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在考虑潼关河床高程对渭河下游成灾程度影响的基础上,按照《中国水利的理念-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和《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治黄新理念》的理论框架,坚持以人为根本,以渭河下游防洪减灾为核心,通过对渭河几场洪水、渭河堤防与黄河下游堤防的对比分析,提出了一个系统的、荫及子孙后代的实惠工程的框架构思,简称渭河下游防洪减灾“长城工程”.  相似文献   

2.
图书     
《电气制造》2013,(12):75-75
风能转换技术进展 奉书介绍了风能转换技术的相关进展,覆盖了空气动力学、风能资源分析、离岸风能资源评价、短期预测风能力法、风力发电机载荷计算、风力发电机控制系统策略、离岸型风电场产生的大规模电力并网以肢小型风力发电机的发电原理。  相似文献   

3.
东营区、河口区、利津县为东营市风能资源较丰富区,可以利用风能资源进行发电或风力提水。目前东营市风能资源的发展主要体现在风力发电上。根据国内外先进的风力发电经验以及东营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可以建立风能资源观测系统、开展浅海风电项目建设以及加大风力提水利用度等方案,促进东营市逐步加强风能资源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4.
风力和太阳能光伏发电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31,自引:2,他引:31  
阐述风能和太阳能是丰富清洁的可再生能源,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光伏发电是重要的后续能源,将为能源结构调整和环境保护做出巨大贡献。介绍国内外风能与太阳能资源,分析国内外风力及太阳能光伏发电现状,论述其发展趋势及需要解决的问题。针对风能与太阳能的特点,指出风力与太阳能互补发电比单一发电方式更优越,并介绍风力与太阳能光伏互补发电的研究现状及进一步发展所要做的努力。  相似文献   

5.
<正> 描述了带有双弓形叶片的立轴风力透平。叶片的断面为变截面。风力透平功率为500千瓦,风能转换效率为40~45%。利用变截面叶片和转速调节能提高风能利用效  相似文献   

6.
以双馈风力发电机为例,为了最大限度利用风能,增加风力发电机组发电量,简要介绍了双馈风力发电系统结构及其部分数学模型,分析了最大风能追踪的机理及最大风能追踪的实现过程,并给出了采用双馈电机定子磁链定向的矢量控制策略实现最大风能追踪的方法。最后利用Matlab/Simulink对控制策略的可行性进行仿真验证并得出该方案可行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风能是巨大的资源,仅仅1%的地面风力就能满足全世界的能量需求。风能不仅极其丰富,而且不会造成任何污染,在国际范围内,风能利用在迅速增长。美国现有1.7万多台风力发电机,发电容量达1700MW,估计到2050年,风力将为美国提供16%的能源。美国联邦实验室的专家预测未来五年内进入市场的叶轮机将比现在使用的更大、更轻,塔高将达61米,并  相似文献   

8.
变速风力发电机组已成为大型并网风力发电机组的主流机型。变速风力发电机组的控制主要通过两个阶段来实现。随着能源紧缺及环境污染的加重,风能作为目前最成熟的可再生清洁能源正受到高度重视。世界各国都积极致力于风能的开发利用以及风力发电技术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西藏是全国大风(17m/s)比较多的地区之一,大风的持续时间长,基本和冬春干季吻合,风能资源丰富。西藏境内主要有两条主风带:一条位于藏北高原地区,大致沿那曲-阿里公路一段,另一条在喜马拉雅山脉之间的山谷地带东段。区内年有效风能密度与年有效风力小时数分布大体相同,藏北高原是全藏风力最大地区,大致范围:东到安多,西抵达阿里地区北部,南抵冈底斯山和念青唐古拉山北部年均有效风能密度为130~200W/m2,有效风力时数在4000h以上;其次为喜马拉雅山脉地区,年均有效风力时数在3500~4000h之间。据推测,西藏年风能储量93亿kW·h,居全国第七位。西…  相似文献   

10.
基于蒙特卡罗仿真的风力发电系统可靠性评价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风能存在随机性和波动性的缺点,风力发电对电力系统可靠性有一定影响。为全面评价风力发电并网后的经济性和可靠性,提出了基于序贯蒙特卡罗仿真的风力发电机组可靠性模型.并给出了详细算法,考虑了风能的随机特性和风力发电机组的强迫停运。采用该模型对风力发电机组进行概率仿真,并结合时序负荷模型,计算出不同设计方案下系统可靠性指标和经济指标。  相似文献   

11.
风电集中接入对西北电网运行影响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西北主网与新疆电网联网工程投产初期,深入研究了西北电网主要安全稳定问题,特别是联网通道上河西地区酒泉风电基地风电集中接入对系统安全稳定性的影响,量化了河西风电与同容量火电机组接入系统对联网通道输电能力差别.研究结果表明,风电集中接入将引起电网有功功率大幅度波动,进而造成河西750 kV通道电压控制困难,并对系统调频...  相似文献   

12.
低水头小型水力发电系统结构设计与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飞  翟帅 《电力学报》2012,27(4):342-344,348
以适用于低水头河流发电的小型水力发电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设计了一个可折叠-四叶交互式水轮机,组建了一个径流式水轮机水力发电系统。其主要特点是水轮机悬架于水面上方,四个叶片对相互独立,依靠电磁离合器控制其动作。同时,每一个叶片由可在90。~180。角活动的两片折叠叶片构成,特殊的结构可以起到减小叶片风阻和增加叶片下落力矩的作用。整套系统结构简单,应用方便,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只具有小型河流分布地区的用电问题,同时可应用于沿河公路上的电动汽车充电。  相似文献   

13.
评价风电机组健康状态,合理分配风电场中风电机组的功率,对降低风电场的运维成本有着重要意义。首先,利用风电机组监控与数据采集(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 SCADA)系统中的风电机组历史运行数据,训练基于长短期记忆(long short-term memory, LSTM)网络的风电机组输出功率预测模型。然后,根据预测功率和风电机组实测输出功率的偏差幅值将风电机组的健康状态分为良好、一般、较差等三个类别。最后,综合考虑风电场中每台机组的健康状态、最大发电能力和电网调度部门对风电场下达的发电指令,建立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采用遗传算法进行求解,得到分配给每台机组的功率。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不仅能够根据风电机组的健康状态合理分配机组功率,而且能够满足调度中心下达的风电场总的发电功率。  相似文献   

14.
分析输电杆塔风荷载计算公式可知,台风风场的平均风速、风剖面指数与湍流强度是影响杆塔风荷载的主要参数,而台风在整个行进过程中,这些风场参数不断变化并共同影响输电杆塔的风荷载。为探索台风行进过程中杆塔受力变化规律,首先选取了台风卡努行进过程中5个不同时刻的风场,开展了对应的杆塔受力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杆塔应力比与平均风速的变化规律趋于一致。而后在设计风速一致的前提下,以某大跨越杆塔为工程背景,开展了台风与常规风两类风场作用下杆塔风荷载和受力对比计算。参数分析显示,台风与常规风风剖面指数的差异对杆塔风荷载和受力影响较为显著,最有可能引发倒塔事故。最后通过分析塔材应力比沿塔身分布规律,找到了台风荷载作用下杆塔的薄弱部位,提出了补强措施,还选取了其他类型常用杆塔进行试算,对这一补强措施的适用性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15.
以黄河黑山峡河段为例,分析了影响河道水温变化的各种因素,建立了下游河道一维水温预测模型,预测了黑山峡河段多种开发方案下的下游河道各月水温沿程分布,比较各种开发方案对下游流域周围环境产生的有利或不利影响,为确定开发方案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在黄河下游宽河段,由于主流摆动,常造成引水口脱溜,导致引水不能正常进行。本文提出的微差爆破开槽冲刷成渠方法,是在湿滩的情况下,用微差爆破技术形成可以冲开的最小引槽,引水冲刷,最终形成闸前引水渠的成渠方法。本研究表明,爆破开槽冲刷成渠方法可以解决宽河段河道主流与闸门之间的引水渠畅通问题。爆破试验表明,控制微差爆破的最大爆破深度和一次最大引爆药量,可以有效地控制爆破引起的饱和土液化范围;用爆破技术可以在湿滩上形成成型的引槽,成型引槽的空槽状态可以保持20分钟左右,此后,爆破形成的槽壁泥沙压实层可以被返回的剩余超静空隙水压力冲散,由水和细沙组成的稀泥浆从槽壁涌出,形成“浆河”。试验和计算表明,爆破形成的引槽,存在细沙从槽壁压出回填入槽的特点,有利于快速冲刷形成引渠。  相似文献   

17.
利用恒定一维不平衡输沙数学模型,分别就洛河富县段现状河道及规划堤防修建后,富县洛河铁路大桥修建对洛河富县段各频率(30和100年一遇)洪水水面线的影响进行研究,给出桥位断面洪水水位变化等技术数据,为防洪影响评价报告提供技术依据及支持。  相似文献   

18.
利用高耸输电杆塔进行风场监测不仅可以节约建造专用气象观测塔的费用,还可为输电线路沿线积累风场数据。文章以输电线路铁塔为安装平台,以数据存储模块、无线通信模块、远程监控模块和太阳能电源组成了风观测系统。并基于改造的风观测系统,选取福建宁德至笠里500 kV输电线路52号铁塔为观测点,对福建沿海地区的风环境进行了风参数数据采集,为今后更好地推广应用这种风场监测系统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19.
描述了目前江苏沿海地区风电的概况,并对风电并网的一些技术原则作了介绍,最后具体分析了江苏沿海风电并网之后对电网电源侧及电网侧所带来的相关影响,包括电能质量、短路电流等。江苏沿海大规模开发风力发电,能够基本符合电力供需平衡的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20.
平原滩涂海岸风电场建设几个问题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为在我国东部平原沿岸地区风资源十分丰富.这些地区相继开发沿岸风电场.提出风电场建设会受土地利用、生态变化、潮水风浪、滩涂淤涨、滩涂围垦等多方面的影响,导致风电场建设存在许多的不确定因素和问题.技术问题则包括风电场防潮防浪、交通运输及设备施工吊装等.并提出实际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