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游径(Trail)是户外游憩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世纪30年代尤其是50年代以来,国家游径系统建设开始受到世界许多国家(地区)的高度重视,并得到了地方政府和民众的大力支持和广泛认同,众多国家(地区)纷纷建立了自己的国家游径系统,国家游径系统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户外游憩设施.美国在国家游径系统法案的指导下,已建成了世界上最完善的国家游径系统.本文首先对国家游径系统的概念、功能与作用进行了论述,对世界各国国家游径系统起源与发展进行了回顾;然后,对美国国家风景游径建设与管理进行了分析,并从开发与管理角度对阿巴拉契亚国家风景游径进行了探讨;最后,对构建中国国家游径系统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美国国家野外游径系统规划、建设及管理层级的研究,解析其可持续发展的规范管理方式以探索中国野外游径建设的途径。重点分析可持续野外游径的新建流程机制及废弃或受损游径的恢复策略和手段。同时阐述了建设后监测与可持续性维护的方法。结论提出在宏观上须加快中国国家游径法规及标准建设,在执行上须加强中国野外游径规划设计的生态可持续性,并强调对于已建成游径的后期维护以及相关服务配套设施建设的重要性,从而对中国游径建设与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3.
基于法案的美国国家游径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游径(Trail)是美国户外游憩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游径系统法案的指导下,美国已建成了世界上最完善的国家游径系统。本文通过对美国国家游径系统法案的解读,对其法案的产生发展过程、法案内容框架,以及法案重点内容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并对美国国家游径系统发展现状及特点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借鉴其经验,对中国游径系统的建设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4.
何疏悦  赵新宇  程敏 《园林》2022,(2):69-76
随着国家公园体制的确立,中国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迈入新格局,而国民户外游憩体验需求的日益提升对自然资源整合的保护形式给予新的挑战.基于美国成熟的国家游径建设经验,研究对其框架体系下风景游径的设立起源、规划要素、服务功能、生态性质等方面进行分析归纳,并结合中国部分道路系统现状,从原则、规划、管理、运营4个方面提出未来国内风...  相似文献   

5.
美国国家风景道体系与计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余青  胡晓苒  宋悦 《中国园林》2007,23(11):73-77
风景道具有交通、景观、游憩、生态和保护等多种功能。美国是风景道的发源地、主要实践地和研发基地。深入探讨了美国国家风景道体系建立的发展历程,阐述了美国联邦交通管理局管辖下的"国家风景道计划"的形成、目标、意义及主要内容,在借鉴美国国家风景道体系经验与启示基础上,提出了建立中国国家风景道管理机构和开展国家风景道体系创建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美国国家风景道评估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余青  宋悦  林盛兰 《中国园林》2009,25(7):93-96
风景道评估体系是风景道理论研究中最为基础和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同时它也是开展风景道认证工作,指导风景道体系建设实践中最为关键的方面.从评估流程与机构、评估程序、评估方法和评估标准等方面对美国风景道评估体系进行了较详细的论述.在借鉴美国国家风景道评估体系经验与启示基础上,提出了要积极开展中国国家风景道评估体系理论与实践研究,构建中国国家风景道评估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余青  宫连虎  王乐 《中国园林》2010,26(3):28-31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国家风景道体系建设得到了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并作为一项公共事业给予了基金资助上的大力支持。联邦和州政府稳定的基金资助是国家风景道体系建设项目资金的重要来源。从管理主体与职责,基金申请与审批,基金资助项目类型、原则与做法3个方面对美国国家风景道体系建设项目基金资助进行了分析,同时,通过对1992—2007年共计16年的"国家风景道体系无条件资助指南"的分析,对风景道建设项目类别、资助金额和资助地区等进行了阐述,并总结其特征和探讨了成因。  相似文献   

8.
简要回顾中国风景名胜区规划的发展及体系特色,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总结。通过对公共政策的了解,结合国际上保护地管理规划经验,提出风景名胜区规划应该成为公共政策。认为在现有风景名胜区规划框架之下,单一目标和项目清单式的规划成果已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提出在目前新的调整时期,风景名胜区规划体系亟须进化与改革,有必要重构风景名胜区的规划理论和体系,使规划能够满足社会发展和科学管理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风景旅游规划的现状特征及近今走势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风景资源在风景旅游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基于风景资源所作的风景旅游规划逐渐引起关注和重视,发展风景旅游一方面对于风景区资源的保护有着积极的意义,另一方面也会因旅游发展而使风景区面临新的挑战。针对目前兴起的风景旅游规划的现状特征及近今走势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0.
美国的风景管理:克莱特湖风景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美国自20世纪60年代环境运动以来,风景管理的历史和发展进程。详细介绍了美国风景管理的关键概念,如视觉管理单元和被视范围、风景质量、视觉敏感性、视觉吸收能力、视距区间等,以及风景管理的研究方法和以视觉模拟为主的新的发展方向。结合工程实例——克莱特湖风景管理研究,详细介绍了美国风景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研究案例评估了克莱特湖区的风景质量和视觉敏感性,建立了信息可视化的共享平台,提出了湖区风景管理的设计原则,以协调适度的项目开发和土地使用。如今,全球范围内的风景资源正面临土地盲目开发所带来的威胁,借助科技手段可以高效而有力地完成风景管理领域的研究。希望这篇文章的发表,可以唤起人们对保护风景资源的意识,造福后代。  相似文献   

11.
京西古道的遗产价值与保护规划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京西古道,是指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山地地区、历史时期经人为修筑的、并延续至晚清的古代交通道路.京西古道对外沟通北京与山西、内蒙高原,担负着北京内外交通、物产交换、宗教活动和军事防御的功能;对内维系京东平原暨京城与京西山地.从文化遗产线路视野入手,研究京西古道的遗产资源与遗产环境,包括古道线路、沿线古村落、军事防御工事、古寺庙等历史遗存及其文化与自然景观等内容,强调文化遗产线路资源的整体保护,分析阐述了京西古道的历史遗产价值,并提出了保护规划建议.  相似文献   

12.
风景区作为国土生态资源空间和独特的保护地类型,其土地利用规划是中国空间规划体系中的重要一环。针对古镇型风景区中自然与人文资源并重、游赏与生活功能交织、风景区与城镇用地兼具等现实问题与矛盾,基于多规合一,提出通过确定景源利用导向进行景源评价"合一"、整合风景区用地分类进行用地属性"合一"和建立多措施协同机制进行区域管理"合一",构建以木渎景区为代表的古镇型风景区的土地利用规划体系,为古镇型风景区保护和发展提供"一张蓝图"。  相似文献   

13.
气候变化引起的海平面上升以及人口快速增长引起的土地利用变化为新时期全球沿海低洼地区的土地利用规划带来了新的挑战。有别于传统的土地利用规划理念与方法,引入韧性城市的概念,以美国佛罗里达州马坦萨斯河入海口地区应对气候变化和人口快速增长的韧性土地利用规划为例,通过构建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综合模型,整合海平面上升影响模型、物种栖息地模型和土地利用预测模型来预测适应海平面上升的土地利用规划方案。研究的结果可为中国沿海地区特别是三角洲地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风景名胜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初探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岳邦瑞 《规划师》2005,21(5):19-21
当前,国家法规对风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尚无明确的规定,我国各地区风景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直接套用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方法和指标体系,难以体现风景区“严格保护”“保护为先”的特征,对于“景观控制”也缺乏行之有效的办法,在指导实际建设中存在大量问题。参照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结构,风景名胜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构架应包括阶段任务、控制对象,控制内容、指标体系、用地划分等内容。  相似文献   

15.
边界划定是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关键问题,在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风景名胜区边界在资源保护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对空间边界的形态和特征进行分析和对国内外保护性用地边界相关研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针对风景名胜区现存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边界的认知.指出了风景名胜区边界的概念,总结了其主要特征和内涵,并对边界划定进行了认知.  相似文献   

16.
社区公园是城市公园系统中与居民日常生活联系最紧密的公园绿地类型之一。科学、完善的社区公园规划体系和管理模式有助于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和增进公众健康福祉。以美国多个城市为例,梳理归纳其城市公园与开放空间规划、城市公园服务分区规划和社区公园规划设计3个尺度的社区公园规划特色,并总结社区公园项目投资建设、公园评价和运营维护的管理内容。最后,分别从规划体系、投资模式、评估机制和公众参与4个方面对中国社区公园的规划与管理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中国风景区规划与旅游规划人员正设法将"社区参与式规划"引入他们的工作中.然而,社区旅游--或称社区参与式旅游发展的概念,已经与它在西方世界的原始定义有了很大差别.从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角度对西方的社区参与式旅游概念进行了回顾,力图梳理出一个比较清晰的理论发展脉络.研究认为,发展中国家社区参与式旅游实践得以成功的关键在于协调社区参与各方的利益关系、降低社区参与的制度改革成本、分散并落实话语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