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贡布里希在《美术文献》中列出的早期美术史论著中,建筑著述至关重要,维特鲁威、阿尔伯蒂、瓦萨里等贡献了纲领性的文献—建筑史也一直被视为美术史的重要部分。自美术史和建筑史分别被学科化以来,二者之间曾相互缠绕、密不可分,但随着各自学科边界的确立和内涵的变化,当前的建筑史研究与美术史逐渐疏离,相互间存在明显的学科藩篱。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5,(22)
中国美术史教学传授学生有关中国美术史的知识是基础,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热爱中国美术以及深入了解、研究中国美术史的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辨的能力。为此,在中国美术史教学中,教师有必要采取一些活泼的教学方式,如辩论、艺术考察、依诗作画等。这些教学方式在实践中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4,(2)
外部学科介入美术史研究成为当下美术史研究的趋势,新方法的介入拓展了传统美术史研究的范畴。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7,(1)
外国美术史的不同布局问题基于对美术史的理解程度的不同,因此,对它的理解直接影响到整个美术史的构成及其来龙去脉。尤其是现代和后现代美术部分在美术史中占据的比例,反映着不同学者对现代美术史的理解模式。因此,该文作者分析了美术史和现代美术之间的辩证关系。与此同时,该文作者从美术史的多元化角度探讨美术史的方法论,因为,美术史研究方法论与布局问题是难分难解的。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6,(19)
<正>2016年9月22日至23日,"观看之道——王逊美术史论坛暨中央美术学院第一届博士后论坛"在中央美术学院召开。本次论坛以"观看之道"为主题,"观看"是一切美术史问题的出发点,也是一切人类图像坐标的原点。论坛召集美术史研究同道,特别是关注新问题、新方法的青年学者,围绕"观看"主题,从不同的学术视角进行阐发和讨论。论坛分为"对观看的观看""多元碰撞的观看""观看与权力""看与见""传播流变的观看""媒体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3,(18)
真正的艺术家文学和史学功底应该相当深厚,只有这样其才能具备一定的底蕴,其作品才能显示出强大的感染力。为了推进美术史教学工作,笔者提出美术史学习的"三阶段学习法",使学生在不同的时期进入应有的学习阶段,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4,(7)
高等师范美术史教育具有综合性、重点性和整体性特征,这三个特征直接表现了高师美术史教育与专业美术史教育、综合美术史教育的不同之处。分析和强调这些特征,有助于高师美术史教育形成比较明确的教学侧重和教育倾向。  相似文献   

8.
《现代装饰》2009,(6):144-144
近期.15所高等院校环境艺术设计方向首届年会在北京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召开。论坛由中国建筑装饰协会、中央美术学院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联合主办,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J&A姜峰室内设计有限公司共同承办。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广州美术学院等’5所高等院校环境艺术设计的学科带头人围绕“改革开放3G年,中国环境艺术设计教育“展开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6,(24)
绘画艺术由于产生时代较早,它的发展呈现出多样化与复杂化的趋势,因此,艺术家要对美术史有基本的理解和掌握。历史上出现的美术大师通常也是美术史论家、批评家和理论家,如康定斯基、瓦萨里、西涅克等均在艺术理论方面有相关著作。事实上,美术史论与理论认知程度的高低在某种程度上是现当代艺术家在创作中寻求突破与变化的关键因素。只有掌握前人的理论成果并烂熟于胸,符合绘画艺术的发展规律,才能创作出一流的艺术作品。  相似文献   

10.
"全球化"(Globalization)这个概念,今天看上去也许不会那样陌生.不过,作为近十余年西方社会科学界中颇有影响的话题之一,字面下所蕴含的理论意义和精神关怀.恐怕是我们始料未及的.首先统摄在全球化概念下的国际经济研究的焦点已经从过去研究国与国不平衡发展的"中心边缘关系",以及与国际劳动分工、世界体系理论有关的跨国公司战略上转移出来,新的焦点的定位因科学家对全球化理解的侧重不同而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4,(17)
文章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分析了如何在有限的课程设置中更有效地完成通史式的美术史教学,以研助教,从宏观"文化史"架构下的美术史教学、史论结合、专题式讲解、对传统美术资源的使用以及博物馆、美术馆的实地参观等几个方面探讨更为有效的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6,(16)
美术史是普通高校美术(艺术设计)专业的必修课程,而在当前实际教学中,存在对美术史课程不重视的现象。文章探讨立足当前社会发展的新形势,针对美术史论教学存在的实际问题,借鉴新的教育理念,展开教学方法的创新模式设计,旨在提高教学实际效果,实现美术史论课程的人文价值,并与普通高校艺术教育注重素质教育的教学宗旨相契合。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6,(14)
高校美术史教学质量关系到美术专业学生的审美水平和艺术创作能力。目前,国内的一些高校尤其是综合类高校的美术教学存在重技能轻理论、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内容缺失、教学过程缺少实践环节、考核方式过于传统等问题,高校美术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教师应完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力求提高美术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9,(21)
我国一直以来都是非常重视教育,所以现在对高职教师的要求越来越严格。美术史作为特定社会和时代情境的产物,一直是高等教育领域中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国内外相关学者也加大了对情境逻辑分析美术史方法论研究力度,为提升科研能力,促进师资队伍水平的不断提高,保证教师教育专业化与科学化提供理论指导。基于此,文章从多个角度与层面就情境逻辑分析美术史方法论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9,(11)
对于艺术类高校美术学专业的师生来说,侧重"两史一论"由来已久。中外美术史、美术理论对于建构学生的知识结构来说都很重要。美术批评因有相对比较独立的范式和语汇,所以教学过程更加开放,课程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该文首先回顾美术史、美术理论和美术批评在历史中曾出现的分野与融合关系;再以广西艺术学院美术学院为例,分析美术史论专业、艺术创作类专业(油画、版画、装帧插图、新媒体等)本科师生在美术史、美术理论和美术批评课程的教学中,如何结合各自的专业特点,将其以一种更加"有机"的方式呈现出来,以使学生理解艺术的感受力,并学会用理性客观的方式表达它们与艺术之间的连接。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6,(3)
中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很早就拥有了自己的美术史,特别是中国的绘画史和书法史,无比耀眼、辉煌,我国对于美术史的研究也著述颇丰。20世纪初,西方文化大量涌入中国,西方的艺术史和艺术史观也随之而来,中国美术史研究不可避免地受到了西方艺术史观的影响和冲击,中国的艺术研究逐渐具有了"世界眼光",中西方文化的融合有了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9,(16)
在西方美术史研究中,以沃尔夫林为代表的形式分析美术史研究是一股强大而持久的潮流,有着十分久远的历史渊源。沃尔夫林的最大成就是对艺术风格发展的出色解释,并让艺术史家重新评价巴洛克艺术。沃尔夫林提出了著名的关于艺术形式的五对范畴。形式主义美术史理论使艺术史的焦点集中于艺术作品本身,开现代美术史之先河。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20,(2)
在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时,全球化的发展出现逆流,引来学术界对"逆全球化"现象及其影响的广泛关注和研究。实际上,从全球化进程中固有的矛盾性来看,当今世界的变化以及特朗普政府的"美国优先"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找到这些变化的根源。全球化与本土化的矛盾、全球化与国际化的矛盾、全球化与世界均衡化的矛盾等,是冷战后全球化发展进程中普遍存在的矛盾性,体现了体系层次和国家层次的互动和矛盾统一关系。当前,这些全球化进程中的矛盾性带来了全球化的推进力量和抵制力量的大反转,进而对全球化发展所依托的规则和制度产生不同的诉求,而对原有制度的反对与坚守,也必然带来世界秩序的转型和重塑。在这种大变局之下,中国应该有所作为,要处理好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关系问题,以求同存异、共存共生的包容性发展理念协调两者关系,使中国特色与全球化相互交融;在全球化进程中打破西方中心主义的价值观,以中国所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影响全球化的价值和目标;中国在更深层次融入世界的进程中,重视大国责任的承担,未来将以责任和担当赢得尊重和影响力;在"一带一路"实践中,创新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关系模式,为全球化的进一步推进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6,(21)
中国美术史课程的内容和特征决定了其教学活动的特殊性。但现有的美术史教学规范和模式尚未重视这些特殊性,存在教学程式化的现象。为了更为有效地开展中国美术史课程教学,使学生能够更有效地构建知识结构,有必要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7,(24)
中外美术史比较教学法的革新与实践,意图在世界美术大背景的比较中引导学生探索和掌握科学的认知方法,触类旁通,开拓思路。通过比较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不断开发自身的潜力,掌握科学的认知方法,做出自己对中外美术史的分析、比较、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