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20,(3):120-12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当前高等教育的重点,新时代大学生接收到多元化、多渠道的信息,思想道德意识水平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一些大学生的道德水平有所下降。探究家风教育影响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通过加强家风教育政策扶持力度、完善家风教育机制建设质量、优化家风教育社会氛围环境、拓宽家风教育宣传媒介渠道、搭建家风教育多位联动平台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8,(7)
家风家训,作为一种无声的力量,对人有着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尤其是在家庭教育中意义深远。本文从家风、家训、家规三个层面,通过具体事例阐述了新时期家风家训的重要性,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对营造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3,(8)
高职院校作为高等学校的特殊类型,在我国高等教育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它直接承担着为社会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任。其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质量和实际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本文在对高职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及当前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9,(11)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内容,将儒家思想融入现代教育体系中,具有促进文化传承,优化现代教育的双重作用。文章首先指出了当前高校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方面的现状,在此背景下,探讨了如何将儒家思想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去,最终达到促进文化传承,优化现代教育的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8,(3):33-34
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传统文化是较为缺失的,传统文化的思想教育价值没有得到发挥,限制了学生的学习、成长。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必须要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对传统文化的构建与应用,通过设置优秀的传统文化课程等措施,以传统文化规范大学生日常行为,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3,(11):284-285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指的是以互联网为主要载体,通过信息网络技术等重要手段进行具备鲜明时代特征的新型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本文通过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分析,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的分析,进一步提出了加强当前高校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及时效性的手段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7,(9)
进入新时期,"互联网+"以及新媒体技术快速发展,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受此影响也越来越大。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若能够正视当前"互联网+"和新媒体的特点与优势,积极创新并利用其来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则能够起到比传统教育模式更好的效果。本文简要分析了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阐述了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各种挑战和机遇,探讨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模式,希望对推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4,(4)
大学生就业问题关系着高等教育的持续发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受到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从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出发,分析了当前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普遍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加强大学就业指导中思想性政治教育提出了几条途径。  相似文献   

9.
高燕 《建造师》2010,(10):83-85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人类开始迈入网络信息化时代。据统计显示,中国互联网使用的主要人群是青年学生,尤其是大学生。随着大学生上网人数的急剧飙升,网络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模式、行为方式、道德观念等都产生了相当广泛和深刻的影响。网络在发挥正面作用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挑战。网络影响着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价值取向和身心发展,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严峻的考验,高校要使网络成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就必须建立严密高效的校园网管理系统,组建高水平的校园网管理队伍,加强大学生网络文明教育,加强网络技术防控,建立网上安全管理机制,并能充分利用网络载体,提高网上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27)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成长的重要精神力量。加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大学生群体性事件起到预警作用,在事件应对过程中起到思想引领作用、沟通和协调作用、组织动员作用、心理干预作用、经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