为6.41%,热水提取法为5.80%,纤维素酶法为10.20%,木瓜蛋白酶法为9.77%,果胶酶法为7.94%,复合酶法为10.89%,超声复合酶法为15.59%,超声与复合酶法的协同作用可使多糖提取率大为提高。  相似文献   

6.
污水厂恶臭气体治理技术概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简要介绍了污水厂恶臭气体的成分、来源及产生原因、测定及评价方法。较全面地阐述了目前常用的各种恶臭气体治理技术,主要有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及其它新工艺,如掩蔽法、稀释扩散法、燃烧法、物理吸附法、化学氧化法、光催化氧化法、液体吸收法、化学吸附法、生物法、活性氧氧化法、等离子体法、高能离子法,其中生物法在污水厂应用最广,并预测了将来除臭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正项级数审敛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项级数的审敛法在级数的审敛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常见的关于正项级数的审敛法共有7种,分别是比较判别法,达朗贝尔判别法,柯西判别法,拉阿伯判别法,高斯判别法,柯西积分判别法和对数判别法.介绍正项级数审敛法的最新研究进展情况,与常见的审敛法作了比较,给出对数判别法的极限形式.  相似文献   

8.
本文综述了冷冻过滤法、再蒸馏法、吸附法、增溶法、离子交换柱系列法用于解决低度白酒混浊现象的原理、操作方法和存在的优缺点。并以列表比较的形式,介绍了吸附法中的淀粉吸附法、活性炭吸附法、海藻酸钠吸附法、膨润土吸附法、琼脂吸附法、肥肉吸附法等六法。既有科学性,又具实用性。能很好地解决低度白酒混浊问题,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9.
考察和比较常规法、快速法、减压干燥法和卡尔·费休容量法检测粉体味精干燥失重的的合理性、准确度和精密度。结果显示,卡尔·费休容量法和减压干燥法准确度较高,但减压干燥法的可操作性优于卡尔·费休容量法;减压干燥法的合理性、准确性、稳定性和重现性都优于常规法和快速法,并分析导致常规法和快速法检测干燥失重偏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概述了染料废水处理的研究现状及最新研究进展。对物理法(吸附法、膜分离法),化学法(电化学、光化学与光催化氧化法、Fenton及类Fenton氧化法、臭氧氧化法),生物法(厌氧法、好氧法、厌氧-好氧联合法)中各类新型材料、新型工艺进行了归纳。  相似文献   

11.
对几种水性聚氨酯涂饰剂的性能进行了多方面的测定分析,包括聚氨酯涂饰剂的含固量和pH值、聚氨酯涂饰剂膜的感观和机械性能、聚氨酯涂饰剂运用于涂饰中时涂层的性能。通过测定分析了解了这些聚氨酯涂饰剂的优缺点,以及它们用于皮革涂饰工艺中时所适用的涂饰种类。  相似文献   

12.
3 种香型凤凰单丛茶挥发性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凌  毛世红  童华荣 《食品科学》2018,39(20):233-239
采用溶剂辅助风味蒸发法提取玉兰香、蜜兰香和桂花香3 种香型凤凰单丛茶的挥发性成分,运用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联用技术结合气相色谱-嗅辨(gas chromatography-olfactometry,GC-O)技术分析其香气组分。通过GC-MS在3?种单丛茶中共检测出91?种挥发性成分,共有成分38?种,各茶样均以醇类、酮类和碳氢化合物为主,但各香型间仍有明显差异。通过GC-O分析共嗅闻出31?种活性香气成分,鉴定出30?种,其主要香气类型表现为花香、甜香、清香、果香。芳樟醇氧化物I、橙花醇、芳樟醇氧化物II和橙花叔醇4?种成分在3?种单丛茶中相对含量丰富,嗅闻强度值高,且呈现出愉快的花香、花香甜香、花香蜜香、清香果香的香气特征,对凤凰单丛茶香气品质形成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利用碱性蛋白酶(Alcalase)、风味蛋白酶(Flavourzyme)和复合蛋白酶(Protamex)对高底物浓度(135g/L)玉米蛋白进行双酶复合水解,研究复合水解对水解物的水解度、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并对双酶酶解效果较好的酶解液进行了分子量分布测定。结果表明,Flavourzyme和Alcalase、Flavourzyme和Protamex、Protamex和Alcalase顺次水解玉米黄粉,总水解度分别为27.11%、26.95%和19.76%,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分别为50.33、40.32、48.85mg/ml,抗氧化活性分别为634.35、576.79和593.21 U/ml。多肽分子量主要分布在5 801.170~238.962u,与单酶水解相比均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4.
山药中多酚氧化酶的活性测定及其护色研究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3  
研究了山药中多酚氧化酶(PPO)的最适pH值、最适温度,设计了不同护色方案,以确立山药的最佳护色条件。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pH值、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比较不同护色液对酶活力的影响;将山药经不同护色条件护色后,低温烘干,粉碎过筛得山药粉,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其甲醇-水溶液(1∶1)的吸光度。结果表明,以邻苯二酚为底物,山药PPO的最适pH值为5.6,最适温度为35℃,山药的最佳护色条件为:以0.25%的Na2SO3为抗氧化剂,并配以0.25%的柠檬酸和1.5%的NaCl为护色液。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丙烯酰胺对机体造成的生殖毒性和发育毒性,并找出丙烯酰胺生殖毒性和发育毒性的效应性生物标志物。方法:通过对SD雄鼠灌胃22.5、11.25、5.625mg/(kg·d)的丙烯酰胺溶液,分析对其睾丸和附睾的影响,还对精子畸形率和睾丸内抗氧化酶系统进行评价,通过研究丙烯酰胺在动物模型中产生的效应性生物标志物来评价其生殖毒性。采用饮水给予怀孕第6d的孕鼠20.0、10.0、5.0mg/(kg·d)的丙烯酰胺,在怀孕0、7、12、16、20d称量体重并每天监测其饮水消耗量,观察胎鼠身长、尾长和骨骼发育情况;对断乳后的幼鼠采用直接饮水接触丙烯酰胺,在3—6w每周处死部分幼鼠,对其脏器和血液进行分析,通过研究丙烯酰胺在动物模型中产生的效应性生物标志物来评价其发育毒性。结果:丙烯酰胺显著增加了SD大鼠精子畸形率,显著降低了SD大鼠睾丸内抗氧化酶的活性;同时,丙烯酰胺导致幼鼠尾长的发育异常,幼鼠的肝、肾、脾、甲状腺发生组织病变,骨骼畸形率显著增加。结论:精子畸形率、睾丸内抗氧化物酶能够反应丙烯酰胺的生殖毒性,可作为丙烯酰胺生殖毒性的效应生物标志物;幼鼠尾长、骨骼畸形、组织病理学改变可反应丙烯酰胺的发育毒性,可作为丙烯酰胺的发育毒性的效应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16.
以6种酿酒高粱籽粒为研究对象,分别比较其游离态与结合态总酚、总黄酮、酚酸物质种类及含量,并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 分析。 结果表明,不同酿酒高粱品种游离态总酚、总黄酮;结合态总酚、总黄酮含量分别在135.47~274.38 mgGAE/100 g、94.60~ 148.31 mg/100 g;618.27~1 383.17 mgGAE/100 g、123.06~434.84 mg/100 g。 酿酒高粱籽粒中游离态酚酸以阿魏酸、丁香酸与没食 子酸为主,平均含量分别为611.19 μg/g、380.66 μg/g、359.34 μg/g;结合态酚酸以阿魏酸、丁香酸为主,平均含量为1 608.33 μg/g、 376.78 μg/g。 酿酒高粱籽粒中游离态与结合态总酚ABTS抗氧化能力值分别占总ABTS能力值14.6%与85.4%;酿酒高粱籽粒中游离 态与结合态总酚FRAP抗氧化能力值占总FRAP能力值14.3%与85.7%。 酿酒高粱籽粒具有丰富的酚类物质,良好的抗氧化活性,且品 种间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7.
The objective of this paper is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mpositions of four typical infant formulae, the evolution of key quality characteristics during pneumatic conveying and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individual agglomerates. Conveying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using a lab-scale rig. Four quality characteristics were measured before and after conveying: bulk density, volume mean diameter, wettability and percentage free fat. Relative breakages were calculated from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s. Uniaxial compression experiments were performed on individual agglomerates, giving forces and strains at failure and agglomerate stiffnesses. Coefficients of restitution of the agglomerates were obtained by video analyses of drop tests. The data indicate that bulk densities before conveying and the force and the strain of individual agglomerates at failure were related to the protein content. The force at failure and agglomerate stiffness were strongly correlated, and generally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protein to fat ratio while the strain at failure decreased.  相似文献   

18.
采用Alcalase和Protamex蛋白酶对膨化后的玉米蛋白粉进行分步水解,将得到的水解液于室温条件下进行超滤。研究了超滤压力对不同分子量分布的产物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超滤压力对产物的体积得率、蛋白得率、起泡性及泡沫稳定性和抗氧化活性影响较大,而对黏度、乳化性及乳化稳定性的影响不大。超滤压力在0.08MPa时,各超滤分级产物的功能特性和抗氧化活性都较好。在该压力下,分子量≤6kDa的产物体积得率最大;分子量在6~10kDa和分子量≥20kDa的产物蛋白得率均在18%左右;随着分子量的增大,产物的黏度都在1.2~1.9mPa·s之间,起泡性在148%~207%之间,但是泡沫稳定性较差;分子量≥20kDa的产物乳化性最高,达到45.71,超滤分级产物的乳化稳定性无明显变化;分子量≤6kDa的产物抗氧化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19.
绿茶汤色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采用色差分析和感官审评的方法对10种绿茶汤色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品茶师间对绿茶评分与评价呈现较高度一致,差异性较小。色差分析绿茶汤色各组间明亮度(L)、茶汤绿度(a)和茶汤黄度(b)均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亦存在差异;但绿茶汤色各组间色差衍生指标a/b具有高度一致性。统计分析显示:品茶师茶汤评分与茶汤明亮度(L)和茶汤黄度(b)相关性较小,与茶汤绿度(a)相关性较大;而与色差衍生指标a/b达极显著相关。应用逐步回归对色差的衍生指标色相(a/b)进行绿茶汤色感官评分表征,相关性均达极显著,其决定系数均可达80%以上。应用二次多项式逐步回归对色差亮度(L值)和色差的衍生指标色相(a/b)进行绿茶汤色感官评分表征,相关性均达显著以上,其决定系数均可达95%以上。文中还对绿茶汤色的表述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对杨木APMP制浆废液的组分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杨木APMP制浆废液的固含量为12.3%,废液的主要成分为半纤维素、木素、抽出物和无机物,其相对含量分别为54%、17%、14%和15%.杨木APMP制浆废液甲基叔丁基醚(MTBE)抽出物的气相液相质谱仪(GSMS)分析结果显示,抽出物中含有25种物质,其中小分子羟基酸和木素降解产物的含量分别为12%和50%.脂肪酸和甾醇是杨木APMP制浆废液亲脂性抽出物的主要成分,含量分别为29%和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