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容量涤纶短纤维纺丝工艺和设备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我国涤纶短纤维设备的发展历史;分析了国内大容量涤纶短纤维设备现状;比较了涤纶短纤维纺丝工艺和设备特点,重点分析了大容量涤纶短纤维生产装置的纺丝关键技术,即组件、喷丝板、丝束冷却装置的关键技术;指出了提高纺丝单位产能的有效途径;比较了各种形式的丝束冷却吹风装置和喷丝板直径小于等于400mm和大于400mm时,两种吹风形式工艺条件下纺丝成品产量和质量的关联度;提出了对200t/d及以上大容量涤纶短纤维纺丝技术研发方向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合成纤维的熔融法纺丝中,丝束冷却成型条件的好坏是决定能否制得优质纤维的极为重要的条件之一。目前国内若于生产涤纶短纤维的工厂,已采用环形吹风来改进丝束的冷却成型条件,以提高纤维的质量,特别在降低纺丝疵点,改善丝条截面均匀度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为此,我们设想用不同孔径的多孔板装在环形吹风头内,使其造成均匀的送风条件。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杜邦公司涤纶短纤维装置工艺技术特点及生产运行特点 ,重点叙述了其纺丝机结构紧凑、纺丝压力高、上环下侧的冷却吹风方式、卷绕丝束采用空气喂入、室温空气中干法拉伸等工艺特点 ,分析杜邦公司工艺对熔体质量及工艺控制的特殊要求 ,认为杜邦技术生产的涤纶短纤维成品丝质量好 ,装置能耗低  相似文献   

4.
钱伯章 《合成纤维》2005,34(9):53-54
一项涤纶短纤维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年产6万t成套涤纶短纤维工程技术开发项目,在上海石化公司获得突破性进展,其攻关的核心技术——中心吹风的丝束冷却成形技术达到了预期目标。此试验成功,标志着我国涤纶短纤维大型成套生产技术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5.
介绍 1.33dtex× 38mm涤纶短纤维生产的工艺参数、丝束冷却情况、原丝质量 ,结果表明本套装置可以生产 1.33dtex× 38m m涤纶短纤维。  相似文献   

6.
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VD405涤纶短纤维纺丝机原来采用侧吹风装置。从生产出来的产品来看,合格率和一等品率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惟疵点含量尚不理想,卷绕速度为750米/分。 为了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和设备的生产能力,上海化纤十厂党支部组织了工人、技术人员和来厂实践的成都工学院72431班部分师生,以路线斗争为纲,以大干快上的革命精神,研究分析纺丝冷却成形,对二种不同的多孔板的环形吹风装置进行了观察和试验。终于以环形吹风装置代替了原来的侧吹风装置,使卷绕速度从750米/分提高到900米/分。产品质量也得到了提高,特别疵点含量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7.
涤纶短纤维熔融纺丝的纤维冷却成形是影响纤维质量的重要因素。如冷却吹风不当,会使尚未固化的丝条受到外界紊乱气流的干扰影响,而造成并丝、硬头丝、注头丝等疵病。另外,因冷却条件无法控制,致使丝束的成形速度不一,增加了卷绕丝的不匀性,这对后牵伸及成品质量都有影响。  相似文献   

8.
利用外环吹风丝束冷却装置生产多孔超细旦涤纶长丝,对外环吹风丝束冷却装置的结构特点进行分析,讨论了外环吹冷却条件下喷丝板设计、缓冷区设置、丝条的冷却工艺及上油特点。结果表明:选用2~4圈同心圆分布喷丝板,缓冷区高度55~65 mm,缓冷区温度300~310℃,控制外环吹风筒长度165~225mm,环吹风相对湿度80%~90%,温度18~20℃,压力30~60 Pa,使用扁平孔油嘴上油,可生产出高品质的多孔超细旦涤纶长丝,生产的55.6 dtex/144 f涤纶FDY的断裂强度4.32 cN/dtex,断裂伸长率为29.6%。  相似文献   

9.
以锦纶 6为皮 ,涤纶为芯进行复合纺丝 ,探讨纺丝和后加工过程的生产工艺。指出 :生产中只要严格控制锦纶 6纺丝温度为 2 82℃ ,涤纶纺丝温度为 2 85℃、侧吹风温度 17℃、后纺总拉伸倍数 3.6 75、拉伸温度 6 5℃以及加强定型后的冷却 ,便可生产出质量稳定的锦涤复合纤维 ,其性能指标接近或超过锦纶短纤维。  相似文献   

10.
在聚酯熔体中,加入质量分数为0.15%的有光添加剂HB生产1.33 dtex细旦有光涤纶短纤维,探讨了其纺丝及后加工工艺对产品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纺丝温度284~286℃,纺丝速度950~1 000 m/ min,环吹风温度23~25℃,环吹风压力差250~280 Pa,采用高温紧张热定型,设计合适的喷丝板,优化纺丝、冷却、拉伸工艺,可生产出高质量的高速涤纶缝纫线原料。  相似文献   

11.
讨论了影响正十字形涤纶短纤维充满度及纤维质绩的工艺因素采用喷丝板正十字形孔长宽比为7:1和合理的排列方式,冷却吹风距离70 mm,风速1.2 m/s,风温20℃.纺丝温度275-280℃,纺丝速度900-1 000m/min,拉伸温度55℃,紧张热定型温度120-150℃,松弛热定犁温度70-90℃,生产的2 22 dtex 正十字形涤纶短纤维质量优良,充满度为55%  相似文献   

12.
计算了15kt/a涤纶短纤维第三牵伸机(DF_3)前13只辊筒在不同负荷,不同情形下丝束的张力,根据丝束张力计算输入、过桥及前5只辊筒传动齿轮节圆上的圆周力。根据日本齿轮协会标准计算出许用圆周力,得出安全系数,为涤纶短纤维纺丝线增容20%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正> LVD801型涤纶短纤维联合机是70年代国产设备,它可拉伸50~60万旦×2的丝束,设计车速为120米/分。该机系与VD405型涤纶短纤维纺丝卷绕机相配套而组成整个生产线,上海化纤十厂在1978年首先安装了这种设备。  相似文献   

14.
在普通棉型涤纶短纤维生产线上,通过设计专用中空喷丝板,适当改造环吹冷却、打包系统,增设中空纤维专用松弛热定形设备,成功生产出6.67 dtex中空涤纶短纤维,并探讨了其生产工艺。结果表明:选择纺丝温度286~288℃、环吹风温度19~21℃、环吹风速度3.4~3.5 m/s、拉伸倍数3.0倍、拉伸温度85~90℃,生产的6.67 dtex中空涤纶短纤维的中空度可达30%~35%,产品质量满足后道用户要求。  相似文献   

15.
《聚酯工业》2016,(3):40-41
分析了缝纫线型涤纶短纤维中间产品品质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选择纺丝温度为(289±1.5)℃,油剂浓度(0.5±0.03)%,冷却风温度(23±1)℃,主风道压力(830±30)Pa,纺丝速度(1 450±20)m/min,生产的涤纶短纤维有光丝中间产品的断裂伸长率CV,断裂强度CV和断面不匀率均较低。  相似文献   

16.
<正> 近年来国内务合成纤维厂用圆形喷丝板熔纺短纤维时,采用环形吹风技术的日益增多,当喷丝板的孔数愈多时,效果尤为明显。为了更合理地应用这项技术,有必要较详细地探讨其机理。 一、环形吹风的作用 当冷却风以水平方向横穿丝束时,不但存在着风能否吹透整个丝层的问题,还存在着在吹透丝层的过程中风温不断升高的问  相似文献   

17.
采用切片纺丝路线,探讨采用不同特性黏数([η])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切片制备超高强涤纶短纤维的可行性;并选用[η]较高的PET切片在切片纺工业化涤纶短纤维装置上通过纺丝温度、拉伸倍数、拉伸温度和热定型温度等工艺参数的调整优化,试生产超高强涤纶短纤维。结果表明:采用[η]较高的PET切片,选择合适的纺丝和后加工条件可以生产超高强涤纶短纤维;选择[η]为0.731 dL/g的PET切片为原料,在7500 t/a切片纺涤纶短纤维装置常规生产工艺基础上,调整纺丝螺杆温度为290~295℃、箱体温度为296~300℃,初生纤维断面不匀率小于等于1.21%,纺丝状况良好;调整水浴拉伸温度为70℃、总拉伸倍数为3.878、热定型温度为185℃,试生产的涤纶短纤维结晶度和非晶区取向有所增大,断裂强度达7.02 cN/dtex,达到了超高强纤维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合成纤维工业》2016,(1):69-71
在纺丝油剂浓度不变的条件下,分析了涤纶短纤维后加工过程中桶底丝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控制措施。结果表明:原丝内在质量不均匀、含油水率及后加工集束张力的差异是产生桶底丝的主要原因;适当提高纺丝温度、纺丝速度和纺丝组件初始压力,以及合适的侧吹风条件有利于提高原丝质量的均匀性;通过优化纺丝工艺及上油条件,控制集束张力,120 kt/a涤纶短纤维装置桶底丝明显减少,年平均损耗由原来的3.5 kg/t降低至2.4 kg/t。  相似文献   

19.
《聚酯工业》2017,(6):15-18
从功能性熔体制备、纺丝温度、冷却条件、纺丝组件、纺丝速度和上油量等方面对阻燃异形涤纶POY生产关键技术进行探讨。结果表明:纺丝温度为288~290℃,环吹风温度(20±1)℃,冷却风压16~20 Pa,POY纺速2 350 m/min左右,上油量0.5%时可以生产后加工性能良好的阻燃异形POY。  相似文献   

20.
李瑞雪 《合成纤维》2014,(8):18-20,23
缝纫线对涤纶短纤维的要求是强度高、伸长率低、热水洗涤后收缩率尽可能小。介绍了在天津石化10万t/a聚酯短丝装置上,利用现有设备生产1.33 dtex×38 mm半光缝纫线型涤纶短纤维的纺丝和后处理工艺技术特点,着重讨论了通过优化聚酯熔体黏度、纺丝温度、冷却条件、牵伸倍率以及热定形温度等工艺提高短纤维的断裂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