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五阳煤矿孤岛工作面所处的围岩环境比较复杂,回采巷道的支护是一大难题。为了解决该矿孤岛工作面回采巷道围岩破碎及变形严重的支护难题,以及潜在的巷道支护安全隐患,通过研究,开发出一套巷道围岩及支护质量监测技术,对全长范围内的巷道实行围岩及支护质量的监测、预警、评价与优化,提出合理的巷道支护方案,提高回采巷道支护质量,避免可能发生的顶板灾害事故。  相似文献   

2.
《煤矿安全》2013,(11):130-133
任楼煤矿-720轨道大巷受上覆煤层工作面开采影响强烈,巷道变形严重。对此,采用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上覆煤层工作面开采对底板巷道围岩稳定性影响规律,研究采动诱导巷道围岩失稳机理。应用支护结构补偿技术,提出适合此类采动诱导巷道的高强稳定型锚网索支护技术,并进行现场工业性试验。对上覆工作面回采期间,试验巷道围岩变形情况进行长期观测,掌握工作面回采期间巷道围岩变形特征,正确评价支护技术及参数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结合斜沟煤矿薄煤层工作面具体地质情况,对回采巷道围岩变形破坏原因进行分析,确定薄煤层工作面合理的支护方式和支护参数。为检验支护效果,在巷道内进行测点监测。监测结果表明:薄煤层综采回采巷道围岩逐步趋于稳定,巷道变形量明显下降,确保了回采巷道的安全使用和工作面的安全开采。  相似文献   

4.
为确定南梁煤矿3-1号煤层30101-1孤岛工作面回采巷道支护参数,采用工程类比、理论计算以及数值模拟方法,对孤岛工作面回采巷道不同支护参数情况下的巷道围岩变形规律进行了研究,并通过现场工业实践验证了研究结果的可靠性.结果 表明,在该孤岛工作面采用锚、索、网联合支护最优支护参数的方案下,回采巷道围岩变形得到了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申南凹煤矿极近距离煤层回采巷道布置与支护难题,采用理论分析得出:回采巷道应以内错式的布置方式为主,错距在4.88m以上。通过数值模拟分析围岩应力变化规律,塑性破坏情况以及围岩变形情况,得出回采巷道的错距为7m,并根据模拟结果提出支护设计方案,为煤矿其他类似地质条件工作面巷道布置及支护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首旺煤矿综采工作面回采巷道顶板破碎,围岩软弱,变形量较大。基于围岩松动圈理论,对首旺煤矿回采巷道的破碎机理和围岩变形机制进行分析,并根据围岩松动圈支护理论,确定锚杆支护的具体参数,设计采用锚杆+注浆联合支护来控制巷道的破坏变形。基于数值模拟结果,对支护后工作面回采巷道的屈服破坏特征、巷道围岩垂直应力、巷道围岩位移特征进行了分析。现场工业试验表明,采用锚杆+注浆联合支护技术后,巷道顶底板移近量和两帮移近量明显降低,巷道完整稳定,可以很好的控制破碎软岩巷道变形,提高巷道的整体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松软顶板煤巷支护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岱庄煤矿2351工作面回采巷道支护问题的研究,提出了2351工作面回采巷道的高强度高性能预拉力锚带网支护方案和支护设计参数,并进行了现场试验。实践证明,该支护方法能够有效地控制回采巷道的围岩变形,使得工作面回采得以正常进行,满足安全生产要求,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申南凹煤矿极近距离煤层回采巷道布置与支护难题,采用理论分析得出:回采巷道应以内错式的布置方式为主,错距在4.88m以上。通过数值模拟分析围岩应力变化规律,塑性破坏情况以及围岩变形情况,得出回采巷道的错距为7 m,并根据模拟结果提出支护设计方案,为煤矿其他类似地质条件工作面巷道布置及支护提供借鉴~([1-3])。  相似文献   

9.
孤岛工作面回采巷道围岩稳定性机理及控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回采巷道支承压力分布以及作用机理进行研究,提出高强度高预紧力加长锚固并辅助以锚索的孤岛工作面回采巷道围岩控制技术,并与15141上巷原支护技术在现场应用情况、技术经济效益2个方面进行比较,得出孤岛工作面回采巷道基本顶在掘巷前垮落形成类似与沿空掘巷弧形三角块结构,高强度高预紧力加长锚固并辅助以锚索的锚杆支护技术提高了孤岛工作面回采巷道的围岩力学参数,巷道掘进影响期短,围岩变形量小,有效的控制了巷道变形,孤岛工作面回采巷道锚杆支护技术显著优于U型钢支护。  相似文献   

10.
李自民 《煤》2010,19(7):17-19
根据东保卫煤矿41层-280m综采工作面煤岩赋存条件和开采技术条件,通过对大倾角煤层回采巷道围岩的变形规律和矿压显现规律研究,进而为回采巷道围岩控制提供理论依据,并对回采巷道锚杆支护关键技术进行分析,保证了该矿大倾角煤层工作面安全高效回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