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为确定适宜的造纸法再造烟叶外形尺寸,制备了3种不同外形尺寸的烟草薄片,分析其保润性能、吸湿性能和切丝性能,并对其在制丝线上的加工性能进行研究,然后将所得烟丝应用于卷烟产品进行感官品质对比分析.结果 表明:3种烟草薄片的保润性能和吸湿性能无显著性差异,小尺寸烟草薄片吸收水分和散失水分的速率略快;掺配小尺寸烟草薄片切丝后的... 相似文献
3.
4.
为明析不同档次再造烟叶的质量特性,对国内14个不同档次的再造烟叶样品进行纤维形态、常规物理指标、常规化学指标、挥发性致香成分和内在感官质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随着再造烟叶档次的提升,对削弱再造烟叶抗张强度、撕裂强度等物理性质的扭结纤维比例均值升高,对提高纤维留着、浆料滤水性能的细小纤维占比均值降低。(2)中高档再造烟叶热水可溶物含量低于低档造纸法再造烟叶产品1%,低中档造纸法再造烟叶灰分含量均值高于高档再造烟叶产品1%。(3)总糖、还原糖含量均值随再造烟叶档次的提升而逐渐提升,低档再造烟叶总植物碱含量稍高于中高档再造烟叶为1.26%。(4)随着再造烟叶档次的提升,对烟香贡献较大的酮类、醛类、酯类挥发性致香成分含量均值下降,再造烟叶内在感官质量,香气量、香气质、舒适性和浓度提升,木质杂气和刺激性降低。 相似文献
5.
6.
7.
8.
为明确造纸法再造烟叶与烟叶物理特性的差异,分析了9个不同产区、等级烟叶样品和国内5个不同企业的8个规格造纸法再造烟叶样品的拉力、剪切力、摩擦系数,比较了造纸法再造烟叶和烟叶物理特性指标的差异。结果表明:①造纸法再造烟叶纵向剪切力、拉力明显大于其横向剪切力、拉力,造纸法再造烟叶静态摩擦系数大于其动态摩擦系数;②造纸法再造烟叶剪切力、拉力明显大于烟叶剪切力、拉力,造纸法再造烟叶摩擦系数明显小于烟叶摩擦系数;③造纸法再造烟叶剪切力、拉力、摩擦系数等物理特性指标与其真密度、截面纤维形态、表面特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13.
14.
造纸法再造烟叶颜色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了解决目前造纸法再造烟叶颜色定性描述的局限,应用CIE1976 L*a*b*均匀色空间理论,采用全自动测色色差计建立了造纸法再造烟叶外观颜色的定量检测方法.结果表明:L*、a*、b*能较好地反映外观颜色质量,重复性试验中RSD值均小于5%,重复性良好,可作为再造烟叶颜色检测指标.样品含水率对L*检测结果影响较明显,因此再造烟叶颜色检测必须先对样品进行水分平衡.从再造烟叶批次间及批次内检测结果可看出:L*波动幅度大于a*、b*,且L*在批次内的波动幅度小于批次间的波动幅度.从再造烟叶外观颜色质量控制的要求出发,建议L*允差规定为±2.50,a*、b*允差均规定为±2.00. 相似文献
15.
为探索影响造纸法再造烟叶CO和焦油释放量的主要因素,考察了不同涂布率与造纸法再造烟叶CO和焦油释放量的相关性,研究了烟梗与碎片比例、片基定量、外加纤维种类、填料种类以及碳酸钙用量对片基CO和焦油释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CO释放量与涂布率呈负相关,而焦油释放量与涂布率呈正相关;(2)一定范围内,烟梗与碎片比例增加或者使用未漂白的外加纤维都会增加片基CO和焦油释放量,可能是烟梗和未漂白纤维中含有较高的木质素或者果胶;(3)增加碳酸钙用量可使单位质量片基中可燃烧的有机物质减少,降低CO和焦油释放量;(4)降低片基定量或者改善填料种类可以改变片基微观结构,增加透气度,降低片基 CO和焦油释放量。因此,在保证产品品质和加工工艺的前提下,可综合考虑上述方法降低造纸法再造烟叶烟气中CO和焦油含量。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综述了造纸法再造烟叶萃取工艺条件的选择、优化及涂布液处理工艺的研究进展,认为利用微生物、美拉德反应、膜技术、中草药等手段对涂布液成分进行调控和重组,以开发出新型低害再造烟叶,将是未来再造烟叶开发的趋势所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