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Planning》2017,(5)
构成基础是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包括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和立体构成,是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重要的内容。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需要用现代设计理念和现代艺术教育观念,对构成基础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与探索。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6,(11)
色彩构成是应用型本科摄影专业的重要内容,色彩构成课程可提升学生摄影作品在色彩方面的艺术感染力,还能培养摄影专业学生的色彩创作思维,对于提高摄影创作教学的质量与学生的摄影创作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一些高校的色彩构成课程存在一定的问题,色彩构成课程改革势在必行。文章探讨摄影创作教学中色彩构成课程的改革问题,希望对实现色彩构成课程与摄影教学工作的有效结合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4,(11)
设计色彩与色彩构成两门课程在教学安排中是紧密联系的,有时课程内容也是相互融合的。因此,将两门课程进行融会贯通式的教学,不仅能够打通课程之间的壁垒,而且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知识的连贯与融合,让学生能够更深刻地理解教学内容,完成从绘画性色彩思维到具有设计意识的色彩创作思维的转变,避免学生因课程衔接不当而出现的知识结构混乱、设计思维断裂等问题,从而保证对设计专业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训练,为其以后的设计专业学习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8,(6)
工业设计专业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发展时间较短。目前,大多数高校通常以三大构成(即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来代替设计基础课程。该文基于20世纪初由德国包豪斯设计学院提出的现代设计课程,结合21世纪的时代特点,提出现代计算机软件、摄影技术与传统手绘相结合的改革设想,以主题贯穿的方式,将二维设计基础——平面构成、二维设计基础——色彩构成和计算机辅助设计——二维设计这三门课程串联起来。  相似文献   

5.
正立体构成也称为空间构成,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立体构成理论来源于包豪斯,学习立体构成需要打好扎实的基础,摆脱习惯性的各种造型(具象干扰)的影响,站在全新的自由的角度去探讨,培养对事物的感受、直观能力,掌握立体构成思维方法,提供构思思路和方案。在对材料、结构、制作的认知上接受严格的训练,遵循基本法则,完成每项设计作品。立体构成也称为空间构成。立体构成是用一定的材料、以视觉为  相似文献   

6.
立体构成也称为空间构成,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立体构成理论来源于包豪斯,学习立体构成需要打好扎实的基础,摆脱习惯性的各种造型(具象干扰)的影响,站在全新的自由的角度去探讨,培养对事物的感受、直观能力,掌握立体构成思维方法,提供构思思路和方案。在对材料、结构、制作的认知上接受严格的训练,遵循基本法则,完成每项设计作品。  相似文献   

7.
立体构成是传统建筑学基础教学中形态构成课程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衔接启蒙建筑认知与形态设计初步的桥梁。然而人文艺术积淀的日益匮乏和追求形式美学的不断泛滥,已经对建筑学专业教育所应坚守的核心价值观造成了不小冲击。文章基于多年来对立体构成课程教学的回顾和反思,从建筑学思维培养角度出发,尝试探求体验"空间"和"建构"等建筑学本质要素及其系统的立体构成课程教学改革方法,提出以动态连接形态构成系列课程、强化三维模型营建能力、系统培养建筑设计思维逻辑等为目标的课程教学改革实施方案,并总结了部分教学改革成果。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6,(8)
随着现代科学与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艺术的要求不断提高,现代设计教育也成为人们关心的问题之一。色彩构成课程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严谨性和创造性,所以,色彩构成已然成为我国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核心课程。但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色彩构成教学还存在一些不足,这就需要相关人员在探索中前进。文章就高职院校色彩构成课程的教学特点,分析色彩构成教学中的问题,提出一些适用于色彩构成教学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9.
色彩构成是"三大构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当前建筑色彩教育的缺失,针对色彩构成在建筑院校的构成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现有的色彩构成教学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对色彩构成如何适应建筑学专业的教学特点进行研究,从调整教学目标,细化教学流程,增强建筑色彩分析,统筹"三大构成"教学和建立理性色彩思维等5个方面探讨基于建筑学的色彩构成教学,提出构筑从色彩构成到色彩分析再到色彩设计的精细化教学模式,以期为今后建筑基础课程教学提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3,(2)
高职教育是为了培养复合型的应用型人才,学生素养突出表现在"能听、能干"方面。设计色彩课程可操作性强,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高职院校应针对当前设计色彩教学的薄弱之处,确立"能力培养、技能培养"的教学观念,注意设计色彩课程与后续课程的联系,将专业理念渗透在设计色彩教学中。  相似文献   

11.
针对普通高等学校工科专业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提出导师引导下的自我教育模式。在课程体系方面,将工程创新素质和能力培养融入其中,并在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课程时间安排等方面体现自我参与。在教学设计方面,以自学或独立学习为主,并在教师指导下,针对讨论中所提出的问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2.
针对当前新工科教育需求,深化高等学校自主创新性学习教学改革,结合工科专业教学实际,在利用网络课程平台开展专业课教学改革实践的同时,研究和探索基于课程平台的专业课程自主创新性学习模式。根据实际教学实践的量化分析,在课程模式、学生自主学习表现和课程模式反馈等内容上开展辩证分析,构建了包含多种课程资源和在线课程平台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模式不仅可获得学生的认同,而且有利于提升专业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创新学习能力。突出新工科教育中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将有利于更有效地培养拔尖人才,满足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13.
袁征 《现代装饰》2015,(2):68-69
立体构成原理是将形态本身当作鉴赏对象来研究,探讨形态所具有的共性特征,是一种纯粹的形态创造。在立体构成课中如果就构成而构成的教学,课程角色不仅显得苍白,学生更会变得不知所措。因此,在陶艺专业的立体构成课程中,尝试立体原理与陶瓷设计有效的结合,才能做到基础科与创作课的承上启下。我国高等院校开设陶艺专业越来越多。在陶艺专业基础课中的立体构成课程内容设置中,如何使教学目标的知识要求和技能要求有机结合,使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服装的需求越来越多,对于专业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对于作为服装设计专业最基本的构成课程的教学要求也更高。生本教育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方式,对这方面的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构成与服装设计构成是设计专业学生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以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和立体构成为主要内容,它对学生学会设计有启蒙的作用,紧密围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4,(20)
立体构成是环境设计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要求学生能够在三维世界中创造具有广度和深度的空间和形态。在立体构成课程中采用"主题式"教学,能够有效地提高环境设计专业学生的抽象造型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够明确设计方向,激发自己的创造性。  相似文献   

16.
正现代设计中,人们最熟知的设计基础便是三大构成:平面构成,立面构成,色彩构成。它起源于1919年的德国包豪斯设计学院。平面构成是指在二维平面内创造理想形态,或是将形态、色彩、肌理等进行分解、排列、组合,从而构成理想形态的造型设计;色彩构成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色彩的最基本要素,按照一定的规律和法则重新搭配、交变,组合成新的理想的色彩关系;立体构成是研究立体形态的材料和形式的造型基础学科。三大构成体系中,平面构成是"构成"艺术的基础,并与立体构成同时存在着色彩构成;而色彩构成也不可能脱离平面构成而单独存在,三者是相辅相成的依存关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互为一体。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5,(12)
文章阐述三大构成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指明三大构成的重要性。学生对三大构成的学习效果并不理想,原因一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三大构成与室内设计之间的关系认识不足,原因二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深化本课程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文章分别从平面构成与室内设计、色彩构成与室内设计、立体构成与室内设计三个方面出发,重点陈述三大构成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情况,以期使学生深入了解课程知识在专业中的重要性,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7,(9)
立体构成是设计艺术类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该文从湖南农业大学艺术设计学科的分类入手,对环境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三个专业的立体构成课程教学进行探索,提出了主体构成课程与专业课程衔接的主题性训练课题,试图探索出基础课与专业课紧密衔接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6,(15)
20世纪80年代,我国艺术设计类院校正式引入三大构成课程,这也是我国设计类教学开始与国际化接轨的关键时期。三大构成的引入使我国的设计类专业教学焕然一新。三大构成课程的开设源于德国的包豪斯设计学院,包括平面构成、色彩构成与立体构成。三大构成的教学对于设计的各个领域起到基础性的作用,任何设计门类都无法缺少这些基础性知识。立体构成的教学在我国艺术类高校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文章分析自己关于立体构成教学的一些看法和建议,希望能对立体构成课程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3,(5)
独立学院的产生主要是靠教育大众化的推动,其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艺术设计这一学科是应用性非常强的学科,其教育要求具有创意思维。独立学院与传统高等学校相比,显得比较稚嫩,其自身的教育体系在不断完善之中,目前设计色彩教学与当前新的教育体系不完全匹配。作为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设计色彩教学应以创新思维训练和实践能力训练为主,文章具体探讨了设计色彩与基础课程之间的衔接关系、对学生设计思维的培养,以及结合项目实践对学生的色彩设计配色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