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2.
变频器同步切换控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变频恒压供水系统中多泵变频循环软起动设计方案对变频器,电机和供不系统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指出其局限性和严重的危害性,并提出变频输出切换技术发展方向,即变频器和工频电网之间的同步切换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3.
利用DQ0坐标变换解决变频器输出的同步切换问题,结合空间矢量调制,使变频器能跟踪工频侧的相位、幅值并调整输出,从而实现交流异步电动机在工频和变频两端的自由软切换。通过仿真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4.
5.
7.
变频器控制电机一般都是一台变频器单独控制一台电机,如果是几十台或上百台电机,则需配几十台或上百台变频器,那么投资就比较大。而且当某一个变频器出现故障时,其对应的电机也不能动作,所以可靠性不高。针对这种情况,对于短时工作制的变频控制电机场合(以自动舞台场合必用的舞台吊杆为例),改变原有的一对一控制方式,设计了一个电气切换矩阵系统。此系统根据实际工作电机动作最大数来确定变频器的个数,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成本,而且由于每一台变频器可以控制每一台电机,控制的安全系数也大为提高。 相似文献
8.
对变频器切换控制及循环软起动的看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变频恒压供水系统中多泵变频循环软起动设计方案的局限性及其安全隐患 ,分析了切换对变频器、电动机和供水系统的影响 ,指出其严重的危害性。最后讨论了变频器和工频电网之间的同步切换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9.
10.
11.
针对污水处理行业为控制曝气池溶解氧含量使用的多台风机组 ,设计了专门的控制装置 ,仅用一台变频器 ,便可实现多台风机的软起动、鼓风量的变频控制。 相似文献
12.
介绍一种用于列车风扇交流电机的变频调速系统,变频器由MCS51系列单片微机控制.文中介绍了变频调速系统的硬件构成以及单片机产生脉宽调制波的原理和方法。由于系统采用了24边形磁通轨迹控制PWM方案,风扇电机运行时转矩脉动小、平稳可靠、噪声低。 相似文献
13.
基于CPLD器件的多路开关量控制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工业控制和微机机房控制系统中的需要,研制了由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构成的多路开关量控制系统。采用单片机和RS232通信接口,实现主机和控制模块的通信,接收前台刷卡机的登录信息,查询数据库,分配出相应的输出开关量,传输译码信号等。介绍了控制模块的设计思想、硬件电路和软件的设计。由CPLD完成开关量信号的译码、信号同步、输出锁存等工作,使整个控制系统更方便、稳定和高效。 相似文献
14.
计算并分析了调相机采用静止变频器启动的谐波特性,探讨了变频启动系统的变频特性及谐波特性对调相机启机保护的影响。为滤除变频状态下的主要谐波,提高调相机启机保护的计算精度,提出一种改进型的定频采样变数据窗离散傅里叶变换算法。该算法对fs/f0(采样频率/系统频率)为非整数时的固有误差进行补偿,并根据系统频率自适应优化每周期傅里叶变换计算的点数,同时采用拟合函数实时计算正余弦系数表。在此基础上,对调相机启机保护进行了改进,并给出了动作判据。在保护装置上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启机过流保护与启机零序电压保护在不同频率下精度较高,在变频工况下能够准确计算故障中的基波分量。此外,启机差动保护使用峰峰值算法进行差动启动计算,并结合改进型定频采样变数据窗离散傅里叶变换算法进行差流动作判别,能够确保该保护的可靠性与速动性。 相似文献
15.
16.
单相永磁同步电动机的变频调速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在分析电容分相单相永磁同步电动机的基础上,讨论了单相永磁同步是动机变频调速是产生圆形旋转磁场的条件,介绍了一种利用三相逆变器实现单相永磁同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的控制方法,仿真实验表明了该方法能在比较宽的频率范围内使电机获得良好的运行和调速性能。 相似文献
17.
变速风电机组调频特性分析及风电场时序协同控制策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受变速风电机组与同步发电系统弱耦合的影响,系统等效转动惯量和调频能力随风电渗透率的增加而减少。为此,文中研究了变速风电机组附加频率控制方式,分析了变速风电机组参与系统调频过程中输入机械功率与输出电磁功率的动态变化过程,对风电机组调频能力随风速的变化规律进行了量化分析,给出了风电机组参与系统调频过程中的有功增量与调频可持续时间的对应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风电场时序协同调频控制策略。依据该策略,风电场各风电机组按照风速—有功增量—可持续时间相依的调频介入与退出机制参与系统调频过程。仿真算例证明,通过协同风电机组间的调频深度,并对调频退出时机施行有序分散化的策略,既充分挖掘了风电机组参与系统调频的潜力,又有效降低了风电机组参与调频所带来的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供水设备变频-工频切换过程中出现的电流冲击现象,发现造成电流冲击最重要的原因并不是相位差,而是转速不匹配.通过分析找到了转速降低的原因,提出了防止转速降低的方法.试验表明通过设置合适切换前后的转速,可以保征切换无明显的电流冲击现象发生,切换过程平稳. 相似文献
19.
20.
分析了流体类机械设备在变频-工频切换过程中出现的电流冲击现象,发现造成电流冲击最重要的原因并不是相差造成的,而是转速不匹配造成的.通过分析找到防止和降低电流冲击的方法,即通过设置合适的切换时间,保证切换前后的转速差,设置多重互锁等方法可以保证变频和工频间切换的平稳和可靠.实验表明通过设置合适的切换时间切换前后的转速,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