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几百年前,小乘佛教传人西双版纳,很快成为傣族全民信仰的宗教,故佛寺建筑到处可见,几乎每个村寨都有佛寺,有的佛寺旁边还建有佛塔。由于佛寺、佛塔是傣族群众生活的中心场地,是他们心目中至高无上的圣殿,所以建筑、雕刻和泥塑主要用于佛教方面。佛教建筑艺术成了傣族人民宝贵的文化艺术财富,从中也可以看出傣族人民的聪明才智。  相似文献   

2.
随着时间洗礼和空间的转换,宗教文化不断传播与演化。通过对国内外多种宗教建筑文化的走访、比较,更好了解本土的宗教建筑文化,寻找其文化的根源,让本土宗教建筑文化在多元化的宗教环境下与时俱进,延续和发扬本土宗教建筑文化的特色。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对辽代古塔的实地调研与历史文献资料综合分析出较全面准确的辽塔分类演化图表,并在此基础上详述了四种辽代佛塔的主要建筑类型的形态特征和建筑艺术特点.最后指出不同形制的辽代古塔类型是辽代宗教文化与社会文化相融合的见证,对辽代宗教建筑文化及其影响的进一步研究起到重要的基础作用.  相似文献   

4.
戴进 《建筑知识》2014,(9):75-75
从历史上傣族的迁徙与文化发展的脉络来讲述西双版纳傣族宗教建筑的塔、缅寺的形制、特点与原由。  相似文献   

5.
王锰 《浙江建筑》2010,27(3):10-13
密檐塔的兴衰是多民族冲突融合的结果。精神意义大于功能意义的密檐塔,在不同民族的统治者走上王位(大多伴随着民族迁徙)后建造数量骤变,技术、气候等因素带来的变化不可能如此迅速,这些突变很显然是受民族文化影响。民族的审美情趣、对待宗教的态度是其文化中影响佛塔等宗教建筑形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云南傣族小乘佛教建筑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山 《华中建筑》2002,20(4):93-97
该文在回顾了小乘佛教的缘起,传播及发展特点之后,从佛寺的选址,形制布局和佛殿,佛塔的外观造型等方面比较了云南傣族小乘佛教建筑和内地汉族地区的佛教建筑以及东南亚地区小乘佛教建筑的渊源关系,并据此认为云南傣族小乘佛教建筑乃是傣族群众在结合具体地域条件的基础上吸收,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后独具风格的再创造。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云南宗教及宗教建筑的特点入手,剖析云南宗教建筑(群)在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从文化精神内涵、历史真实性、环境整体性、新旧建筑间的关系、现代定位发展与保护等方面,探讨其可持续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8.
文章描述了南传上座部佛教的由来和建筑样式,从寺庙的选址布局,大殿、佛塔等外观造型方面进行了简单的梳理。在西双版纳这个东南亚文化和中原文化碰撞交融的地带,这里的宗教建筑既显示着西方的精致华丽,又展现出东方建筑的庄重典雅,是中西方历史文化在这个特殊地区交融的产物。通过对佛教中建筑功能性分析,不难看出经过时间的积淀,南传上座部佛教对西双版纳地区的建筑文化已经产生深远影响,使整个西双版纳地区呈现出与我国其他地区迥然不同的建筑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9.
以浙江省台州市新农村宗教建筑现状问卷调查为基础,分析了台州市村落在新农村规划建设过程中宗教建筑现状、宗教文化活动的开展情况等,总结出台州市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宗教及其建筑发展特点,并对新农村规划建设过程中如何保护宗教建筑,促进宗教建筑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藏传宗教地区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其中藏传宗教建筑极具特色,具备丰富的历史研究价值,藏传宗教地区具有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因此藏传宗教建筑保留了传统藏族的民族特色和建造结构,同时还吸收汉族等民族的建筑特征,有效传承了地区文化。根据夏河佛学院搬迁项目分析了藏传宗教建筑细部艺术。  相似文献   

11.
孙媛 《现代装饰》2013,(6):11-13
云南德宏地区佛塔表现的是傣族地区南传佛教宗教情感,具有独特的情感特性和精神活动方式,表现南传佛教特有的形象,形成了佛教艺术别具一格的视觉魅力。  相似文献   

12.
孙雨宸  王非  郭瑞琪 《华中建筑》2014,(12):114-118
如何在保护宗教建筑本体的基础上完整而系统的展示宗教文化内涵,实现弘扬宗教精神的目的是当前我们亟需研究的问题。该文分析了保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调研深入了解终南山香积寺现状,并着重从增强人的参与性角度探讨香积寺建筑及内部空间的保护及规划设计,为宗教建筑保护开辟新视角。  相似文献   

13.
宗教建筑是人类意识形态的载体.东西方宗教文化殊途同归,宗教建筑型制在符号的运用上也具有鲜见的一致性.该文基于史料整理与系统归纳,采取比较研究的方法,主要从基督教、佛教、伊斯兰3类古代宗教建筑的共同特质入手,分别阐述其建筑空间的十字格局、建筑构造的十字骨架、建筑装饰的十字纹样及其变体的象征寓意等,系统梳理不同宗教语境下文化符号的神秘共通性及对建筑艺术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4,(14)
本文主要研究当时建造且现存的宗教建筑。追溯其历史沿革,并以民国时期武汉宗教历史建筑来对比同时期中西方建筑文化的差异;对比武汉教堂与中国同时期其他地域教堂建筑从中看中国传统建筑形式与西方建筑文化的融合。并对民国时期宗教建筑作为历史时期城市物质存在进行鉴定,追溯武汉民国时期宗教历史建筑在中国建筑史上的影响以及研究现存民国宗教历史建筑的可行性保护方案。  相似文献   

15.
刘婷  蒙小英 《华中建筑》2012,(3):155-159
宗教建筑作为建筑发展脉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建筑发展举足轻重。20世纪前的西方建筑史几乎是一部宗教建筑的发展史,宗教建筑既彰显出同时期最为先进的建筑技术,也在一定程度上承载着当时代的文化发展。对中西方宗教建筑窗的比较研究,旨在以20世纪前的中西方宗教建筑为例,梳理其各自窗的发展历程、总结其造型及和分析其成因,解读社会发展与文化的差异是怎样直接影响了窗的形式的生成和窗的装饰艺术等,为人们更多了解宗教建筑和窗文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文艺复兴时期的宗教建筑达到一个新的高峰,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建筑尤具特色。宗教建筑是宗教文化的具体体现,在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宗教建筑的发展过程中,二者产生独立又交融的风格演变。在文艺复兴时期,皇权的对立和战争的频繁,促进了宗教文化的碰撞融合,同时赋予了宗教建筑政治上的竞争意义,这加剧了建筑师之间的竞争。建筑师之间的竞争直接导致了文艺复兴时期基督教与伊斯兰教宗教建筑形制在空间结构、建筑装饰上的差异,也导致了宗教建筑领域"假晶现象"的衍生。  相似文献   

17.
李星丽 《现代装饰》2013,(6):161-162
宗教建筑把具有深刻内涵的宗教文化赋予在了形式独特的建筑体上,于是宗教建筑就实现静化世人心灵、传承宗教文化的重要作用。为了更好地实现建筑与人的视觉交流,笔者主要以教堂建筑为例,就材料在宗教建筑设计中的性格表达、把控光的收放和光的节奏,实现光与色彩的对话、由外入内从小细节上升到大空间三个方面论述了优化宗教建筑设计以实现建筑与人的视觉交流。  相似文献   

18.
对由苏南地区相关文化融合所形成的独具特色的苏南宗教建筑的演化影响进行了分析,从苏南地区主流建筑文化、社会历史文化及宗教文化等方面对其宗教建筑的演化影响进行了论述,提出了探索在时间、空间和文化性质的差异下所孕育的几大类型宗教建筑的演化方式,并找出典型代表性建筑。  相似文献   

19.
当你来到美丽富饶的“孔雀之乡”——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旅游时,你会看到翠竹林中的傣家竹楼,挺拔的菩提树,绿色的香蕉林,但最使你难忘的还是那金光灿烂、雄伟壮丽的傣乡佛塔。傣乡的佛塔,造型奇妙,结构精美,气势宏伟,层级分明,既有东南亚佛教造型艺术特征,又有鲜明的傣族建筑风格。佛塔的四周竹林扶疏,山花灼灼,芳草茵茵,大青树葱茏,环境清新奇秀。  相似文献   

20.
从东南亚国家的建筑文化当中,提取了印度宗教建筑的造型尖顶、泰国泰丝靠垫、印尼巴厘岛四柱床及"造水而栖"的营造理念,将其引入到中国现代家居设计当中,来探究东南亚岛屿文化的混搭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