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8 毫秒
1.
IPv4向IPv6过渡主要存在三种技术:双栈、隧道、协议翻译。由于IPv4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广泛部置,IPv4向IPv6的过渡将花费很长的时间。一个成功的IPv6过渡方案取决于它跟IPv4主机和路由器等设备的兼容性,以及是否考虑过渡期间的安全性。本文分析了过渡期间的安全问题以及相应的处理策略。由于双栈技术是目前大多数企业易于采用的一种IPv6过渡机制,本文重点讨论在双栈环境下,在边界路由器上部置分布式防火墙来解决IPv6过渡的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2.
IPv4向IPv6过渡主要存在三种技术:双栈、隧道、协议翻译.由于IPv4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广泛部置,IPv4向IM的过渡将花费很长的时间.一个成功的IPv6过渡方案取决于它跟IPv4主机和路由器等设备的兼容性,以及是否考虑过渡期间的安全性.本文分析了过渡期间的安全问题以及相应的处理策略.由于双栈技术是目前大多数企业易于采用的一种IPv6过渡机制,本文重点讨论在双栈环境下,在边界路由器上部置分布式防火墙来解决IPv6过渡的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3.
IPv4网络到IPv6网络的过渡过程中将出现两种网络协议将共同存在。研究了一种具有分层扫描策略的蠕虫——双栈蠕虫,该蠕虫利用多播扫描策略实现本地IPv6子网内主机的检测,利用IPv4随机地址扫描发现子网外的目标主机。通过在真实网络中进行传播测试和利用仿真程序模拟双栈蠕虫在大规模网络中的传播行为,发现双栈蠕虫可以在IPv4-IPv6双栈网络中快速传播。  相似文献   

4.
梁国宁 《电子世界》2012,(20):91-92
IPv6作为Internet协议的下一版本,对IPv4的最终取代将不可避免的成为必然。但,IPv4支撑的互联网,不可能所有节点立即过渡到IPv6.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互联网的特征将是IPv6和IPv4共同存在.采用合理的互通技术是IPv4向IPv6平稳过渡的必要保障。本文对双协议栈(DUALSTACK)、隧道(TUNNEL)和NAT64与DNS64等三种IPv4与IPv6互通技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选择适当技术保证网络安全过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贵宝 《通信世界》2003,(39):31-32
由于IPv6技术具有诸多优点,人们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使用它来进行网络主要部分的设计。然而,由于IPv4网络如此庞大,以至于人们不得不需要一段时间逐步从IPv4向IPv6过渡。为此,人们正在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寻找从IPv4向IPv6过渡的合理方案,而且到目前为止已经出现了许多的解决方案。这些解决方案大致可以分成三类:一是双栈机制,二是翻译机制,三是联道机制。有些技术只使用了其中一种机制,有些则同时使用了其中两种机制。  相似文献   

6.
基于IPv6过渡技术在校园网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整个网络从IPv4过渡到IPv6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所以两种网络将在今后长期共存.中国教育与科研计算机网络(CERNET)也将面临这种情况,所以研究基于IPv4向IPv6的过渡技术在校园网中的应用是十分必要的.文中主要研究IPv4向IPv6过渡的技术,并分析了双栈协议、隧道技术,地址/协议翻译技术这三种常用的过渡机制.结合目前校园网建设的现状,阐述了IPv6过渡技术在校园网改造的不同时期的应用现状,并提出过渡策略和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
随着IPv4公网地址的耗尽,IPv4向IPv6过渡已成为必经之路,宽带家庭网关设备向IPv6过渡是实现IP城域网由IPv4向IPv6演进的基础,也是IPv6实施部署的关键一环。通过目前互联网下一代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状况,提出宽带家庭网关向IPv6过渡和演进方案,介绍公网双栈、私网双栈(NAT444)和轻型双栈(Ds-lite)过渡方案的技术原理,以及针对这三种方案的部署和实施的关键问题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8.
《有线电视技术》2004,11(19):48-49
1IPv6/IPv4双协议栈技术简单地说,双栈机制就是使IPv6网络节点具有一个IPv4栈和一个IPv6栈,同时支持IPv4和IPv6协议。IPv6和IPv4是功能相近的网络层协议,两者都应用于相同的物理平台,以及承载相同的传输层协议TCP或UDP,如果一台主机同时支持IPv6和IPv4协议,那么该主机就可以和仅支持IPv4或IPv6协议的主机通信。2隧道技术隧道机制就是必要时将IPv6数据包作为数据封装在IPv4数据包里,使IPv6数据包能在已有的IPv4基础设施(主要是指IPv4路由器)上传输。随着IPv6的发展,出现了一些被运行IPv4协议的骨干网络隔离开的局部IPv6…  相似文献   

9.
为应对IPv4地址枯竭,无锡城域网在规模部署双栈的基础上引入NAT444、DS-Lite等IPv6过渡技术,通过网络改造、溯源机制创新和流程优化实现10万双栈用户规模迁移.描述了IPv6的过渡背景,对IPv6过渡技术进行了概述,介绍了过渡技术规模部署的方案和情况.  相似文献   

10.
熊英 《通信世界》2003,(27):49-49
目前业界普遍认为.支持IPv4到IPv6过渡模式主要有三种.即:网络单元和移动终端的IPv4/IPv6双栈、自动或结构配置隧道模式、网络中设置IPv4到IPv6协议转换器。其中在网络中设置代沟协议转换器是最简单便捷的IPv4/IPv6过渡方法。协议转换器为本地IPv4主机和本地IPv6主机间个中介单元,不需变更主机就可实现两间联络。网络地址转换器/协议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