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针对CPU卡设计规模小以及设计时间和成本有限等特点,选择合适的片上总线互联结构,设计一套虚拟原型验证平台。介绍虚拟原型验证平台的原理,着重分析采用AHB-lite片上总线结构能够极大地减小CPU卡设计的复杂度。运用搭建的CPU卡虚拟原型验证平台,对CPU卡的架构和自主设计的IP模块进行测试,并在实际的物理原型验证平台上对整个架构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设计的虚拟原型验证平台可以切实地减少设计的时间和成本。  相似文献   

2.
串行RapidIO是针对高性能嵌入式系统芯片间和板间互连而设计的,是未来十几年中嵌入式系统互连的最佳选择之一.在以RapidIO为接口的SOC设计中,对RapidlO IP核的验证是其基础.基于对RapidIO协议的理解,研究了RapidlOIP核功能验证的方法、验证平台的搭建以及验证侧试过程的实施,提出了虚拟平台验证与FPGA原型验证相结合的验证方法.该验证过程搭建了可靠的验证平台,为RapidlO IP核的可靠工作提供了保证.文中的研究工作,从验证思路和方法上对于类似设计的验证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电子技术应用》2016,(8):41-43
Protium是Cadence最新型的FPGA快速原版验证平台,和Cadence的硬件加速器Palladium系列高度整合,可完全重用Palladium的编译流程,运行速度提升最高可到10倍,当出现可疑RTL bug的时候可无缝移植到Palladium进行调试,是软件调试的理想平台。以展讯北京的AP+GPU项目验证为例,展示了Protium在软件调试和系统验证流程中的价值和收获。  相似文献   

4.
RapidIO总线是第三代总线的代表,是处理器之间实现互联的最佳选择。但国内对于此技术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使用者也多以购买国外成熟IP为主。文中基于RapidIO V1.3协议,介绍了一种RapidIO总线的设计和实现方法,之后对其进行了全面的虚拟平台测试和FPGA平台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RapidIO总线符合RapidIO V1.3协议,且设计实现方式简单,复用性好,可以作为RapidIO接口方便地应用于FPGA和芯片设计中。  相似文献   

5.
随着嵌入式系统小型化和模拟数字/数字模拟转换器(ADC/DAC)性能需求的日益增长,如何在减小系统体积和功耗的前提下,提高ADC/DAC信号传输的可靠性,增加功能可配置性和信号处理可重构性,成为一大难题.为此,设计了一款基于FPGA的系统级封装(SiP)原型验证平台,该SiP基于ADC+SoC+DAC架构,片上系统(S...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SOC设计中IP核的验证工作,分析与研究了基于带约束的随机功能验证,通过比较确定性的直接验证方法与可约束的随机验证方法,对独立设计的EMIF IP核进行验证.在此基础上,应用参数化的脚本文件生成和维护可约束的随机测试点.通过搭建验证平台分析了仿真接口输出响应以及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强的灵活性与可维护性,同时能有效提高验证效率.  相似文献   

7.
针对SoC片上系统的验证,提出新的验证平台,实现SoC软硬件协同验证方法。首先介绍SoC软硬件协同验证的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用多抽象层次模型混合建模(Co-Modeling)的方法构建出验证平台。然后,阐述了此验证平台的优点,如验证环境统一、仿真速度快等,接下来介绍了验证平台架构及关键部分的具体实现。最后以一个实例说明此验证平台的可用性。此验证平台适于实现SoC软硬件协同验证,降低了SoC的验证难度。  相似文献   

8.
针对高性能处理器龙芯2F的逻辑验证和性能测试,本文设计和实现了一套硬件验证平台环境,既能验证处理器流片前的逻辑功能,也能测试处理器流片后的性能指标。实验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硬件验证平台能够有效验证龙芯2F处理器的各项功能和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9.
一种UAV飞行控制器虚拟原型设计与验证新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适应飞行控制器(FC)开发的快速性和可靠性要求,研究一种基于Statemate的FC虚拟原型(VP)(简称FC-VP)设计与验证新技术。该技术运用功能结构图建立FC的功能层次模型,基于离散状态图详细描述FC的功能行为,并通过三种方法对FC VP进行验证测试该项研究为FC等复杂嵌入式系统的工程开发和VP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探索了一条实用途径,具有很好的应用与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面向高性能微处理器功能验证的全芯片验证平台的结构和构造方法,阐述了基于硬件加速器微处理器验证平台的实现。该验证平台提供了在线仿真和模拟加速两种验证模式,通用性好,已成功验证了自主设计的64位通用微处理器的正确性和兼容性。  相似文献   

11.
12.
采用Altera公司CycloneII系列的FPGA设计了一个基于片上总线的SoC原型验证平台,并将VxWorks嵌入式操作系统应用于此平台,通过软硬件协同验证方法,验证了平台的可靠性。该平台在CF卡及通用智能卡SoC芯片验证中得以应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描述了通用异步收发机UART(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 Transmitter)核的一种优化设计实现的设计流程.通过采用划分功能模块使结构直观清晰并且简化了设计流程.该UART核采用VerilogHDL语言描述其功能,对RTL级实现优化,解决了多时钟、亚稳态和毛刺等问题.用SYNOPSYS软件仿真、验证和综合、优化生成的IP(Intellectual Property)核可以很方便地嵌入到ASIC/SoC设计中.  相似文献   

14.
IP核技术是SOC设计的一个主要部分,如何进行IP模块设计是目前和未来微电子设计的主要方向,这可使我们利用现成的IP模块快速完成自己的设计。通过利用VHDL设计UART的IP核说明了IP核或者大型设计的流程以及IP核设计在以后的集成电路设计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基于MV10微处理器的在线编程IP核设计与验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MV10微处理器设计了一个简单可靠的在线编程IP核,可以将BIN文件直接写入其片上SRAM进行程序调试。该IP核嵌入在MV10中0.35μm工艺线上流片成功并通过了板级验证。  相似文献   

16.
UART控制器是计算机串行通信子系统和电信领域广泛使用的设备;针对工程应用中UART内部FIFO空间不能满足需求的问题,结合UART的特点以及FPGA设计可移植性的优势,提出一种基于FPGA芯片的嵌入式UART IP核设计方法;对于接收和发送通道分别配置有256字节的先进先出堆栈,有效减小了对CPU资源的占用,提高了IP核性能;而且在每帧数据之间增加字间隔,并通过编程设置字间隔长度,可有效解决不同设备间处理数据速度有差异的问题;利用硬件描述语言VHDL来实现设计,并完成了UART的功能和时序仿真,结果显示设计满足要求,具有良好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基于FPGA的UART IP核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FPGA的UART核,该核符合串行通信协议,具有模块化、兼容性和可配置性,适合于SoC应用.设计中使用Verilog HDL硬件描述语言在Xilinx ISE环境下进行设计、仿真,最后在FPGA上嵌入UART IP核实现了电路的异步串行通信功能.  相似文献   

18.
面对基于传统IC芯片的微电子应用系统设计技术向基于知识产权核的片上系统SoC技术发展的趋势,以IP构件为基础的设计复用思想已经应运而生。通用异步串行通信接口因其可编程特性和高度兼容性,在各类MCU、MPU以及DSP芯片设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介绍了一种以状态机为控制核心,内部带有16字节缓冲FIFO的通用异步串行通信接口IP核的设计。本设计采用VHDL语言描述,用FPGA实现并通过了仿真验证。  相似文献   

19.
IP核技术是片上系统(SOC)设计的重要技术,已成为目前微电子设计的热点和主要方向。本文根据划分功能模块的层次化设计方法,设计支持红外通信协议IRDA1.0的UART IP核,并以此说明在集成电路中IP核的设计及复用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实现了一种无需MCU的USB2.0设备控制器IP核.使用硬件电路代替传统单片机实现的MCU和固件功能,支持高速(480 Mb/s)和全速(12 Mb/s)传输.所设计的IP核在FPGA上经过了验证,结果表明它可以作为独立的模块用于SoC系统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