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苗圩日前在全国工业节能与综合利用工作会议上表示,2010年我国将把节能降耗和减排治污作为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将重点推进投资项目节能评估、重点行业节能减排指导意见、行业能效对标达标、企业节能管理和目标责任评价考核等四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2.
一、工程概况 该工程是国家"西气东输天然气工程"的下游城市配套工程.工程依托不同阶段的项目可研、课题研究和专项规划,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综合利用"的指导思想,坚持建设运营统筹、技术管理并重的原则,建成了"两环、四级、多气源、多通道"的燃气输配系统.  相似文献   

3.
<正>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苗圩1月14日在全国工业节能与综合利用工作会议上表示,2010年我国将把节能降耗和减排治污作为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将重点推进投资项目  相似文献   

4.
5.
<正>2010年4月28日,金昌市"十一五"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天然气利用工程开工。工程投资1.2亿元,铺设管网50多km,计划2010年11月初建成投产。高效清洁能源,即将逐渐走入金昌市企业和寻常百姓家庭。随着金昌经济  相似文献   

6.
7.
范蓉 《煤气与热力》2005,25(9):38-38
工程内容:天然气门站1座,高压管道115.6km,高-中压调压计量站8座,工业专用高-中压调压计量站若干座,中压管网500km及庭院户内管网,计算机集成管理系统,改造置换工程,后方设施等。天然气气源以东海气田为主气源,同时充分考虑西气东输工程的补充作用。  相似文献   

8.
《福建建材》2010,(4):86-86
<正>2010年我国将把节能降耗和减排治污作为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将重点推进投资项目节能评估、重点行业节能减排指导意见、行业能效对标达标、  相似文献   

9.
2010年我国将把节能降耗和减排治污作为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将重点推进投资项目节能评估、重点行业节能减排指导意见、行业能效对标达标、企业节能管理和目标责任评价考核等四方面工作。这是日前全国工业节能与综合利用工作会议上明确的。  相似文献   

10.
《门窗》2010,(2):31-31
<正>2010年我国将把节能降耗和减排治污作为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将重点推进投资项目节能评估、重点行业节能减排指导意见、行业能效对标达标、企业节能管理和目标责任评价考核等四方面工作。这是日前全国工业节能与综合利用工作会议上明确的。  相似文献   

11.
12.
正随着安徽省马鞍山市招商引资力度的加大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清洁能源天然气的需求量将进一步增加,计划2014年马鞍山市天然气供应量将达到2.1亿m3。为保障马鞍山市天然气安全稳定供应,推动社会经济更好更快发展,港华燃气加大投资,进一步推进马鞍山市燃  相似文献   

13.
湖州市南浔区天然气利用工程点火仪式2010年8月29日举行,这标志着南浔区利用天然气资源的时代开始。  相似文献   

14.
《煤气与热力》2009,29(6):44-44
业主单位:南昌市政公用投资控股集团。 建设单位:南昌市燃气公司。 工程内容:2020年供气量将达到8.08×10^8m^3/a,气化率为82.8%。新建2座门站,敷设DN 600mm高压管道126km、DN300mm高压管道40km、中压管道520km;新建11座高压干线阀室、2座高压支线阀室、7座高-中压调压站、3座中-压调压站、420台中低压调压柜、1620台调压箱。  相似文献   

15.
工程内容:包括门站、CNG站、城市管网工程(包括高压管道、高-中压调压站、中压管道-中、低压调压设备)、原有燃气系统的利用和改造、综合信息系统、后方设施等6个部分,敷设高、中压管道135.3km。  相似文献   

16.
17.
《城市燃气》2010,(1):43-43
2009年11月24日.总部位于深圳市南山区的中石油昆仑天然气利用公司.与南山区签署合作协议.建设与运营承担着保障香港天然气供应和西气东输二线调峰任务的国家重点工程——位于大铲湾的600万tLNG接收站。  相似文献   

18.
《城市煤气》2010,(1):43-43
日前.河南省新密市港华燃气有限公司天然气利用工程在河南新密市奠基。这是香港中华煤气有限公司在河南投资的首个燃气项目,总投资3000万美元。  相似文献   

19.
20.
阐述了城市天然气利用规划中应重点关注的问题,对气源规划、用气量预测、管网压力级制的选择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