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2月3日,《中国制造2025安徽篇》正式发布。目前安徽省制造业占工业的近九成,《中国制造2025安徽篇》聚力突破制造业发展瓶颈,推动安徽制造再上新台阶。《中国制造2025安徽篇》提出,经过10年努力,力争实现安徽省制造业又大又强的战略目标,推进制造业产品质量、创新能力、信息化水平、劳动生产率以及制造业整体素质5方面大幅度提高。到2020年,制造业强省地位初步建立,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0%左右;到2025年,制造业整体水平大幅提升,迈入  相似文献   

2.
<正>为全面实施《中国制造2025》发展战略,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大力振兴实体经济,8月2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2017年工业转型升级(中国制造2025)资金(部门预算)重点项目。围绕《中国制造2025》年度任务和工业和信息化部年度中心工作,2017年工业转型升级(中国制造2025)资金(部门预算)重点项目主要支持制造业创新能力建设、产业链协同能力提升、产业共性服务平台、新材料首批次应用保险4个方面共25项重点任务。  相似文献   

3.
《表面工程资讯》2016,16(5):9-13
为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加快推动生产方式绿色化、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科技部联合印发了《绿色制造工程实施指南(2016~ 2020年)》(以下简称《指南》).现就《指南》有关内容解读如下. 问题1:实施绿色制造工程的背景和意义是什么? 绿色化是实现工业化的重要标志,工业绿色发展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大势所趋、潮流所向,是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由之路,是建设制造强国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4.
<正>经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签批,国务院日前印发《中国制造2025》,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这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中国制造2025》提出,坚持"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的基本方针,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整体推进、重点突破,自主发展、开放合作"的基本原则,通过"三步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在中国工程院领导下,柳百成院士致力于振兴我国制造业及推广先进制造技术等战略研究,曾担任中国工程院"制造强国战略研究"课题组副组长,而《中国制造2025》的编制正是源于这一重大课题的研究。近日,柳百成院士为本刊撰写专稿,阐释了《中国制造2025》出台的背景、指导思想和主要内容,介绍了中国制造业现状和所面临的新挑战,以及美国的国家制造创新网络的进展,同时也提出了建设制造强国的几点启示等,敬请读者关注。  相似文献   

6.
《模具工业》2015,(11):1-6
<正>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一行到广东省调研工业和信息化有关情况。调研期间,苗圩与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和部分企业进行了座谈,实地调研了广州和佛山部分企业。苗圩指出,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仍然大,广东作为全国第一经济大省,在稳增长、保就业、保市场、促进民生改善等方面责任重大,要加大力度做好稳增长防下滑工作,努力实现全年各项目标任务,营造大众  相似文献   

7.
正12月9日,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市政府新闻办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中国制造2025北京行动纲要》。纲要紧扣《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目标,以推动"在北京制造"向"由北京创造"转型为主线,加快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努力促进制造业创新发展。记者在会上获悉,纲要的核心内容是"3458"战略计划。"3458"是指"推动3转调整,实施4维创新,聚焦发展5类高精尖产品,组织实施8个新产业生态专项建设"。北京市政府将立足首都的功能定位和产业基  相似文献   

8.
《模具工业》2015,(4):21-22
<正>全国政协财经委员会副主任李毅中在今年3月4日的政协分组讨论中表示,由工信部牵头制定的《中国制造业发展纲要(2015~2025)》规划即将上报国务院,该规划被称为中国版工业4.0规划。该规划提出,到2020年,我国要基本实现工业化,这是第1个百年目标;到2050年实现第2个百年目标,  相似文献   

9.
《轧钢》2016,(1)
<正>俄罗斯马格尼托哥尔斯克钢铁公司(MMK,简称:俄马钢)近日发布未来10年发展战略,其目标是使公司钢材年产量维持在1 100万~1 200万t,提高生产效率、高附加值钢材国内销量及在俄罗斯国内市场的份额,成为该国排名第1的汽车用钢供应商,并跻身全球前三大汽车用钢供应商,同时降低生产成本。俄马钢计划,将产品在独联体国家市场的销售占比由2015年的76%提高至2025年的84%,将高附加值钢  相似文献   

10.
《模具工业》2016,(1):2-3
正《中国制造2025》全面开启中国制造由"大"转"强"的崛起之路,地方方案陆续推出形成一股积极风气,从地方政府到企业都干劲十足,似乎看到了中国制造的未来。11月18日,安徽省政府印发《中国制造2025安徽篇》,绘出了安徽在新常态下,打造制造强省的路线图、时间表,其目标是构建智能制造、绿色制造体系,到2025年迈入制造业强省行列,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相似文献   

11.
《焊接》2016,(3)
《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重点发展领域,包括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等都与焊接技术发展密切相关,也为先进焊接技术发展和应用提供了新的机遇。先进弧焊、激光焊、电子束焊接、特种摩擦焊,水下焊接等新工艺与设备,数字化、智能化焊接装备及生产线将成为重要的发展和应用方向。先进焊接工艺和设备在重点领域的应用将对提升制造业整体制造水平、推动焊接技术进步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2.
《重型机械科技》2006,(2):44-44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张国宝等官员近日透露,2010年以前,国家将鼓励企业通过引进技术、消化吸收、联合开发和自主创新等多种方式,在电力、石化、钢铁等一批重点领域取得突破。一些重点、难点领域将以国家扶持的方式,选择性地进行国产化示范工程,研制并加以逐步推广。  相似文献   

13.
2015年9月6~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率队赴黑龙江省调研装备制造业发展情况.期间,苗圩与黑龙江省省委书记王宪魁、省长陆吴等省领导进行了会谈,实地考察了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公司、齐重数控装备股份有限公司、齐齐哈尔轨道装备有限公司、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哈尔滨东安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以及哈尔滨工业大学和哈尔滨工程大学有关研究所,听取了地方制造业发展和重点领域研究开发的意见建议.苗圩强调,认真落实中国制造2025,大力推进装备制造业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近日《中国制造2025》对外发布。这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工信部部长苗圩在进行政策解读时,将其主要内容概况为"一二三四五五十"。"一"是一个目标,即成为制造强国。"二"是指通过信息化和工业化两化深度融合发展来实现这个目标。"三"是通过"三步走"战略来实现目标。第一步,到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第二步,到2035  相似文献   

15.
朱森第教授是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部际联席会议专家咨询委员会秘书长,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智能制造标准化专家咨询组副组长,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顾问,原机械工业部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曾参加《中国制造2025》的起草工作。  相似文献   

16.
《模具工业》2016,(9):80-81
正国务院日前印发《中国制造2025》规划,这是中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该规划目标是到2025年,使中国迈入制造强国行列。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近日接受采访时说,中国将逐步实现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变,智能制造将是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17.
正甘肃省政府制定出台《中国制造2025甘肃行动纲要》,着力推动制造业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促进产业向中高端迈进,打造甘肃省制造业升级版。近年来,甘肃省工业战线积极推动制造业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制造业在稳增长、调结构、促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有力促进了全省工业持续平稳健康发展。当  相似文献   

18.
《中国制造2025》与中部地区摩擦学的发展,是一个很重要也很有现实意义的主题。为了引发大家对此议题进一步的思考和探索,我认为,要很好地理解这个主题,首先必须弄清楚以下三方面的问题。第一,摩擦学学科的性质,即摩擦学学科的学科特征或学科属性。2016年是摩擦学创立的50周年,可以大体上把摩擦学的发展过程划分为两个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19.
正2017年2月1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工信部部长苗圩就《中国制造2025》实施2年来的情况进行了介绍。苗圩表示,2年来,工信部一方面着手规划体系建设,截至2016年年底,“1+X”规划体系制定已完成并发布,共制定了11个配套文件来支撑整个《中国制造2025》的发展。同时,也在持续完善一些配套政策,聚焦五大工程和重点标志性项目,用重点突破来带动全面推进,不断达到2020年和2025年的阶段性目标。具体有  相似文献   

20.
《模具工业》2017,(3):8-11
<正>2017年2月1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工信部部长苗圩就《中国制造2025》实施2年来的情况进行了介绍。苗圩表示,2年来,工信部一方面着手规划体系建设,截至2016年年底,1+X规划体系制定已完成并发布,共制定了11个配套文件来支撑整个《中国制造2025》的发展。同时,也在持续完善一些配套政策,聚焦五大工程和重点标志性项目,用重点突破来带动全面推进,不断达到2020年和2025年的阶段性目标。具体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