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丹 《涂料工业》2021,51(6):28-31
用苯甲酸及其烷基衍生物对酞菁绿粗品进行颜料化,制备不含添加剂的C.I.颜料绿7颜料.考察了苯甲酸及其烷基衍生物不同组分处理效果,并进行优化.结果 表明,在温度100~105℃、苯甲酸/颜料质量比0.8、时间6h的最优化工艺条件下,C.I.颜料绿7商品收率约99%,苯甲酸回收率达95%,与现有工艺GF311商品相比,在水...  相似文献   

2.
讨论了主要合成条件和表面活性剂对C.I.颜料红146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合成C.I.颜料红146的较好工艺条件为:顺式偶合,偶合时间1小时,偶合结束pH为5.0,升温至90℃,保温30分钟,产品在80℃下干燥。添加表面活性剂后可得到色光偏蓝,着色力较高,分散性较好的C.I.颜料红146产品。  相似文献   

3.
以3,3'-二氯联苯胺盐酸盐(DCB)和邻甲基乙酰乙酰苯胺(AAOT)为原料,在偶合反应结束后,向制备的C.I.颜料黄14(PY14)水分散液中添加聚乙烯蜡(PEW),考察了PEW添加量、加热温度、加热时间、搅拌转速、pH、PEW粒径对颜料性能的影响。得到较优制备条件为PY14与PEW质量比1.0∶1.0、加热温度80℃、加热时间20 min、40~60目PEW、pH=7.0、转速250 r/min,在该条件下制备出直径为1~2 mm、粒径均一、具有核壳结构和疏水性能的预分散C.I.颜料黄14(预分散颜料PY14)。预分散颜料易于从水相分离,滤饼含水量从PY14颜料的79.29%降低至预分散颜料PY14的59.85%,过滤时间为PY14颜料的1/20;分散过滤值(FPV)从PY14颜料的0.75 MPa/g降低至预分散颜料PY14的0.06 MPa/g;所得颜料不需经过强力粉碎,可抑制粉尘污染的产生;在保持与原颜料相近的色光、饱和度、鲜艳度等颜料性能前提下,提升了颜料的着色力。  相似文献   

4.
本文简述了由2-羟基-1-萘醛和邻苯二胺及镍盐来合成C.I.颜料橙65。着重介绍了以β-萘酚为起始原料来合成中间体2-羟基-1-萘酚的工艺路线选择,及温度、时间、pH值对2-羟基-1-萘醛产率的影响;以邻硝基苯胺为起始原料来合成中间体邻苯二胺的工艺路线的选择,及温度、pH值、Ni催化剂对邻苯二胺合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文着重对C.I.颜料红224的颜料化工艺进行了改进.选用80%醋酸为颜料化介质,液固比15∶1,颜料化温度104~ 106℃的颜料化工艺,过滤得到的滤饼直接真空烘干.与传统的浓硫酸酸胀的工艺相比,解决了废酸水的污染问题,收率大幅提高,产品质量达到国外标准品质量.  相似文献   

6.
讨论了合成条件、添加剂和化学结构对颜料红 5 7∶1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合成颜料红 5 7∶1的较好工艺条件为 :顺式重氮化 ,氯化钙加入重氮盐中 ;顺式偶合 ,pH值为 8左右 ,时间为 10min ,保温温度 90℃ ,产品在 80℃下干燥 15h。添加改性剂颜料的流动度均增加 ;添加S 松香、CH M 8、DDA 18颜料色光偏兰 ;添加CH M 8、DDA 18、CH 2C颜料润湿角有较大增加 ,亲油性增强 ;添加S 松香、CH 2C颜料的透明性较好。颜料颜色的深浅和λmax与苯环上取代基的性质、位置密切相关。这些结论对提高颜料红的质量和开发新品种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本文论述了C.I.颜料红177的颜料化方法及其基本过程并采用添加表面处理剂对该颜料进行颜料化处理。此外,本文还以海泡石为核,对该颜料进行包核颜料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该颜料在水中具有较好的分散性。  相似文献   

8.
综述了C.I.颜料红48系列色淀颜料在塑料、印刷油墨、粉末涂料、喷墨墨水、静电照相滤光片等领域的应用。随着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宽,对其提出了更高的性能要求,通过颜料的表面改性可提高颜料的应用性能。有22篇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一种C.I.颜料红179的化学反应颜料化方法。在含C.I.颜料红179粗品的水相中,加入氨基苯磺酸、苯酚或苯胺衍生物和表面活性剂,发生重氮化-偶合反应,在原位生成偶氮化合物。这种包括化学反应过程的颜料化加工方法,在改善C.I.颜料红179的分散性和颜料着色力的同时,又提高了颜料的产率。  相似文献   

10.
通过双覆层包膜法在自制云母钛表面包覆一层其它金属氧化物,而制备出彩色云母珠光颜料.钴着黑色珠光颜料的最适宜工艺条件为:水解温度100℃,pH值7~8,对应于10 g云母钛的硝酸钴加入量为25~30 mL,水解反应时间为2.0 h,煅烧条件是在600℃下保温1.5 h.镍着灰绿色珠光颜料的最适宜工艺条件为:水解温度90 ...  相似文献   

11.
云母钛珠光颜料的分散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徐卡秋  欧阳元宝 《精细化工》2003,20(5):294-295,320
用表面改性的方法改善云母钛珠光颜料在油漆中的分散稳定性。研究了表面改性剂及改性工艺条件对珠光颜料分散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硅化合物A-151可有效地改善珠光颜料在油漆中的分散稳定性。适宜的改性工艺条件为:m(水)∶m(颜料)=(4~6)∶1,m(A-151)∶m(颜料)=0 6∶100,包膜温度40~50℃,包膜时间1h,搅拌转速200~250r/min。改性后的珠光颜料在油漆中的初始沉降时间由0 5h延长到72h。  相似文献   

12.
采用自制的具有聚合物结构的端羟基聚醚型3-羟基-2-萘甲酸衍生物作为合成C.I.颜料红57∶1的第二偶合组分,采用共偶合工艺对C.I.颜料红57∶1进行了水性化改性。研究了衍生物在颜料合成中的最佳添加量,着重讨论了改性后的C.I.颜料红57∶1在水介质中的分散性能。结果表明:衍生物的最佳添加量为理论生成颜料质量的5%;与未改性的颜料相比,改性后颜料粒径缩小一半;离心分散100 min后所得水性色浆比吸光度为0.166,色浆黏度下降至102.7 mPa·s,即改性后的颜料分散稳定性得到了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3.
工艺参数与铬铁矿系无钴黑颜料呈色性能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铬铁矿系高温黑颜料的合成工艺,研究了氧化物化物的不同配比、球磨时间、合成温度、保温时间对颜料呈色和晶相结构的影响,从而确定了此系颜料的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4.
在仿制DPP颜料的过程中,发现原生产工艺并不完全适合我国的情况,为此对C.I.颜料红264的合成工艺进行了再研究.文中叙述了合成工艺再研究的关键是用丁二酸二叔戊酯代替丁二酸二异丙酯与芳香腈类化合物反应,从而使反应中裂解的醇是叔戊醇,使得叔戊醇的回收变得更加容易,省却了原工艺中回收叔戊醇所需的萃取塔和精馏塔.  相似文献   

15.
黄剑峰  朱振峰等 《陶瓷工程》1999,33(6):21-23,26
利用XRD物相分析及色度测定等分析手段,研究了不同的煅烧温度、保温时间、原料细度及不同着色剂和矿化剂浓度等工艺条件下锰红颜料的颜色特性及反应机理,找出了合成锰红颜料的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6.
莫慧勤 《安徽化工》2005,31(5):30-31
简要介绍了溶剂法颜料绿P.G.7生产工艺,以实验为基础,探讨了三种影响因素对最终产品收率及着色力的影响,对实际生产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文进  高升洲 《陶瓷工程》1999,33(4):29-31
以实验为依据,探讨烧成温度,等烧成工艺条件对锆红颜料合成的影响,依此得出确定颜料烧成制度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8.
关于红色陶瓷颜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萍  龚红宇 《山东陶瓷》1999,22(1):7-10
物理上的红色指波长为700nm的单色光。本文综述了目前用于陶瓷生产的红色陶瓷颜料的品种,组成,特点,色调及应用现状,探讨提高颜料使用性能的途径,方法,对于红色陶瓷颜料,无毒化或降低毒性,增加对不同工艺条件的适应性,提高颜料的使用温度和稳定性,降低剧本,开发新的颜料品种将是今后生产和研究的重点,加强制备工艺条件的改善并对加工前后的粉为颗粒进行表面改性将有利于颜料性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硫铁矿废水制备铁黑颜料的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湿法氧化沉淀法,通过调节反应溶液初始pH值(7~12)、反应温度(70~95℃)、反应时间(1~4.5h)和搅拌速度(50~250r/min),探索了硫铁矿废水制备铁黑颜料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pH值为9.5、反应温度为85℃、反应时间为2.5h、搅拌速度为150r/min的条件下,能制备得到较优的铁黑颜料。其经XRD、SEM及铁黑颜料技术指标检测分析,表明该铁黑颜料粒径在60nm左右,Fe3O4含量在95%以上,各项指标均能达到氧化铁黑颜料行业标准中一级品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目前在国内市场上可搜集到的C.I.颜料黄191(包括Clariant公司的产品)均为α晶型与β晶型的混合物,恰好在2003年专利的保护范围内,因此从法律层面上而言,除了Clariant公司,其他颜料制造商均不能生产与销售C.I.颜料黄191.要解决该颜料的销售问题,有两个解决方案,开发该颜料的新晶型或生产纯α晶型的C.I.颜料黄191,本文探讨了这两个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