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中国荒野存量丰富,为中国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及其他国土空间创建一个关于荒野的视角与适应性管理方法,将有利于加强科学研究和土地管理,从而更好地保护中国的自然美景以及国家公园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方法/过程】重点回顾了加拿大和美国国家公园中荒野适应性管理中的经验与教训。20世纪初,自加拿大和美国开始,作为自然保护地概念的荒野在国家公园概念之后得以发展。北美有100年历史的荒野保护也随着理念、环境、冲突的变化,不断地进行适应性规划与管理调整。【结果/结论】在北美最具代表性的国家公园中,荒野地通常占公园总面积的95%以上。国家公园与荒野的关系取决于特定保护地中不同的保护目的和重点。无论荒野地是否被定义为国家公园的核心部分或独立的保护区,荒野的保护价值和质量被作为关键因素予以关注,或者以相应方式和原则得到管理。对拥有类似丰富荒野资源的中国提出4点建议:1)将荒野价值主流化并融入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尤其是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碳达峰”与“碳中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政策与目标等方面;2)加强全国荒野普查与清单建设,确立中国荒野分类和认定标准;3)通过确定特定荒野属性与价值,对国家公园功能分区进行科学与动态调整;4)借鉴国际荒野管理指南与实践,制定中国荒野地适应性管理技术指导指南,提出对热门国家公园在最初就做好旅游发展与荒野游憩之间的平衡规划,将原住民纳入共治主体等建议。  相似文献   

2.
曹越  杨锐 《风景园林》2017,24(7):30-36
美国早期的开拓者认为荒野是无用和邪恶的,开发与征服荒野是时代的主流。随着19世纪末边疆的终结和环境的不断退化,一批环保先锋呼吁荒野保护,美国出现了从征服荒野向保护荒野的思想转变。在大量实践探索的基础上,国会于1964年通过《荒野法》,建立美国国家荒野保护体系(NWPS),将"认定荒野区"作为联邦土地中保护级别最高的土地进行管理。经过50多年的发展,美国国家荒野保护体系的面积逐年扩大,至今全美5%的土地为"认定荒野区",荒野管理的质量也逐渐提升。总之,国家荒野保护体系的建立和发展是美国自然保护地体系的一次革命性进步,有效保护了美国荒野地的自然过程和多元价值。  相似文献   

3.
曹越  杨锐 《中国园林》2022,38(8):6-9
荒野地,是大面积的、保留原貌或被轻微改变的自然区域,具有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维持生态系统服务等多元价值,因此具有重要的保护意义。在“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中,荒野保护是重要的行动目标之一。在此新背景下,分析了中国荒野地保护中存在的五大现状问题,包括荒野价值认知不足、荒野本底状态不清、荒野保护空缺明显、荒野地破碎化严重、荒野地管理质量较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荒野地保护的目标和系统性保护策略(包括主流化策略、普查策略、全域分级保护策略、连通策略和提质策略),以及相应的12项行动建议,有望为我国开展系统性的荒野保护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4.
彭婉婷  吴承照 《中国园林》2022,38(11):76-81
科学识别保护物种栖息地与社区生计的空间关系及格局特征,是制定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地规划,减少野生动物与人冲突的基础,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支撑。以高原湿地旗舰物种黑颈鹤(Grus nigricollis)及保护地社区系统为研究对象,选择黑颈鹤重要的越冬地——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案例区,采用适宜性评价方法,结合MaxEnt模型和多种空间分析技术,辨识和评价了黑颈鹤栖息与当地社区生计空间的适宜性,基于二者的适宜性评价结果运用空间自相关和椭圆标准差法,分析黑颈鹤栖息地保护空间与社区生计空间的热点区域和分布方向特征。研究发现,黑颈鹤保护与社区生计存在冲突、共生与共存的多种空间作用关系,并具有动态变化特征;不同功能空间适宜性热点区虽然存在部分重叠,但具备错位发展潜力。研究结果为科学制定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地规划及管控对策,实现保护物种与社区协调发展提供了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5.
基于社会影响评价对国家公园设立产生的社会影响与社会效益等,进行预先识别、分析、预测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文献资料收集、实地考察、问卷调查等方式开展社会评价调研,构建国家公园社会影响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定量与定性分析、利益相关者分析以及对比分析等方法,对秦岭国家公园设立的社会影响、经济影响、风险等进行评价。研究发现:1)秦岭国家公园建设与利益相关者之间呈正相关关系;2)社会影响广泛,具有较强的适应性;3)有利于区域经济和生态的协同发展;4)整体风险程度一般,通过科学管理和严格管控可有效规避或防范;5)通过制定社会管理方案,可增强秦岭国家公园建设与社会效益的可持续性。因此,认为:国家公园社会影响评价体系符合中国国情和国家公园发展实际,具有较强的科学性、适应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6.
高媛  唐军  张梦斓  翟志雯 《中国园林》2023,39(11):118-124
分区规划是国家公园进行差别化空间管制、实现多重目标的重要手段。中国的二区制分区法简明高效,但为应对管理实践中的国土空间情况差异及国家公园特定管理需求,一些现行规范及规划中出现了动态分区管控措施。国外国家公园在不同生态状况、社会环境及管理需求下积累了一定的动态分区管控经验,对国外国家公园动态分区及其管控策略开展比较分析,将其分为特别分区类、分区转换类和渐进增补类3种模式类型。以日本、加拿大、哥伦比亚和德国国家公园为例,总结动态分区管控在思想基础、区划策略、政策支撑及管理保障等方面的特征,从而对我国国家公园分区规划中动态分区管控策略的运用提出完善法规引导、加强基础研究、综合模式利用、细化管理措施等建议。  相似文献   

7.
美国国家公园环境教育机制具有完备成熟的规划设计方案和理念,对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国家公园及自然保护地环境教育建设具有实际的借鉴作用和参考价值。从环境教育的规划与管理2个层面剖析美国国家公园环境教育的相关内容,针对具有代表性的环境教育主题分类、多样的环境教育及解说的方案、便捷的学习资源获取渠道、公众参与度和完成度较高的志愿者计划和合作组织、发展完备的环境教育管理等方面进行归纳和总结,并以红杉树国家公园环境教育规划设计为例进行实例分析,结合中国国家公园环境教育机制最为欠缺和需要提高的协调性、联系度、全民公益性、互动性、增益性和契合度等多角度深入挖掘,总结出中国构建国家公园体制中不容忽视、不可或缺的启示内容。  相似文献   

8.
【目的】自然保护地规划中常用的空间分区方法存在管理目标和内容不够精确、与生态系统的层级性和动态性不匹配等缺陷。中国南方地区的国家公园普遍面临土地权属复杂、人地矛盾突出等情况。探索基于管理目标导向的层级化空间管控划分方法,对更科学、精准、经济地实现国家公园自然保护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提出生态空间管控单元概念和耦合管理目标的多层级空间管控体系,对比分析生态空间管控单元的主要特征,并提出建构框架和流程。以拟建南岭国家公园为案例,基于上述方法和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等数据进行生态空间管控单元的建构。【结果】生态空间管控单元体系的建立,将南岭国家公园原有的核心保护区和一般控制区划进一步细分为16类管控单元并建立了相应的正负面行为清单;以自然演替方式为主的严格管理区域占总面积的比例,从二分区制的51.06%提高到管控单元体系划定的85.54%。【结论】生态空间管控单元的提出与应用,使得国家公园保护管理的强度和精确度得到有效提升,并可进一步支撑地役权保护等专项管理工作落地实施。  相似文献   

9.
在生物多样性丧失和气候变化的双重背景下,荒野地保护实践变得越来越重要。从荒野制图、系统性与连通性3个视角切入,评析国际荒野地保护实践。包括:1)以苏格兰为例,评析基于荒野制图的荒野地保护实践,指出荒野地图是开展荒野地保护实践的基础,并需要将地图与政策紧密结合;2)以美国国家荒野保护体系(National Wilderness Preservation System)和欧洲荒野网络(European Wilderness Network)为例,评析荒野地的系统性保护实践,指出只有建立系统性的荒野地保护机制,才能确保荒野地保护的有效性和长久性;3)以北美野地网络(Wildlands Network)为例,评析荒野地的连通性保护实践,指出在景观破碎化的区域中,荒野地连通性保护对于维持生态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在荒野地保护实践中,荒野制图、系统性保护和连通性保护是3个重要的视角,对中国国土空间规划、国家公园与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生态网络构建等生态实践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0.
通过应用帕洛莫模型(Palomo's Model),回顾了新西兰国家公园和保护地管理方法的演变。结合新西兰林肯大学最近所进行的国家公园研究,对国家公园管理相关的岛屿方法、网络方法、景观方法和社会生态方法的关键特性进行分析,包括保护理念与实践,管理和规划维度,文化理念与价值观,以及每种方法的理论地位等。最后,指出景观方法和社会生态方法在当前国家公园和保护地管理中具有创新性价值,并与中国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建设和生态文明发展方向高度契合。  相似文献   

11.
欧洲国家公园发展历程历经百年,具有相对完善的国家公园管理分区模式与成熟的管理经验。对与中国国家公园相近的隶属于IUCN II类自然保护地的欧洲国家公园进行分析梳理,依据分区数量将国家公园管理分区模式归纳总结为3种类型,即2类分区、3类分区和4类分区,并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欧洲国家进行管理分区依据、管理体制等方面的对比分析,对中国现行国家公园管理分区提出复合性、灵活性与可操作性等建议。  相似文献   

12.
英国国家公园与法国区域公园的保护与管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乡村文化景观保护区是人类与自然在长期合作下共同创造出来的具有突出美学、生态和文化价值的乡村地区.英国国家公园将公园内的乡村景观视为国家利益,投入必要的管理资金和管理资源,采取自然保护、适宜的农场管理方式、严格的建设控制等举措,通过强制或经济补偿的方法保护乡村的文化景观.法国区域公园则指出了一条通过社会经济发展促进景观保护的道路.  相似文献   

13.
金荣  苏岩 《中国园林》2021,37(11):104
运用曲线拟合分析法对日本都道府县尺度国家公园 体系中3个级别自然公园的数量、面积进行均衡性分布分析, 结果表明:1)日本3个级别的自然公园在都道府县尺度上的数 量分布较为合理、均衡,但从面积上看,各级别公园的面积分 布差距偏大,其中国家公园和都道府县立自然公园的均衡性基 尼系数均为0.43;2)自然公园类别上,国家公园和都道府县 立自然公园的面积占比较大,但由于自然公园用地在日本国土 空间规划层面被划分为一种用地类别,其3个级别的自然公园 互不重叠,保证了国家公园、国定公园及都道府县立自然公园 能够在都道府县范围内互相补充、相互支撑,从总体上达到了 在国土空间范围内面积分布的均衡性,基尼系数为0.23。研 究结果对中国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有 序、均衡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吴韵  唐军  侯艺珍  李亚萍 《中国园林》2021,37(9):122-127
社区协调发展是中国国家公园体制建设中的重点与难点.意大利国家公园社区历史悠久,在社区发展方面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从人文与自然共同的生态系统的视角出发,在概述意大利不同生态区内国家公园社区分布、整体发展概况和发展策略的基础上,选取3个具有整体生态系统代表性的国家公园社区,从空间和功能、产业发展两方面分析了其差异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