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介绍了对南方电网和华东电网在直流输电系统以单极大地回线方式运行时直流接地极地电流对电力变压器的影响以及缓解措施的调查情况,并对接地极地电流对电力变压器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应根据实际运行情况采取合适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2.
申涛 《东北电力技术》2011,32(10):20-23
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单极大地运行时接地极电流对交流电网会产生一定影响,其中对中性点直接接地变压器的影响最大,接地极电流对电网影响的范围和程度也随接地极电流加大而增大.分析了特高压直流单极大地运行时对交流电网及中性点直接接地变压器的影响,总结了目前一些减小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接地极电流对变压器偏磁影响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超高压直流输电(HVDC)系统在单极大地返回运行方式下,换流站附近中性点接地变压器有直流电流流过,对变压器的安全运行有一定的影响.随着我国超高压直流输电工程规模的日益扩大,其影响也日渐突出.对变压器流过直流电流的原因及其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抑制变压器中性点直流电流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接地极电流对电力变压器运行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曹林  曾嵘  赵杰  何金良  张波 《高压电器》2006,42(5):346-348,354
当高压直流输电系统采用单极大地回路方式运行时,可能会有部分入地电流流入中性点接地的电力变压器中,这将给系统运行和变压器本身带来诸多不利后果。采用电路-磁路耦合方法,推导建立了可以考虑负载变化的单相心式变压器模型,对偏磁电流造成的变压器工作电流谐波增加等影响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利用解析法对空载条件下的简化变压器模型进行了验证。还比较了由于负载不同使得变压器处于不同工作点时偏磁电流影响的变化。仿真结果表明,变压器运行工作点降低对提高设备耐受直流偏磁干扰的能力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讨论了直流输电大地电流对交流电网影响计算用等效网络的简化原则,应用极地电阻网络分析了高肇直流对台山电厂变压器直流偏磁的影响及台山电厂变压器中性点电流的变化规律,比较了小电阻限流法、电容隔直法、反向电流限制法和电位补偿方法的优缺点,提出了抑制台山电厂变压器中性点直流电流的方案原则。  相似文献   

6.
在500kV直流系统单极大地运行方式下,通过直流接地极的地电流对极址附件的中性点接地变压器的运行有影响,其后果有可能危害变压器的安全运行。本文对此影响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处理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抑制主变压器中性点入地直流电流的几种措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童能高  陈洁 《广东电力》2009,22(10):13-15
针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以大地回流方式运行时,有较大直流电流流过交流电网中部分中性点接地的变压器,对变压器正常运行造成影响,甚至损坏变压器的问题,分析了变压器中性点直流电流产生的原因,总结了抑制变压器中性点直流电流的几种措施,并对目前较为成熟的两种抑制直流措施(在主变压器中性点装电容隔直装置或反向直流注入装置)的工作原理及设备情况进行了介绍,比较了二者的优缺点,运行实践证明,两种抑制直流措施均能正确投入及有效抑制直流电流,使流经主变压器中性点的直流电流降至允许范围内,可确保主变压器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8.
直流单极运行对交流变压器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李长益 《华东电力》2005,33(1):36-39
超高压直流输电系统运行中地中电流使处于不同地电位的交流变压器中性点之间通过变压器绕组产生直流电流,分析了该直流电流对三相芯式、三相五柱式和三相分体式等不同结构变压器偏磁的影响,并结合实测结果分析了政平直流站对江苏500kV和220kV电网中性点接地运行的变压器的影响,根据有关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自2002年12月500 kV直流输电开始单极对地的调试和运行以来,附近的500 kV交流变电所主变压器出现噪声大幅度上升(上升21 dB)等问题。研究分析了直流输电的地中直流电流对交流电网设备影响,包括直流偏磁对变压器和电流互感器、电网谐波对继电保护装置及地中直流对变电所接地网腐蚀的影响,提出了变压器中性点注入反向直流电流限制变压器直流偏磁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直流输电地中电流对电网设备影响的分析与处理   总被引:25,自引:9,他引:25  
自2002年12月500 kV 直流输电开始单极对地的调试和运行以来,附近的500kV 交流变电所主变压器出现噪声大幅度上升(上升21dB )等问题。研究分析了直流输电的地中直流电流对交流电网设备影响,包括直流偏磁对变压器和电流互感器、电网谐波对继电保护装置及地中直流对变电所接地网腐蚀的影响,提出了变压器中性点注入反向直流电流限制变压器直流偏磁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高压直流无接地极运行实现方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接地极为直流输电系统大地回线运行方式提供电流回路,随着直流输电通道的密集增加,由接地极入地电流引起的油气管网腐蚀、变压器偏磁等问题逐渐增多,严重时将影响电网正常运行方式。文中提出了使用站内接地网代替接地极,直流系统以无接地极方式运行的方案,主要通过直流的控制和保护逻辑来实现。以南方电网±800kV普侨特高压直流工程的实际应用为例,分析了高压直流无接地极运行方案的关键技术难点,设计了通过控制保护核心逻辑修改来实现无接地极运行的方法,并利用实时数字仿真(RTDS)系统对方案进行了仿真验证。改进后的控制保护逻辑已在实际工程实施,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800 kV天—中特高压直流工程在调试期间,为研究天中直流在单极大地方式运行时对新疆电网变压器直流偏磁的影响,新疆电网进行了变压器直流偏磁带电测量工作,尤其是对天山换流站所在的哈密地区电网直流偏磁进行了多点测量,并通过交流电网直流电流分布计算软件仿真计算分析新疆哈密电网变压器直流分布的情况。仿真表明,在天中直流大功率单极大地运行时,天山换流站周边近区的变电站中性点接地的变压器直流电流较大,实测发现某些天山换流站接地极周边近区变压器中性点的偏磁电流较大,与仿真结果基本相符合,严重威胁主变压器偏磁运行,后期通过在直流电流过大的主要变压器加装了直流偏磁抑制装置,大大降低了变压器中性点的偏磁电流,提高了哈密地区电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3.
刘连光  马成廉 《中国电力》2021,54(7):100-108
基于受端电网的结构和接地极的位置对直流偏磁电流的影响,分别分析了交流电网各变电站不同联结方式下,换流站和相邻交流变电站在典型连接结构下的直流偏磁电流(DCBC)水平。分析了影响换流变压器和交流变压器DCBC值的因素,阐述了接地极选址及受端电网结构对变压器DCBC值的影响机理。考虑到受端电网结构和接地极的位置选择,提出了一种降低换流变压器和交流变压器的DCBC的方法。可从系统运行方式选择,接地极位置选择,电网结构规划设计等方面分析抑制DCBC的措施,建议在规划和设计阶段对换流变压器及交流变压器进行偏磁电流的防治。  相似文献   

14.
淮南-上海特高压输电工程规划和运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结合国家电网公司淮南-上海特高压输电示范性工程的建设,从电力系统规划和运行角度分析了特高压升压前后华东电网短路电流、潮流和暂态稳定性的变化情况,并对华东500kV主网架进行优化.指出了淮南-上海特高压输电工程规划和运行中需引起注意的一些问题,包括特高压变压器参数的选取和送端系统发电机参数的选取.研究成果将为淮南-上海特高压输电工程的顺利投运奠定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5.
卢宏山  潘卓洪 《广东电力》2010,23(11):67-72
针对目前直流接地极选址存在的困难,提出广域接地极的新方案,即通过特定的形式把某一区域内的直流接地极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大型的散流体作为直流接地极。以广东电网公司应用该方法的实例证明该方案具有显著的经济性和较高的操作性,并且在技术上有明显优势,能够降低接地电阻,缓解直流输电单极大地运行对交流电网的不利影响,但存在入地电流局部集中的现象。通过进一步分析,提出改进方法,即利用局部串阻和改变入地电流接入点,可改善电流在广域接地极的分布,而实践证明改变接入点的技术性和可靠性更高。通过对广域接地极对后续直流工程的适应性分析,得出结论:广域接地极作为一种创新的设计理念,可通过一系列技术措施的实施及改进,缓解直流落点增多与接地极选址困难的矛盾。  相似文献   

16.
随着电网规模的扩大、输电线路长度的增加,架空地线电能损耗问题日益突出.采用现场测量和仿真计算方法对架空地线电能损耗特性进行研究,得到110 kV~500 kV典型单、双回线路电能损耗定量数据及感应电流、电能损耗特性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架空地线单点接地,地线分段、换位及导地线配合换位等多种节能接地措施,并在广东电网开展节能工程应用.分别在广东电网、南方电网实施架空地线节能工程的投资成本和经济效益表明,架空地线节能技术可大幅降低架空输电线路运行损耗,具有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对于实施电网节能降耗、推进绿色电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用于抑制直流偏磁的接地电阻优化配置研究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我国天(生桥)—广(州)、三(峡)—常(州)等直流工程单极大地回路运行时均出现了直流偏磁问题,只在电流超标的变压器中性点安装抑制装置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该问题。文章以全网变压器中性点接地电流不超标为目标,在分析直流网络的基础上提出基于伴随网络的接地电阻优化配置方法。在每次迭代求解过程中,在考虑了接地支路的约束条件下修改灵敏度最高的接地支路接地电阻,直到所有接地支路的中性点电流小于其限值。最后用南方电网的数据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中性点电流被限制在限值以内,从而避免了直流偏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根据牛从直流受端翁源接地极周边变电站情况,对牛从直流入地电流进行了实测和分析,并对牛从直流入地电流对周边交流变压器直流偏磁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的仿真计算。结果表明,翁江站变压器220 k V侧中性点均不接地或装设隔直装置可减小流入交流系统的直流偏磁电流;翁江站110 k V供电片区优化接地方式,选择官渡、回龙站中性点接地,对交流系统直流偏磁的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实际可调分接头变压器的短路阻抗特性分析,指出了变压器模型中存在的缺陷,并提出了具体的修正方法.以华东电网为例,评估了修正前可能给潮流计算和短路电流计算结果带来的影响,分析了其影响机理,据此,对工程实际中的仿真计算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