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成必  吴熙群等 《矿冶》2002,11(4):39-42
赞比亚谦比西铜矿为一特大型铜矿,矿石中铜矿物属粗细不均匀嵌布,部分铜矿物嵌布粒度较细,矿物组成较简单。采用开路粗扫选一中矿再磨工艺处理该矿时,部分铜矿物以连生体或包裹体的形式损失在尾矿中,采用尾矿分级一粗粒中矿返回再磨的工艺,把含铜1%的粗粒中矿返回再磨,铜回收率提高了近5%,减少了铜的损失。  相似文献   

2.
谦比希铜矿以硫化铜矿为主,因原矿石中铜矿物的嵌布粒度不均匀,导致现有工艺条件下选矿指标有优化提高的空间.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以谦比希西矿体矿石为研究对象,分别考察了中矿再磨、尾矿再磨以及改质机优化入浮前的矿化条件等优化手段对选矿指标的影响.结果 表明:中矿再磨再选实验、尾矿再磨再选实验以及改质机强化浮选矿化条件的实验,均表明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选矿指标.且在超级搅拌,中、尾矿再磨等多种优化手段作用下,经一次粗选、两次精选、两次扫选的闭路流程,可得到铜品位26.61%、铜回收率93.34%的优质精矿产品.  相似文献   

3.
对德钦羊拉嵌布复杂的硫化铜矿石进行选矿工艺流程试验。多方案比较后确定采用粗磨选择性浮选-中矿再磨流程,连续浮选试验获得铜精矿品位20.18%,回收率78.64%。造成金属损失的主要原因是矿石氧化率偏高,部分硫化矿物嵌布极细,磨矿不够细。  相似文献   

4.
四川某地稀土矿重浮联合选矿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针对四川某地稀土矿石的工艺特性 ,采用粗磨、分级摇床重选、中矿再磨浮选的选别工艺 ,获得了良好的技术经济指标 ,为该稀土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较好的工艺技术  相似文献   

5.
李勇  罗星  夏瑜  吕长宽  覃鹏 《矿冶工程》2020,40(4):75-77
赞比亚某硫化铜矿铜品位1.57%,含铜矿物以黄铜矿、斑铜矿为主,脉石矿物以白云母、石英、黑云母为主。对该硫化铜矿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矿石在磨矿细度-74μm粒级占70%条件下,采用石灰作调整剂、丁基黄药作捕收剂、松醇油作起泡剂,经过一粗一精一扫闭路浮选流程,可获得铜品位33.86%、铜回收率97.37%的铜精矿,选矿工艺流程及药剂制度较简单,选矿指标较好。  相似文献   

6.
某微细嵌布铜矿的选矿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陕西某微细粒嵌布铜矿的矿石性质,进行了磨矿细度、捕收剂、调整剂、浮选精矿再磨等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磨矿-优先选铜-铜粗精矿再磨-铜精选-铜扫选尾矿选硫工艺,可获得铜精矿品位Cu16.94%,铜回收率80.89%;硫精矿品位S 36.77%,硫回收率78.85%的选别指标。  相似文献   

7.
洛阳某金矿石金含量达4.15 g/t,但金嵌布粒度细,且多以黄铁矿包体金形式存在,暴露解离较为困难,会影响金的回收。为给该矿石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对其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在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66%条件下,经1粗2精2扫、中矿顺序返回闭路浮选,获得的金精矿金品位为52.25 g/t、回收率为85.90%,但尾矿仍含0.625 g/t的金。为提高金回收率,对原闭路浮选中间产品进行了分析,发现扫选1精矿中含有较多未单体解离的黄铁矿。为此,在原闭路浮选流程基础上,增加扫选1精矿再磨作业(-0.043 mm占68%),重新进行了闭路试验,最终获得了金精矿金品位为57.40 g/t、金回收率90.88%,尾矿含金0.4 g/t的指标,较原闭路浮选指标明显提高,证明中矿再磨是提高该金矿石选别指标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
安徽某铜矿尾矿的选铁降硫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安徽某铜矿尾矿的矿石性质,采用磁选-铁粗精矿分级-粗粒精矿再磨-磁选-浮选流程,试验结果表明,可获得产率54.75%,铁品位67.59%,回收率84.74%,含硫0.047%的铁精矿。提高了该尾矿的铁精矿品位和回收率,并降低了铁精矿中的硫含量。  相似文献   

9.
针对某高硫铜矿石、铜矿物嵌布粒度较细、硫矿物嵌布粒度较粗,铜矿物与白铁矿、黄铁矿等矿物共生关系密切等特点,采用混合浮选、混合精矿活性炭脱药分离、中矿再磨再选的分步选别工艺,取得了良好的选别指标。闭路试验获得了铜精矿铜品位为18.36%,铜回收率为91.29%;硫精矿硫品位为36.78%,硫回收率为86.60%的选别指标,铜精矿中金、银含量分别为4.39g/t和22.62g/t,达到了计价标准。  相似文献   

10.
张晓峰 《金属矿山》2018,47(1):93-96
新疆某含石墨高钙型次生硫化铜矿石铜品位为1.95%,次生硫化铜占总铜的92.82%,主要铜矿物为斑铜矿、辉铜矿、蓝辉铜矿、铜蓝,其他金属矿物有黄铁矿等;脉石矿物以方解石、石英、云母、高岭石等为主,并含有少量片状石墨。铜矿物主要呈浸染状、团粒状、不连续脉状、细脉状产出,粒径主要为0.037~0.15 mm,与黄铁矿、石墨等脉石矿物嵌布关系密切。为了确定该矿石的合适开发利用工艺,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矿石在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85%的情况下进行1粗3精2扫流程处理,获得了铜品位为23.83%、铜回收率为75.06%的铜精矿1;精选尾矿合并进行1粗2扫浮选,精选尾矿合并粗选的粗精矿再磨至-0.038 mm占97%后进行3次中矿精选,获得了铜品位为13.01%、铜回收率为14.08%的铜精矿2,综合铜精矿铜品位为21.07%、回收率为89.14%的铜精矿,较好地实现了铜矿物的分离回收。  相似文献   

11.
永平铜矿选矿工艺的技术改造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李崇德  项则传  喻正军 《矿冶》2000,9(3):24-28,14
永平铜矿选矿厂投产后不久 ,碎矿工艺流程由于洗矿效果差、粉矿仓内矿料结拱 ,导致流程不畅 ,因此取消洗矿作业 ,并为中碎预先筛分的筛下粉矿设单独的平面矿仓。在这些措施的基础上 ,整个破碎流程打通 ,实现了达产。在浮选工艺方面 ,生产初期使用的混合浮选流程 ,不能充分适应矿石性质 ;生产对比表明 ,分步优先浮选工艺较混合浮选工艺 ,对银、铜回收率都有提高 ,硫回收率相当 ,但生产中该工艺铜粗选 pH值难以控制 ,硫回收率不稳定 ;吸取其优点 ,改造成等可浮工艺 ,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赤城县石槽铜铁矿选矿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石槽钢铁矿矿石进行了原矿直接磁选、原矿先浮选—浮选尾矿磁选流程试验研究。通过试验,最终确定采用先浮后磁选矿工艺.先浮选回收铜,然后对浮选尾矿进行磁选选别铁,铜、铁粗精矿分别再磨精选的工艺流程。小型闭路试验获得了铜品位21.05%、铜回收率76.04%、含金1.78g/t、金回收率41.83%、银278g/t、银回收率39.62%的铜精矿和铁品位63.17%、铁回收率75.58%的铁精矿.有价元素得到综合回收。  相似文献   

13.
铜转炉渣选矿回收技术研究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魏明安 《矿冶》2004,13(1):38-41
总结了转炉渣的一般特点和选矿的一般规律。在对国内某转炉渣进行选矿回收技术研究后 ,提出处理该转炉渣的适宜技术条件为粗选浓度 45 %~ 5 0 %、浮选机充气量 3 3L/min和阶段磨阶段选流程 ,取得了铜精矿铜品位 3 0 82 %、回收率为 90 0 5 %的实验室闭路试验指标  相似文献   

14.
某难选钼矿选矿工艺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黑龙江某难选钼矿进行选矿工艺技术研究。该钼矿含低品位铅、锌,可进行综合回收。有用矿物嵌布粒度细,层状硅酸盐含量高,易泥化。采用钼铅混合浮选—中矿再磨—选锌工艺流程,获得如下试验指标:钼精矿品位45.22%,钼回收率87.04%;铅精矿品位55.46%,含锌3.82%,铅回收率75.12%;锌精矿品位46.120%,含铅0.47%,锌回收率86.23%。  相似文献   

15.
介绍武山铜矿碎磨矿工艺流程的沿革及其发展趋势。通过采用自磨工艺流程 ,解决了碎磨矿生产流程不畅的问题 ,实现了井下矿山达产达标  相似文献   

16.
某含碳铜矿的选矿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某含碳铜矿的矿石性质,通过对其选矿工艺条件的试验研究,确定采用抑碳浮铜的浮选工艺流程,获得了较好的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17.
李崇德  郭可宁等 《矿冶》2001,10(2):27-30
研究了矿床中银的赋存状态及其浮选回收存在的问题 ,认为伴生银回收率低主要是尾矿中银的损失所致 ,其次是入选矿石的硫品位偏高和大幅度波动引起。试验表明 ,铜硫分步优先浮选工艺和中矿再磨都能提高伴生银的回收率 ;生产中采用等可浮工艺能较好实现伴生银的回收 ,1998年银的回收率达到 5 6 3%  相似文献   

18.
云南某氧化铜矿的选矿试验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本文主要针对云南某地低品位氧化铜矿样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混合捕收剂,经过一次粗选、一次扫选和两次精选的浮选流程,可获得铜精矿的品位为15.64%,回收率为73.86%的浮选指标。  相似文献   

19.
难选复杂铜矿石选矿工艺探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安徽某铜硫矿石黄铜矿与脉石关系密切,以中、细粒嵌布为主的粗、中、细、微极不均匀嵌布,现采用优先选铜—选硫工艺,生产指标不理想,通过试验研究,对工艺流程进行优化,研制高效铜捕收剂BJA,铜中矿选择性再磨,有利于细粒级铜矿物的回收,铜回收率提高2.04%,使用新型硫抑制剂B1低碱度下实现铜硫分离,并且有利于后续作业回收硫矿物,B1无毒,药剂成本与石灰工艺比较基本持平,矿山外排废水碱度将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