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辽宁化工》2021,50(6)
低渗气藏在我国具有较大的规模,是未来天然气上产的主要方向。采用常规开采方式,难以取得较好的工业开采价值。压裂作为储层改造的一种有效手段,是低渗气藏增产以及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方法。压裂液是储层改造必不可少的媒介,其在压裂过程中传递压力、携带支撑剂,有效改善储层,但压裂液作为一种外来流体,同时又会对储层造成伤害,严重时造成气井减产甚至无产出。对压裂液伤害机理进行了分析,同时评价了目前常用的几种压裂液。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低孔低渗气藏的产气量,采取压裂的增产措施,优化压裂液体系,能够达到最佳的增产效果。经过现场的压裂施工过程中,对压裂液性能的评价,压裂液对气层的伤害程度,直接影响到后续天然气的开采。  相似文献   

3.
在压裂施工过程中,压裂液起着传递压力、形成地层裂缝、携带支撑剂进入裂缝的作用,压裂液或其添加剂由于与地层不配伍,或者在施工过程中都可能会造成对油气层的伤害。压裂液对产层的伤害程度决定了压裂施工效果的成败,因此最大程度的降低压裂液对储层的伤害在压裂作业过程中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为了有效控制和降低压裂液对储层的伤害,提高压裂液体系的增油效果,降低压裂成本,在玛湖凹陷风城组低孔、低渗及非均质储层的压裂改造中,针对胍胶类压裂液残渣含量较多,容易对储层造成伤害,同时胍胶压裂液在碱性条件下交联,高矿化度对压裂液性能影响较大等原因,开展了低伤害压裂液体系改性黄原胶的研究。通过现场研究结果表明,改性黄原胶可以克服碱性环境、高矿化度以及硼离子的影响,破胶后残渣含量为90 mg/L,比HPG的残渣含量少56.5%,有效的减少了破胶液残渣对地层的伤害。在玛湖凹陷斜坡区进行了13井次的储层改造,10口井次获得工业油流,获油率55.6%,取得了较好的改造效果。  相似文献   

5.
压裂液粘度对低渗透储层伤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压裂液对储集层的伤害通常是利用岩心伤害来确定的。文章通过核磁共振的方法,采用真实砂岩并以甘油水合物溶液模拟不同粘度的压裂液,分析研究压裂液粘度对束缚水增加伤害程度和两相流伤害程度的影响。为降低压裂液对特低渗透储层压裂改造过程中的储层伤害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
7.
镇泾油田长8段为低孔低渗储层,由于大量裂缝存在形成了具有有效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储层,为评价此类储层,必须准确地识别裂缝。本文以岩心分析资料为基础,选取岩心渗透率异常频率分析法、成像测井资料识别法、常规测井资料分析法对裂缝性储层进行了识别,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该方法对致密砂岩储层的开发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过渡带具有孔隙度、渗透率低、含油饱和度低的特点,常规注水开发效果差,压裂是提高过渡带储层动用程度的的有效手段,常规压裂液不适应过渡带三高原油挖潜,因此有必要研制适用于过渡带储层的低伤害复合压裂液体系,提高压裂返排率、改善原油流动性,降低压裂液对油层伤害程度。  相似文献   

9.
本文论述了解除低渗储层伤害在目前油气田开发中的重要地位,并将低渗储层伤害分为水锁、水敏、物理堵塞伤害三个方面。在研究不同低渗储层伤害产生机理的基础上,调研了不同伤害的解除措施以及发展趋势,对系统研究低渗储层伤害原因及解除技术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常进  许可  易新斌  刘臣  赖建林  王天一 《应用化工》2023,(10):2920-2923+2928
综述了当前主要的压裂液对页岩储层造成的伤害情况,重点分析了页岩储层结构和孔喉特征与压裂液水力尺寸的匹配情况,总结了压裂液对页岩储层造成伤害的类型和原因,包括压裂液对储层的敏感性伤害,压裂液返排时对渗透率的影响,压裂液对油气扩散和解吸的伤害,提出了未来页岩压裂改造过程中降低储层伤害的技术方法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位于东营凹陷上的滩坝砂储层性质较为复杂,具有低孔、低渗特点,水力压裂是有效的增产方式。而在开发过程中压裂液会对储层造成伤害,对储层采集的多组岩心进行试验,分析压裂液对储层的伤害程度,获得胜利油田滩坝砂储层相关敏感性,为优选压裂液体系,减轻乃至避免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储层伤害提供了参考依据。在研究压裂液对滩坝砂对储层伤害时,通过测试人造岩心与天然岩心经压裂液伤害前后的渗透率变化,对比两组岩心的压裂液伤害程度,探讨使用人造岩心替代天然岩心研究滩坝砂储层压裂液伤害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水基压裂液对储层伤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晓军  苏君惠  徐春明 《应用化工》2009,38(11):1623-1628
通过室内实验,测定了4种类型压裂液(羟丙基胍胶型压裂液、田菁胶型压裂液、香豆胶型压裂液、胍胶原粉型压裂液)的性能,评价了压裂液与模拟延长川口采油厂储层岩石和地层水的相容性,并对模拟长6油层岩心进行了五类敏感性的分析,找出了压裂液对储层伤害的原因,为改善本油层使用压裂液性能提供依据。实验结果表明,4种类型压裂液的残渣量均较大,是造成压裂低效的主要原因;压裂液中破胶剂浓度相同的情况下,破胶时间与温度成反比,胶囊破胶剂有相对较高的降粘率;长6油层具有较强的水敏性、中度酸敏性和碱敏性,且压裂液对岩心渗透率损害严重。  相似文献   

13.
利用岩心分析、孔渗及试油试采等资料并结合测井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镇泾油田延长组长9储层的"四性"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长9储层岩性主要为细—中粒长石岩屑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成分成熟度低而结构成熟度较好;储集空间以溶蚀孔和原生粒间孔为主。其属于典型的中低孔特低渗储层,岩性和物性的差异控制了储层油气的富集程度。本次研究确定了长9储层有效厚度的岩性、物性和电性下限以及不同类型夹层的扣除标准,对研究区目的层段30多口井特低渗储层进行了精细评价处理,合理地剔除了钙质夹层和泥质夹层,确定了各油井的有效厚度,提高了研究区目的层段油藏测井解释和有利区预测的精度。  相似文献   

14.
常规的瓜胶压裂液体系对油藏伤害的主要因素是残渣大、伤害率高以及由体系配伍性不好造成的伤害。采用低用量瓜胶多核交联剂、多功能阻垢剂、选择性高分子断裂催化剂三种技术集成了微弱伤害瓜胶清洁压裂液体系,对其耐温耐剪切性能、破胶性能、岩心伤害及配伍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体系耐温耐剪切性能良好,破胶残渣为72 mg/L,对岩心的伤害率<10%,破胶液与地层水配伍性良好,并在陕北地区进行了现场应用。  相似文献   

15.
随着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不断向深层超深层储层发展,常规胍胶压裂液不能满足高温超高温储层压裂施工需求。国内外学者致力于从胍胶耐温改性与新型耐高温交联剂合成两个方向提升胍胶压裂液的耐温性能,同时研究了胍胶压裂液对储层的伤害机理,取得了较大进展。本文回顾了近年来国内外耐高温胍胶压裂液的发展动态,阐述了关于耐高温改性胍胶和耐高温交联剂合成的研究现状,从胍胶压裂液对储层的伤害类型和伤害机理角度进行了总结,重点分析了胍胶压裂液对高温储层伤害机理的研究进展。最后指出,应该继续通过化学改性进一步提高胍胶自身的耐温性能,同时加强对破胶剂和纳米交联剂的研究,并提出高效低伤害的纳米交联压裂液是耐高温胍胶压裂液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常规的瓜胶压裂液体系对油藏伤害的主要因素是残渣大、伤害率高以及由体系配伍性不好造成的伤害。采用低用量瓜胶多核交联剂、多功能阻垢剂、选择性高分子断裂催化剂三种技术集成了微弱伤害瓜胶清洁压裂液体系,对其耐温耐剪切性能、破胶性能、岩心伤害及配伍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体系耐温耐剪切性能良好,破胶残渣为72 mg/L,对岩心的伤害率10%,破胶液与地层水配伍性良好,并在陕北地区进行了现场应用。  相似文献   

17.
随着勘探开发技术的提高,特低渗透油藏投入开发的比例越来越大,但是开发过程中却碰到了越来越多的问题,例如,储层易受伤害,注入压力不断升高,水井注不进水就是问题之一,针对这种情况,以X特低渗透油田Z储层为例,通过室内实验确定了注水过程中导致储层伤害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①注入水中的机械杂质形成的堵塞;②注入水与储层岩石的不伍性;③注入水与储层流体的不配伍;④注入水中备种细茵对储层伤害。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孔渗测定、压汞资料和测井数据分析,认为长6层具有以下特征:研究区主要为岩屑长石砂岩及长石岩屑砂岩,胶结物含量较高,以高岭石和水云母为主。长6为低孔超低渗储层,孔隙类型主要为粒间残余孔和次生溶孔,微观结构评价属于中孔细喉型储层。沉积微相、砂体厚度和成岩作用是储层物性的重要影响因素,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厚度大,物性也较好。  相似文献   

19.
为缓解压裂过程造成的水锁伤害,需在压裂液中添加水锁抑制剂。以吸液量、表面张力、接触角、岩心渗透率伤害程度及液锁量等为考察指标,对水锁抑制剂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药剂SDY具有良好的防水锁性能,添加SDY的破胶液对岩心渗透率伤害程度较低,液锁量也较小。  相似文献   

20.
屈文强 《当代化工》2021,50(1):192-195
压裂及酸化作业后返排液处理是近年来低渗油田及非常规油气田开发面临的重要问题,在作业现场对返排液进行处理,处理后回注地层是最有效的解决措施.通过在延长油田某低渗油田开发区块现场取返排液水样进行化验分析,分析处理后水质指标情况,并利用实验分析了处理后压裂及酸化后排液对岩心的伤害情况.研究表明:现场水处理工艺处理后的水质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