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活性炭在腈纶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系统地研究了活性炭在硫氰酸钠一步法腈纶生产系统中的除杂效果。实验和生产应用表明:活性炭的表观密度较小,微孔结构较丰富者,除杂效果较好;活性炭对杂质的吸附具有选择性,对非极性和微极性有机物质有较好的吸附作用,吸附率为溶液含杂量的28%—36%,最大吸附量为26g/(100g活性炭),活性炭不宜单独连续用于NaSCN一步法腈纶生产涂杂。可用于非连续性除杂和质量事故处理除杂。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活性炭作为吸附剂处理含硫氰酸钠废水。实验结果表明,吸附的最佳条件为:吸附温度为20℃、吸附时间为40min、活性炭投加量为0.4g、废水pH为5。在此条件下,使100mL废水中硫氰酸钠的浓度从200mg/L降到15mg/L,硫氰酸钠去除率达到92.5%。  相似文献   

3.
陶瓷膜分离净化硫氰酸钠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陶瓷膜分离净化湿法腈纶溶剂硫氰酸钠物料,分析了膜通量随运行时间的衰减变化趋势及浓缩倍数与膜通量衰减的关系,确定了恢复膜通量的方法,比较了不同膜管的分离效果和分离特性。结果表明:陶瓷膜能有效截留硫氰酸钠物料中的杂质,水不溶物去除率大于75%;膜通量都随运行时间的延长而衰减,当平均膜通量低于设计膜通量时,可采用热纯水进行洗脱,使膜通量恢复;当热纯水无法使膜通量恢复,可采用化学方法或更换膜管;不同膜层厚度的膜管对膜通量影响不大,但厚层膜管的分离除杂效果好。  相似文献   

4.
以油茶果壳为原料,以氯化锌为活化剂,在减压条件下热裂解制备活性炭。探讨氯化锌溶液的质量分数、体系压力、活化温度、活化时间对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影响;通过低温氮气吸-脱附表征了样品的比表面积及孔结构,采用红外光谱仪分析了样品的表面官能团。得到制备该活性炭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氯化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60%、料液比1∶3(即每毫克固体物料加入3 m L液体物料,下同)、体系压力为0.05 MPa、活化温度为450℃、活化时间为1 h,在该条件下得到的活性炭碘吸附值为1 120 mg/g,亚甲基蓝吸附值为373.16 mg/g,比表面积为2 023.15 m2/g,总孔体积为2.34 cm3/g,平均孔径为4.63 nm。减压条件下制备的活性炭具有优良的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5.
活性炭表面性质对染料废水生化出水深度净化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种类活性炭对实际废水的吸附效果差异很大,由此对某大型染料生产厂的染料废水生化出水进行了活性炭吸附实验研究,对具有不同表面性质的活性炭的吸附效果进行了比较,探讨了染料废水生化出水吸附效果与活性炭表面官能团、吸附指标、比表面积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活性炭的吸附作用不仅与活性炭比表面积有关,还与孔结构有密切关系;染料废水生化出水中的溶解性有机物与活性炭表面碱基团可通过氢键、静电作用在活性炭表面吸附。  相似文献   

6.
活性炭纤维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活性炭纤维是以有机纤维为前驱体通过不同途径而制得,在吸附方面具有独特的性能特征,其吸附特性与孔结构、孔分布、微孔表面积以及表面化学等有极大的相关性。本文就活性炭纤维的原料、制法、孔结构控制、表面化学特性、应用前景等方面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  相似文献   

7.
以油茶果壳为原料,以氯化锌为活化剂,在减压条件下热裂解制备活性炭。探讨氯化锌溶液的质量分数、体系压力、活化温度、活化时间对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影响;通过低温氮气吸-脱附表征了样品的比表面积及孔结构,采用红外光谱仪分析了样品的表面官能团。得到制备该活性炭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氯化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60%、料液比1∶3(即每毫克固体物料加入3 m L液体物料,下同)、体系压力为0.05 MPa、活化温度为450℃、活化时间为1 h,在该条件下得到的活性炭碘吸附值为1 120 mg/g,亚甲基蓝吸附值为373.16 mg/g,比表面积为2 023.15 m2/g,总孔体积为2.34 cm3/g,平均孔径为4.63 nm。减压条件下制备的活性炭具有优良的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活性炭吸附分离硫氰酸钠溶剂中铁离子的实验研究,优选了合适的活性炭品种及pH值,测定了等温吸附曲线,考察了吸附动力学,同时还采用动态吸附的办法验证了酸碱再生活性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在酸性体系中活性炭对不同木素的吸附,通过金相显微镜、BET、红外等手段对木素、活性炭进行了表征。模拟铅炭电池运行温度,考察了活性炭在不同温度下对木素的吸附性能,探讨了木素、活性炭的特征与吸附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实验用活性炭具有明显的多孔结构,主要为微孔和中孔;表面含有的主要官能团为羧基、羟基、酰胺基;3种木素的表面形貌、颗粒大小有较大区别;活性炭对木素的吸附属于低温吸附,对粒径较小的木素的吸附性略强。  相似文献   

10.
探索HPD300、AB-8、HPD100、DM301、D101五种不同型号大孔吸附树脂对枸杞多糖纯化工艺的影响。将水提法与大孔吸附树脂相结合,采用静态吸附法,以除杂率和多糖保留率作为评价指标,比较对枸杞多糖纯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等条件下,HPD300大孔吸附树脂对枸杞多糖的除杂率和保留率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1.
中华麦饭石表面性质测定及吸附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麦饭石是一种矿物中经。其药理作用在某些方面与吸附有直接关系。麦饭石作为一种人体所需微量元素的矿物营养源且具有一定生物活性而被人们研究和应用。并有麦饭石产品开发,但一般都缺乏定量数据。  相似文献   

12.
太西无烟煤制活性炭乳隙结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CARLO-ERBA 1800自动吸附仪上使用N2吸附法分析了以太西无烟煤为原料,用几种不同工艺生产的煤基活性炭的孔隙结构。用BET方程处理N2等温吸附数据,测得活性炭的BET表面积和孔体积,计算出活性炭的平均孔半径,研究了活性炭的孔径分布情况,用丁烷工作容量(BWC)来分析评价活性炭的吸附--脱附性能,分析结果表明用催化活化法制备的活性炭吸附--脱附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13.
Lignocellulosic wastes are interesting precursors for carbon products. The high amount of Na observed in kraft lignin makes it a promising precursor for the preparation of activated carbons for desiccant applications. Water adsorption capacity and kinetics of kraft lignin‐based chars and activated carbons with different burn‐off and inorganic matter content have been studied. CO2 partial gasification of lignin char develops a wide porous structure. An increase of the micropore volume can be observed at low to medium burn‐offs. At degrees of higher activation the mesoporous structure develops. For very high burn‐off the porous structure is destroyed by coalescence of the pores and reduction of the carbon material. The carbons obtained show atomic surface concentrations of sodium from 7.6–15.4%, as revealed by XPS analysis. Water vapour adsorption isotherms have been obtained in a thermogravimetric system and have been fitted by a DS model, which properly represents the experimental data. The kinetics of water vapour adsorption follows a linear driving force mass transfer (LDF) model. The presence of sodium and oxygen surface groups on the carbon surface enhances water vapour adsorption at low relative pressure. Activated carbon produced at 41% burn‐off shows the highest water vapour adsorption at low relative pressures, as a consequence of the high sodium dispersion on its surface. The sodium dispersed over the carbon surface undergoes clustering as gasification proceeds, decreasing the number of active centres. For burn‐off higher than 41%, this behaviour produces a decrease in the water adsorbed at low relative pressures. Copyright © 2007 Society of Chemical Industry  相似文献   

14.
郭林  曹长青 《当代化工》2014,(1):27-28,31
MDA缩合工段生产的废盐水中含有少量的胺类有机物,主要是苯胺、MDA等。废盐水中NaCl、NaOH浓度高,一般的处理方法难以实现。采用活性炭法处理含胺废盐水,对影响活性炭吸附的因素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吸附效果好且预处理容易的大颗粒活性炭进行脱附很困难,不现实,不经济,大颗粒活性炭在MDA浓度为1×10-6时,吸附达到平衡,不再吸附MDA,吸附后的活性炭难以回收利用。  相似文献   

15.
采用竹炭与壳聚糖复配的方法,并以海藻酸钠作为交联剂制备竹炭壳聚糖吸附剂,考察了制备过程中的交联剂种类、原料配比、操作条件及吸附过程中的吸附时间、溶液酸度等对Cr(Ⅵ)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竹炭壳聚糖比活性炭壳聚糖具有更好的吸附性能;壳聚糖的交联剂对吸附性能的影响不大;当m(竹炭)∶m(壳聚糖)为1∶2,吸附t为30 min,溶液pH为5~7时,竹炭壳聚糖吸附剂对Cr(Ⅵ)有较好的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16.
《无机盐工业》2015,47(6):60
合成了主要成分为粉煤灰和活性炭的新型吸附材料,并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吸附材料处理含DMAC(N, N-二甲基乙酰胺)废水的效果。吸附材料最佳制备条件:粉煤灰与活性炭质量比为3∶1,硅酸钠加入量为25%(硅酸钠占粉煤灰、活性炭、硅酸钠总质量的质量分数),煅烧温度为800 ℃。吸附材料处理含N, N-二甲基乙酰胺废水最佳条件:pH为3,吸附剂投加量为25 g/L,吸附时间为40 min,吸附温度为30 ℃,在此条件下CODCr去除率为75.92 %。  相似文献   

17.
浸渍法改性活性炭脱硫(H2S)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邱琳  宁平  任丙南 《贵州化工》2005,30(2):19-21
针对普通脱硫剂的硫容较小的问题,我们利用浸渍液对活性炭进行改性试验。结果表明,用7%的碳酸钠(Na2CO3)溶液作为浸渍液对活性炭改性制得的脱硫剂比普通纯活性炭脱硫剂的硫容提高近30%。试验还考查了浸渍液种类、浸渍液浓度、温度对脱硫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以石墨片微元构建的多孔碳材料作为活性炭的结构模型,采用巨正则蒙特卡罗方法(GCMC)和分子动力学方法(MD),从分子层面研究甲烷和甲苯在活性炭中的吸附和扩散特性. 结果表明,石墨片微元大小对多孔碳材料吸附甲烷和甲苯有一定影响,37个碳环构成的多孔碳材料是最佳的吸附结构;甲烷气体在活性炭材料中扩散较快,甲苯在活性炭中扩散较慢,随碳环碳原子数增加,气体在多孔碳材料中的自扩散系数逐渐增大;引入基团会使最优密度向高密度方向偏移,用不同基团表面改性的吸附量顺序为羟基>氨基>羧基>未改性,基团引入会改善材料的孔结构,有利于吸附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19.
袁权  李海红  刘浩杰 《化工进展》2022,41(9):4986-4994
以硝酸改性活性炭为原材料,制备电吸附电极,并研究其对8种常见金属盐离子的吸附特性;分别采用扫描电镜、比表面积及孔径分析仪、红外光谱仪和电化学工作站等对改性前后材料的性能进行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改性后的活性炭相比于改性前拥有更好的孔隙结构,含氧官能团增多,制备出的电极电化学性能更好;在除盐实验中,制备的电极对价态越高的离子去除速率越快但去除率越低;对于同价态离子,水合离子半径越小时去除速率越快且去除率越高;离子从溶液到电极表面再到活性材料孔道内部的过程,主要为物理吸附过程,也存在较微弱的化学吸附。  相似文献   

20.
通过重量法测定吸附等温线,研究了C2H4/CO2混合体系在活性炭上的吸附分离。采用高精度的智能重量分析仪,测定了C2H4和CO2纯组分以及混合组分在活性炭上的吸附等温线,将测量值与DL-IAST模型计算值进行比较,并计算出了C2H4的吸附选择性。结果表明,DL-IAST模型可以准确地描述C2H4和CO2纯组分在活性炭上的吸附;不同摩尔分数下,C2H4/CO2混合体系的DL-IAST模型计算值与实验值吻合得较好,C2H4摩尔分数越大,模型的相对偏差就越小;随着压力的增加,C2H4的吸附选择性减小,C2H4摩尔分数越大,C2H4的吸附选择性也减小。DL-IAST可以准确地描述C2H4/CO2混合体系的吸附等温线以及推算出C2H4的吸附选择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