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5 毫秒
1.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平顶山市受水区(以下简称"受水区")水资源日趋紧张,部分地下水超采,导致局部地区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将明显改善受水区水资源条件和配置格局,提高供水保障程度,为遏制地下水超采,逐步改善和修复受水区生态环境创造有利条件,现对受水区在南水北调通水后水资源配置进行初步探讨,通过对受水区2006年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的调查分析,结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省供水区平顶山市城市水资源规划报告》,初步拟定受水区在南水北调工程通水后的水资源配置方案,并通过一些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使水资源能够支撑受水区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对许昌市南水北调受水区现状年地下水水资源量及开发利用现状的分析,指出了受水区地下水开发利用中存在的地面沉降、水质污染加重、单井出水能力下降等问题,分析确定了超采区范围及超采量。结合南水北调实际供水指标、当地地表水水及其他再生水,調算出到规划的2020水平年许昌市受水区浅层地下水合理压采目标。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南水北调受水区地下水超采现状,在分析国家有关法制措施、政策以及南水北调受水区各地有关法制措施及工作成效基础上,从法制建设角度对南水北调受水区地下水控制开采亟需采取的措施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正>目前,我省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工程已全面开工建设,预计3年后具备向河北供水的条件,鉴于已知的中线向河北供水的特性,规划并落实调蓄工程是当务之急。研究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初期及来水偏丰年如何合理有效利用受水区地下水进行调解,对我省增加地下水资源和地下水环境的修复具有重要意  相似文献   

5.
河北省南水北调受水区地表水资源严重匮乏,由于长期超量开采地下水,造成诸如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地面沉降及地裂缝、岩溶塌陷、海水入侵及水质污染等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在综合考虑复杂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利用FEFLOW模型软件建立了南水北调受水区地下水系统三维数值模型,经过模拟调试所获得的水文地质参数基本符合水文地质勘查结果,计算所得的地下水流场基本反映了南水北调受水区的地下水位的实际分布情况,表明所建模型具有较好的仿真效果和较高的可信度。使用识别后的地下水数值模型,分析区域地下水动态变化,研究南水北调受水区深浅层地下水资源量,为超采区地下水综合治理措施和效果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河北水利》2016,(11):13-14
为推动水资源税改革试点工作,严格地下水管理与保护,有效解决南水北调受水区城市地下水超采问题,2016年9月29日,河北省水利厅印发《河北省南水北调受水区自备井关停工作方案》,全文刊发如下。  相似文献   

7.
地下水的合理开发利用在南水北调中的作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在系统阐述地下水资源概念和地下水含水层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南水北调受水区地下水开采现状,探讨了解决城市和农村地下水超采的措施,利用地下水超采形成的地下库容调蓄当地降雨径流和引江水、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利用改造咸水、防止土壤盐碱化等在南水北调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南水北调受水区地下水压采监督管理体系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窦明  赵辉  关锋  姚保垒  耿直 《中国水利》2010,(19):43-45
针对南水北调受水区地下水压采工作,构建了一套较全面的地下水压采监督管理框架体系。主要包括:明晰了监督管理体系的主体和客体,阐述了监督管理主体对客体的监管内容,讨论了实施监督管理的原则和方式。该体系的构建对于受水区地下水压采工作的规范运行和顺利开展,实现受水区地下水超采治理与修复目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通过构建外调水-当地水联合调配模型和对水源置换流程的解析,以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海河流域受水区为研究范围,分析了通水后受水区地下水调控与生态环境修复状态下的水量配置情景,定量评价了受水区的水源置换效应。结果表明东、中线一期工程来水中约1/3用于支撑城镇新增需水,2/3用于置换现有不合理用水并返还农业和生态。通过城镇水源置换能够使受水区的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但是一期工程通水条件下现有水资源短缺和生态恶化的矛盾尚不能根本解决,还必须采取强化节水、治污、控制地下水超采和多水源合理配置等多种措施,唯此才能充分发挥南水北调工程效益。  相似文献   

10.
在受水区水资源供需分析(以县级行政区为单元)、受水区县级行政区内分区、分用水行业地下水压采目标分解的基础上,统一考虑水量与水质,分析探讨南水北调工程建成通水后各类水源(地表水、地下水、其他水源)在受水区县级行政区内分区、分用水行业间的合理调配模式。  相似文献   

11.
通辽市科尔沁区东部工业区形成地下水位下降漏斗,部分区域地下水质已经遭受并正在继续遭受污染.本文选取两处重要水源地,采用水流数学模型、水质运移-弥散模型,探讨区域地下水量与水质的变化特征,给出地下水资源现状特征及未来的变化特征值,提出区域水资源管理与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2.
改善农村水环境建设优美新农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分析了山东省农村水环境现状后,根据山东省农村水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总体目标,提出山东省农村水环境保护的对策是:从源头保护农村水环境,防止城市水污染向农村蔓延,加强农村区域水土流失防治,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加强生态农业建设,发展节水型农业,加强乡镇企业和居民区的污染防治;从末端治理上加强农村水环境保护,防治农村河流区域污染,治理农村水库、湖泊污染,重视农村地下水污染防治,加强污水资源化和污水灌溉的研究和管理.重视近岸海域海水富营养化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万家寨引黄工程太原供水区地下水资源保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分析万家寨引黄工程太原供水区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的基础上,指出地下水超采引起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有:泉水断流;区域地下水水位下降并形成大面积降落漏斗,含水层疏干或产水量减少;由于地下水水位下降,导致地下水水质污染加重及地面沉降。提出应对供水区地下水资源加强保护,防止污染;压缩超采,划定禁采区和限采区;建立监测与管理信息系统,利用经济杠杆,全面节流,优化调配,逐步实现引黄水和本地水资源的联合运用。  相似文献   

14.
对农村安全饮水来说,选择好的水源和净水工艺是获得安全饮用水的第一步.江西省地下水水质总体较好,成为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首选水源.根据水质情况,一般只需进行消毒处理,部分需进行除铁锰.本文对几种常见的消毒、除铁锰工艺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江西省农村实际情况,分别推荐了较适用于江西省农村地下水处理的消毒和除铁锰工艺.  相似文献   

15.
郑凡 《水资源保护》2005,21(6):66-68
太原市兰村泉域是山西省省级重点保护泉域,近年来,由于水资源利用量不断加大,泉域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甚至干枯,同时废污水排放量与日俱增,水体污染范围在扩大,污染程度有所加重。通过对兰村泉域地下水污染的分析,指出了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和生活污染是影响该区地下水的主要因素,为保证兰村泉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出了几点泉域水资源管理和保护的措施及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中国城市地下水饮用水源地水质状况评价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根据调查的全国建制市和县级城镇的集中式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结果,评价了我国城市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的水质安全状况、污染特征、变化趋势等,为城市饮用水安全保障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评价结果表明,按照水质综合评价方法,全国城市1 817个地下水饮用水源地中,水质安全存在问题的比例高达49.48%,其中有一般理化指标,也有有毒类物质。按照人为污染因子进行评价,不考虑天然水文地球化学特征的影响,有25.88%的水源地受到不同程度的人为污染。  相似文献   

17.
加强地下水管理与保护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乔世珊 《中国水利》2007,(15):19-21
分析了地下水资源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和当前地下水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概要介绍了国外地下水管理与保护的主要做法。针对当前地下水超采、水质恶化和地下水开发利用引发的生态和环境问题,结合国外地下水管理经验,提出以地下水管理单元为基础,按水量管理、水质保护和地下水生态治理与恢复三个方面开展地下水管理与保护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地下水保护是水行政主管部门的重要工作。在分析地下水保护能力评估内涵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地下水保护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打分法相结合的方法计算了各指标的权重,提出了基于"接近目标"法和满意度评估法的地下水保护能力综合评估方法,为我国各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的地下水保护能力提供了量化考核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以《济西抽水试验与济南保泉供水研究》成果为基础,以近20多年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教训为借鉴,提出济南泉域之外济西地区优质地下水开发潜力巨大,有条件形成多处特大型水源地。以此作为主要替代水源.停采泉域范围内东郊地区地下水,定能在确保城市工业供水的同时,恢复并保持济南名泉持久正常喷涌。  相似文献   

20.
为了定量回答南水北调工程对受水区生态环境的影响,对2000年以来东、中线一期工程受水区生态环境状况和所辖72座设市城市用水状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出受水区生态环境和地下水循环更新能力正在退化;进而采用水量平衡分析方法,从一期工程对缓解受水区干旱程度、减少地下水超采、置换城市挤占农业用水量、调水可增加农业和环境用水量等方面定量分析了一期工程对受水区生态环境的改善作用。结果表明,一期工程对受水区城市供水和农业生态环境改善具有较显著的作用,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地下水超采问题;充分发挥一期工程效益需节水、调水、治污三项措施同步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