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简述了作者近十年来在胜利、华北、大港、辽河和中原等油田和地区从事沉积学和沉积相科研工作的十个方面的基本认识和工作成果。  相似文献   

2.
本文总结了渤海湾盆地下第三系的演化和发育特征,认为沉积物重力流沉积体系发育,湖泊风暴岩也可成为良好储层.叙述了新地层学原理(垂向加积作用和侧向加积作用)在油气勘探中的作用.讨论了渤海湾盆地下第三系陆相碎屑岩的埋藏成岩作用,对储层空间的形成机理提出了新的认识,认为砂体微相和成岩作用共同控制着储层物性变化.并进一步指出了储层地质学在油气勘探中新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渤海湾盆地早第三纪构造样式的演化   总被引:38,自引:1,他引:38  
在伸展和走滑两种活动体制下,渤海湾盆地早第三纪构造样式有五种类型.孔店-沙四期主要发育非旋转地堑、旋转半地堑、滚动半地堑和走滑地堑,沙三-沙二期以滚动半地堑和复式半地堑为主,沙一-东营期主要发育滚动半地堑、复式半地堑和走滑地堑.盆地构造样式的演化遵循着三个序列,即旋转半地堑→滚动半地堑→复式半地堑序列、非旋转地堑→滚动半地堑→复式半地堑序列和非旋转地堑→走滑地堑序列.演化序列本身存在差异并受断裂活动的控制.构造样式的演化具有明显的地区性特点,后两种序列沿郯庐断裂带、沧东-兰聊断裂带和太行山东麓断裂带发生,与三条岩石圈走滑带吻合.第一种序列发生在上述三条走滑带之间,构成两个伸展区.构造样式的演化与烃源岩、油气藏和含油气系统的性质和分布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伸展体制下的拆两滑脱构造概念及大陆伸展模式,并以渤海湾第三纪断陷盆地、焉耆中生代盆地为例,重点论述了伸展作用对盆地的形成演化、沉积体系的发育、含油气系统的各种静态要素、动态过程的控制作用,认为油气勘探与折离构造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内在联系和成生关系。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构造、沉积、成藏相互关系的基础上,系统论述了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第三纪同沉积构造对沉积和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揭示了同沉积构造有利于油气的生成、运移、聚集和保存。分析认为,在大中型油气藏相继被发现之后,当前应该充分运用层序地层学理论、含油气系统理论及成藏动力学理论,研究东营凹陷同沉积构造的发育演化过程对沉积过程、圈闭形成过程以及成藏过程的控制作用和时空匹配关系,以提高勘探效果。同沉积构造研究由定性研究趋于向定时和定量方面发展,不但更加重视动力机制研究,也开始逐步完善定量化过程模拟。  相似文献   

6.
渤海湾盆地新生代断裂活动与含油气系统形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池英柳  杨池银 《勘探家》2000,5(3):41-48
渤海湾盆地是一个以新生代为主要成盆期的大型板内裂谷盆地,断裂和裂陷活动是新生代构造变形的主导方式,对含油气系统形成及其特征有广泛和深刻的影响。数量众多、走向不同断裂的活动,形成多断块多断陷和凹凸相间的构造格局,奠定了多含油气系统发育的基础。断裂幕式活动,引起沉积空间和湖盆范围周期性扩张与收缩,控制了生储盖及其组合特征。裂陷中心从盆地外带向盆地中心迁移,使得盆地不同部分凹陷发育史不同,形成三种类型凹  相似文献   

7.
经济发展与用能紧张使人们对“石油是怎样生成的?”,“中国的石油够用多少年?”这类话题更为关注。为此,我特地走访了我国著名含油气盆地沉积学专家、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薛叔浩教授。  相似文献   

8.
9.
10.
11.
渤海湾盆地含油气层系区域分布规律与主控因素   总被引:42,自引:8,他引:42  
渤海湾盆地含油气层系多、时代跨度大,各地区主力含油气层系明显不同,理清含油气层系分布规律,对油气勘探有重要意义。文中以构造演化历史和地层层序发育特点综合研究为基础,分析该盆地含油气层系的区域分布规律和主要控制因素。认为:(1)构造演化历史是多含油气层系形成的首要控制因素,决定了纵向油气分布的总体特点。构造演化历史相似的凹陷,一般具有相同的主要含油气组合,该组合探明油气储量占全凹陷的70%~80%。(2)盆地外围隆起是主物源区,凹陷与盆外隆起的空间配置关系,对纵向层序组成和生储盖岩系发育特点有重要影响,进而控制含油气层系分布。(3)断裂带明显的走滑作用,可提高断层的封闭性,使较多油气聚集在下部层位中。(4)油气资源丰度高的凹陷,含油气层系时代跨度大,资源丰度较低的凹陷,主要油气藏分布在成熟生油岩体附近。  相似文献   

12.
为深入分析渤海湾盆地乐亭凹陷油气生成条件及成藏规律,对其下第三系含油气系统进行了综合研究,结果表明:区内存在丰富而成熟的烃源岩,暗色泥岩分布范围广且具备生烃能力,沙三中、下段泥质岩以及沙一下段泥质岩均具有良好的封盖性;发育有下生上储、自生自储2种生储盖组合形式;存在有断块(鼻)圈闭、岩性圈闭、地层圈闭、复合圈闭等多种圈闭类型;油气以砂岩疏导层供油、断层供油和不整合面供油3种方式进行运移和聚集;下第三系含油气系统经历了隆升褶皱变动、断陷、沉降3个主要阶段。以源岩潜量指数(SPI)为参数对含油气系统进行了评价,指出以侧向运移为主的自生自储式成油组合具备有利的成油条件,以垂向运移为主的下生上储式成油组合成藏条件次之。   相似文献   

13.
渤海湾盆地滩海地区油气富集规律与油气勘探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牛嘉玉  李峰 《石油学报》2000,21(2):9-13
经过多年的勘探实践,渤海湾盆地滩海地区虽然目前的勘探程度仍很低,但在认识和实践两方面却均有较大的突破。依据盆地自第三纪古新世以来,沉积和沉降中心由陆地周缘向海域中心的逐步迁移特征,并从含油气体系的角度,结合已知含油气区带,探讨滩海地区所处的有利石油地质位置和含油气特征。滩海地区正处于Es4—Es3和Es1—Ed两大套生烃岩系的叠置复合区。同时具备陆上的Es3和Es1以及海上的Ng和Nm等多套区域盖层。两大套烃源岩供油期长(Ed—Q),形成Ar至Nm多套含油气层系。油气非常富集。  相似文献   

14.
中国含油气盆地的变格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中国陆壳有其自身独具的特殊性,即中国陆壳的核心——中国地台,是全球9大地台中规模最小的一个、沿纬向延伸的一个;泛大陆形成后由于太平洋板块的生成及印度洋的扩张,中国陆壳处于四面受挤的地球动力环境之中,中国大陆岩石圈出现下拱上张的应力反应,使中国大地构造格局呈现以断裂运动为特征的断块构造性质。使中国含油气盆地的成盆机制从前侏罗纪的大洋张开与闭合的槽台体制转变为大陆张开与闭合的裂谷体制,构造格局从前侏罗纪东西延伸的纬向构造转变为侏罗纪以来东部出现北北东向延伸的经向构造,沉积类型从前侏罗纪的海相沉积为主转变为侏罗纪以来以陆相沉积为主。 中国含油气盆地呈现一个转折、两个世代、三种变格,断穿岩石圈或地壳的深断裂网络将含油气盆地分成了东西2大群、4个带,使中国含油气盆地具有东部以原生油气藏为主,西部以次生油气藏为主等石油地质特征。  相似文献   

15.
廊固盆地早第三纪浊流沉积的流体性质演化与持续时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廊固盆地下第三系粒级递变砂岩,系浊流在流动体制下的沉积结果,在其沉积过程中逐渐向牵引流转化。大多数浊流在刚一出现牵引流或出现牵引流之后不久就结束了其沉积史。浊流具有流动速度快、搬运距离短、沉积速度快、持续时间不长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珠江口盆地东部前第三纪——早第三纪洼陷特征及油气前景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珠江口盆地前-早第三纪洼陷(指有一定沉积厚度的低凹及深陷地区,非构造单元)分为4种类型,即半地暂型、拗陷型、残留型及过渡型。着重对残留型和过渡型洼陷在地震剖面上反映的上、中、下三大构造层进行对比,认为下构造层为海相中生界,中构造层为陆相下第三系,上构造层为海相上第三系。研究了海相中生代地层的分布、结构、构造及含油气特征,指出东沙隆起东部及其相邻的潮汕拗陷东北部和珠一拗陷东部地区是寻找中生代海相油气藏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17.
东濮凹陷西洼南段早第三纪构造-沉积演史与该区的油气资源含量密切相关。结合研究表明,该区的盆地沉降不但与两侧的长垣断层和黄断层的活动有关,还与盆地的基底活动有关,断层活动与盆地活动的阶段性或幕式性导致盆地沉降量在时间上的不均匀性。同时,根据断层与基底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可将盆地的沉降方式划分为3种类型:断坳式,断陷式和坳陷式,这3种沉降方式所形成的地层型式,沉积体系及其组合模式也不同,断陷沉降期的地层型式为楔形及板状,是主要的生油地质:断坳及坳陷期的地层型式则主要为单面凸镜体状,可形成良好的储集岩层。  相似文献   

18.
渤海湾盆地是一个以新生代为主要成盆期的大型板内裂谷盆地,断裂和裂陷活动是新生代构造变形的主导方式,对含油气系统形成及其油气成藏有广泛和深刻的影响。数量众多、走向不同的断裂活动,形成了多断块、多断陷和凹凸相间的构造格局,奠定了多含油气系统发育的基础。古近纪时期断裂幕式活动引起可容纳空间和湖盆范围周期性扩张与收缩,形成了多套层序和生储盖组合,控制了纵向上多套含油气层系的形成。裂陷中心从盆地外带向盆地中心迁移,使得盆地各凹陷发育史不同,可分为三种类型凹陷;各类凹陷的主要生储盖组合、油气生成-运移-聚集作用过程、圈闭形成史不同,进而导致其油气分布特点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9.
鸡西含煤沉积盆地早期油气勘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鸡西盆地位于黑龙江省东部,1985年见天然气显示,盆地有效勘探面积约占盆地面积的二分之一,生油坳陷局部遭受破坏,地质条件复杂,勘探风险较大。盆内主要充填白垩系及第三系,其中下白至统分为鸡西群和桦山群,主要含煤层系鸡西群是油气勘探的目的层。下白垩统东荣组含海湾泻湖相暗色泥岩,而城子河组与穆棱组发育沼泽相煤和高碳泥岩。下第三系永庆组深湖相暗色泥岩丰富。烃源岩类型及纵向分布层位差异受沉积充填序列控制。孔隙型储层物性较差,具有实际意义的是裂隙型储层。生储盖组合匹配,已发现的天然气源于下白垩统鸡西群煤系地层,含气层的盖层是厚层泥岩与凝灰岩。鸡西盆地含有较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大部分为煤成气,是一个含气盆地,应以天然气勘探为主要目标。建议在梨树镇均陷下白垩统找气,在乎阳镇坳陷下第三系找油。  相似文献   

20.
廊固盆地早第三纪浊流沉积的流体性质演化与持续时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廊固盆地下第三系粒级递变砂岩,系浊流在流动体制下的沉积结果,在其沉积过程中逐渐向牵引流转化.大多数浊流在刚一出现牵引流或出现牵引流之后不久就结束了其沉积史.浊流具有流动速度快、搬运距离短、沉积速度快、持续时间不长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