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广雅书院由清末两广总督张之洞所创办,其规模宏大,是中国古代书院的杰出代表。在广雅书院的创建中,张之洞综合选址、布局及园事等空间策略,在营造礼乐相承空间格局和自然朴素的士人园林风格的同时,实现了喻物抒怀的意境追求。在西方空间殖民主义盛行的1880年代,广雅书院展现了帝国晚期士大夫阶层的文化姿态。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3,(16)
张之洞是晚清洋务派重要的一员,他的洋务思想主要体现出因地制宜特色。本文对他在武汉时期所主持的工业项目进行研究的基础之上,客观对他的工业思想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3.
《城市环境设计》2014,(2):128-133
张之洞,中国19世纪晚清官员,在武汉建立起了钢铁行业,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同样负责了武汉的城市规划,包括构成了现在武汉的工业、文化以及商业区。武汉的钢铁行业是全国乃至世界模范。在20世纪转折时,武汉已成为了全国铁路中转枢纽。武汉的故事由其独特的历史和对未来的向往写就。  相似文献   

4.
夏欣  阴帅可  高翅 《中国园林》2022,38(5):133-138
中国近代公园的产生和发展是一个不断将西方公园理论与实践成果融入各地特殊的自然、经济、社会、文化情境,并不懈改良与创新的本土化过程,由此形成近代公园鲜明的本土特色。以清末社会变革前夕,洋务运动重镇武汉的公园营建倡议及相关实践活动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早期公园计划与营建的背景、内容、成效、局限等的溯源考察,探讨晚清公园理念与实践萌动之时的内容和特征,尝试对本土“公园”概念的最初形成过程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总结特殊历史情境下中国近代公园的本土化路径。清末官方进行的公园建设相关的探索、尝试,奠定了中国近代公园除娱乐属性以外的“教育”“商贸”“科研”等一系列重要特征,并使得公园作为“文明”“进步”象征的理念得以广泛传播。厘清这一历史过程对深刻理解中国近代园林嬗变的内在动因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城市环境设计》2014,(Z1):128-133
正中国武汉预计建成时间2015张之洞,中国19世纪晚清官员,在武汉建立起了钢铁行业,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同样负责了武汉的城市规划,包括构成了现在武汉的工业、文化以及商业区。武汉的钢铁行业是全国乃至世界模范。在20世纪转折时,武汉已成为了全国铁路中转枢纽。武汉的故事由其独特的历史和对未来的向往写就。1911年10月的辛亥革命,这个非凡的时刻,就是由张之洞发起的现代化的具体化以及现  相似文献   

6.
邢瑞春 《建筑》2001,(1):57-60
一段曲折历史的忠实见证一幅社会风貌的生动写照一座科学文化的丰富矿藏在中国近代史上,南京一直是政治风云的中心,每一次大的运动,几乎都与南京有紧密的联系,众多的历史事件和人物,给南京留下了丰富的文物遗存,其中包括众多的近代建筑,这些建筑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特点,记载了南京历史的曲折变迁,成了历史的见证和缩影,同时,这些建筑在中国建筑史上占有重要位置,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让我们走近这些优秀的近代建筑,从中感受历史沧海桑田般的巨变,领略其精彩的人文篇章!当年的金陵第一高楼──汇文书院钟楼今天,在南京这…  相似文献   

7.
董黎  杜诚 《华中建筑》2009,27(11):140-143
教堂是一种功能独特的公共建筑。该文以清朝末年在我国境内大量建造的基督教教堂建筑为研究对象,对这一时期我国境内基督教教堂建筑的建筑风格、类型进行了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8.
童寯的职业认知、自我认同和现代性追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赖德霖 《建筑师》2012,(1):31-44
“西装戴红顶花翎”这句对中国古典复兴式建筑的尖锐批评出自童寯——一位出身满族的中国现代建筑家之口。这句话就体现出一种复杂性.足令试图理解童的建筑史家们思忖。一方面.童是同辈中国建筑师中最为积极的现代主义建筑的宣传者.并对古典复兴式设计进行了毫不留情地批判。另一方面.他热衷于中国文人绘画.还是中国传统园林研究的第一位现代学者。本文试图说明,童的这种复杂性体现了一位满族建筑师的现代性。作为一位满族人.他经历了本民族的衰落和清王朝的倒台.他对传统文人绘画与园林的心仪便反映出他的”遗民“心理和寻找可以遗世独立的”胸中丘壑”的愿望。而作为一名经历过中国的新文化运动并接受了系统的西方教育的现代建筑师,他对于达尔文主义的”优胜劣汰”思想当比其他同道有着更切身的体会。这当是他讽刺大屋顶设计.在创作上坚持时代精神,在写作中积极宣传现代建筑科技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邓庆坦 《重庆建筑》2010,9(3):52-52
<正>现行的中国建筑历史分期模式是典型的三段式:鸦片战争之前为古代建筑史,鸦片战争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近代建筑史,新中国成立之后为现代建筑史。但是,中国近、现代建筑历史是一个完整的历史过程,以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分  相似文献   

10.
从中国近,现代建筑史之间的历史连续性和整体性出发,在既有的中国近、现代建筑史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现行的近,现代历史分期进行反思,对贯穿其中的主要历史脉络进行审视和梳理,进而提出了整合中国近、现代建筑史的观点,并指出整合研究的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11.
清末广州中西交汇,景园营造新旧共存互动,推 动岭南园林的近代转型。其中,在繁荣的中西贸易和文化交 流,以及书院文化、士绅文化等的影响下,清末岭南形成了 以广州为中心、十三行行商为代表、官商士绅竞相造园的特 殊历史时期,其造园数量、规模、意匠等均在该时期达到岭 南古典园林发展的巅峰。这一时期也是岭南园林近代转型的 关键时期。在西方文化和清末洋务运动思想的影响下,广州 开始出现洋务花园、公园、市政绿化,以及校园绿地等新型 园林形式。这些具有公共性质的城市景致与新建私园一道广 泛分布在城墙以外,成为清末广州城市空间拓展与风景体系 形成的重要参与者。由于清末广州城外造景的繁荣,从时间 上开启了岭南园林的近代转型,在空间上使岭南园林的地域 性特征得以形成和辨识,其空间性与时间性界定了清末岭南 园林近代转型的物质及文化维度。梳理了清末广州具有代表 性的景园营造活动,在分析其动力机制的同时,探讨城外造 景之于岭南园林近代转型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卢庆旼 《新建筑》2014,(4):86-90
对中国和韩国近代建筑史分期方案按三个层次展开比较研究。首先,分析中国与韩国近代建筑史分期研究的时限问题;其次,分析中韩两国近代建筑史分期研究过程,以及中韩两国近代建筑史分期研究方法的共同视角;最后,总结上述研究并指出,中韩近代化过程还有一点很相似,即国家间的海路、铁路等交通手段的开发引起了资本主义市场领域的扩展,构成了新的文化圈。  相似文献   

13.
梁思成“建筑可译论”之前的中国实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赖德霖 《建筑师》2009,(1):22-30
20世纪50年代梁思成针对中国风格建筑的设计提出了”建筑可译论”。他相信将西式建筑中的构图要素替换为相应的中式要素,就可以将建筑转变为中式风格。本文探寻19世纪以来,在梁思成理论表述之前中国就已经存在的”西译中”建筑实践。作者认为,这一研究将有助于揭示一个曾经同时被中国和西方建筑史视为边缘的领域及其对于两个学科所具有的同等重要性。它在对一种看似混杂的建筑现象进行解释的同时也将厘清若干中外建筑文化交流的线索。此外,它还试图引发人们对于“建筑可译性”在实践过程中的许多具体问题进行反思。这些问题包括:对应词汇的选择及其与社会文化和专业的语境的关系,翻译所导致的语义转变,以及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的差别所导致的“非互换性”。更进一步它还将质疑欧洲中心主义和现代主义史学中的”折衷主义”概念。  相似文献   

14.
对边疆和边缘地区建筑研究的不足导致了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中的大量盲区,无法形成完整的研究图景,并在理论问题上显得失语和无力。重新思考"边疆""边缘""边界"等概念,着重讨论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中"边缘"之所以形成的3方面原因,即地理位置、政治禁忌及思想观念造成了本领域当前研究的若干问题,而只有边缘和中心既互为背景也互为尺度,才能获得对近代建筑全貌的整体认识。  相似文献   

15.
清末至民国时期武汉出现了民居建造的高峰,这些居住建筑既有源于中国传统建筑体系的木构架院落民居,也有受西方文化和技术的影响而产生的联排里分建筑、独立式住宅和公寓等。两者构成了武汉的城市肌理,集中反映了武汉的自然条件、传统文化、经济形态和社会历史。然而,经过近百年的历史,其建筑质量逐渐下降,数量不断萎缩,这种独特的城市文化痕迹正随着城市的发展而急剧消逝,极有可能埋没在城建脚步的灰烬中,被新式建筑所取代。本文对此时期的民居从平面布局、外观装饰、结构形式三个方面进行分析,通过研究其建筑形式的手段,达到传承历史文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明末清初太仓乐郊园示意平面复原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顾凯 《风景园林》2017,24(2):25-33
明末清初太仓的乐郊园为当时江南地区首屈一指的名园,但对此园的研究尚不深入,与此园的历史地位并不匹配,这主要是由于历史材料的局限,也与研究方法有关。本文通过几种材料的综合比对判断,在获得历史材料间的关系认识基础上,针对两篇园记分别作出示意平面复原、并综合3种材料绘制总体示意平面图。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对乐郊园的布局构成、景物配置、营造过程等基本特点进行分析,从而对这一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园林作出认识上的推进。  相似文献   

17.
何璐西  刘大平 《建筑师》2021,(4):120-129
19世纪末,新艺术运动以崭新的艺术面貌出现,席卷了整个欧洲并跨越了欧亚大陆,同步传播到了中国,并形成了独属中国的地域性特征.新艺术运动中的建筑与装饰作为20世纪艺术遗产中重要的一环,对研究与溯源中国近代建筑遗产有关键性的影响,同时,新艺术运动在中国的传播是一个选择与接受的过程.本文对中国范围内新艺术运动的时空发展进行梳...  相似文献   

18.
园在山中:再探张南垣叠山造园的意义与传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顾凯 《风景园林》2020,27(2):13-19
学术界对园林假山营造的理论同历史、遗存及现实状况存在差异,需要我们重新认识叠山造园的典范。在曹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张南垣叠山造园所面临的问题及应对的策略,指出张南垣以真山境界为目标,通过"以少胜多"的方法,达到"境生象外"的画意,获得"园在山中"的体验,从而出色地实现了中国文化中的山水栖居理想。张氏叠山在中国园林史上的意义,不仅在于所达到的造园艺术成就和引发的造园风格变革,还在于造园追求上的高度,以及其创新方法同这一目标的极佳匹配。张氏叠山是园林史发展至当时所能达到的最具艺术审美价值和实践可操作性的造园方法,为后世树立了杰出典范。其后历史上的多位叠山造园师继承并发展了他的方法,也为当代高品质的叠山造园提供了指引。  相似文献   

19.
昭通是彝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彝族自古以来对昭通的政治、经济、文化影响极大,彝族上层社会的建筑为研究昭通彝族文化和历史的变迁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证据。文章通过昭通晚清民国时期彝族上层社会建筑的调查,对典型建筑案例进行了概述,分析了昭通晚清民国时期彝族上层社会的建筑特征和建筑文化,希望地方历史建筑的保护能够得到加强和重视。  相似文献   

20.
戈祎迎 《风景园林》2022,29(3):136-142
明末清初江南园林中的栖居游乐活动种类丰富,其中依据本土气候和水体开展的在当时颇为流行的舟游活动现今却较少受到学界关注。选取以水景著称的扬州宝应纵棹园为研究对象,通过图文对照分析园林的选址与格局,结合文献、绘画,总结舟游活动开展所必需的场地条件和载具特征;进而从行舟赏景、行舟逸乐和舟船造景三方面讨论空间及空间各要素与舟船的耦合方式,并探究活动背后的情理哲思。研究发现:纵棹园中水景空间和舟游活动呈现出明显的互动关系,且前者的营造和后者的实践相互影响,存在复杂的作用机制,可为当代园林空间营造和园林文化传承创新带来新的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