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行业动态     
1997年4月25日,由国家文物局、新闻出版总署主办、中国历史博物馆、北京图书馆、中国印刷博物馆承办的“中国印刷术发明展——中国古代雕版印刷与活字印刷的起源” 展览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开幕。展览通过展板文字介绍、图片及展出实物充分展示了中国印刷术的起源及发展过程,证实了印刷术起源于中国这一事实。 这一展览告诉人们:印刷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是我国对人类  相似文献   

2.
中国印刷博物馆于1996年6月1日落成,经一年试运行,于1997年6月1日对外正式开放。现已接待中外宾客3万多人次,得到来访、参观者的好评。1997年9月,中国印刷博物馆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为“北京市青少年教育基地”。 为展现中国古代印刷术的历史辉煌,弘扬民族文化,解除远在外地的观众来京到馆参观难的困扰,中国印刷博物馆将走出馆门进行巡回展。1998年年内,首次  相似文献   

3.
中国是印刷术的故乡。以展现中国印刷术起源、发明和印刷工业发展、振兴过程为主题的中国印刷博物馆于1996年6月建成。在李岚清副总理“一定要把印刷博物馆办好”的指示推动下,国家计委和中央精神文明办公室投巨资改造扩建,中国印刷博物馆于2001年5月重新面世。  相似文献   

4.
<正>在中国,一提到印刷,首先想到的便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中国印刷术",因为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永远不会褪色的名片。印刷术作为中国四大发明之一,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那么,我们如何把这个文化遗产留下来?在"红沙发"系列访谈中,中国印刷博物馆馆长孙宝林给出了答案。一、传播悠久印刷历史  相似文献   

5.
《广东印刷》2021,(1):64-66
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印刷博物馆馆长,印刷文化首席传播专家,中国印刷技术协会副理事长兼印刷史研究委员会主任委员. "我干的事,是四大发明之一."大喘气之后,还有一句:"印刷术的文化传承传播."孙宝林毫不掩饰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不,是事业的骄傲. 通过亲身体验,试图沿着历史的脉搏,探寻中国古老印刷术发明的奇迹所在. ...  相似文献   

6.
<正> 学术研究是博物馆的重要功能之一。中国印刷博物馆自筹建后期至落成开馆两年间,相继举办了四届中国印刷史学术研讨会。1997年以来,配合国内印刷史学界迎战韩国学者挑起的“印刷术起源于韩国”的争论,以“中国印刷术的起源与发展”为主题,组织专家撰文辩驳,维护了我国发明印刷术的民族权益。  相似文献   

7.
中国是印刷术的故乡。以展现中国印刷术起源、发明和印刷工业发展、振兴过程为主题的中国印刷博物馆于1996年6月建成。在李岚清副总理“一定要把印刷博物馆办好”的指示推动下,国家汁委和中央精神文明投巨资改造扩建,于2001年5月重新面世。  相似文献   

8.
中国印刷博物馆的建成,树立了历史丰碑,万世流芳。但这项大系统工程,由于筹建时间较短,还需要更多时间做很多完善的工作:对古代的印刷技术仍需继续发掘,总结历史经验;对迅速发展的现代印刷技术,更需要开拓创新。希望中国印刷博物馆今后更加充实完美,发扬光大。为此建议: 一、博物馆应成为爱国主义教育课堂。以中国古代重大技术发明  相似文献   

9.
<正> 中国是印刷术的故乡。以展现中国印刷术起源、发明和印刷工业发展、振兴过程为主题的中国印刷博物馆于1996年6月建成。在李岚清副总理“一定要把印刷博物馆办好”的指示推动下,国家计委和中央精神文明办公室投巨资改造扩建,于2001年5月重新面世。  相似文献   

10.
中国印刷博物馆是依靠海内外人士共同集资建成的,反映我们祖先四大发明之一的“文明之宝”——印刷术的渊源、演变、发展及其向世界各国流传概况的新馆,参观者能从中得到教育与启迪:中国是印刷术发明的故乡,印刷术的发明权属于中国。 众多博物馆普遍存在这样的状况,即“门庭冷落车马稀”,参观者寥寥,不能充分发挥其教育作用。在市场经济形势下,社会效益不高,经济  相似文献   

11.
业界声音     
<正>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印刷博物馆馆长孙宝林:"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发展和应用,无不彰显着中华民族为了文化传承所作的努力和贡献。在当下,如何开拓创新思路,更好地去传承印刷文化?要利用新技术、新手段传承印刷文明,并将印刷文化融入当下的生活中,让人们亲身体验古老印刷术的价值与魅力,比如鼓励孩子、号召家长一同参与到雕版印刷、活字印刷、制作古代线装书的趣味活动中,在体验中汲取古老文化的养分,传承古老的印刷文化。"  相似文献   

12.
<正> 正在筹建的中国印刷博物馆,需要征集一大批展(藏)品,借以再现中国印刷术孕育、发明、发展的过程。 印博馆布展组及上海办事处自1994年月以来,向上海地区13个印刷、印机和  相似文献   

13.
李英 《今日印刷》2013,(11):13-16
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创新发明遗产的代表。它的发明、发展和向世界的传播,对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书籍出版是印刷术在古代最主要的应用领域之一,但是,即使是在古代,印刷术也并不局限于新闻出版文化领域,印刷术在美化生活、商业推广等方面同样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印刷术应用于人们生活中的许多方面.印品种类也多种多样,如印花织物、纸牌、墙纸、年画、票证……  相似文献   

14.
依靠科技创新振兴云南包装印刷产业 中国是一个拥有5000余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我国古代发明的指南针、造纸、印刷术、火药对人类的文明发生了深远的影响;而造纸和印刷术就是与包装印刷直接相关的两大发明,它为世界包装生产和科技发展,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周全 《印刷世界》2006,(12):37-39
1 我国近代印刷术并非由传统印刷术演变而来 中国古代的印刷起源甚早,但发展缓慢,到了近代仍处在很低的发展水平.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早期近代适合中文传播的近代印刷技术和印刷规范的并不是中国古代的印刷术演变而来,而是西方传教士独立创办的.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文联副主席兼党组书记高占祥、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会长李守仁、台湾中国文化大学资深教授李兴才、中国印刷技术协会理事长武文洋、中国印刷科学技术研究所所长沈海祥、中国印刷博物馆副馆长魏志刚和众多海峡两岸同仁关怀、支持下,一部时跨五千年、长逾百万字、填补历史空白的印刷史巨著——《中华印刷通史》面世了。 《中华印刷通史》的出版,标志着中国印刷历史研究和著述打破了长期滞留在古代史部分的局面,填补了导致印刷术发明诸条件从  相似文献   

17.
同志们: 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公元105年,东汉蔡伦造纸术的发明,为推动人类历史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早为全世界所公认,也是我中华民族历史上的极大光荣,永远值得我们纪念。历史事实表明,造纸术的问世和在它之后的印刷术的发明,有着极为密切的因果关系。正是由于造纸术的发明,各类书画用纸生产的不断发展,直接影响和推动了印刷术的问世。造纸术与印刷术相辅相成的促进和发展,为人类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创造了不可缺少的条件。  相似文献   

18.
正我是中国印刷业的一名老兵,从1949年3月参加工作至今,已经坚守印刷阵地67年。今年是中国印刷博物馆建馆20周年,印刷博物馆值得庆祝,印刷、出版全行业也应当同喜同贺。从1984年成立中国印刷博物馆筹备委员会起,我就参与了中国印刷博物馆的筹建工作。  相似文献   

19.
<正>印刷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印刷术被誉为"文明之母",为世界文化的进步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学习印刷,首先不能不了解印刷术发明和发展的历史。各种教材在叙述印刷史时,都要提到"世界上现存最早的印刷品",但说法不一,莫衷一是。笔者查阅了有关印刷史料,现将这一问题辨析  相似文献   

20.
同志们: 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公元105年,东汉蔡伦造纸术的发明,为推动人类历史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早为全世界所公认,也是我中华民族历史上的极大光荣,永远值得我们纪念。 历史事实表明,造纸术的问世和在它之后的印刷术的发明,有着极为密切的因果关系。正是由于造纸术的发明,各类书画用纸生产的不断发展,直接影响和推动了印刷术的问世。造纸术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