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常用的稠油降粘方法有掺稀油降粘、加热降粘、稠油改质降粘(通过改变稠油性质来降粘)以及化学降粘等四种,掺稀油降粘存在着稀油短缺及稠油与稀油间价格上的差异等不利因素;加热降粘则要消耗大量的热能,存在着较高的能量损耗和经济损失,改质降粘要求较为苛刻的反应条件,同时使用范围较窄,而化学降粘使用范围相对较宽,同时工艺简单,成本较低,易于实现。而且许多油藏因区块分散,含油面积小,油层薄等原因不能用常规方法开采,或者不能经济地用蒸汽吞吐或电热等方法开采,因此,为了提高稠油开采的经济效益,化学降粘开采稠油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王磊 《中国科技博览》2014,(15):106-106
目前常用的稠油降粘方法有掺稀油降粘、加热降粘、稠油改质降粘(通过改变稠油性质来降粘)以及化学降粘等四种,掺稀油降粘存在着稀油短缺及稠油与稀油间价格上的差异等不利因素,加热降粘则要消耗大量的热能,存在着较高的能量损耗和经济损失,改质降粘要求较为苛刻的反应条件,同时使用范围较窄;而化学降粘使用范围相对较宽,同时工艺简单,成本较低,易于实现。而且许多油藏因区块分散,含油面积小,油层薄等原因不能用常规方法开采,或者不能经济地用蒸汽吞吐或电热等方法开采,因此,提高稠油开采的经济效益,化学降粘开采稠油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随着常规原油的不断开采,其储量和产量在逐年递减。我国稠油资源丰富,大约占陆上石油总资源的20以上,有关稠油降粘开采的课题也越发重要。目前国内外在稠油开采过程中常用的降粘方法有:加热法、掺稀油法、稠油改质降粘及化学药剂降粘法。稠油乳化降粘技术具有工艺简单、经济、能量消耗少等优点,因此开发用量少、成本低的乳化降粘剂成为关注的焦点之一。  相似文献   

4.
当前提高稠油油藏开发效果和油井举升效率的主要采油手段有热力采油法、化学降粘法、掺稀油稀释法等。奈曼油田为普通稠油油藏,在油层条件下流体具有较好的流动性,但在原油举升过程中,随着地温损耗的增加,流体的流动性逐渐变差,举升难度加大。同时受注水开发影响,油质乳化现象日益明显,因油包水型乳状液流动性差,摩阻高,导致流体举升困难,油井回压升高,抽油泵泵效降低。掺液采油工艺不但可以缓解这一生产矛盾,还可以提高油井产量。  相似文献   

5.
【摘要】辽河油田油藏以稠油为主,在其稠油井举升开采过程中多需掺入降粘剂、降凝剂、除蜡剂等化学药剂,用以降低稠油粘度、降低稠油凝固点,将井底原油顺利举升至地面。目前通常加药方式是向油套环空内注入化学药剂,利用化学药剂的自由沉降和药剂与地层流体之间的自由扩散作用来达到加药目的,但该种加药方式存在药剂见效慢、药剂浪费等问题。为此以稠油井空心抽油杆加药方式基础研制了油井药剂强制混合装置。与常规油井混合器相比,该套装置具有将抽油杆上下冲程的动能转化成药剂与地层流体的混合动力,室内及现场试验证明,该套装置的混合效果良好,能够最大程度的发挥化学药剂的各种功效。目前以油井药剂强制混合装置为井下工具的掺药降粘举升工艺技术在取代掺热稀油降粘工艺与空心抽油杆电加热降粘工艺方向上具有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6.
稠油油藏注蒸汽后冷采的方式存在稠油反向乳化严重,产出液的粘度注汽开采一个月后大幅度上升,抽油杆举升和下行困难,因此必须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降粘,化学药剂降粘法能够有效的解决桩斜139块稠油油藏在开采过程中降粘的问题,通过对降粘剂的实验室研究及实际应用的效果分析研究,提出降粘剂的使用合理性,以使该块油藏开采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辽河油田是我国第三大油田,年产原油在1000万吨左右,其中稠油产量约为650万吨,占辽河油田原油总产量的65%。因此,稠油地面集输技术的水平直接影响着辽河油田稠油的生产。由于辽河油田稠油品种繁多,物性较差,相对集输处理的难度较大。经过近二十年的研究和实践,总结出了一些适合辽河油田稠油特点的工艺流程。这些典型的工艺流程具有流程简单、安全可靠、操作方便的特点,较好的满足了辽河油田稠油开发的总体需要。目前,辽河油田在稠油的集输和脱水技术居国内领先水平。辽河油田以降低稠油粘度来解决稠油集输问题,通常采用的方法有:加热降粘、掺轻质油或掺稀油稀释、掺活性水以及乳化降粘等。辽河油田稠油脱水工艺流程主要采用两段热化学沉降脱水工艺流程、热化学沉降加电化学脱水两段脱水工艺流程、一段热化学静止沉降脱水流程。辽河油田主要运用的稠油处理设备有卧式三相分离器、电脱水器、加热炉、泵等。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油田集输系统在温度降低后管线结垢腐蚀的问题,提出了应用精定量降温掺输技术,为降低集输系统能耗、控制成本,在现场高产液区块常采取常温输送和常温掺输工艺,本文研究中低产液区块掺输系统能耗高的问题,在此精定量低温掺输技术的应用取得了理想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9.
针对孤东油田稠油开采工艺的特点和适用性,孤东采油厂采用井筒加热降粘,泵上掺热水降粘伴输和电加热等工艺。本文提出了一套比较完整、系统的适合孤东油田稠油开采的工艺方法,体现了较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
某油田已进入高含水采油期,导致原油集输热力系统自耗天然气呈上升趋势。目前在油田部分区块采用的不加热集油方式有多种。其中掺常(低)温水不加热集油方式适合于在转油站内所管辖的电泵井或高产井较多及含有部分低产液井的情况。一站两制不加热集油方式则既能满足掺常(低)温水一老井的不加热集油需要,又可以保证低产液、低含水的油井的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1.
T82热采管理区于2004年7月投产,油井普遍存在原油粘度高(10000-50000MPA/S),油井斜度大(50°),开发难度大,工艺复杂、开发成本高。开发初期,采用电加热降粘工艺管柱生产,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着电加热工艺仅使井筒温度达到60°左右,在部分油井出现不适应性,降粘效果不佳,能耗高、成本高,油井交变载荷大,造成空心杆频繁杆断、杆卡、杆阻等问题,针对稠油电加热不适应性及耗能高的问题,2007年初,研究优选了空心杆泵上掺水降粘举升工艺,并提高了应用可靠性。满足了稠油热采区块开发需求,实现了低耗能生产。  相似文献   

12.
以委内瑞拉超重油和新疆风城超重油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超声辅助降粘的研究。在实验中,制备了两类四种实验样品:分别掺入20%和30%柴油的两种委内瑞拉超重油样品、在O/W降粘体系下制备的委内瑞拉超重油样品和风城超重油样品。使用频率为18 k Hz的超声变幅杆和24 k Hz的超声清洗槽对上述四种实验样品进行超声处理,结果表明:1)对掺入20%和30%柴油的委内瑞拉超重油,经过超声处理的超重油样品在20℃时粘度分别增高了25%和15%以上;2)在O/W降粘体系超重油降粘中,风城超重油样品经过超声作用后,在20℃粘度降低了25%以上,而降粘剂的使用量可减少20%,超声辅助降粘效果明显;3)在O/W降粘体系超重油降粘中,委内瑞拉超重油样品经过超声处理后,在14℃时,超声处理过的样品的粘度降低不高于25%,在高于这一温度的情况下则未观察到明显的粘度降低。文中对上述实验结果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定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化学吞吐技术是在多年化学驱油机理研究基础上并结合蒸汽吞吐提出的一项注化学剂开采稠油的新工艺。它是向油层中注入大量的化学吞吐液,该吞吐液可将稠油乳化成低粘度的水包油型乳化液,降低油水界面张力和毛细管阻力,激发深部稠油的流动,还可改善油层岩石表面的润湿性,预防和解除近井地带由于重质有机物沉积造成的堵塞,从而提高油井产量和泵效,同时利用化学吞吐剂对油层岩石表面的吸附和润湿作用,延长化学吞吐降粘的有效期。  相似文献   

14.
化学吞吐技术是在多年化学驱油机理研究基础上并结合蒸汽吞吐提出的一项注化学剂开采稠油的新工艺。它是向油层中注人大量的化学吞吐液,该吞吐液可将稠油乳化成低粘度的水包油型乳化液,降低油水界面张力和毛细管阻力,激发深部稠油的流动,还可改善油层岩石表面的润湿性,预防和解除近井地带由于重质有机物沉积造成的堵塞,从而提高油井产量和泵效,同时利用化学吞吐剂对油层岩石表面的吸附和润湿作用,延长化学吞吐降粘的有效期。  相似文献   

15.
分析成品油装车过程中损耗的形成及影响因素,认为影响装车损耗的主要因素是装油鹤管的位置、温度变化、油品蒸汽压与装车速度.提出采取液下装车、限制流速、密闭装车及投用油气回收装置等措施是降低装车损耗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曙光采油厂采油作业五区505中心站中心站的油井,均为超稠油井,具有密度大,粘度高,含胶质、沥青质高,流动性差的特点,在油井放喷期进行掺稀油管理,可降低原油粘度,起到诱喷作用。以往在油井放喷的全过程都实施掺稀油管理,投入成本高,劳动强度大。通过对不同时期的放喷井实施停掺稀油生产规律的摸索,确保油井放喷过程更彻底,下泵更顺利。  相似文献   

17.
贾煜 《工业计量》2007,17(2):55-56
分析成品油装车过程中损耗的形成及影响因素,认为影响装车损耗的主要因素是装油鹤管的位置、温度变化、油品蒸汽压与装车速度.提出采取液下装车、限止流速、密闭装车及投用油气回收装置等措施是降低装车损耗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在钻井过程中接头螺纹粘扣是最常见的损伤失效形式,由于部分钻杆因螺纹卸不开扣,严重时不得不采取用气割割开的办法,严重影响了钻井生产,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提高钻杆接头螺纹的抗粘扣性和预防螺纹粘扣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根据船用条件下吸收器内溶液降膜吸收的特点,建立了摇摆状态下垂直管内TFE/NMP降膜吸收过程中动量、热量和质量传递的物理和数学模型.模型中充分考虑了转动附加惯性力对降膜流场中液膜厚度、速度、温度和浓度分布的影响.采用膜内积分与全隐式有限容积相结合的数值方法求解理论模型.通过对计算结果的分析,可以发现,在摇摆状态下TFE/NMP降膜吸收过程中,由于转动附加惯性力的存在,液膜内速度、温度和浓度等参数分布具有周期性和对称性特点.  相似文献   

20.
纯梁油区以低渗透稀油油藏为主,零星分布了部分稠油储量,无法规模性热采。针对不同稠油油藏的物性特征以及常规开采时出现的问题,改进出砂油层的防砂工艺技术、应用地层与井筒化学降粘、井筒电加热清防蜡降粘、抽稠泵和螺杆泵举升工艺等,同时配套了降低地面输油阻力的有关工艺,较好地实现了这些零星稠油储量的非注蒸汽开发,达到了提高产量的生产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