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将郑州地区城改拆迁产生的建筑垃圾破碎筛分后,按照《混凝土和砂浆用再生细骨料》分为II、III两类,作为再生细骨料利用。通过试验对影响再生砂浆强度的再生细骨料类别、水泥和粉煤灰总量、粉煤灰掺合率、再生细骨料取代率四因素进行研究,得出建议配合比。研究结果表明:各因素对不同强度砂浆的影响作用一致,但对28 d抗压、抗折影响的主次顺序不同,其抗压强度主次顺序为:水泥和粉煤灰总量再生细骨料取代率粉煤灰掺合率,抗折强度主次顺序为:水泥和粉煤灰总量粉煤灰掺合率再生细骨料取代率;不同类别再生细骨料不同强度砂浆抗压、抗折强度建议配合比不同,考虑到砌筑砂浆以抗压强度为主,取抗压强度建议配合比作为再生砂浆建议配合比。  相似文献   

2.
利用含红砖的再生细骨料100%替代天然砂,制备生态干混砂浆,研究了用水量、再生粉料掺量和外加剂掺量对干混砂浆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再生粉料和外加剂掺量不变时,砂浆强度随着用水量的增大而降低,但56 d强度增长率反而增大;当再生粉料掺量和用水量不变时,外加剂掺量的增加对砂浆各龄期的强度均有负面影响;当外加剂掺量和用...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蒸汽养护(蒸养)制度对再生细骨料砂浆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蒸养能提高细骨料砂浆早期强度;延长静养时间,能提升砂浆早期强度以及强度增长率;升高恒温温度有利于提升砂浆早期强度,但会降低砂浆的强度增长率,不利于后期强度的增加;恒温时间3 h最优,此后延长恒温时间,对强度影响不大,但会降低再生细骨料砂浆的强度增长率,不利于后期强度增加;应选择静养时间6 h,恒温温度50℃,恒温时间3 h为宜。  相似文献   

4.
天然砂资源的过度消耗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寻求新的材料成为企业和社会必须面对的问题。文章分析了再生细骨料在干混砂浆中的应用,以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建立试验模型,在保持砂浆流动性基本一致条件下,通过掺加不同比例碎砖瓦再生细骨料配制再生普通砂浆,对砂浆强度、收缩率、保水性、用水量等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再生细骨料掺量60%时再生砂浆抗压强度最高,掺量超过60%后再生砂浆收缩率明显增加,随着再生细骨料掺量比例增加,再生砂浆保水性能明显提升,用水量呈线性增长。建议再生普通砂浆生产和应用时考虑再生细骨料掺量、砂浆保水率、拌和用水量等因素。  相似文献   

6.
将C30废弃混凝土破碎后得到0.16~4.75 mm粒径的再生细骨料,通过正交试验研究水胶比、再生细骨料取代率、粉煤灰取代率和玄武岩纤维掺量对砂浆性能的影响,得出再生细骨料纤维砂浆的最佳配合比。结果表明:水胶比和再生细骨料取代率是影响再生骨料纤维砂浆力学性能的主要因素;粉煤灰对再生细骨料纤维砂浆的强度具有劣化作用;玄武岩纤维掺量达到0.13%时,抗压、抗折强度最高。  相似文献   

7.
薛勇  郝永池  杨晓青 《混凝土》2012,(11):100-101
利用建筑垃圾制备再生细骨料,再利用再生细骨料制备再生砂浆是目前建筑垃圾作为原材料进行循环再利用研究的主方向之一。通过对再生细骨料和再生砂浆的概念、生产、性能以及再生砂浆的技术优势和施工要点等进行研究,建议加强对再生砂浆的系统运用,以发挥其最大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8.
再生细骨料     
《江苏建材》2016,(5):66-66
再生细骨料是由建筑废弃物中的混凝土、砂浆、石、砖瓦等加工而成,用于配制混凝土的粒径不大于4.75mm的颗粒。主要包括砂浆体破碎后形成的表面附着水泥浆的砂粒,水泥石颗粒及少量破碎石块。再生细骨料的生产工序为:1.对原材料进行初选,分类堆放、去除钢筋等;2.通过多次分选,去除土、轻物质、钢筋、有机质等;3.初次破碎、筛分,二次破碎、筛分,分离、冲洗等得到再生细骨料。  相似文献   

9.
在试验室通过正交试验,研究再生细骨料的粒径、取代(天然河砂)率和矿渣微粉掺量等因素,对再生细骨料干混砂浆的力学性能和吸水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再生细骨料颗粒为Ⅱ区级配、取代(天然河砂)率为60%、矿渣微粉掺量为36%时,在试验室制备的再生细骨料干混砂浆试样其28d抗折、抗压强度分别为6.5MPa、34MPa,与空白试样相比分别提高了24.76%、29.4%;干混砂浆试样H5其48h吸水率为8.02%,较空白试样降低了63.3%。本实验还利用SEM对再生细骨料干混砂浆试样断面的微观形貌进行观察分析,同时利用XRD对其水化产物进行了物相鉴定。  相似文献   

10.
选择4.75~1.18 mm、1.18~0.3 mm及0.3 mm以下三个级配的再生细骨料,采用Fuller法、K法和i法进行三级配再生细骨料的组成设计,研究了不同级配组成的再生细骨料对自流平砂浆强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三种不同粒径的再生细骨料, Fuller法获得的级配组成中小颗粒较多,K法得到的级配组成中小颗粒较少;而三种方法得到的最佳级配组成所对应的砂浆强度中,Fuller法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均最小,i法的强度最高,且在抗压强度与K法相近的同时表现出更高的抗折强度。最终认为,i法适合本实验再生细骨料的级配组成设计。  相似文献   

11.
再生细骨料水泥砂浆的力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宗平  王妮  郑述芳  张士前 《混凝土》2011,(8):115-117,120
为了研究再生细骨料水泥砂浆的力学性能,设计了11种不同再生细骨料取代率的水泥砂浆标准试块进行轴心受压试验研究(取代率从0~100%,中间级差10%),观察了再生细骨料水泥砂浆的破坏形态,并获取了其极限强度等力学性能指标,同时对天然细骨料和再生细骨料的各物理指标进行试验测定.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再生细骨料与天然细骨料相比,...  相似文献   

12.
王复星  李国忠  陈娟 《砖瓦》2014,(2):51-53
研究了外加剂对再生细骨料水泥砂浆力学性能、防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有机硅防水剂掺量0.2wt%、萘系减水剂1.0wt%、聚羧酸减水剂0.8wt%时,水泥砂浆试样与空白试样相比,其28d抗折强度、抗压强度、渗透压力分别提高156%、355%、411%。实验中利用SEM对砂浆试样断面微观形貌进行了观察分析,同时利用XRD对水化产物进行了物相鉴定。  相似文献   

13.
分类再生细骨料对建筑砂浆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不同来源的废弃混凝土破碎筛分后,按照《混凝土和砂浆用再生细骨料》分为I、II、III类,依据《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标准》对这三类再生细骨料设计五种不同取代率的水泥砂浆标准试块,测定其和易性和抗压强度,并对取代率为100%的再生砂浆界面结合区的微观形貌进行观察。试验结果表明:I、II、III类再生细骨料所配制的砂浆和易性和强度依次降低;控制稠度在60~90 mm时,随取代率的增大,用水量增大,保水性降低,强度降低;通过SEM观察,II类再生细骨料与水泥石黏结较好,强度也较高。建议I类再生细骨料取代率不宜超过50%,II、III类再生细骨料不宜超过30%。  相似文献   

14.
以再生红砖细骨料与再生混凝土细骨料的质量占比分别为25%、35%、50%、65%、75%配制成5种含砖再生细骨料;研究了红砖含量25%、50%、75%再生细骨料的颗粒级配、有害物质含量、微粉和泥块含量、坚固性、压碎指标、表观密度及堆积密度和空隙率等物理指标;研究了5组再生胶砂需水量及抗压、抗折强度,建立了红砖含量和胶砂需水量以及强度之间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再生细骨料各物理指标随着再生细骨料中红砖含量的增加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再生胶砂需水量比最高达到1.98,再生胶砂需水量和红砖含量成线性正相关;再生胶砂抗压、抗折强度较基准胶砂均有不同程度降低,最小强度比为0.59,再生胶砂抗压强度和红砖含量呈高度线性负相关。  相似文献   

15.
不同再生细骨料取代率混凝土的抗压及干燥收缩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不同再乍细骨料替代率混凝土的抗压性能和干燥收缩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再生细骨料替代率的提高,再生混凝土呈脆性趋势发展,但当采用基于自由水灰比的配合比设计方法和二次搅拌工艺时,再生细骨料混凝土的强度基本与普通混凝土相近.再生混凝土的收缩机理与普通混凝土基本相同,再生细骨料混凝土的收缩值随龄期增长而逐渐增大;再生混凝土的干燥收缩率大于普通混凝土;随着再生细骨料替代率的增加,再生混凝土收缩率随之增大.  相似文献   

16.
配合比设计对再生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设计并完成了26组混凝土配合比试验,系统地研究了再生混凝土的劈裂抗拉强度与水灰比、粗骨料取代率以及砂率之间的关系。通过试验对比分析认为:再生混凝土的劈裂抗拉强度与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的关系密切.再生混凝土的劈裂抗拉强度与水灰比、砂率的关系不尽相同。最后结合试验结果对再生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development of lightweight aggregate concrete using fine aggregate that is manufactured from recycled waste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PET) bottles. Investigations on waste PET lightweight aggregate concrete included three phases: examination of the properties of waste PET lightweight aggregates (WPLA), analysis of the properties of mortar when WPLA was used as fine aggregate, and analysis of the properties of concrete when WPLA was used as fine aggregate. The results of the first phase showed that the WPLA had a density of 1390 kg/m3, a water absorption of 0% and a bulk density of 844 kg/m3. WPLA fineness modulus (F.M.), however, was 4.11, which is higher than the F.M. of river sand. This is because the WPLA was single graded. The results of the second phase showed that for the mortar, in which the WPLA was used as a fine aggregate, the flow value increased, while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decreased proportionally to the addition of WPLA with elapsed time. In addition, the amount of water absorption by unit area was higher than for the control mortar (without WPLA) when the WPLA content was either 40% or 60%. For the third phas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lump of the WPLA concrete increased as the WPLA content increased regardless of the water-cement ratio (W/C). In comparison to the control concrete, the 28-day WPLA concrete compressive strength decreased by 5%, 15% and 30%, with an increase of WPLA content of 25%, 50% and 75%, respectively. In addition, for a W/C of 0.49, the structural efficiency (compressive strength/density ratio) of the concrete containing 25% of WPLA was higher than that for the control concrete.  相似文献   

18.
再生细骨料是硬化的水泥砂浆颗粒和水泥颗粒组成。本文用废旧混凝土破碎产生的再生细骨料部分或全部代替天然细骨料来配制砂浆,通过采用固定配合比和调整减水剂、用水量两种方法,研究了再生细骨料取代率对砂浆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