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复方电解质注射液对细菌内毒素检查试验的干扰情况,并建立其细菌内毒素检查的质量标准。方法:参照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和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应用指导原则进行试验。结果:通过干扰试验确证,复方电解质注射液最大不干扰稀释倍数为不稀释对细菌内毒素检查无干扰作用。结论:复方电解质注射液可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进行热源检查。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注射用培美曲塞二钠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方法按2010年版中国药典中细菌内毒素检查法要求进行试验。结果本品对细菌内毒素检查无干扰作用。结论所建立的注射用培美曲塞二钠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具有可行性,其细菌内毒素限值可定为0.17EU·mg^-1。  相似文献   

3.
目的:根据中国药典2010年版无菌检查法的相关规定,通过一系列试验,建立头孢孟多酯钠无菌检查法。方法:使用规定各种试验菌,同时使用β-内酰胺酶进行试验。结果:头孢孟多酯钠采用薄膜过滤法进行无菌检查,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抑菌活性。结论:头孢孟多酯钠无菌检查需加入β-内酰胺酶来消除抑菌活性,以保证其无菌检查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创建盐酸倍他司汀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方法:依据《2010版药典》二部收载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的要求进行实验;结果:利用灵敏度0.125EU/ml鲎试剂,将盐酸倍他司汀注射液稀释400倍,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有效;结论:鲎试剂实验可取代传统兔法,作为药厂日常检测生产环节中盐酸倍他司汀注射液热原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一系列验证,确认所采用方法适合于头孢呋辛酯片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按品种项下微生物限度检查规定对每一试验菌逐一进行验证。结果:头孢吠辛酯片的微生物限度检查需采用多种方法联合使用消除其抑菌性。结论:采用低速离心联合薄膜过滤法用于头孢呋辛酯片的细菌计数及控制菌检查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是一种应用较广泛的邻苯二甲酸酯类有机污染物。对冬瓜中DEHP的含量测定方法进行了研究,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测定蔬菜中DEHP含量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方法线性范围为0.0001~1.0mg/mL,样品检出限为3.62×10-3mg/kg,加标回收率为91.3%~96.7%。该分析方法具有时间短、选择性好、干扰少等特点,能满足蔬菜中DEHP的分析要求,具有实际的检测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依据中国药典2010年菌检查法的相关规定,通过一系列试验,建立盐酸头孢吡肟无菌检查法。方法:用规定各种试验菌,同时使用β-内酰胺酶进行试验。结果:盐酸头孢吡肟采用薄膜过滤法进行无菌检查,对大肠埃希菌有较强的抑菌活性。结论:盐酸头孢吡肟无菌检查需加入β-内酰胺酶来消除抑菌活性,以保证其无菌检查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刘冰 《中国科技博览》2014,(13):350-350
目的探讨人血浆中头孢米诺浓度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检测。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固定相为C18柱,pH4.5醋酸铵缓冲液:甲醇(85:15)为流动相,扑热息痛为内标,检测波长273nm。结果头孢米诺在3.71~118.89μg/ml检测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高、中、低3种浓度的日间RSD≤4.90%,日内RSD≤1.73%;平均回收率为74.58%。最低检测限为3.49μg/ml。结论方法简便、稳定、准确,适用于临床头孢米诺血药浓度的测定。  相似文献   

9.
韩群 《中国科技博览》2013,(24):339-339
目的:通过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水果中的农药残留。方法:采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选择反应监测模式(SRM)测定,内标法定量。结果:在0.01mg/L~10mg/L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分别在香蕉和番石榴中添加三个浓度水平(0.01mg/lkg,0.02mg/kg,0.1mg/kg)的混标,平均回收率为68%-120%,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41%-6.38%(n=6)。所有农药的方法定量限均小于10μg/kg。结论:论:本方法快捷,简便,实用性强,适用于各个检测部门用于有机磷类农药的检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头孢克肟缓释片释放度测定方法,评价其体外释药行为。方法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释放度试验,考察头孢克肟缓释片在不同释放介质中不同释放时间的累积释放度。结果头孢克肟在288nm处有最大吸收,在1.5~37.5ug/mL范围内与吸收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A=0.0457p-0.0037,r=0.9999。头孢克肟缓释片在水、胃、肠液中1~16h的体外释药行为理想,符合零级方程释药模型。结论本法简便、快速,适用于头孢克肟缓释片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1.
为明确聚合物溶液粘弹性改善粘度比作用,开展了一次注聚后不同粘度聚合物驱替试验。试验选用2500万分子量聚合物,岩心气测渗透率为1000×10—3μm2左右,变异系数为0.72。设计原油与聚合物溶液粘度比为:1,0.75,0.5,0.25。模拟油粘度为10mpa.S,聚合物粘度为:10mpa.s,13.3mpa.s,20mpa.s,40mpa.s。聚合物所对应的聚合物浓度依次为:550mg/1,650mg/1,750m3.g/1,850mg/1。  相似文献   

12.
PHB/PET/HQ—TPA液晶共聚芳酯流变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所合成的含5%(mol)第三单体(HQ-TPA)的三元液晶共聚芳酯PHB/PET/HQ-TPA为原料,使用XLY-Ⅱ型毛细管流变仪,测定了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共聚芳酯样品的流变曲线,求出了不同切变速率下共聚芳酯溶体的粘流活化能△Eη及非牛顿指数n,结果表明,n=0.25~0.59,△Eη=63.82~116.04kJ/mol,实验温度范围内,共聚芳酯熔体均表现切力变稀型非牛顿流体的特性,其剪切粘度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测定羟苯乙酯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c18柱,流动相为甲醇:1%冰醋酸溶液(60:40),流速1.0ml/min柱温40℃进样量207i检测波长为254nm结果在0.038mg/ml-0.18mg/ml的范围内测定,以浓度为x,相应的峰面积为Y,线性回归方程为Y=2.875×10—7+3214,r=0.9998(n=5),其浓度与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高,中,低3种浓度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1.1%,100.7%,101.0%(n=6)RSD分别为0.32%,0.63%,0.76%。结论该方法简单,快捷,准确,专属性高。羟苯乙酯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或有轻微的特殊香气,味微苦、灼麻。在甲醇、乙醇或乙醚中易溶,在三氯甲烷中略溶,在甘油中微溶,在水中几乎不溶。是药品生产过程中常用的药用辅料防腐剂。《美国药典》《欧洲药典》和《日本药局方》均收载其质量标准。使用电位滴定法测定其含量。《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收载的羟苯乙酯标准中,使用化学滴定法测定其含量。以上两种方法操作繁琐,结果容易受杂质影响。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羟苯乙酯含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纱线品种较多,染色废水污染较大,本文主要阐述腈纶绞纱、人造棉绞纱、毛类绞纱、涤纶筒子纱、腈纶毛类混纺绞纱、腈纶人造棉混纺绞纱染色废水产生量核算和纱线染色废水处理实例。腈纶绞纱染色废水量约22m3/t(浴比l:8),人造棉绞纱染色废水量约60m3/t(浴比1:8),毛类绞纱染色废水量约22m3/t(浴比1:8),涤纶筒子纱染色废水量约43m3/t(浴比1:8),腈纶毛类混纺绞纱染色废水量约54m3/t(浴比l:20),腈纶人造棉混纺绞纱染色废水量约79m3/t产品(浴比l:20)。纱终染色废水水质如下:pH5.04"5.47,CODcr839mg/L,NH3-N11.1mg/L、TP4.4mg/L;废水处理采用好氧+兼氧+好氧+沉淀i艺。  相似文献   

15.
20062001 用于环氧树脂分散体的水性固化剂题述固化剂易于制备,可在室温或稍高的温度下固化环氧树脂分散体。制备方法如下:搅拌下将1.0mol的丁醇加入到84g多磷酸(分子质量84/活泼H原子)中,滴加时间超过1h,而后60℃下反应3h得到酯(I),酸值720mg/g。  相似文献   

16.
牛蒡寡糖对黄瓜幼苗诱导抗病性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利用浓度为1.0mg/ml、3.0mg/ml、5.0mg/ml、8.0mg/ml和10.0mg/ml的牛蒡寡糖对黄瓜幼苗离体诱导3d,并用5.0mg/ml的牛蒡寡糖对黄瓜幼苗离体诱导1~6d后,测定与抗病相关的防御酶活性;利用5.0mg/ml的牛蒡寡糖诱导黄瓜幼苗第1真叶3d后接种白粉病菌,调查黄瓜植株的病情指数。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的牛蒡寡糖对黄瓜幼苗均有诱导作用,能显著提高被处理叶片PAL、POD、PPO、SOD、CAT和壳多糖酶的活性,不同的酶活性达到最高水平时的诱导浓度略有差异。几种酶活性随诱导的时间进程呈现不同水平的动态变化趋势,其中POD活性的提高幅度最大,且一直呈上升趋势。第1真叶的处理组较对照组病情指数降低11.91%,同株未诱导的第2真叶处理组较对照组降低27.42%,说明牛蒡寡糖诱导了黄瓜幼苗对白粉病的系统抗性。  相似文献   

17.
以聚3-羟基丁酸酯(PHB)和聚乙二醇(PEG)共混物为原料,引入牛血清白蛋白(BSA)作为模型药物,采用复乳化溶剂蒸发法制备包埋BSA的PHB/PEG微球,研究了制备工艺对微球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较优化的微球制备工艺为:W1/O=1/5,O/W2=1/5,聚合物浓度为4%w/v,配比m(PI-IB):m(PEG)=4:1;该工艺所得微球的平均粒径在10μm左右,BSA突释率为17.8%,30d的累积溶出量达70%左右,释放特性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18.
铈掺杂TiO2/Ti光电极制备及可见光下光电催化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阳极氧化法制备铈掺杂TiO2/Ti光电极,用SEM、XRD、XRF、XPS和UV/VIS/NIR对光电极的性能进行表征,并对其可见光照射下的光电催化性能进行了测试.研究结果表明:在成膜电压为160V,电流密度为100mA/cm^2,Ce(NO3)3浓度为960mg/L条件下制备的铈掺杂TiO2/Ti光电极在降解罗丹明B的实验中表现出良好的光电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9.
建立了贻贝中有机氯农药残留的气相色谱法,方法检测限:666为0.315×10^-3mg/kg,DDT为4.60×10^-3mg/kg,分别添加5.0×10^-3、10.0×10^-3和50.0×10^-3mg/kg三个浓度水平加标回收范围为82.6—108%,RSD为1.03—7.84%。该方法具备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度,适合实验室分析。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制备水溶性高良姜素衍生物,提高高良姜素的生物利用度。方法采用过量的嘴氨酸与高良姜紊在乙醇中回流反应,反应混合物经柱层析分离纯化,得3个水溶性化合物B,c,D。结果经TLC,uV,IR谱初步分析,确定B,c,D分别为:高良姜素-精氨酸酯、高良姜素二精氨酸酯、高良姜素三精氨酸酯。高良姜素,B,c,D抑制红白血病K562细胞生长的IC50(ug/ml)值分别为:26.2,40.4,47.9,60.5。结论此高良姜素水溶性衍生物的制备反应为一酯化过程;但高良姜素结构中羟基封闭不利于其生物活性的保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