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10多年来桃溪水文站采用落差指数法对其复杂的非单值水位流量关系进行单值化处理及历年综合单值化处理等情况,说明落差指数法概念明确、公式简单、使用方便、其较强的概括性和适用性,是对受变动回水、洪水涨落等综合因素影响或单一因素影响所形成的非单值水位流量关系单值化处理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不具备稳定控制的测站受单一或多种水力因素影响,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呈现为单一绳套或复式绳套。这种关系不仅给水文测验带来较大的工作量,而且对电算整编也带来较大的困难。 目前在稳定河床的测站上,水位流量单值化方法很多,如适用于只受变动回水影响的有定落差法、等落差法、落差开方根法;适用于受洪水涨落影响的有校正因素法、特征河长法等。70年代以来逐步发展完善起来的一种新的单值化方法一落差指数法既适用于受变动回水影响又可以用于受涨落影响的测站。这种方法适应性较强,可为测站精简测次或改为间测、巡测、停测  相似文献   

3.
应用抵偿河长法的原理,进行流量资料的整编,能够把受洪水涨落影响下的复杂的水位流量关系,转化为单值关系,从而简化了推流工作。在以往的实际应用中,都是分别采用上游站水位法,或者本站水位后移法。这就需要通过抵偿河长法的原理,将同一站年的资料,用两种方法推流的成果进行对比验证。在编制 VAX—11系列计算机整编水位、流量、含沙量资料通用程序过程中,结合试算考核,顺便进行了对比验证,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陈苑 《广东水利水电》2011,(3):33-34,37
应用抵偿河长法原理,以缸瓦窑站为研究对象,用本站水位后移法进行单值化处理,使洪水时绳套形的水位流量关系曲线转化为单一的水位流量关系曲线,极大地简化了该站水文测验测次及水位流量关系,提高了水文资料整编的精度.  相似文献   

5.
一般情况下 ,受洪水涨落影响的水文测站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多呈绳套曲线。绘制时需要足够的实测点 ,且要求精度高 ,同时要结合测站特性才能完成。水文要素呈现非单值性 ,这种复杂水文要素间的关系给流量资料整编带来很大不便 ,如何将这样的复杂水位~流量关系变为单值关系 ,抵偿河长法在这方面显示了它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6.
一般情况下,受洪水涨落影响的水文测站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多呈绳套曲线。绘制时需要足够的实测点,且要求精度高,同时要结合测站特性才能完成。水文要素呈现非单值性,这种复杂水文要素间的关系给流量资料整编带来很大不便,如何将这样的复杂水位 ̄流量关系变为单值关系,抵偿河长法在这方面显示了它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7.
下巴沟水文站是洮河流域重要的控制水文站,受流域气候、洪水涨落等因素影响,该站测得的水位-流量关系较为复杂。采用该水文站2010-2017年水位、流量实测资料,利用综合落差指数法对下巴沟水文站水位—流量关系进行单值化处理。通过分析,确定优选落差系数、落差指数等参数值,确定校正流量系数公式,获得该站水位-流量理论关系。结果表明,运用综合落差指数法所得的水位流量单值化结果的误差在相关规范要求之内,可应用于实际水文测量计算工作。  相似文献   

8.
受洪水涨落和回水顶托影响的水位流量关系一般为复杂的时序型绳套曲线,通常可用落差指数法作单值化处理,但由于落差指数法需经反复试算,给电算带来不便,提出了落差指数直接解算的数学模型,并应用于长江中游螺山站的水位流量关系分析。  相似文献   

9.
受洞庭湖顶托、河段冲淤、洪水涨落等多因素综合影响,监利水文站水位流量关系通常呈复杂的绳套关系。各因素在年际、年内各场次洪水中存在差异,且相互之间亦有影响,难以有效利用单值化进行分析,使得水文测验、河道行洪能力分析、洪水调度与预报等工作的开展较为困难。采用监利水文站2010~2017年的实测水位、流量资料,通过落差指数法校正,并结合水位-过水面积关系进行分析,综合确定以2016年的水位-校正流量关系及水位-过水面积关系作为参照基准,对各年份的河段冲淤影响进行校正。结果表明,对于发生整体趋势性冲淤而年内随机性冲淤不大的年份,其水位-校正流量单值化关系得到较好地改善,具有较高的定线精度。  相似文献   

10.
水位流量关系分析中落差指数的直接解算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受洪水涨落和回水顶托影响的水位流量关系一般为复杂的时序型绳套曲线,通常可用落差指数法作单值化处理。但由于落差指数法需经反复试算,给电算带来不便。本文提出了落差指数直接解算的数学模型,并应用于长江中游螺山站的水位流量关系分析。  相似文献   

11.
设计洪水的确定是关系到水利水电工程能否确保安全的重大问题,而设计洪水需要多年集累的水文资料。我国在小流域上基本上没有水文气象资料。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在一些小河流上也兴建了许多水利水电工程,这样就需要进行设计洪水的计算。文中对无水文资料的小流域设计洪水计算进行探讨,采取通过洪水调查,利用曼宁公式法计算历史洪水推求洪峰流量,水位流量关系。  相似文献   

12.
水位流量关系是推算水面线的重要依据。复式河槽的水流漫滩时,直接运用曼宁公式计算水位流量关系会产生很大的误差,并会出现流量随水深增加而减小的不合理现象,为此分析了复式河槽垂线平均流速的横向分布及曼宁公式中流量-水深函数的单调性,探讨了这种误差及现象出现的原因;然后以实测资料为依据,对比分析了以曼宁公式为基础的水平分割法、垂直分割法、对角线分割法、湿周修正法及权重分割法与传统理论方法(谢汉祥法、河槽协同度法)计算复式河槽水位流量关系的精度,进而讨论了改进后的曼宁公式在复式河槽中的适用性。结果表明,主槽与滩地的流速差使漫滩水流发生横向运动,并在滩槽交界处形成大量的动量交换,其作用机理完全不同于单一河槽,故曼宁公式不能直接应用于复式河槽;复式断面的水力半径增长率与湿周增长率满足一定的条件时,曼宁公式中流量-水深函数单调递减,漫滩初期流量随水深增加而减小;对比不同计算方法的结果发现,湿周修正法精度最低而不推荐使用;水平分割法、垂线分割法、对角线分割法及权重分割法的精度与传统理论方法接近甚至更高,因此这些改进后的曼宁公式能够较好地适用于复式河槽。由于对角线分割法在所有方法中精度最高且计算简便,故计算复式河槽水位流量关系时推荐采用对角线分割法。  相似文献   

13.
应用人工神经网络推算洪水流量的计算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天然河道洪水期的水位-流量关系,因受洪水涨落率和回水顶托等因素的影响,一般成为非线性绳套状曲线,洪水流量过程的计算往往根据大量实测水位,流量资料,采用定性判断和实践经验手工绘制水位与流量的时序列关系曲线,由水位过程插补求得。本文运用人工神经以向传播模型,引入与流量变化密切相关的水位,涨率,落差等因子,建立多因素相关的人工神经网络推流模型。  相似文献   

14.
在窟野河流域自然状况查勘及洪水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大柳塔河段1号公路桥位断面及糙率变化情况,采用河道天然水面线推算、河道非恒定流洪水演算、曼宁公式无桥水力半径推算、河段比降法上移王道恒塔站水位流量点据等4种方法推算了桥位断面天然水位流量关系,并通过桥梁壅水计算确定了桥位断面壅水水位流量关系,核定了桥梁现状实际过洪能力及提高泄洪能力的可能措施。结果表明:①分别以桥梁主跨拱顶底面和腹拱拱顶底面为控制梁底,2008年5月桥位断面现状过洪能力分别为8 910、9 780 m3/s,重现期分别为43、57 a,达不到100 a一遇的设计标准;②现状断面基础上的河道清淤难以有效增大桥梁过洪能力,而拆除腹拱改建、扩孔改建、综合改建等3种改建方案中,扩孔、拆除腹拱并抬升梁底0.45 m的方案,改建后的过洪能力为11 400 m3/s,重现期为100 a。  相似文献   

15.
根据2010年汛期报汛资料,采用马斯京根法对廖家湾、李家渡水文站洪水进行还原分析,得到廖家湾水文站天然洪峰流量9 620 m3/s,李家渡水文站天然洪峰流量11 900 m3/s.按1952~2010年洪水系列加入历史调查洪水进行频率计算,对2010年洪峰流量的重现期进行分析研究,确认2010年廖家湾站天然洪峰流量的重现期80年一遇,李家渡站天然洪峰流量的重现期30年一遇,该成果可供有关部门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受干支流回水影响的断面水位流量关系的分析,提出受干支流回水影响的断面综合流量的概念,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断面水位与综合流量的单一关系,并进行流量推算。将该方法应用于金沙江向家坝站。结果表明:构建的水位与综合流量之间的单值关系稳定,利用该方法和实测水位可以快速准确地推求出回水影响区域的流量,可为下游的防洪调度决策提供及时有效的水位、流量信息。  相似文献   

17.
在对2009年3月中游监测断面测量成果和下游汛前断面测量成果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典型断面水位流量关系的修订和滩面高程、堤防状况的进一步复核,采用曼宁公式水力因子,分析计算中下游各河段相应的河道过洪能力,并按水位~流量关系法进行了验证,结合历年防汛抢险工作的实际情况,综合分析确定了2009年渭河中下游各河段河道过洪能力为:宝鸡河段4 200 m3/s,杨凌、咸阳、西安河段5 300 m3/s。该成果为2009年渭河中下游防汛预案编制的依据,并对防汛抗洪抢险工作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究三峡工程蓄水后水文站水流特性,以宜昌站为例,利用蓄水后多年实测资料,分析宜昌站水位特性和洪水特性。结果表明:水位波动性增强,同流量级下水位降低,历年最高水位下降、最低水位抬高,中低水位持续时间增长;中低水位流量呈现日周期变化,年最小流量有增大趋势,并逐渐稳定在6 000 m3/s左右,年最大流量因三峡水库调蓄得到控制,峰顶持续时间变长,年内水量变化为枯期增加、汛期减少,中低水位-流量关系呈多条单一线变化趋势。因此,根据现有水流特性变化,需调整水位和流量资料收集方式,以满足整编需要。  相似文献   

19.
渭河中下游2009年过洪能力及特征流量(水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渭河中游2009年3月监测断面测量成果,通过对典型断面水位流量关系的修订和滩面高程、堤防状况的进一步复核,用水位~流量关系法和曼宁公式对渭河中、下游各河段相应的特征水位及特征流量进行了计算分析,结合历年防汛抢险工作的实际情况,综合分析确定了2009年渭河中游、下游各河段警戒流量(水位)和保证流量(水位),该成果为渭河中下游防汛预案编制提供了依据,并对防汛抗洪抢险工作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复式河槽流量计算方法比较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复式河槽在洪水漫滩后,直接运用曼宁方程计算过流能力将带来很大误差。本文系统地总结了复式河槽流量计算的各种方法,运用这些方法分别计算整个复式断面的流量和滩槽流量分配,并与英国科学工程研究协会洪水水槽设施 (SERC-FCF)的大量的系列水槽实验成果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发现:计算流量时,断面垂直分割法、单一河槽法和等速剖分法误差都很大;而其它方法精度都比较高。运用流量计算精度比较高的方法同时计算流量分配发现:对某一具体断面形态而言,很难准确说哪种方法的精度最高。通过对各种方法的综合分析,建议在计算天然复式河槽过流能力时,采用河槽协同度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