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3 毫秒
1.
基于TCP/IP协议和433 MHz射频无线通信技术,设计了一种用户远程家电控制系统。该系统选用STM32F103VCT6单片机作为核心控制芯片,采用DM9000AEP网络接口芯片(以太网控制器)实现单片机与互联网服务器之间的通信,同时使用CC1101芯片实现单片机与家电微控制器的射频无线通信,并通过433 MHz无线通信网络构建家庭内部网络,运用TCP/IP协议构建家庭外部网络。网络服务器可同时接收多个用户请求,并用网络服务程序处理与对应客户端的通信。通过对风扇进行的测试证明,该方案能够通过互联网远程控制风扇。  相似文献   

2.
民用飞机机载设备与地面建立无线连接,可以为飞机的维护工作提供便利。在此基于一款专用的无线通信模块,设计并实现了一种无线通信管理软件(WCMS),保证机载设备可以安全、高效地接入地面网络。  相似文献   

3.
主要介绍一种在嵌入式平台上实现无线通信的方法,实现现场设备间的无线通信,同时,还具备将现场设备接入有线互联网的功能.在硬件平台上,本文选择在联发科芯片MT7620A上进行嵌入式开发,移植OpenWRT专业路由器系统,基于TCP/IP协议编写网络通信应用程序,实现网络数据到串口数据的透明传输.通过实物测试和NS-2平台无线通信仿真,对通信性能进行验证,并最后成功应用在现场中.  相似文献   

4.
本文阐述了利用包括移动GPRS网络和联通CDMA网络以及无线局域网在内的多种无线通信方式进行视频监控的新方法.并建立试验平台进行了大量试验,初步验证了利用无线通信网络进行视频监控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实现了通过GPRS和CDMA网络用手机进行视频监控.  相似文献   

5.
为满足煤矿企业对井下人员管理的现代化和信息化需求,以井下无线WiFi网络为基础,提出了一种基于WiFi的矿井人员定位卡。利用模块化思想完成了以STM32F103VCT6处理器和CO2128联网芯片为核心的WiFi定位卡硬件和软件设计,实现了WiFi定位卡无线通信,并进行了无线通信测试,通信效果良好,满足井下使用。  相似文献   

6.
《工矿自动化》2015,(7):118-120
对某露天矿采场无线通信系统的设计进行了分析论证,介绍并比较了数传电台、Mesh、GPRS 3种组网方式的原理及技术特点,最终选用Mesh组网方式作为无线通信系统解决方案;阐述了无线Mesh系统的组成、网络设计及基站建设。应用表明,该无线通信系统实现了露天矿采场无线网络覆盖无盲区,提高了信息传递的实时性与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基于OPNET的无线通信网络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无线通信已经渗入到了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之中,其通信网络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整个网络的稳定性、可靠性、安全性等各个方面.由于其网络复杂性的日益扩展通过计算机仿真的方法对其进行研究和分析,无疑是一种高效的科研手段.本文分析了研究无线通信网络性能的主要参数,并对其具体研究步骤进行了分析,最后运用OPNET网络仿真软件进行了实例仿真,说明了网络性能分析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论文首先有针对性地提出几种可选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对这些技术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各种技术的优缺点,提出最合理的技术方案:工业无线技术WirelessHART.然后详细阐述了设计与实现方法.使用C实现了一个完整的WirelessHART协议,并在PC机上对其进行了仿真验证;同时提出了一种基于WirelessHART的路由调度算法,有效地提高了网络资源利用效率,还对路由调度算法进行了定量分析,计算路由调度算法对网络资源利用效率的改进.文章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搭建了一个硬件平台,实时测试表明搭建的WirelessHART网络可以实现可靠的无线通信.  相似文献   

9.
为了改善现有移动蜂窝网络在人口密集区域时常出现拥塞的现象,对Ad-hoc和蜂窝网络融合技术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融合Ad-hoc和蜂窝网络的中继设备实现方案.该方案采用S3C2440控制芯片、无线通信模块和GPRS通讯模块作为硬件开发平台,分析了硬件接口设计和配置,设计了软件系统,实现了Ad-hoc和GSM网络的互联.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信号强度的切换算法,实现了异构网络无缝切换.通过搭建平台对设备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了该设计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Ad hoc网络具有自组能力、良好的抗毁性、机动性、鲁棒性和易于构建,能很好满足在军事和应急通信等复杂环境中对无线通信系统的需求。基于PowerPC+FPGA的无线系统实现Ad hoc网络能很好的满足军事和应急通信对无线通信的要求。本文为无线系统设计并实现了一种FPGA驱动程序,包括定义设备私有数据结构、设备访问方法、模块注册与注销以及中断处理方法,同时介绍了设备树文件中FPGA子节点的设计。实验结果显示,FPGA驱动程序设计合理高效,实现了无线系统之间点对点的无线通信,多台无线系统实现了Ad hoc自组网,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1.
介绍一种基于ppp、lapb协议及GSM网络数据业务的移动性的实现方案,并介绍GSM网络数据业务的功能,以及ppp、lapb协议的特点,从而将这些协议集成在网络设备中,与银行系统设备相连接,通过无线数据网,实现远程无线数据通信,由此,设计出一套完整的银行服务系统及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2.
陈旭  李树广 《测控技术》2010,29(3):82-85
以电厂通信系统应用中的无线智能监控网络系统为项目背景,分析了多线程通信协议在串行数据高速传输中的作用和设计思想。针对电厂高压多干扰环境以及智能监控系统的特点,设计出适用的无线通信系统,包括两层通信控制协议设计和数据异常处理方法,基于OpenCV的小图像数据的快速传输应用,并给出了相应的设计流程与软件实现。经过实际测试和对比分析表明,该系统提高了传输速度,保证了抗干扰性能,运行适用稳定。  相似文献   

13.
本文阐述了基于Linux的现场总线无线通信卡的实现过程,成功地解决了IO模块控制卡与其之间的通信问题,通过无线通信卡实现了无线现场设备通过标准的无线技术接入到现有的现场总线中。同时进行了简单测试,实验证明测试系统运行效果良好,达到了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4.
探讨了无线网络的安全通信协议中的无线系统的安全性能、无线应用协议和无线局域网的安全,重点分析了无线局域网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5.
通信技术在新世纪新形势下的迅猛发展,用户的需求逐步增长,许多新的无线通信协议应运而生。当前,人们主要应用的无线通信技术包括Zigbee技术、红外数据传输(IrDA)、蓝牙技术、无线局域网802.11(WiFi),同时还有短距离通信(NFC)、超宽频(Ultra WideBand)、无线1394和专用无线系统等一些具有发展潜力的无线技术标准。本文对于无线通信技术Zigbee技术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PC机与多台8051单片机间的通信原理,实现方法,相应的通信协议,硬件软件设计,给出了部分程序流程图。  相似文献   

17.
TCP/IP协议分析及通信应用编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TCP/IP协议的体系结构、组成与功能以及通过TCP/IP协议实现异构型网络互连的机理。对TCP/IP协议提供的两种通信功能进行了分析。辩证地提出了它们不同的应用场合。最后,给出了在TCP/口基础上开发通信应用程序的编程模型和实现要点,对用户开发应用程序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8.
支持多媒体通信的网络协议技术及其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多媒体应用的普及,人们对多媒体在网络上的传输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首先分析了现有网络协议支持多媒体通信存在的问题,然后讨论了网络传输协议IPv6、RSVP和实时传输协议RTP对多媒体的支持,展望了网络通信的发展和实现等技术。  相似文献   

19.
Recently, distributed wireless microsensor systems have provided more flexible leverage to emerging industrial applications. The tiny distributed wireless microsensor network systems, however, should be designed to overcome various constraints such as limited energy, bandwidth limit, and unexpected failure of communication under disturbances. In addition, their network topologies need to be managed with designated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Thus, design of microsensor network protocols still needs to be application-specific. It should be also evaluated through designated tools at each level of networking characteristics. This research describes essential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performance of sensor network systems in the design of wireless microsensor network protocols, and presents effective time-based network protocol and performance evaluation tool which are applicable for various protocols in industrial applications. The developed network evaluation tool, called TIE/MEMS, also includes functional comparison with recent protocols proposed for wireless microsensor networks, and provides design guidelines for multi-sensor network systems needed for emerging industrial applications.  相似文献   

20.
《Computer Networks》2002,38(4):393-422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concept of sensor networks which has been made viable by the convergence of 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 technology,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and digital electronics. First, the sensing tasks and the potential sensor networks applications are explored, and a review of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design of sensor networks is provided. Then, the communication architecture for sensor networks is outlined, and the algorithms and protocols developed for each layer in the literature are explored. Open research issues for the realization of sensor networks are also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