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掺水集输系统中埋地输油管线的周围温度场进行模拟,发现管线中输送的油品散热的多少与管线周围环境温度的大小密切相关,环境温度是影响掺水温度、掺水量及系统能耗的重要因素。本文对不同环境温度下系统的能耗及在保证最低的回油温度,系统所需的掺水量进行计算,以分析管道周围环境温度对掺水系统的能耗、及某一掺水温度下系统的最小掺水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中国东部的长输管道主要输送高含蜡原油,含蜡原油在常温状态下的流动性较差,所以常采用加热输送工艺。为保证管道安全输送油品、同时能够经济运行,则应该研究正常运行工况下管道的热力特性,建立热力模型,使用模型计算不同工况(不同季节、不同输量等)下输油管道沿线的温度,与实际数据相对比,进行误差分析,总结温度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3.
综述了目前轻质油品非加氢脱硫以及原油预脱硫的相关技术,关于轻质油品非加氢脱硫技术详细叙述了氧化脱硫、吸附脱硫和溶剂萃取脱硫等技术的研究进展,简要介绍了络合脱硫、膜分离脱硫等技术,阐述了各非加氢脱硫技术的特点及脱硫效果;针对原油预脱硫技术,主要介绍了物理法原油预脱硫、超声-氧化法原油预脱硫、电化学法原油预脱硫以及微生物法原油预脱硫等技术的研究进展,指出应用能耗低、操作条件温和、脱硫效果好的非加氢脱硫手段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同时指出综合应用非加氢脱硫技术对原油进行预脱硫处理将是未来重要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俞高伦 《广东化工》2013,(22):41-42
以流花原油脱水为主线,通过探究流花原油对不同低温破乳剂在储罐中不同温度、不同混合程度、不同沉降时间,摸索出油水分离清晰、罐区能耗最小的操作条件和筛选出合适的低温破乳剂,并应用所选择的技术参数开展了针对性试验研究,效果较好,保证原油脱后含盐指标完成,为单炼流花原油提供了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5.
低闪点的原油作主机燃料油存在重大的安全隐患,会影响主机的正常运行。为了避免低闪点原油带来的风险,需提高原油的闪点,目前提高闪点的方法主要有闪蒸法和蒸馏法,其中闪蒸法有能耗小、安全性高、处理效率高等优点。本文以南海某油田油品进行分析,经厂家调研及模拟分析得出运用闪蒸法能显著提高原油闪点,达到了主机燃料油对闪点的要求,解决了燃油外购的弊端,对类似油田的开发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高寒状况下的原油稳定装置的运行,是在干气气源不足,温度过低的等恶劣条件下,对该套装置的进行部分改造。在这种特殊条件下使用正压原稳装置。运用必须技术手段和科学管理方法克服高寒的不利条件,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节约干气的使用,并且降低了能耗。保证了装置安全平稳长期运行。在技术方面和经济方面,探索出在这种高寒条件并且干气不足的正压原油稳定装置的运行方法。  相似文献   

7.
采用Petro-Sim软件对常减压装置进行模拟,分析现有设备能否满足不同的俄罗斯原油掺炼比,并为不同工况下装置的操作条件调整提供指导。为防止减压塔塔顶负荷过高,实际生产时减压炉炉管未投用注汽,增加了油品在炉管内的停留时间,可能会导致油品的大量裂解和结焦。通过减压炉模拟结果建立油品结焦曲线,从而可直观判断油品结焦倾向,判定安全操作区域,指导装置生产。  相似文献   

8.
谢雁  李龙东  李铁兵 《辽宁化工》2013,(12):1490-1492
通过对西部管道原油输送工艺现状的研究,发现了原油外输温度过高,引发的一系列问题,特别是破坏管道的防腐层和能耗过高,浪费能源等问题,提出了实施进一步的热能回收,即通过增设油-油换热器将出站高温原油热量进行回收,通过计算结果表明能够减少加热炉负荷,节省能源,在短期内就能实现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胶凝原油的蠕变特性对保障管道安全流动具有重要意义。现有蠕变模型在不同剪切应力下的拟合参数显著不同,不便工程应用。为此,研究从流变参量的非定常化角度出发,对经典Maxwell模型进行扩展,利用求解微分型本构关系的方法建立非定常参量蠕变模型。利用三种胶凝原油对蠕变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一个蠕变方程即可较好地描述油品在多个应力下的蠕变过程,拟合精度高,模型未知参数少,且拟合参数不随剪切应力变化。油品温度降低,胶凝原油黏弹性增强,模型拟合参数呈现单调变化趋势。借助拟合确定的模型参数对胶凝原油其它应力下的蠕变响应进行预测,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较为一致,表明模型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原油从地下开采出来后,都不同程度的含有水,包括乳化水、溶解水、游离水等。含水原油不仅在集输技术上难度大,而且对以后的储运及油品加工也带来了诸多不利因素。为了使开采的原油含水达到商品原油的含水指标要求,原油在联合站外输前,必须对含水原油进行脱水处理,保证外输前原油含水控制在5‰以内,联合站进行原油脱水工艺一般采取重力沉降、加热、加药(破乳剂)、还有本文重点介绍的,也是最常用的电脱水工艺技术。  相似文献   

11.
随着油田开采进入中后期,原油开采率较以往有了不同程度的减产,但我国仍有70%以上的原油需要管道来输送,而原油在管道长期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因为原油的粘性过大造成水力摩阻损失、结蜡等问题,导致原油输送效率降低,能耗增大。因此如何降低油田管道输送原油粘度过大的问题已经成为我们亟需去解决的难题。电磁法降粘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绿色环保技术越来越受到青睐,而且能耗极低,完全符合如今的能源可持续发展计划。通过外加电场,控制电场强度和频率,对原油进行处理,优选出电磁法对原油降粘效果达到最佳的电场参数。设计了一套模拟电磁场对管输原油的降粘装置,模拟不同电场强度以及不同频率的电磁法降粘实验。通过实验数据的对比分析,发现该装置极大的降低了原油的粘度,改善了原油的流动性。  相似文献   

12.
管道加热输送是我国原油常用的输送方式,特别是高粘易凝原油,在输送过程中需要消耗较多的热能和压能。在保证管道安全运行前提下,以管道系统单位能耗费用最小为目标,建立了优化的数学模型,对原油加热输送管线的运行参数进行优化设计。以某输送管线为计算实例,确定了经济合理的出站温度和压力等运行参数,对于降低热油管道能耗和运行管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3.
《广东化工》2021,48(14)
随着我国对进口原油的需求量不断增多,针对不同品质的原油在长输管道内的顺序输送的问题,分析了油品管道顺序输送过程中的混油机理及混油量的计算方法,结合马-南管道不同输量下的混油量计算,提出在管道顺序输送全过程中混油界面跟踪与切割方法及减少混油量的具体措施,为减少顺序输送的混油损失,保证油品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由于原油乳状液黏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乳状液的稳定性随温度升高而下降,从而有利于集输和脱水。因此,随着脱水温度的升高,油水混合液的黏度降低,流动性增加,有利于油水分离。所以转油站为了保证外输液温度,进行直接掺水工艺改造,可采取"低温集+高温输",实现节气节水的目的。本文对转油站双路掺水集输的外输直掺水升温工艺改造进行介绍以及改造后能耗的分析对比。  相似文献   

15.
油气集输工艺接转站的能量供应通常采用加热炉消耗原油的供热方式,用能效率相对较低。为了全面了解接转站的能耗状况,本文以江苏油田某集油站为研究对象,结合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基本理论,首先建立了油田集输系统不同设备的数学模型,然后结合现场采集的数据,对集油站能耗的现状进行了定量分析,得到了接转站年内不同时期的能耗,并进一步讨论了气温、油田采出液含水率、伴热热水温度和原油采出液温度对单位能耗的有关影响规律。并创新性地利用?分析方法找出了接转站内用能薄弱环节。研究表明:加热炉耗油量随一年四季变化较明显,原油采出液单位能耗随含水率和加热炉温升的增加线性增加,伴热热水单位能耗随伴热热水加热炉温升增加而增加,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减少集输过程能耗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16.
姚忠  陈映波  唐晖耿 《广东化工》2016,(13):222-223
某炼油厂500万吨/年常减压装置于2005年3月首次投产正常生产运行,2009年8月进行了换热网络优化改造及材质适应性改造,2012年8月基于全厂加工流程的优化考虑,停开了常减压蒸馏装置的减压系统,换热网络长时间不能处于最佳匹配状态,出现了柴油、常渣出装置温度过高、原油换热终温低、常压炉热负荷增加、装置能耗偏高等一系列问题。因此2015年重新进行换热网络核算和优化,对装置进行必要的技术改造来达到节能降耗目的,装置改造后投入正常的生产运行,原油换热终温最高达293.6℃,装置综合能耗降到6.26 kg EO/t。  相似文献   

17.
阿拉山口-独山子原油管道自2006年投产以来,已运行5年多,由于管道的计划检修、管线设备的老化、自然灾害或人为因素造成的事故抢修等都可能造成管道的全线停输.本文通过对阿独原油管道现有输量、不同油品物性参数和不同月份平均地温综合考虑,对需加热输送的油品安全停输时间进行计算,得出了不同倾点原油在满足热力输送月份的安全停输时间.  相似文献   

18.
《辽宁化工》2021,50(8)
为实现海上边际小油气田的安全经济开发,提出水下储罐储油的集输生产方式,对4种水下储罐储油工况下的油水温度进行CFD数值模拟,论证了水下储罐储油在保温方面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原油在水下储罐中的导热过程分为3种,对应3种不同的外层和内圈的温降特点,且这3种过程交替进行;水下储罐内部油水空间的温度分布呈现轴对称特性,且油水界面温度变化最大、原油上层温度变化最小,原油空间4个角上温度变化相对更明显;原油存储时间越长,外层低温原油与内圈高温原油间的过渡温度层愈发明显;原油进罐温度越高、储油空间越大,凝油层厚度就会越小,未受导热影响的恒温油品区域越大;在规范规定的卸油周期内,水下储罐储油的技术方案单从保温方面而言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西部原油管道输送北疆原油、哈国原油、塔里木原油和吐哈原油四种原油。由于来油凝点、密度、粘度等物性差异较大,对降凝剂的感受性也各不相同,单独输送时给输送工艺带来了困难。塔里木原油、哈国原油凝点较低,低温流动性较好,可以常年常温输送,吐哈原油和北疆原油凝点较高,冬季输送需采用加剂综合热处理的方式输送。本文对鄯善输油首站四种原油进行配比实验,分析对比沿线凝点和冬季最冷地温,提出西部原油管道冬季常温输送掺混原油工艺,以达到降低输送能耗,减少油品输送批次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新肇油田集输系统采用单管环状掺水集油工艺,受到单井产量低、井口出液温度低、含水率高,集输半径大及原油凝固点高等因素影响,集输系统生产能耗一直偏高。为了最大限度地节约能源,降低原油生产成本,实现低温集输技术上进一步的突破,更大限度地节能降耗,针对新肇油田环状集输流程掺热水输送的特点,现对低温集输技术进行认真的探索。低温集输技术是油田降低集输系统能耗的有效方法,本文对影响新肇油田低温集输技术的各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进而提出相关措施并加以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