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强调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服务,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介绍了基于"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念的教学模式构建的意义和面临的问题。结合信息类专业特征,根据"以学生为中心"理念的指导思想,提出了信息类专业"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
基于现代教育理念,结合教学实践,研究了"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方法的思想内涵及实施方法,指出了在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实践表明,正确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对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是十分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BTEC课程推行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模式,其目标是培养学生通用能力和综合素质.近年来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引进与实施方面取得明显成效.文章从"以学生为中心"、"能力本位"、"发展通用能力"等几个方面详细分析了BTEC课程教学模式,以期对高职院校课程改革与实践、提升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提供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4.
将奥苏贝尔的"学与教"学习理论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有机结合,将以教师为中心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合理整合,探索一种基于网络信息技术的"学教并重"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5.
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一体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两张皮"现象在高校普遍存在,这种管理模式存在不少问题和弊端,解决这一问题已是高校管理的迫切需要。必须构建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一体化的模式,将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有机结合,融为一体,以学生为本,以育人为中心,以学生的"成人"与"成才"为目标[。1]  相似文献   

6.
“以学生为中心”的线性代数课程教学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学生为中心"的线性代数课程教学的研究与实践是以学生为主体,针对目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最大效能地提高线性代数课程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从"知识型"人才向"创造型"人才发展。  相似文献   

7.
交互式教学的核心是完成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的转变。基于交互式教学理念的多媒体课件在报刊英语教学中实践中艺术地创设真实情境,激发学习的主体—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实现教学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8.
职业能力是现代社会对应用性人才培养的要求,尤其是非中心城市院校学生在素质与毕业学生流向等方面与中心城市院校有显著区别的情况下,非中心城市院校要体现学校办学特色和增强学校竞争力,在课程教学中就必须注重实践性课程教学和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市场调查与预测"是市场营销专业的主干课程,担负着培养学生市场调查能力的重要使命。文章以"市场调查与预测"为例,对非中心城市院校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实践教学改革进行探讨,旨在提高非中心城市院校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率。  相似文献   

9.
针对行业特色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对于服务行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系统分析了新时代背景下"以教师为中心"人才培养理念、"以学科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机制以及"工具理性"人才培养文化存在的弊端,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养理念、"以融合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机制以及"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相统一"的人才培养文化,为行业特色高校培养行业产业创新型人才提供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以英国"威根和莱"学院为例,探讨了英国高等职业教育面向非英语母语学生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二语课堂教学模式,分析了该模式的优势及其启示。  相似文献   

11.
大学课堂教学应利用分组教学和情境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分组教学和情境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的理论基础是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陶行知的"小先生制"和李吉林的情境教学理论.应遵循科学性原则、灵活性原则和教育性原则.运用分组教学和情境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应注意加强与学生的沟通、注重情境设置和教...  相似文献   

12.
高职英语课堂导学模式评价是英语课程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评价的内涵要注重于课堂教学是否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是否关注学习策略,注重设计探究过程;是否注重过程性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会直接影响到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导学模式评价不仅要注重内部因素的评价,还要重视社会因素的评价;不仅要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还要评价学生的学习质量。  相似文献   

13.
“干中学(Learning by Doing)”——浅议课堂教学方法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干中学”的新型课堂教学观.阐释了学生通过“干中学”能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成为教学的真正主体.从传统课堂教学和新型课堂教学的比较,说明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双向的、交互的,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协调者,在教学中只能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课堂交流并不是无关痛痒的细枝末节.而应成为教学的重要内容和主要形式,促进学生从维持性学习走向自主创新学习。课堂交流是一种人文性、创造性、互动式、合作化的艺术,“应试教育”体制下的师生都得认真学习.才能掌握它并最终受益。教师应积极转变角色地位.从根本上改革课堂交流。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高专英语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以“说”(Talk)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它体现了英语教学的实用性、知识性和趣味性,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以学生为中心,加强课堂交互活动,让“说”(Talk)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从而带动听、说、读、写、译各项技能的全面提高,使英语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该模式尽可能给学生创设一个接近现实的英语语言环境,增加学生接触英语、运用英语的机会.  相似文献   

16.
The continuous progress of Internet technology, 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y and other new technologies, and the innovation of media forms provide a technological source for teaching innovation. Among them, there is also a teaching software platform for the desig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ith its good applicability, it fits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l, meets the modern education concept, and conforms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udents’ behavior. It can make the continuous teaching time and the instant time in classroom teaching better appear. In the reform of the teaching method of politics class, our school appropriately introduced the teaching software of "Zhongcheng Wisdom Classroom", and achieved good results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of politics class. In the process of attracting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in the classroom in a more flexible manner, we should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s.  相似文献   

17.
应用型本科院校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应该以教材为载体,以优化课堂教学法为手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目的进行数学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8.
论述了心理健康教育走进“两课”课堂的必要性和实施办法,旨在通过“两课”课堂教学的渠道进一步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对待学生的看法、对待知识的认识、课堂教学的组织、以及对学习任务的设立等四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外语教学的现状,指出要使外语教学向更高层次迈进的关键是教师的教学理念;这种理念的核心内容应当包括:对课堂教学的教育功能的认识、对语言学习本质的认识以及对课堂教学形态的认识。只有当外语教师树立了正确的教学理念,才能实现教学向教育的转变,教书匠向教育家的转变。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应是工具性与文学性并重,既不能因考试指挥棒而片面强调它的工具性,也不能脱离文化工具这一特性,不顾学生水平大搞文学鉴赏.二者要想兼顾就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寻求一条连接纽带,即激发学生的兴趣.文章从实践的角度,从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讲究课堂艺术,恰当运用课堂提问,开展语文课外活动几个方面,提出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一些要求和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