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风能资源评估软件WAsP和WT的适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内蒙古地区不同复杂程度的3个风电场内7个测风塔共21个测风高度完整1a的测风资料及该地区高分辨率的数字地形资料,结合风电场内一个参考塔的测风结果,采用WAsP和WT2种软件推导风场内目标塔的风资源,通过比较目标塔处推算结果和实际测量结果,分别得出WAsP和WT的计算误差。结果表明:对于计算年平均风速和风功率密度,除在C1测风塔处外,WT总体表现比WasP更准确;在风资源分布图上,2种软件计算的风资源丰富区的位置基本一致,均在风电场中海拔较高的地方,但WAsP计算的风资源丰富区面积大于WT计算的风资源丰富区面积,丰富区年平均风速和风功率密度也高于WT计算值。  相似文献   

2.
结合工程实例,利用风资源分析软件WAsP、Meteodyn WT进行建模计算,研究风机间距、轮毂高度等布置方案的改变与风电场发电量和尾流损失等之间的关系,从而总结出一套微观选址优化布置建议。对于采用交错布置的平原风电场,风机间距越大,发电量越高,尾流损失越小,但随着风机间距的增大,发电量的提升幅度在减小;增加风机的轮毂高度对发电量的提升和控制尾流损失具有显著影响;针对同一风电场工程,分别采用了WAsP和Meteodyn WT两款软件进行了模拟分析计算,二者的计算结果变化趋势一致, WAsP软件的计算结果相对Meteodyn WT软件保守一些,发电量较低,尾流损失较大。  相似文献   

3.
以实际风电场地形为例,采用Meteodyn WT流体计算软件,模拟实际地形下的风场分布。模拟过程中,假设风电场在不同距离的或不同粗糙度长度等粗糙度条件,细化设置风电场粗糙度。模拟计算出不同情况下,粗糙度对风电场风速、发电量、最大入流角、湍流强度等因素的影响,分析对比其对风电场影响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4.
以云南分布式发电(DG)山地风电场为研究对象,应用改进的Park尾流模型,综合考虑不同大气稳定度等级下,测风塔模拟计算风轮廓线与实际测量风轮廓线的差值和趋势,选取最适宜风电场的大气稳定度等级。使用Meteodyn_WT软件对最适宜大气稳定度等级下的平均风速、风能密度和发电量进行计算,将计算结果与采用中性大气稳定度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发现,大气稳定度对山地风电场的各项性能指标都具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5.
利用短期测风资料推算风电场设计风速的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确定风电场风区的过程中,分析风电场处50 年一遇10 min 平均最大风速是难点之一。介绍了利用短期测风资料推算风电场50 年一遇10 min 平均最大风速的数理统计方法,并以河北坝上地区、太行山山区及山前区、环渤海滨海区3 种不同地貌的10 个具有短期测风资料的地方进行了实例推算,并与常规风速推算方法进行了对比,验证了短期资料推算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6.
风电场50年一遇极大风速是风力发电机组选型和风资源评价的重要参考指标.按照常规方法计算,满洲里地区50年一遇极大风速结果偏高.通过对计算条件的深入分析,采用风压复核进行了重新核算,准确确定了满洲里地区的风电场安全等级.  相似文献   

7.
为了对风资源进行准确有效的评估,对风切变指数这一重要参数进行了分析研究。根据风切变指数关系式,给出5种不同的方法分别计算风切变指数;然后根据计算得出的风切变指数与幂律公式推算已知高度的风速,再利用不同计算方法得出的结果与实测风速进行对比分析,选择误差最小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得到较为准确的风切变指数。选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某测风塔共3个测风高度一年内完整的实测数据为例,采用上述方法计算该地区风切变指数。结果表明,由于地面粗糙度和地形等因素的影响,不仅不同地区的风切变指数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地区同一时间段的风切变指数也是不同的;因此,在进行风能资源评估时,应结合风电场的实际情况综合采用这5种方法,选取误差最小的风切变指数。  相似文献   

8.
根据察右中旗气象站及该地区的5座测风塔1 a的测风数据,采用2种方法推导出风电场10 m高50 a一遇最大10 min平均风速。方法1是使用气象站与测风塔测风年全部整小时测风数据做线性相关,由相关函数结合气象站50 a一遇最大10 min风速值推出风电场10 m高50 a一遇最大10 min平均风速;方法2是使用筛选出的测风塔测风年整小时测风数据中每日最大值及与其对应时刻的气象站测风数据做线性相关,由相关函数结合气象站50 a一遇最大10 min风速值推出风电场10 m高50 a一遇最大10 min平均风速。计算结果表明,在测风数据与气象站数据整体相关性较差的情况下,采用方法1得到的结果不稳定,而采用方法2稳定性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9.
风电场动态分析中风速模型的建立及应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考虑风电场内机组间尾流效应的风速模型能较准确地描述风速扰动下风电场输出功率的波动,使研究结果更具有实际意义和价值。该文分析了风力机背面风速的计算方法,提出应用风电场及场内风电机组通常可得到的数据,根据在某风向上游风力机对下游风力机的遮挡及遮挡面积的不同,建立考虑机组尾流效应的风速模型,此方法适合于由任何台数风电机组组成的大型风电场风速建模。将输出风速与电力系统分析程序,DIgSILENT/PowerFactory相连,形成了以风速为基础的风电场与电力系统相互影响研究的计算程序,分析了尾流效应对风电场输出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西部地区架空输电线路设计依据典型气象区域风速取值,不能有效指导架空线路防风设计工作.对此分析了内蒙古电网风害故障分布特征,统计蒙西地区近30年气象数据,采取极值Ⅰ型分布概率模型计算得到了内蒙古电网30年、50年和100年重现期最大风速,提出了内蒙古电网风区分级标准,绘制了内蒙古电网风区分布图.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规范中角度风作用下风荷载的计算公式和数值进行了推导和验证,补充了直线塔在角度风作用下风荷载的数值,并得到了转角塔在角度风作用下线条风荷载的计算公式和表格,方便了工程应用。文章还提出了自己在输电线路设计中的一些观点。  相似文献   

12.
根据山东某风电场实测资料,对风电场逐月、逐时、不同风速下的风切变指数进行研究并探究风切变指数不同取值对风电场轮毂高度处风资源的影响。在分析轮毂高度风资源时,建议采用高差较小的高度处风速根据综合风切变指数进行推导。  相似文献   

13.
以内蒙古地区3座70m高测风塔连续2年的实测数据来分析风切变指数的变化,结果表明:1)不同高度梯度的风切变指数受地面粗糙度及周围地形地貌的影响较大。2)计算相邻高度的风速时,采用相邻高度间的风切变指数计算得到的结果较好;计算相差较大的高度间风速时,采用拟合曲线得到的风切变指数计算得到的结果较好。3)利用3~25m/s的风切变指数计算各月风速及年均风速结果都与实测值最接近;而利用全部风速数据的风切变指数计算统计各月风速往往比实测值偏大;利用3~25m/s拟合曲线得到的风切变指数统计各月风速比实测值偏小。  相似文献   

14.
风电场风能资源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子杰  段宇平 《发电设备》2009,23(5):376-378
结合甘肃省玉门市低窝铺二期风电场工程对测风资料进行了分析,得出1年中各月份的平均风速,10m高及70m高处各等级风速的百分比,风向分布等,可得出主风向、年风功率密度及年风能可利用小时数,从而实现对风能资源的精确评估。  相似文献   

15.
以新疆某风区的地形、风资源情况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历史风资源基础数据。通过计算、分析风能密度、风向频率及风能密度的方向分布、风速年变化、湍流强度、年发电量等主要参数,优化和确定有利于该地区的风力机设计风速和功率。通过例证分析了尾流的影响,指出进行风力发电机组选型和配置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运用VC++编写风场风力条件的评估系统,该系统包括正常风力条件和极端风力条件2大部分。在各个模块中针对不同的风力条件,采用交互式数据输入方式,计算出具体数值,且绘出图形,从而全面、具体地对风场风力条件进行分析与评估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世界风电的利用情况,提出了风轮机的工程优化设计方法,并创制了工程设计图,用这种图可以方便迅速地设计风轮机的主要尺寸。  相似文献   

18.
基于等效平均风速的风力发电功率预测   总被引:9,自引:6,他引:3  
目前应用风速气象数据预测风力发电功率的方法存在较大误差,难以满足工程应用的精度要求.文中基于能量守恒原理提出了风力发电机组等效平均风速的概念,并通过为期1年的现场实验分析得到等效平均风速与最大风速和平均风速的函数关系,由此提出了基于等效平均风速的风力发电功率预测方法,并与以往基于平均风速的风力发电功率预测方法进行了工程应用效果对?栽 比,表明基于等效平均风速的预测方法较基于平均风速的预测方法在预测精度方面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9.
广东南澳风电场风能资源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南澳气象站长系列 ( 34年 )测风资料和风电场 ( 1年 )测风资料分析、评价风电场风能资源。  相似文献   

20.
风场与风力机模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满足变速恒频风力发电技术的研究需要,提出了一种基于谱密度分析的自回归风速模型;并结合基于叶片微元受力分析的风力机转矩计算模型,设计了一套风场与风力机模拟系统。试验证明,该系统能够根据外部设定,结合主控制器指令,真实地模拟风力机在不同风况下的实际运行状态,同时驱动直流电机输出风力机模拟风轮转矩。该系统的实现,为实验室条件下研究风力机的运行提供了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为风力发电技术的试验开发做出了现实铺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