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天宁  丁巍 《中国计量》2013,(11):39-40
能源计量工作是铁路企业加强能源管理、提高节能降耗综合管理水平的重要基础.是贯彻执行国家节能法规、政策、标准,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重要保证.是依法实施节能监督管理.评价能源利用状况的重要依据。不断加强铁路企业能源计量管理.建立健全能源计量的管理制度.对于健全铁路企业节能减排管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我厂是大型机械制造企业,能源消耗品种多、数量大,在正常生产的情况下,年耗各种能源折合标准煤20多万吨,是自治区重点耗能大户之一。近年来,随着计量工作的不断发展、能源管理工作的不断加强,工厂累计投资300余万元对能源计量系统进行技术改造和更新,选用了国内先进的智能仪表与微机联网,实现了能源计量集中检测,对能源计量的测量过程和仪表的运行状况进行动态监控,使工厂能源计量工作迈上了一个新的高度。1原有仪表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近年来,由于工厂产品结构的变化和外购能源价格的大幅度上涨,使得能源费用在产品成本中…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我国非常重视能源计量工作,对此国家质检总局会同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出《加强能源计量工作的意见》,要求把企业贯彻执行国家节能法规、政策标准、合理用能、优化能源结构的工作提到重中之重,各级政府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节能主管部门,要依据国家节能、计量法规《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导则》的标准,配合高耗能企业搞好能源计量管理,提高能源利用率,提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正>一、节能监察工作的主要任务和现状按照节能法规的有关规定,节能监察主要任务可以大致概括为对贯彻执行国家节能法律、法规、规章和节能标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能源综合利用状况和完成节能目标责任制情况进行考核评价,对违法用能行为依法予以纠正或者给予行政处罚等。十一五以来,国家安排了中央预算内资金6200多万元,利用国  相似文献   

5.
能源计量是企业加强能源管理的基础工作,是合理用能、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技术保证,是国家依法实施能源管理,评价企业能源利用状况的重要依据。做好能源计量工作,对实现“十一五”规划提出的降低能耗的目标有着重要的作用,而做好能源计量工作的一个最基本的前提就是摸清企业的基本情况,特别是摸清能源计量的情况。我们通过建立企业能源计量档案,摸清了底数,掌握了情况,为做好能源计量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郭玉琴  赵思孝 《中国计量》2006,(12):27-27,39
能源计量工作是企业加强能源管理、提高能源管理水平的重要基础。进一步加强企业能源计量管理.建立和完善能源计量管理制度,对于减少能源消耗、保护环境、降低成本、增加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宝钛集团有限公司在完善企业能源计量管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相似文献   

7.
扬子石化公司在改革发展中始终重视能源计量管理与节能降耗的关系。公司领导认识到能源计量管理是节能降耗的基础工作。乙烯装置规模从30万吨/年改造扩大到65万吨/年,而装置能耗从最初的1486千克标油/吨乙烯下降到目前的680千克标油/吨乙烯;芳烃联合装置从45万吨/年改造扩大到85万吨/年。  相似文献   

8.
能源审计工作是山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近几年申请资质后刚刚开展起来的业务,是一项全新领域的工作.我们通过不断的学习尝试摸索,通过与本行业专家交流学习,利用这几年的时间,已开展几十家用能单位的能源审计工作,涉及钢铁、煤炭、水泥、石化、热电、纸业、纺织、黄金、铝业、石油等重点耗能行业以及医院、学校等非生产用能单位,开拓了能源审计的新局面.我们的能源审计工作为用能单位在提高能源管理水平、寻找节能潜力、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效率等方面均取得了明显的作用,受到了用能单位的一致好评.  相似文献   

9.
聂曦 《中国计量》2011,(7):13-16
一、国家能源政策的实施离不开能源计量在第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中通过的《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决议》,首次将节能降耗的目标放到与经济增长目标同等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10.
能源计量是实现节能减排的基础,通过计量活动,将能源消耗中的数据采集起来,依照能量守恒的原理,可以判别出潜在的浪费量和能量转换效率。将潜在的浪费量节约出来,通过技术改造将低转换效率的设备升级为高转换效率的设备,提高单位耗能的产出比,两方面结合起来能够更好地实现节能减排。  相似文献   

11.
"国家城市能源计量数据中心"通过建立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网络中心实时采集各城市各行业用能单位的水、电、气、油、煤等各种能质的消耗数据,实现实时在线计量器具管理、能源管理、统计分析以及输出应用,实施能源计量器具管理以及能源的宏观分析与微观企业精细化管理。  相似文献   

12.
李爱伟 《中国计量》2007,(11):27-27
能源计量是施行能效考核的根本手段.是开展能源管理的技术前提.是实施节能减排战略的重要基础。山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围绕国家节能减排战略,加强能源计量工作,及时组织专家制定了山西省地方计量技术法规JJF(晋)06—2007《能源计量专项监督管理规范》,以规范节能减排服务活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孙光兰 《工业计量》1991,1(3):23-23,10
价值工程是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工程师麦尔斯创立的一种新兴的技术经济分析方法。它是通过对产品的功能分析,找出功能与成本的关系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一种管理技术。 价值工程所研究的价值是指某项产品或某项服务的功能与成本的关系。其关系式为:V(价值)= F(功能)/C(成本或费用)。 由公式可知,要提高产品的价值, 有两种途径:一种是成本不变, 功能提高;一种是功能不变,成 本降低。企业的计量工作系统是 企业整个工作的一部分,它的功 能主要表现在下述几个方面: (1)为生产眼务,保证产品 质量,提高产品的价值。 (2)由于大力发展在线测量 和自…  相似文献   

14.
关维琦 《中国计量》2013,(12):17-19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能源的使用,当前能源的短缺已严重制约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能源利用效率的高低则代表着国家经济的发展水平,资料显示,我国80%以上的电机产品效率比国外先进水平平均低2~3个百分点.目前,中国电动机消耗的电量约占全国用电量的60%,而中小型电动机占到全国电动机功率的75%.若把中小型电动机的效率总体提高一个百分点,一年可节电20多亿kW·h.由此可见,作为能源使用大户的工业企业,加强生产过程中的能源计量管理能有效地促进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5.
2011年1月,国家质检总局批复同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依托新疆计量测试院建设"国家城市能源计量中心(新疆)"。该中心主要开展能源计量数据采集、监测;能源计量技术研究、能效测试、用能产品能效评价和能源计量评价;接受委托开展能源审计、能源平衡测试;积极探索能源计量数据管理和应用的有效途径,向社会提供能源计量技术服务,为节能减排提供计量技术保障。目前,该中心正在积极建设之中。  相似文献   

16.
阮利光 《工业计量》2010,20(4):51-53
文章分析了企业能源计量工作的现状,针对存在问题指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总结了市局在引导企业开展节能降耗、加强能源计量方面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中国石油锦州石化分公司在能源计量管理方面的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18.
计量是衡量企业节能工作成效的基淮。没有计量,节能效益就无从谈起。文章结合近十年来胜利油田重视和加强节能计量工作的实践,就能源计量管理的重要性以及怎样加强能源计量管理作了论述,对于深化企业的能源计量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杨茹 《中国计量》2006,(5):12-14
2006年的“5.20世界计量日”即将到来,为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把《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加强能源计量工作的意见》落到实处,今年计量日的主题为“计量与能源节约”,再次将能源的节约与计量紧密结合在一起。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五中全会公报中,“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20%左右。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提高到60%。”被列为“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在党的全会公报中明确提出节能降耗的指标,这还是第一次。可见实现这一目标对国民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节能降耗现已成为各大企业必须高度重视的极其重要和紧迫的任务。也是摆在每一位计量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 值此“5.20世界计量日”之际。国家质检总局及各省、地市级质监局以冶金、有色金属、石油石化、化工、电力、建材等6个重点耗能行业的企业为起点,拉开了为重点耗能企业开展节能降耗服务活动的序幕。为配合上述中心工作,本刊特组织了一批质监部门及石油化工、钢铁、建筑等重点耗能企业在实际工作中的节能降耗经验的稿件,以飨读者。[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龚正孟  吕欣 《中国计量》2009,(10):51-52
能源计量是企业加强能源管理、提高能源管理水平的重要基础,是政府依法实施节能监督管理、评价企业能源利用状况的主要依据。宁波是长三角的重要产业基地和国家重点建设的能源加工基地.如何创新能源计量工作机制.促进企业节能降耗.是我们计量工作者面临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