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蕨菜茶的加工工艺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对蕨菜茶的加工工艺进行了研究,根据感官评定结果和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处理条件下蕨菜茶所浸提出的黄酮含量确定选择适宜的杀青方法、干燥温度、切段长度及冲泡温度。结果表明,将新鲜的蕨菜采用蒸汽杀青5min,在110~130℃条件下烘干,并剪切成2cm长度是适宜的加工方法,加沸水冲泡饮用较好。  相似文献   

2.
CTC绿碎茶加工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印度引进的CTC红碎茶加工生产线进行了绿碎茶大生产加工试验研究与实践,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兰雪萍  张晓宁  吕远平 《食品工业科技》2012,33(24):339-342,346
研究了一种用葛根全粉制作葛根茶的加工工艺,通过对水添加量、食用胶选择和用量、焙烤和提香条件进行研究,确定了适宜的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水添加量为粉料的45%,卡拉胶与魔芋胶的总添加量为0.5%(以葛根全粉计),比例为4∶2,170℃下焙烤6min,120℃下提香15min为适宜的工艺条件。制得的葛根茶具有良好的感官品质,感官评分达97分,且易实现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4.
精选菏泽牡丹花瓣、花蕊及牡丹根皮,结合小麦、大麦、豌豆为制曲原料,润料后经机械破碎后,人工加水(进行不同加水量实验)拌合均匀,人工踩制成包包曲,入房培曲并进行不同的培养温度实验.结果表明总质量1%的牡丹花瓣、花蕊和0.5%的牡丹根皮,小麦、大麦、豌豆质量比10:2:1,润料后经机械破碎加水,使其含水量达到38%~3...  相似文献   

5.
牡丹籽油成分、功效及加工工艺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牡丹籽油是一种新型保健食用油脂,2011年被卫生部批准为新资源食品。牡丹籽油中不仅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十分丰富,而且还含有多种药理活性成分,具有较高的营养和医药价值。因牡丹籽油开发利用较晚,其提取和加工工艺还需进一步优化。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外在牡丹籽油成分分析及制取工艺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和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归纳,综述了牡丹籽油的成分、功效、提取工艺及精炼工艺等研究的现状,分析了牡丹籽油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开发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牡丹籽油的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了优化牛蒡茶加工工艺,采用传统工艺制备牛蒡茶,分析牛蒡茶黄酮体外抗氧化活性。根据单因素分析和响应面试验优化预热时间、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等条件;利用乙醇提取牛蒡茶中总黄酮,并用芦丁作为对照品测定总黄酮含量;体外试验检测黄酮对DPPH·和ABTS+·清除能力。结果表明:40℃预热4 h、加热温度75℃、加热时间4 h的工艺条件下,得到的牛蒡茶黄酮含量最高,为2.01 mg/g。最佳工艺下获得的牛蒡茶含水率为7.90%,复水比4.85 g/g。体外试验检测表明,黄酮对DPPH·和ABTS+·清除率均大于60%,具有较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7.
牡丹籽油营养成分及加工工艺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樊永康  项婷  王微  沈建福 《食品与机械》2018,34(10):196-201
对牡丹籽油的营养成分,包括脂肪酸成分、不皂化物组成、微量元素进行概括总结,并对牡丹籽油的功能特性、提取工艺、精炼工艺及成品油的加工进行了综述分析。  相似文献   

8.
研究不同因素对金秀野生茶红茶加工品质的影响,以期为金秀野生茶加工及其资源利用提供技术支持。以广西金秀地区野生茶为材料,以揉捻方式、发酵温度、足火温度设计正交试验,筛选的最适宜金秀野生茶红茶加工工艺组合为:1芽1、2叶的鲜叶萎凋适度后经加解压交替2次揉捻(揉捻时长70 min),发酵温度30℃(发酵时间4 h,湿度90%~95%),毛火110℃高温快烘灭酶活后,足火70℃烘干;对不同处理红茶的内含物质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不同处理水浸出物、咖啡碱、表儿茶素(epicatechol,EC)、蔗糖、茶氨酸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茶多酚、硒、可溶性总糖含量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他内含成分包括可溶性总蛋白、没食子儿茶素[(-)-gallocatechin,GC]、表没食子儿茶素[(-)-epigallocatechin,EGC]、儿茶素(catechin,C)、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gallate,EGCG)、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catechin gallate,ECG]、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gallocatechin gallate,GCG]、还原糖、果糖、葡萄糖、游离氨基酸总量及其他氨基酸类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  相似文献   

9.
为进一步提升龙游方山茶的内在品质,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龙游县成功开发了龙游方山茶创新产品,其外形紧结盘花成颗粒状、色泽墨绿,栗香馥郁持久、汤色嫩绿明亮、滋味醇厚鲜爽、叶底匀齐。本文介绍的龙游方山茶的创新工艺和加工技术,是一种新的值得借鉴的提高名优绿茶品质的加工技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揭示干燥工艺对甘肃紫斑牡丹花冠茶品质的影响。方法:采用真空冷冻热风联合干燥(FHCD)、变温热风干燥(VHD)和真空冷冻干燥(VFD)对紫斑牡丹鲜花进行干燥,测定3种干燥工艺下紫斑牡丹花冠茶的活性成分(花青素含量)和质量属性(水分含量、皱缩率和复水性),结合干燥工艺的能量消耗和紫斑牡丹花冠茶的感官特性(外观、茶色、口味等)对3种干燥工艺进行比较。结果:3种干燥工艺下的紫斑牡丹花冠茶花青素含量分别为8.63%,4.68%,12.26%,复水性分别为491.52%,433.28%,531.75%。与VHD相比,FHCD的紫斑牡丹花冠茶花青素含量增加了3.95%、复水性增加了58.24%、皱缩率减小了13.82%;与VFD相比,FHCD的效率提高了1倍,且能耗降低了51.79%。花冠茶的花青素含量与复水性和含水量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41和0.738。花冠茶的颜色与花青素含量有关,花青素含量规律为玫红色花冠茶>粉色花冠茶>白色花冠茶。结论:FHCD的紫斑牡丹花冠茶优质、高效、节能,其花冠茶花青素含量、水分含量、皱缩率和复水性分别为8.63%,9.46%,52.85%,492.40%。  相似文献   

11.
牡蒿茶加工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牡蒿茶的加工工艺进行了研究,根据感官评定结果和测定不同处理条件下牡蒿茶所浸提出的多酚、黄酮和多糖含量为考察指标,确定牡蒿幼嫩茎叶采用蒸汽杀青3 min,在90~120℃条件下烘干,加沸水冲泡饮用较好。  相似文献   

12.
茶饮料泡腾片的加工工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茶粉、柠檬酸、NaHCO3、蛋白糖为原料,研究了固体茶饮料泡腾片的制造工艺,分析了茶叶原料、工艺条件等因素对茶饮料品质的影响。确定了泡腾片合适的配方,制成的泡腾片感官优良、口味独特。  相似文献   

13.
牡丹永生花干燥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牡丹花红色素理化性质和干燥过程中牡丹花色变机理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牡丹花预处理、预冻试验,研究了不同的预处理方式和预冻方式对牡丹花冷冻干燥的影响。然后利用LG-0.2型真空冷冻干燥机进行了牡丹花的真空冷冻干燥试验研究,得到了不同干燥条件下真空冷冻干燥牡丹花的较优工艺和冻干曲线,获得了较为优良的干花制品。  相似文献   

14.
以藜蒿嫩叶为原料,对藜蒿茶的加工工艺进行研究,根据感官评定结果和测定不同处理条件下藜蒿茶所浸提出的黄酮和多糖含量确定选择适宜的杀青方法、干燥温度、切段长度及冲泡温度。结果表明,藜蒿茶最佳加工工艺是将新鲜的藜蒿采用锅式杀青8 min,在70~90℃条件下烘干,并剪切成1.50 cm长度做茶段。饮用时用较高温度的水冲泡,最好加沸水。  相似文献   

15.
以月见草叶为原料,经过清洗、杀青、护色、炒茶、揉捻、烘干等工序,通过控制热漂温度、氯化钠浓度、及烘干温度的不同水平制成月见草茶,并通过测成品茶的色差、干物质含量、水溶性浸出物含量、茶多酚含量及对产品评分,最终确定了月见草叶茶的最佳加工制作工艺为采用95℃热漂、1%氯化钠护色、90℃烘干,所得茶叶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16.
乌龙茶品种风味与工艺技术及其化学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不同品种乌龙茶风味与工艺技术及其化学因了的关系,以佛手、黄木炎、福云6号和混合种的鲜叶为原料,在相同条件下加工成乌龙茶,检测鲜叶及成品乌龙茶的化学成分含量,借助方差分析、多元回归与逐步回归等统计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鲜叶固定样的生化成分含量与品种特性有关;乌龙茶品种特性的充分发挥取决于相应的工艺技术:不同品种乌龙茶独特的风味与其生化成分间存在复杂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以菏泽产牡丹花茶为研究对象,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牡丹花荼中徽量金属元素钙、铁、锌、铜、锰的含量.实验结果表明,牡丹花茶中含有丰富的钙,铜的含量未超标,适宜饮用.对牡丹花茶中5种微量金属元素进行加标回收试验,加标回收率在93.6%~101.2%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0.36%~2.35%之间,具有较高的精密度与准确度.实验结果为牡丹花茶的质量控制和牡丹花茶饮品的合理开发与利用提供了重要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8.
牡丹花茶制作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牡丹花瓣为原料,通过比较不同工艺组合对花瓣中黄酮、茶多酚、还原糖成分含量的影响,筛选出了制作牡丹花茶的最佳工艺组合为:在盛开期于上午采收花瓣,微波700 W杀青60 s,80℃热风干燥。按此工艺制作的牡丹花茶黄酮含量为2.79%、茶多酚含量16.32%、还原糖含量4.97%。通过加工工艺制作的牡丹花茶品质好,感官评价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