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广西轻工业》2013,(6):176-177
校企合作是大中专院校谋求自身发展、实现与市场接轨、大力提高育人质量、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一线实用型技术人才的重要举措。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是校企"双主体"合作育人,以实现师资共享、资源共享、利益共享。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为目标,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的教育资源,学校与企业共同培养适用人才"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的课程体系。实践证明,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方案对企业具有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校企合作是目前中职学校办学的潮流和今后的主体走向。中职学校实现校企"双主体"的合作育人教学方式,但是,目前我国中职院校的校企合作"双主体"合作育人还存在很大的缺陷,包括条件和机制都不太成熟,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加强。本篇文章主要针对中职学校校企"双主体"合作育人进行相应的探讨,对出现的问题制定解决措施,从而完善和加强学校校企"双主体"合作育人机制的健全。  相似文献   

3.
分析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中草药栽培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以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为路线,深化校企"二元制"合作育人新机制,搭建校企命运共同体,开展招生招工一体化,按照企业人才需求采用"菜单式"育人模式,结合企业岗位技术标准,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对教学内容、课程标准进行重构,构建基于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相似文献   

4.
实现“双碳”目标需要培养大批具有绿色低碳理念的高素质专业人才,高等教育应将绿色低碳理念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以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新路径培养新工科人才。文章从绿色低碳理念融入专业课程教学、重构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与内容、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抓手、加强校企合作三方面阐述以实现“双碳”目标为导向的新工科专业产教融合协同育人路径。  相似文献   

5.
建立顶岗实习与就业一体化的实施运行机制,有利于不断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全面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形成"学校育人、企业用人、供需对接、按需培养"四位一体的合作机制,真正实现校企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利双赢、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很多高职院校在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方面取得很大进展,与合作企业在共同建立实习就业基地、共同培养技能人才、共同开展技术研发,形成了一些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比如订单式、"前店后校"模式、组建职教集团模式、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等。这些模式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校企双方的发展,但是当前的这些校企协同育人模式也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比如校企合作深度不够,合作内  相似文献   

7.
《广西轻工业》2019,(7):164-166
针对地方院校校内的工程实践环境较为薄弱,需寻求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为背景,提出校企协同培养工程技术人才的双赢模式,构建校企协同育人培养模式教学体系,并对课程体系结构进行优化,阐述校企协同育人过程中如何有效运行双赢模式以及开展校企协同培养实践,对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及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起到了积极作用,使高校与企业之间实现了资源共享、互惠互利。  相似文献   

8.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校企合作成为高校的重要办学理念,本文分析了校企合作的现状,探讨了校企一体化及其实现条件,通过案例总结了校企一体化培养服装精英人才的范式。  相似文献   

9.
通过剖析现阶段食品卓越工程师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怀化学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和实际过程,尝试通过建立校企深度合作保障体系、营造适宜合作环境、创新校企合作育人模式、扩大校企互利互惠实效、建立长效育人机制,从而推进校企深度合作制度化、特色化、团队专业化,推进新工科建设,提高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培养合格食品卓越工程师,实现合作共赢。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新工科"理念的推出,越来越多的工科院校对校企协同育人模式进行创新和改革。本文以校企协同育人管理和运行机制的改革为例,综合食品类相关专业的特点,从工科偏弱、校企脱节、教学资源不足和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改革,以培养高素质全面发展的食品类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1.
现代餐饮企业的飞速发展促进了烹饪学科的成长,同时,也对现有的烹饪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职学校应重视和研究我国烹饪人才紧缺状况,培养出适应新形势所需要的应用型高水平人才、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创新型高素质人才,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与支撑。现在中职学校都在推进校企精准对接、精准育人(简称"双精准"),本文主要探究了"双精准"的建设举措、建设意义,目的是将烹饪"双精准"示范专业建设成为产业面向精准、办学条件优越、校企合作深入、人才培养质量优异的示范专业。  相似文献   

12.
实施校企合作背景下的双导师制实习管理模式,不仅是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学生发展的需要,也是对全员培养、全过程培养、全方位培养的现代教育理念的实践。通过双导师协同指导和管理,不但可以有效实现学生顶岗实习与就业岗位的对接,而且对构建专兼结合的校企双导师队伍,促进校企深度融合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其中,"实习管理手册"在双导师实习管理模式的践行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桥梁和平台作用。本文以太原旅游职业学院酒店管理专业为例,就双导师制实习管理模式下"实习管理手册"的应用进行具体阐述,对于完善双导师制实习管理模式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宁夏职业技术学院以"创新、突破、发展、提高"为主要目标,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着力弘扬"工匠精神",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而基于"工匠精神"的纺织人才培养路径的探索是纺织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是企业生存、发展的保证,是纺织从业者和个人发展的需要。纺织人才培养应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注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中,强化校企共同育人,校企联合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纺织人才;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加大对"工匠精神"的宣传和践行活动。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现代学徒制下推进课程思政理论创新;双导师(教师)主体作用发挥有特色;突出校企协同育人特色,推进机制优化、构建体系完善;坚持以育人为中心,开发思想政治元素鲜明的课程思政资源;育人模式、实现路径途径、方法可推广、具有示范性,方法载体具有示范性等方面阐述校企合作高职现代学徒制课程思政育人创新和特色,明确校企合作高职现代学徒制课程思政育人的重点和难点是制度与机制的创新,难点是以企业为主导现代学徒制模式下,管理制度与机制、研究设计制定教学文件。  相似文献   

15.
《酿酒》2015,(3)
依托校企合作理事会、酿酒工业研究会、酿酒技术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微生物技术示范实训中心和酿酒微生物重点实验室等产学研平台,专业与产业互动,实施"企业订单,校企共育"人才培养模式,开展项目化教学改革,深化了校企合作育人机制。基于产学研平台,组成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生产性实训室、开展产学研项目合作和开展技能大赛等措施,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实践表明,产学研平台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现代高职教育之本在育人,核心在人才培养质量,活力在不断深化基于工作过程的"三室三岗"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政行校联袂育人、师生企联合育人、教研用联动育人、学做创联贯育人,以进一步激发政行企参与人才培养的内生动力,搭建好共赢的合作平台,从中找准校企合作的"最大公约数"。"一本四联"育人机制在高职应用外语专业群及其群内各专业的创新实践,旨在发展好学生和学院,同时教师自身也得以发展,而贯穿始终的主线是政行企校协同育人。  相似文献   

17.
在产业背景下分析纺织服装专业群创建产学研共同体的基础条件、构建的目标和绩效。主要从更新培养目标、开发多样化的课程体系和校企"双师带徒"策略等方面,探索了于产学研共同体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机制,从而实现职校学生与学徒、教育与培训、考试与考核的"双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8.
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实施涉及众多学科门类,并且这一专业的实践应用性也非常强,基于此,必须借助产教融合路径发展此专业教育教学工作。文章概述了产教融合的内涵,阐述了产教融合背景下构建高等职业教育机电一体化专业育人机制的意义,分析了高等职业教育机电一体化专业育人机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且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包括加强校企合作、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建设综合实训基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培养创业型人才是高校新的使命,树立"校企一体化"理念,通过校企联盟、整体推进、团队协作和文化交融等路径,形成良好的运行机制,采取运筹、系统、控制和互动等有效的策略,培养"能就业、能创业、能创新"的"三能"人才。  相似文献   

20.
文章立足南疆地区纺织类企业典型生产实践项目,秉承“用胡杨精神育人为兴疆固边服务”理念,针对当前纺织产业校企协同育人过程中出现的校企协作程度较低等相关问题,建立健全实践能力突出的纺织企业和高职院校双导师团队,围绕现代纺织技术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专业核心课程体系、课程资源开发等,创新教学组织形式,着力培养学习好、留得住、用得上的高技能人才,助力新疆纺织业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