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一种人即使到了夏天也会感觉凉,怕吹空调,在饮食方面,不能吃生冷的东西.其实,和在冬天里吃冰棍的人相比,与之截然相反的体质就是我们要讲到的阳虚体质.阳虚体质也有一个别名叫"怕冷派". 畏寒喜暖多属阳虚体质 为什么阳虚的人会怕冷呢?中医讲究阴阳平衡,天人合一.就是说,自然界中万物的生长都需要和煦的阳光,植物需要阳光才能茁壮生长,太阳为万物提供充足的阳光和热量.而人体的健康,也必须由阳气来作为支撑.  相似文献   

2.
中华民族是善吃的民族.上个世纪已有"住西洋房子,吃中国饭菜"的流行话语,更有中国是"烹饪王国"的赞美之词.我们中国人为什么懂吃、善吃?为什么孙中山先生会说中国人之食"极合于科学卫生","至今尚为文明各国所不及"?"以为世界人类之师导也可"?这些,都是很值得我们研究的事情.  相似文献   

3.
正《汉书·郦食其传》说:"民以食天"。明代大医药学家李时珍也曾过:"饮食者,人之命脉也"。饮食是证生存不可缺少的条件,每个人只活着就要吃,但是,人为什么要吃该怎样吃?这却不是每个人都知的。以下几个饮食不等式就是你未知道的。一、吃得好不等于营养许多人错误地认为,生活水平提了,应该经常在餐桌上有大鱼大这样对身体才有好处。其实不然代社会营养好的标准,关键在于营平衡。如果摄入过多的脂肪、糖、蛋质,则极易导致营养过剩,特别是成体内酸碱失衡。这样时间一长就使身体患多种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甚至诱发癌症  相似文献   

4.
正自古帝王将相四处寻丹问药,以祈求延年益寿甚至达到长生不老,今天我们要说的,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也可能是最会养生的皇帝——康熙。康熙皇帝知识渊博、文理兼通,他对中医、养生更是有着独到的见解。对于饮食养生的看法他认为饮食要懂得节制,会控制食欲,并要懂得忌口。康熙在《庭训格言》中说到,"节饮食,慎起居,实却病之良方也"——健康不能依靠医药、灵丹妙药,而是有序、有节、有度地饮食起居。"凡人饮食之类,当各择其宜于身者,所好之物不可多食"、"各人所不宜之物知之即当永戒"等,都是康熙的养生箴言。他还认为老年人饮食要清淡多吃蔬菜:"高年人饮食宜淡薄,每兼菜蔬食之则少病,于身有益。"  相似文献   

5.
《食品科技》2011,(3):248+252
春天里,万物欣荣,生机蓬勃,也是人体生理机能、新陈代谢最活跃的时期。然而春雨绵绵,天气潮湿,乍暖还寒,气候很不稳定,极易感冒。应该怎么吃?吃什么才最养生呢?关于春天的饮食民间有很多流传,中医也有很多讲究,俗称吃"春"。  相似文献   

6.
中医对食疗的作用,历来给以高度评价.战国时的名医扁鹊曾说:“……君子有疾,期先命食以疗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宋代《太平圣惠方》称:“夫食内排邪而安脏腑,清神爽志以资血气.若能用食平疴、适情遣病者,可谓上工矣!”元代张子和也感慨颇深地说:“善用药者,使病者而进五谷者,真得补之道也.”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讲究均衡营养,一些高脂肪食物已在市场销售中遭遇冷淡,而一些"素"、"粗"、"杂"的蔬菜、野果与五谷却日益受到青睐,野菜、野果、人造植物肉、蔬菜制品、高梁、玉米、大豆等已成为人们饮食中必不可缺少的食物。吃粗防病、吃杂亦补,吃素益寿的观念正在流行起来。1.吃野目前,一些营养学家提出饮食回归自然之说,就是提倡人们选择新鲜、无污染的野菜、野果、野味食用。因为,可食野菜生长在空气清新的森林、草地、山坡等自然环  相似文献   

8.
正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明代大医药学家李时珍曾说过:"饮食者,人之命脉也。"这是千真万确的。可饮食养生要讲究方式,这就是说,不光要吃得营养,还要真正懂得吃的科学和方法。以下21种饮食方法均能养生,但应该注意用得合理,用得巧妙。.少食:在保证营养的前提下的"少吃"。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寿高101岁,他在《千金要方·养性》中指出:"善养性者,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应把握在尚饥非饱之间的状态。他提倡养生以少食为佳,最好是"早饭清清一碗粥,夜饭少吃亦教  相似文献   

9.
《肉类研究》2019,(10):98-99
<正>早在2400多年的中医典籍《黄帝内经.素问》中,我国就提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的饮食平衡理念,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全民健身运动的兴起,如何做到体育锻炼与饮食平衡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毋庸置疑,饮食平衡是健康的基石,而体育锻炼则是固本培元,二者有着相辅相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正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大国,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饮食文明是一朵令人羡慕的灿烂之花。在我国最古老的学术著作《黄帝内经》中就提出了"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这个说法不仅揭示了谷、果、畜、菜对人体具有养、助、益、充的不同功效,而且强调"气味合而服之"的饮食原则,为我国源远流长的以植物  相似文献   

11.
两千四百年前的中国医药学典籍《内经·素向》中有这样一句话:“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中益气”,这大概是最早提出的完全膳食的内容.以现代营养学观点来看,它的价值也不容忽视!对五谷的解释历来说法虽有不同,但都是泛指谷类和豆类,如管子认为是黍、秫、菽、麦、稻等等.为什么认为“五谷为养”呢?我们知道,五谷杂粮食淀粉最多,  相似文献   

12.
<正>多粗粮,免加工谷类:五谷为养,多吃粗粮。我国的传统膳食结构就是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养生之道也要求人们"五谷为养,五菜为充",要节制饮食,清淡为主。按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每天进食250~400克谷类、薯类及杂豆,就是既安全  相似文献   

13.
在外面吃饭时,笔者经常会遇到同一桌的人说不吃豆腐.我问:为什么呀?对方答曰:我有痛风,医生说不能吃豆类. 那么,到底痛风患者能不能吃豆类?能不能吃豆腐?不急,我们先来了解痛风的营养治疗原则.我们都知道,营养治疗的目的是,通过限制嘌呤膳食,采取低能量、低脂和低蛋白饮食,降低血尿酸水平并增加尿酸的排泄,防止痛风急性发作,缓...  相似文献   

14.
正作为一名植物学工作者,每天回答最多的问题就是夺命三连问:这个植物能吃吗?好吃吗?怎么吃?当然了,不同植物的出场频率差别很大,因为不同物种的长相和吸引力可以说是天差地别。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个经常被人问起的明星物种,它就是蛇莓(Duchesnea indica)。蛇莓可以说是最像草莓的果子,红彤彤的"果实"  相似文献   

15.
范志红 《烹调知识》2008,(11):38-39
何谓五谷 古人说“五谷为养”,这话被国人代代传诵,由此引出了“主食”和“副食”之分。很多人都有这种感觉,无论吃了多少肉和莱、不吃点饭,一餐就不像样子,也觉得不大舒服。  相似文献   

16.
张瑶 《中国食品》2011,(18):82-83
在感受秋高气爽之时,也不要忽视了干燥的秋季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在秋季里,人们更容易由于秋燥所引起的"上火"。所谓"上火"是中医术语,意为人体阴阳失衡,内火旺盛。主要指咽喉干痛、两眼红赤、流鼻血、情绪不稳、心烦意乱等症状。秋季上火主要是由于气候较为干燥或饮食过于辛热所引起。"上火"可通过饮食调节,但在吃的过程中也要有一定的节制.且"食疗"有独特的效果。那么"上火"该吃什么好?  相似文献   

17.
中国人对"吃"一向兴味十足,不仅享受"食内"之美味,更追求"食外"之精神境界.如此,中国饮食文化便在当今世界久负盛名,有了"吃在中国"一说.华夏文明五千年,饮食文明亦绵延数千年,经久不衰.饮食是从古承袭至今最稳定的一种文化,既以具体形态存在于各类饮食派别中,还以文字形式记录在层出不穷的文献典籍和文化作品中.  相似文献   

18.
吃粥在中国已有十分悠久的历史.古人认为粥是"世间第一补人之物". 药物与谷米同煮称为"药粥",具有协同作用,且原料简单易得.但不要不加选择地服食"药粥",要根据中医的"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实者泻之,虚者补之",春秋有别,冬夏不同的原则,因人因时辨证选用.如春吃菜粥,夏喝绿豆粥,秋用藕粥,冬食腊八粥.  相似文献   

19.
正如果你喜欢吃关东煮,一定见过一种叫"魔芋丝"的食材,它长得像粉丝,口感脆脆的。在川菜馆或素菜馆也常会出现红烧魔芋、凉拌魔芋这样的菜品,口感与凉粉类似。你知道魔芋到底是什么吗?为什么食材的名称里会有"魔鬼"的"魔"字?为什么有人说它是健康食材呢?魔芋又叫"磨芋""鬼芋",是天南星科魔芋属植物,与常见的芋头算是远亲。它原产于亚洲东南半岛及云南等地,全球共有100多种,在我国分布20多种。  相似文献   

20.
正暑热难耐,在家吹空调当个吃瓜群众也难逃苦夏,就连猫咪也是如此。而夏天,最突出的就是吃喝问题,怎么才能让主子们顺利地度过夏天,少受高温蹂躏,并胃口不减呢?饮食问题就是不吃饭吗?说到饮食问题,大家都会率先想到不吃饭。但实际上,饮食问题还包含很多其他项目。比如饮水量减少对小虫子下爪原来爱吃的突然不吃了当然也有暴饮暴食的对其他食物更感兴趣体重减轻饮食量减少肠胃敏感呕吐这些饮食问题,你家主子也出现过吗?其实许多喵星人都多多少少出现过饮食问题,而且经常出现在夏季。这是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