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柠檬酸盐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钴、镍铁氧体.采用X射线衍射(XRD)、原子力显微镜(AFM)分析了铁氧体物相组成及微观形貌;用振动样品磁强计测定产物磁滞回线.以苯丙乳液为基相制备铁氧体涂层,用网络分析仪测试了涂层的吸波性能.结果表明,凝胶缓慢升温至850℃处理,得到结晶度良好的尖晶石型纳米钴、镍铁氧体,钴铁氧体平均粒径为36nm,镍铁氧体平均粒径为56nm.在5GHz~12GHz频段内,涂层的微波反射损耗大部分在10dB以上,具有良好的吸波性能.  相似文献   

2.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空心微珠表面制备出BaFe9(Ni0.5Cu0.5Zr)3/2O19铁氧体颗粒包覆层。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镜(SEM)对其进行分析表征。将这种复合材料与石蜡均匀混合,压制成内径3mm、外径7mm的圆环形试样。用矢量网络分析仪测其复电磁参数,计算并分析了它的电磁性能。结果表明:与溶胶-凝胶法制备的BaFe9(Ni0.5Cu0.5Zr)3/2O19单相材料相比,它们的介电损耗角正切、磁损耗角正切在不同的频段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吸波材料厚度为3mm时,空心微珠表面包覆BaFe9(Ni0.5Cu0.5Zr)3/2O19样品在10.8~18GHz频率范围内吸波性能要优于BaFe9(Ni0.5Cu0.5Zr)3/2O19的吸波性能。  相似文献   

3.
采用双复纤维作为吸收剂,在基体环氧树脂中平行、垂直、正交排列,制备出了吸波复合材料。分别研究了平行、垂直和正交排布双复纤维的微波吸收特性,并对双复纤维的吸波机理和吸波性能的影响因素作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双复纤维的吸波性能不仅与碳纤维含量有关,还与双复纤维在基体中的排列方式有关,当双复纤维平行排布、含量为0.5%(质量分数)时,复合吸波材料最大反射衰减为-27.3dB,低于-5dB的有效带宽为3.2GHz;当双复纤维垂直排布时其吸波性能不明显;当双复纤维正交排布、含量为1%(质量分数)时,吸波复合材料最大反射衰减为-29.3dB,低于-5dB的有效带宽为3.6GHz。  相似文献   

4.
以铁磁性粉体为吸收剂、聚氨酯为粘结剂,基于静电喷涂技术制备了具有优异吸波性能的雷达吸波涂层。结果表明,具有多层结构的雷达吸波涂层不仅可以在垂直入射条件下实现宽波段、高强度吸收,同时在斜入射条件下也具有极其优异的吸波性能。在入射角度为35°~70°范围时,其在厚度为1.2 mm时反射损耗峰在5~18 GHz范围内仍然可以达到-10 dB。特别的是,在入射角度为62°时,其反射损耗峰达到-50 dB,真正实现了宽波段、广角域、高强度吸收。此外,基于所设计和制备的多层铁磁性雷达吸波涂层,利用Ansoft HFSS搭建多层多界面仿真模型,结合有限积分法分析了典型损伤脱落对其吸波性能的影响,为后续开展多层铁磁性雷达吸波涂层维护与损伤评估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
以金属硝酸盐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W型BaCoZnFe16O27铁氧体。利用XRD,SEM和矢量网络分析仪对样品的结构、形貌和吸波性能进行了分析与测试。并考察了焙烧温度、焙烧时间对W型铁氧体的形成及吸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焙烧温度为1200℃、焙烧时间为2h,前驱体可全部转化为单一晶相的W型铁氧体。钴锌共掺杂致使W型BaCoZnFe16O27的磁晶各向异性场和自然共振频率发生改变,进而改善了样品在低频波段的吸波性能。单一晶相的BaCoZnFe16O27铁氧体在5.5GHz处对电磁波具有良好的吸收,最大吸收强度达-18dB,吸收大于5dB的频带带宽为1GHz。  相似文献   

6.
六角晶系铁氧体纳米晶微波吸收剂的微结构与磁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柠檬酸盐溶胶-凝胶法制备了Z型平面六角铁氧体纳米晶,并对其进行离子取代和稀土掺杂.采用X射线衍射 (XRD)、透射电镜 (TEM)对其物相组成、显微结构进行研究.发现在1250~1275℃焙烧温度下就可形成均匀单一的铁氧体纳米晶;磁性能和吸波特性研究表明,纳米晶的磁性能和吸波特性明显优于传统方法制备的铁氧体粉末.在X波段(8~12GHz)和Ku波段(12~18GHz)Co2-Z型铁氧体有多个吸收峰,最大吸收量达65dB,10 dB带宽达到6.5GHz,说明这是一种优质的宽频微波吸收材料.  相似文献   

7.
PANI/SrFe12O19复合材料的结构和吸波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氧化物法制备了导电聚苯胺(PANI)铁氧体磁性复合颗粒.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仪(XRD)和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等分析手段观测了复合粒子的形貌、结构和性能,采用矢量网络分析仪在0.5~20GHz频段内测试了材料的吸波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具有核/壳结构的导电聚苯胺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吸波性能.当SrFe12O19和Li0.45Zn0.1Fe2.45O4掺入量分别为15wt%和5wt%时,最大衰减为24.7dB,-8dB带宽达4.4GHz.因此通过调整复合体中铁氧体的含量和种类,可以调整其特性以满足不同需求.  相似文献   

8.
以NiZn铁氧体为主吸收剂,添加其他介质制成复合电波吸收材料,经垂直和平行磁场磁织构化处理后,在7.5~12GHz波段测试其吸波性能,发现样品的最大反射衰减量由原来的30.5dB分别增高到36.0dB和31.7dB,匹配厚度略增,面密度略降,吸收峰移向低频,10dB带宽略增.垂直和平行磁场织构化的双层结构,其吸波性能与单层相比有所改变.  相似文献   

9.
Fe_3O_4/锶铁氧体复合吸波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F127为表面活性剂和模板制备出分布均匀的Fe3O4颗粒,通过透射电镜分析,发现颗粒基本无团聚,且具有独特的结构和性质.将Fe3O4与锶铁氧体复合制成复合吸波材料,研究了复合材料的结构、形貌、磁性能与吸波性能.发现复合材料的吸波性能不仅与复合材料中各组分的配比有关,还与材料的种类和结构有关,我们制备的Fe3O4颗粒由于加入了共聚物F127 ,产生了独特的结构,有助于电磁波在材料内部的反射和干涉损耗,使得复合材料的吸波性能有较大的提高.当Fe3O4颗粒的含量为40%时复合材料的吸波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10.
通过熔炼法制备FeSiAl合金块体,破碎后利用球磨机进行扁平化处理,得到扁平化的FeSiAl合金粉体,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在其表面生成NiZn氢氧化物。然后通过反应釜水热法在FeSiAl合金粉末表面生成NiZn铁氧体,最后在真空中进行500℃热处理使铁氧体生长更加完全。研究了NiZn铁氧体粉体包覆FeSiAl合金复合材料的电磁性能。测试和仿真表明,相对于FeSiAl合金粉体复合材料介电常数下降明显,而复磁导率变化不大,作为吸波材料提高了阻抗匹配特性。因而,在FeSiAl合金粉体上包覆NiZn铁氧体,可显著改善FeSiA合金粉体的吸波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