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实现松散含水层下煤层的安全开采,基于青东矿13采区松散层底部含水层——第四含水层的水文地质条件和工程地质条件,探讨了青东矿13采区第四含水层的厚度分布特征、水质情况、渗透系数(K)及贮水系数(u*)的特征,分析了第四含水层的富水性情况,在此基础上给出了采区松散含水层下开采煤岩柱的留设类型。结果表明:青东矿13采区第四含水层为弱富水性含水层,依据《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开采规程》,要求留设的安全煤岩柱类型为防砂安全煤岩柱。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赵家寨矿新近系砂砾石层含水层下安全煤岩柱合理留设问题,对该矿12采区松散层地质和水文条件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12采区工作面需要留设防水煤岩柱。结合UDEC软件数值模拟煤层开采时裂缝带发育高度,择优选取综放开采公式预计导水裂缝带高度,采用"最小有效隔水厚度法"选取保护层厚度;最终计算出防水煤岩柱留设高度。研究结果表明:12205工作面需要留设95.42m高防水煤岩柱,12211工作面需要留设112.93m高防水煤岩柱,12201工作面需要留设86.56m高防水煤岩柱。2015年5月12211工作面试采成功,验证了防水煤岩柱留设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厚松散冲积层下防水煤柱的留设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合理确定厚冲积层下开采时防水煤岩柱的高度,以开滦钱家营矿业公司八采区2871西工作面为例,对松散冲积层厚度与防水安全煤岩柱高度的关系进行了综合分析,定义了"松散含水层透水系数"的概念,提出了厚松散层条件下的防水安全煤岩柱留设方法。该方法的应用使2871西工作面防水煤柱降低约13.0m,实现了煤柱的合理留设。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煤层回采上限,解放呆滞煤量和煤层安全开采,基于顾桥煤矿北二采区的地质工作,分析承压松散层含水层下覆岩破坏特征,查明工作面"两带"发育高度,最终确定:I类区块留设60~100 m安全煤岩柱,Ⅱ类区块留设20~40 m安全煤岩柱。按淮南煤田部分矿区常规防水煤岩柱80 m留设比较,Ⅱ类区块缩小40~60 m防水煤岩柱,初步估算解放呆滞煤量约1. 80 Mt。  相似文献   

5.
根据丁集矿厚松散层水文地质及地质勘探资料,结合大量原位测试、室内土工试验,研究了新生界松散含、隔水层的水文及工程地质特征,分析表明该矿区松散层总体厚度变化趋势为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增厚,岩性平面分布特征具有局部类似性和差异性,垂向具有多层复合结构特征。对矿区水体采动等级进行了划分,其主要为Ⅰ类和Ⅱ类水体类型,为厚松散层下煤层安全开采时防水煤岩柱的留设和提高回采上限的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兴源矿四采区为薄基岩区,6号煤开采受上覆第四系底部卵石含水层水害威胁,参照《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及《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等相关规定,计算分段采高保护层厚度和防水煤岩柱高度,制定了采区综采面薄基岩区分段科学控制采高、防止第四系底部卵砾石层突水的技术方案,实践表明,方案实施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鹿洼煤矿矿井设计第四系底部安全煤岩柱按防水煤柱留设,矿借鉴一采区提高回采上限的实践经验,对一采区扩大区工程、水文地质条件进行了综合分析,对合理回采上限进行了有益探讨,通过技术、安全、经济可行性论证,提出第四系底部安全煤岩柱可按按防砂煤柱留设,并以此确定了合理的回采上限.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下沟煤矿泾河区域地表泾河和巨厚白垩系砂砾岩含水层双重水体威胁下安全采煤的问题,通过采用统计分析、经验类比的方法,研究了泾河区域覆岩结构特征、覆岩破坏高度及防水安全煤岩柱留设宽度。研究结果表明:下沟煤矿覆岩类型为中硬偏软弱类型,泾河区域选择16倍的裂高采高比预计导水裂缝带的高度,保护层厚度按3倍综放开采高度选取是适宜的。得出防水安全煤岩柱厚度按照19倍采高进行留设,大部分区域能够满足留设防水安全煤岩柱的条件,通过设计合理的开采高度,可以满足泾河区域水体下综放开采。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下沟煤矿泾河区域地表泾河和巨厚白垩系砂砾岩含水层双重水体威胁下安全采煤的问题,通过采用统计分析、经验类比的方法,研究了泾河区域覆岩结构特征、覆岩破坏高度及防水安全煤岩柱留设宽度。研究结果表明:下沟煤矿覆岩类型为中硬偏软弱类型,泾河区域选择16倍的裂高采高比预计导水裂缝带的高度,保护层厚度按3倍综放开采高度选取是适宜的。得出防水安全煤岩柱厚度按照19倍采高进行留设,大部分区域能够满足留设防水安全煤岩柱的条件,通过设计合理的开采高度,可以满足泾河区域水体下综放开采。  相似文献   

10.
《煤矿开采》2017,(3):78-81
通过对43下20工作面水文地质资料及钻探结果的分析,揭示了第四系厚松散层含、隔水层特征、底部黏土厚度及隔水性以及上覆薄基岩结构特征,建立了厚松散层、薄基岩工作面回采数值模型,计算得出冒落带发育高度为14m,导水裂缝带发育高度33m;确定工作面开采安全煤岩柱类型为"顶板防砂安全煤岩柱",并计算得到防砂安全煤岩柱高度为24.3m。结果表明:导水裂缝带及理论计算煤岩柱高度均小于最薄基岩厚33m,工作面开采厚度为2.5m时不具有突水溃砂风险。  相似文献   

11.
如何在已知老空水的情况下,制定放水方案设计,同时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用放水煤柱公式,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尽大可能提高掘进米数,合理安排管路及水泵,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2.
岩溶水的突水机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我国华北地区煤矿奥陶系岩溶水突水事故案例的分析研究,掌握其突水机理,总结规律,并结合屯兰矿实际水文地质条件,对今后奥灰水的防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煤泥水水质对煤泥水沉降特性和煤泥浮选有重要影响。为实现煤泥水水质的实时监测,建立了循环煤泥水体系的水质监测系统。试验证明循环煤泥水体系的电导率和水质硬度呈线性关系,该系统以循环煤泥水体系中各监测点的电导率及浓缩机溢流浓度为监测指标,水质监测系统可实现显示整个工艺流程中各设备的实时数据及工作状况、未确认的报警信息、图表显示可选时间段内各指标的变化曲线、查看任何历史时间段内曲线、显示界面及参数设置界面等功能。实现水质实时监测是煤泥水澄清循环和煤泥高效浮选的根本保障,同时为水质调控技术的开发提供研究工具和平台。  相似文献   

14.
根据循环冷却水水质条件,选择合适的水质稳定剂进行水质处理,以达到系统的阻垢、缓蚀及杀菌灭菌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循环冷却水加药的方法及工艺控制措施,论述了在焦化行业中如何控制循环冷却水水质.  相似文献   

16.
李文芳 《煤》2019,(4):34-35
采用3个不同暴露面积的柱状煤体考察吸水路径对煤体吸水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增加,柱状煤体的吸水率逐渐增加,煤体与水的接触面积越大,吸水率越高;毛细管网络越发达,孔隙的连通性越好,吸水路径越短,排出孔隙内的空气越容易;不同吸水路径的吸水率与时间均满足根号的函数关系。为现场实施煤层注水消突措施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通过山脚树矿212水仓系统设计和施工中采用配水管代替配水巷的实践,论证了配水管代替配水巷的设计方案具有投资小,工期短,维护费低等特点,为水仓系统设计施工提供了成功范例,具有推广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矿井出水点多水源判别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已知水源、出水点典型化学离子组分含量等数据,采用运筹学方法,建立矿井出水点多水源判别数学模型,并利用简约梯度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在模型求解过程中引入的松弛变量具有重要的物理意义,如果解中松弛变量取值较大,则意味着存在未知水源。采用文献及矿山实际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适用于多水源出水的情况,判别已知水源是否与出水点导通,计算各水源在出水中所占的比例,而且还能揭示是否存在未知水源。  相似文献   

19.
L8灰岩2616号长期水文观测孔在-450 m水平偏斜进入井底车场东运输大巷防水闸门主硐室以东14.0 m处,因钻孔孔壁与套管外壁封孔质量不佳,使上部含水层高压水沿孔壁及岩体裂隙涌入巷道内.通过采用截水、导水、注浆堵水等施工工艺,封堵了漏水,保证了防水闸门防水质量,恢复了L8灰岩水文观测孔的正常功能.  相似文献   

20.
焦雪峰 《山西煤炭》2003,23(2):55-56
矿井突水后,如何查清水源达到针对性的治理,是矿井出现水害后碰到的一个重要问题。采用水质分析法对水化学类型进行判别,从而找到了水源,确保了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