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Planning》2015,(3)
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有助于提高教师开发校本课程的能力;有助于结合学校实际实施课题研究,形成本校特色的课程体系;有助于整合课程资源,创设品牌项目;有助于促进校本研究。新课程给学校体育自主权和选择权,如何把新理念向操作层次转移,抓住体育课程校本化这个切入点,发挥地方优势,开发校本课程资源,构建本地本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成为学校特色教育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4)
我国校本课程开发是新时代实现课程改革区域性落实的重要切入点,是农村地区学校课程扎根本土的独特路径。对农村校本课程的已有研究成果进行信息提取,通过量化和质性的双维度分析,呈现出已有研究的起步期、快速成长期、稳定发展期3个发展阶段的具体样态。已有研究的主题聚焦在校本课程、学校特色、校本课程开发、校本教材、课程资源5个主要领域,但存在研究广度与深度双重不足、研究支持力度与后续力量较弱、未形成专业性的研究共同体等问题。所以,在未来的研究中,应明确农村校本课程的价值追求;抓住核心矛盾,开发课程资源;保障教材的灵活性和课程的持续性,逐步实现农村校本课程的价值旨归。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4,(2)
文章回顾了中外校本教材开发的历史及近年来普通高中课程的改革,结合我校几本英语校本教材开发的实践,探讨了普通高中英语校本教材的开发与实践,校本教材开发的作用和意义,及校本教材开发引出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4,(17)
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的大好背景下,为推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我校致力于开发和使用校本教材,其中明确中职教育文化课校本教材的开发原则和要求,更有利于凸显中职教材的规范性、实用性、对接性和补充性。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9,(19)
校本课程建设目前已成为学校卓越办学的必备"软件"。作为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地理学科,因其综合性与区域性特点,特别适合开展校本课程建设。文章从地理校本课程的目标定位、校本教材的开发、校本课程的实施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探索,旨在总结一条学科校本课程建设与实施的方法途径。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8,(2)
在当前新课改和主张提高学生素质的大背景下,各地区各学校都极为关注校本课程的开发。校本课程在满足学生的兴趣、需要,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受经济条件及师资力量的限制,广大农村学校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上困难重重。目前要解决这一问题,农村学校只有通过因地制宜地开发符合本校实际的校本教材,采用多种方式鼓励教师及学生让其参与到课程的开发中来,发挥其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落实国家关于贯彻新课改的号召。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23)
校本课程具有独特性、实践性、综合性等特点,校本课程开发主要是针对国家课程并以学校为基地进行的课程开发,增加了课程对地方、学校、学生的适应性。因此,文章从少数民族文化保护的视角进行了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目的在于掌握当前新课改下少数民族地区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现状,分析和总结现阶段校本课程改革和开发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一定的解决策略。通过采用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和经验总结法等研究方法,基于少数民族文化保护的视角,发现校本课程的开发存在社会关注度不够、教师专业知识匮乏和配套教材开发不足等问题,由此提出了各地各校要加强校本课程宣传与实施力度,完善保障制度,建设校本课程开发专业团队,少数民族地区要注重本民族特色文化课程等策略。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8,(1)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推进,校本教材的开发成为当今我国教育改革的焦点,受到了各级教育部门与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就小学英语校本教材的开发与实施的研究进行探讨,希望可以对今后小学英语校本教材的进一步开发与修订提供一些意见。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8)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初中美术教学的内容也要与时俱进,不能停留在美术教材的内容范围,而是要求教师大力地开发校本教材,不断地提高初中生的美术学习能力与空间,全面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对初中美术校本教材的开发与实践进行研究,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7,(14)
对校本课程的开发,与整个学校教育的最优化息息相关,尤其是对于美术教育,在新课改的推动下,在校本课程开发方面面临机遇与挑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有助于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升审美意识,强化学生整体素质。文章立足新课改环境,全面探讨了加快美术校本课程开发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