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水平井在稠油油藏中运用广泛,随着水平井数量的增加,得到了很多现场的实际资料,将这些数据经过分类、整理、拟合,探讨Arps产量递减方法在稠油油藏水平井中的应用,利用Arps产量递减方法研究分析水平井的产量递减变化规律,最后得出相应的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2.
水平井技术以其显著的优势在油田开发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源引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开展的全国水平井调研报告,运用产量递减分析法,利用Arps递减类型对其递减规律进行总结.达到分析不同类型油藏水平井生产特点的目的,对于油田开发方案调整和经济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水平井生产预测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国内近200口水平井的生产资料,归类总结出底水油藏、超稠油油藏、低渗透油藏、薄层油藏等8种不同油藏类型水平井的生产递减规律,给出了水平井的产量公式和累计产量公式。利用初期产能公式和递减经验公式可以在设计水平井时就能对水平井未来的生产有准确的预测。  相似文献   

4.
分析油气井的产量变化规律是制定油藏开发方案的重要基础.通过求解水平井三维不稳态渗流数学模型,给出了水平井在定井底流压生产条件下的产量递减规律,指出了在拟稳态期其产量递减符合Arps指数递减形式.根据扩展后的Fetkovich定义,建立了水平井Fetkovich/Arps联合产量递减图版,对参数拟合方法进行了详细分析和实例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为了确定底水油藏水平井自然递减规律,建立了Q油田西区稠油底水油藏开采机理模型,并给出影响因素与水平井自然递减率之间的理论图版。研究认为,底水油藏水平井开发,在低采液速度条件下,当含水率达到80%后,递减率才可能降低至20%,且当水平井控制储量采出程度达到10%后,递减率能保持为10%~20%。将理论图版与实际水平井进行比较,符合实际生产规律,这对判断油井是否正常生产及对后期产量预测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底水驱油藏水平井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研制的多功能模型进行水平井与垂直井的底水驱油藏数值模拟研究,经过27个方案计算得出了不同因素对开发效果影响显程度。推出了水平井与垂直井采油指数比计算的统计公式,证明了底水驱油藏的水平井与垂直井产量递减符合Arps双曲递减的情况。  相似文献   

7.
BZ油田是渤海南部典型的中轻质油藏,主要采用水平井开发,初期采油速度高达4%,稳产3年后开始递减,初期递减率达到28%。目前开采9年,油田综合含水率80%,但递减率仍较高,约为12%。研究产量递减规律常用的Arps、翁氏模型、Logistic函数只是简单的产量与时间关系的数学模型,对其递减原理理论研究较少,亦未能直接反映油田本身物性、流体特征。因此,本文根据BZ油田相渗曲线及流体性质,结合物质平衡关系建立一种产量随时间递减关系的新模型。创新点在于提出了"分段直线法"相对渗透率曲线拟合模型及"分段预测模型法"预测递减阶段的产量。该模型与油田实际产量符合较好,预测精度达到90%,为科学指导油田产量规划提供了简单有力依据,同时为其他油田产量预测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大港油田中高渗油藏174口水平井生产递减规律分析,水平井的生产曲线表现出典型的"L"形曲线特征,即产量在投产早期下降十分迅速,而中后期递减趋缓,采用常规的Arps产量递减模型预测准确度低,水平井递减更符合幂律递减规律。同时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幂律指数N与原油粘度μo之间存在极为密切的反相关关系,因此采用SPSS软件建立了幂律指数回归公式,结合幂律递减与幂律指数回归两个公式即建立成完整的幂律递减模型。新建立的幂律递减模型可有效拟合水平井单井的生产历史,同时也为预测新井的产量变化提供了依据,与常规的Arps递减模型相比,幂律递减模型对水平井产量曲线拟合精度提高了15%。  相似文献   

9.
针对陆9井区已开发薄层底水油藏水平井产量递减、含水上升快等问题,为寻求有效的控水措施,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薄层底水油藏水平井实施油水同采对水锥影响效果。研究表明:水平井采水抑锥效果明显好于直井;在不考虑井筒压力损失时,采水井长度接近生产井长度时采水效果最好;在不同的采水时机下,采水都可有效抑制水锥,降低含水;采水量越大,抑锥效果越好,但采水量存在最优值;随着原油粘度增大或底水厚度变厚,采水效果明显变差;采水层位对抑锥效果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0.
邓玄  曹鹏  陈辉 《小型油气藏》2009,2(2):44-49
针对陆9井区已开发薄层底水油藏水平井产量递减、含水上升快等问题,为寻求有效的控水措施,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薄层底水油藏水平井实施油水同采对水锥影响效果。研究表明:水平井采水抑锥效果明显好于直井;在不考虑井筒压力损失时,采水井长度接近生产井长度时采水效果最好;在不同的采水时机下,采水都可有效抑制水锥,降低含水;采水量越大,抑锥效果越好,但采水量存在最优值;随着原油粘度增大或底水厚度变厚,采水效果明显变差;采水层位对抑锥效果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1.
陆梁薄层底水油藏产水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建立了陆梁薄层底水油藏地质及渗流模型基础上, 采用理论研究的方法, 研究了薄层底水油藏采出程度与含水率关系式, 并获得了油厚比、油水粘度比、相渗曲线特征参数以及底水锥进等对油藏产水规律的影响关系图版。对典型井的产水规律综合研究表明, 理论曲线与油藏实际产水情况比较吻合, 说明该方法对薄层底水油藏产水规律分析预测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2.
王涛 《岩性油气藏》2013,25(5):109-112
底水锥进是影响底水油藏开发效果的重要因素。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基于详细理论研究与分 析,利用某油藏生产数据建立了底水油藏的数值模型,并应用数值模拟结果中的累积产油、产水和产液量 计算俞启泰水驱特征变化曲线,得出反映直井含水变化规律的参数b 值。确定b 值为响应值,运用响应 曲面实验设计分析方法研究不同因素对b 值的影响,最后建立主要影响因素与b 值的关系式,结合俞启 泰曲线b 值图版,得到了预测底水油藏直井含水变化规律的回归曲线-图版法。应用此图版法对海上某 油田H12 井含水率进行了预测,并与实际生产数据对比,认为此方法可作为预测底水油藏直井含水率变 化规律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冯敏  吴向红  李捷  黄奇志 《特种油气藏》2012,19(2):97-100,140
P油田是中石油在苏丹发现的特大型整装油田,开发初期采用大井距、大段合采、稀井高产等快速上产开发技术,造成含水上升快、储层动用程度不均、层间矛盾突出等问题。针对油田开发现状和油藏特点,在块状底水稠油油藏和层状边底水高凝油油藏分别开展水平井适用性研究,并优化水平井设计参数。根据研究结果部署的水平井在P油田应用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既加快了稠油和高凝油储量动用,又抑制了边水指进和底水锥进,提高了单井产量和油田采收率。  相似文献   

14.
以准噶尔盆地陆梁油田呼图壁河组油藏为例,对具有低幅度、多层系、边底水和“一砂一藏”特点的油藏开采特征进行了分析,结合生产动态,综合应用油藏工程方法和数值模拟方法,主要针对影响油藏开发效果的地层压力、井底压力、产液量、注入压力和不同开发方式等决策性因素进行了研究和优选,制定了油藏合理可行的开采技术界限,为油藏长期稳产和高效开发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5.
JZ油田沙河街组为高倾角构造层状油气藏,属于辫状三角洲前缘沉积,具有储层砂体厚度小,横向变化大的特点。油田顶部存在气顶,底部具有边底水,目前采用水平井平面穿透多个砂体分油组衰竭开发,适当时期转为注水开发。如何注水开发是油田开发面临选择的问题。利用油藏数值模拟对JZ油田6井区Ⅲ油组的注水井井型、注水井平面位置、注水井纵向位置对水平油井在不同的纵向位置水驱效果对比分析,优选出适应本油田高效开发的水平井注水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16.
渤海X油田由古近系东二段底部的孔隙型砂砾岩储层和太古界潜山基岩储层构成。潜山储层特征非常复杂,下部底水能量活跃,储集空间类型有孔隙、溶洞、裂缝三种。采用水油比导数图版判别法、见水特征无因次判别法、数值模拟法综合分析了油田水平井见水特征。油井见水特征为潜山裂缝沟通底水快速锥进,且含水率随潜山裂缝储量的增加而减小,拟合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X油田潜山裂缝储量较小。油井压力波及至潜山后,潜山裂缝储量快速采出,并沟通底水,引起含水快速上升。对于这类裂缝性底水油藏,生产压差应控制在0.5MPa以内,油井高含水后适当关井压锥可以取到较好的效果。研究成果对于类似油藏合理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水平井技术在小构造油藏挖潜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黄伟 《断块油气田》2005,12(1):50-51,i004
安丰油田安丰1断块K2t31是典型底水油藏,在直井开发16年后已进入高含水开发后期,针对开发调整难度大,含水上升快的开发特征,研究了剩余油分布规律、挖潜技术以及水平井优化设计技术界限,提出了水平井技术在小构造油藏挖潜中的应用并现场实施.投产后效果很好,初产高,含水低,大大提高了断块的采油速率,采收率由25%提高到38%,单井增加可采储量3.5×104 t,相当于直井的3倍多.  相似文献   

18.
水平井技术在新海27块稠油底水油藏开发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邢玉忠  郑丽辉  曲军  宋洁 《钻采工艺》2006,29(5):13-14,34
随着油气田开发技术的进步,水平井开采技术日臻完善,并在底水油藏、高角度裂缝性油藏、稠油和低渗透油藏开发中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新海27块东一段是典型的稠油底水油藏,经过10多年的直井开发已进入高含水开发后期,开发调整效果较差,底水锥进严重,含水上升快。在搞清油藏地质特征和剩余油分布规律的基础上,共实施3口水平井,投产后效果很好,初期产能高,含水率低,大大提高了采油速率,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9.
借助地震、试油、测井和岩心等资料,对陆梁油田陆9井区呼一段低含油饱和度油藏特征展开系统分析。结果表明,油藏具有低幅度、多层系叠合、一砂一藏和边底水活跃的特点,其分布受到构造和岩性的控制,普遍存在较宽的油水过渡带。低含油饱和度油藏成藏位置远离生烃中心,成藏过程较为复杂,导致圈闭内油水未能充分分异,是造成油藏含油饱和度低的重要原因。此外,较低的构造幅度、黏土矿物在储集层中的广泛分布以及储集层内高束缚水饱和度等因素也是导致油气对孔隙水驱替不充分、油藏含油饱和度低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块状气顶底水油气藏低渗透夹层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块状气顶底水油气藏储集层中低渗透夹层的分布是影响油气藏开发方法及开发效果的关键地质因素。低渗透夹层的垂向渗透性及分嘏范围直接影响着气窜及底水锥进速度,对开发井射孔井段的选择及开发指标预算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