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序批式生物膜法除磷技术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详述了序批式生物膜法(SBBR)的工作原理与技术特点,介绍了除磷的生化机理、工艺选择、影响因素,探讨了国内外生物膜法除磷技术的发展状况,为污水生物除磷提供了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淹没式生物膜法除磷生物膜特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除磷生物膜特性的研究是探明生物膜除磷机理的前提.除磷反应器中的生物膜具有生物量大、污泥含磷量高的特性,污泥产率为0.199 6 kgDS/kgCOD;通过菌属鉴别试验,分析了除磷生物膜中微生物的特点和其在生物除磷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确定出淹没式生物膜法除磷工艺中的优势菌属为假单胞菌属,其次依顺序为气单胞菌属、芽孢杆菌属、微球菌属、硝化杆菌属.  相似文献   

3.
淹没式生物膜法除磷生物膜特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除磷生物膜特性的研究是探明生物膜除磷机理的前提。除磷反应器中的生物膜具有生物量大、污泥含磷量高的特性 ,污泥产率为 0 1996kgDS/kgCOD ;通过菌属鉴别试验 ,分析了除磷生物膜中微生物的特点和其在生物除磷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确定出淹没式生物膜法除磷工艺中的优势菌属为假单胞菌属 ,其次依顺序为气单胞菌属、芽孢杆菌属、微球菌属、硝化杆菌属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生物除磷工艺的机理、流程,并通过对污水处理厂实际运行效果的研究,得出在不改变根据规范所设计的曝气池体积前提下实现生物除磷目标的新思路。通过对污水处理厂实际运行数据的统计,证明生物除磷工艺与以往处理工艺相比在运行成本上更为节约,伴随污水除磷处理产生的剩余污泥更少。所以基于生态和经济方面的考虑,在新建或改建带有除磷工艺的污水处理厂时应尽量考虑采用生物除磷工艺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强化吸附作用在生物除磷工艺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提高生物除磷的效果和稳定性,将强化吸附作用应用于生物除磷工艺,即在传统的厌氧-好氧除磷法(A/O法)前加一停留时间约15min的吸附池。经对比试验,证实强化吸附法比传统A/O法有更高的磷去除率。  相似文献   

6.
生活污水生物除磷研究及工艺发展进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活污水除磷是一项重要的水污染控制技术.综述了处理生活污水常用的传统生物除磷工艺和反硝化除磷工艺,以及各种生物除磷工艺的优缺点.针对不同的水质以及达标要求,可以选择适合的工艺,对于实际工程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影响CASS工艺除磷效果的运行参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ASS工艺由于其优良的除磷脱氮功能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以正交试验的方法,研究曝气比、污泥回流比、SRT和MLSS4个运行参数对CASS工艺除磷效果的影响。通过SPSS统计软件进行方差分析,并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分析了曝气比、污泥回流比、SRT和MLSS 4个运行参数对除磷效果的影响顺序,以及在不同水平上对除磷效果的影响,总结出最佳的试验组合为曝气比(0.5)、污泥回流比(0.2)、SRT(10d)、MLSS(2000mg/L)。  相似文献   

8.
从连续稳定运行的AAO污水处理系统曝气池污泥中分离筛选出4株聚磷菌(编号为P1,P2,P3,P4)进行吸放磷实验。结果表明:4株聚磷菌具有较强的去除污水中磷酸盐的能力,均表现出明显的厌氧释放磷、好氧吸收磷的特征,其中P1细菌的吸放磷特征最为显著,对废水磷的最大去除率可达到75.51%,P2、P3、P4对磷的最大去除率分别为8.77%、47.26%、30.19%。通过对4株细菌的16S r DNA序列进行测序分析,鉴定出P1、P2、P3、P4分别属于微杆菌属、芽孢杆菌属、塚村氏菌属、塚村氏菌属细菌。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洗衣废水为处理对象,采用SBR生物处理工艺,在三种工况条件下,探索了废水生物除磷工艺的运行特点,研究了在SBR中加入混凝剂(FeCl_3)和组合  相似文献   

10.
王梅强 《给水排水》2004,30(3):14-18
总结了韶山市污水处理厂设计思路及经验 ,探讨了折流淹没式生物膜法工艺在中小型污水处理厂运行情况。对该工艺的流程、设计及运行参数进行了介绍 ,并分析了该工艺的机理及特点。运行实践表明此工艺在该工程中处理效果能满足GB1 891 8- 2 0 0 2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