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金针菇废菇柄为研究材料,利用蛹虫草无性型蛹拟青霉为发酵菌种,对金针菇废菇柄进行了双向固体发酵。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料液比(w/v)、料层厚度、接种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等因素对发酵菌质还原力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采用Box-Benhnken(BBD)试验设计,以发酵菌质还原力为响应值,对还原力影响较大的料液比、接种量、发酵温度3个因素为考查变量指标,进行3因素3水平多因素的响应面试验,优化了发酵条件,并测定了发酵菌质的主要成分和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蛹拟青霉发酵金针菇废菇柄的最优条件为:料液比1:1.5,料层厚度2cm,接种量15%,发酵温度24℃,发酵时间15 d。在此条件下发酵金针菇废菇柄的抗氧化能力到达83.46%,比未发酵前增加了16.16%。发酵金针菇菌质多糖是未发酵金针菇菇柄的1.8倍,虫草素含量达到90.9μg/g。金针菇菇柄发酵菌质对ABTS+、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分别比未发酵金针菇菌柄的清除率提高16.16%、17.13%、26.15%和18.34%。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发高值化金针菇废菇柄产品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灵芝发酵竹粉基质产菌质多糖的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竹粉、杨梅酒渣等农林废弃物中选择适宜培养灵芝的基质,并优化灵芝发酵基质生产菌质多糖的条件。先做单因素研究,考察获得菌质多糖的适宜条件;再做正交试验确定最优组合。结果:以竹粉和杨梅酒渣(m∶m=1∶1)为基质,最适宜培养灵芝;菌悬液接种量、发酵基质初始含水率、培养温度、发酵时间对灵芝培养物中菌质多糖含量均有明显影响。正交试验优化后的最优组合为:菌悬液接种量6%,发酵基质初始含水率60%,培养温度32℃,发酵时间24 d。采用该条件进行生产试验,灵芝培养物中菌质多糖含量为24.1 mg/g。结论:选用竹粉和杨梅酒渣为基质培养灵芝制备菌质多糖,为竹粉和杨梅酒渣的利用提供了新的应用途径。  相似文献   

3.
以金针菇废菇柄为研究材料,利用蛹拟青霉为发酵菌种,对金针菇废菇柄进行了双向固体发酵。研究了金针菇菇柄发酵菌质多糖、虫草素、虫草酸、蛋白质、氨基酸等活性物质和发酵菌质总还原力和对自由基的清除能力随发酵时间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发酵菌质中活性物质出现了峰谷变化,在发酵中期随着时间的增加物质含量逐渐增加,与对照组相比,主要成分和抗氧化能力均有大幅度增加,两者具有显著差异。各种活性物质达到最大的发酵时间略有不同,蛹拟青霉发酵金针菇菌质多糖、虫草素、虫草酸含量在发酵28 d时达到最高,分别为:717.68 mg/g、90.9μg/g和25.6 mg/g,分别是对照组的1.92倍、90.9倍和2.34倍;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分别在21 d和24 d达到最高,分别为396.6 mg/g和230.88 mg/g,分别是对照组的2.39倍和4.52倍。发酵菌质的总还原力在21 d^28 d达到最高,且基本稳定。金针菇菇柄发酵菌质的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在28 d最高,达到72.37%,比未发酵菌质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提高了59.5%。  相似文献   

4.
将五味子药渣用作蛹虫草菌发酵培养基且不添加其他任何营养物质,并以水料比、基质重量、接种量、发酵温度为考察因子,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结合响应面法以发酵产物中虫草素含量为响应值对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响应面法分析得出蛹虫草菌发酵五味子药渣最佳条件:水料比为2mL/g,基质重量为37g,接种量为23%,发酵温度为26℃。在此条件下发酵15d,发酵产物中虫草素含量高达5.1202mg/g;多糖含量为2.87%,相比发酵前五味子药渣中多糖含量提高了24.97%。结果说明,以五味子药渣作为蛹虫草菌发酵培养基,不仅可以提高五味子药渣的利用价值,而且可以降低发酵蛹虫草菌生产虫草素的成本。  相似文献   

5.
研究多菌混合固态发酵豆粕的工艺条件,以可溶性蛋白质和大豆球蛋白含量为评价指标,设计发酵时间、发酵温度、初始水分、含糖量、外源酶的添加量以及中、酸性蛋白酶不同比例等六个因素,进行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单因素试验得出:含糖量为2%,中、酸性蛋白酶比例为3∶1;正交试验得出:发酵时间为7d、发酵温度40℃,初始水分为40%、外源酶添加量为0.45%,该条件下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为165.8μmol/g,大豆球蛋白的含量为11.4μmol/g,豆粕发酵效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平菇9400在小麦和玉米混合培养料上的固态发酵条件,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优化了发酵条件.结果表明:接种量、发酵温度和发酵时间对菌质营养成分有较显著影响.优化后发酵条件为接种量10%,发酵温度27℃,发酵时间14d,此时多糖达到3.45%,还原糖5.57%,蛋白质17.14%,游离氨基酸89.5%,均优于其他处理.  相似文献   

7.
研究酵母发酵荞麦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开发荞麦保健发酵食品提供参考依据。以荞麦为原料,采用安琪酵母发酵,以总黄酮含量作为评价指标,对加水量、发酵温度、接种量、发酵时间进行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发酵工艺。其最佳发酵条件为:加水量75%,发酵温度32℃,接菌量0.5%,发酵时间6h,总黄酮含量由发酵前的4.895 mg/g升高到5.314mg/g;槲皮素含量从发酵前的1.468 mg/g下降为1.099mg/g。  相似文献   

8.
以大米为主要原料,通过固态发酵的方法生产蛹虫草纤溶酶。运用单因素试验初步优化发酵的培养基组成及培养条件,用正交试验方法对蛹虫草固态发酵的无机盐添加量进行了细致探索。结果表明,试验范围内蛹虫草菌固态发酵生产纤溶酶的适合培养基主料为麸皮和大米,二者质量比为1︰1,培养基加水量75 g/100 mL,无机盐CaCl_2和(NH_4)_2SO_4的添加量分别为0.1 g/100 mL和2 g/100 mL,培养基初始pH自然,接种量25 g/100 mL,培养时间5 d,固体发酵物的纤溶酶浸提时间为4 h。优化条件下的固体发酵纤溶酶活力达167±1 U/mL。  相似文献   

9.
以大豆为研究材料,利用蛹虫草对大豆进行双向固体发酵,跟踪测定发酵菌质中主要成分含量和抗氧化活性变化。试验结果表明:当发酵16 d时,发酵菌质中蛋白质含量最高,达到29.72 g/100 g;当发酵28 d时,氨基酸含量最高,达到5.133 mg/g;在发酵21 d时发酵菌质中虫草素含量最高,达到216.7μg/g。发酵菌质水提液和95%乙醇提液均在第21天时对超氧自由基和羟自由基的清除率达到最高,分别为53.76%和48.13%及68.75%和95.07%。  相似文献   

10.
黑曲霉M2固态发酵产液化酶和糖化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对黑曲霉M2菌株固态发酵产液化酶和糖化酶特性进行了分析,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对发酵条件进行了探讨,菌株M2液化酶固态发酵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温度27℃,接种量3×106孢子/g干基,培养时间4.5d和水分含量34%,其含量达到7.65U/g;糖化酶固态发酵最佳参数温度28℃,接种量3×106孢子/g干基,培养时间3.5d和水分含量35%,其含量为630U/g。  相似文献   

11.
以银耳粗多糖提取液、糯米、酵母菌、醋酸菌为原料,在前期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探索银耳粗多糖糯米保健醋的发酵工艺。通过正交试验确定该保健醋酒精发酵最佳组合:酵母菌接种量4.0%、酒精发酵时间72 h、酒精发酵温度28℃、银耳粗多糖和糯米料液质量比1.5 (g/g);醋酸发酵最佳组合为:醋酸菌接种量5.0%、醋酸发酵时间72 h、醋酸发酵温度30℃、振荡恒温培养箱的振荡频率150 r/min。在该条件下得到的保健醋醋酸度为7.21 g/100 mL,其品位纯正、感官品质优良。  相似文献   

12.
以玉米粉作为主要原料,利用蛹虫草固态发酵同时生产多糖和纤溶酶。以多糖含量和纤溶酶活力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了蛹虫草固态发酵培养基和培养条件。结果表明:培养基由玉米粉和麸皮构成,比例为18:2(g/g),料水比例1:1(m/V),接入6%(V/m)蛹虫草液体菌种,23℃发酵时间3 d。在优化条件下获得浸提液中的胞外多糖含量为3.23 mg/mL,纤溶酶在血纤维蛋白平板上形成的溶圈面积为169.34 mm2。研究结果为生产蛹虫草功能食品基料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以黑曲霉为发酵菌种,黄芪粗多糖含量为响应值,确定黄芪固体发酵的最佳工艺。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发酵温度、发酵时间、接种量为响应因素,以黄芪粗多糖含量为响应值,利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方法进行三因素三水平试验设计,进行响应面分析。结果表明:影响黄芪粗多糖含量的因素主次顺序为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和接种量,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发酵时间7.3 d,发酵温度28.5℃,接种量5%,在此条件下进行验证试验,粗多糖平均含量为84.74 mg/g,低于预测值1.57%。该工艺对黄芪粗多糖固体发酵优化效果显著,为黄芪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高效利用稻谷加工副产品米糠并拟在固态发酵设备中发酵生产多糖保健食品,以米糠为基础培养基,对灰树花固态发酵米糠产多糖条件进行探索。针对定量米糠,选取水分、蛋白胨、葡萄糖和pH 值影响因素,以总多糖含量为评价指标进行试验,按L16(45)的正交试验方案得到优化培养基,并进一步通过单因素试验选择得到较优的固态发酵工艺条件。结果表明:优化固态培养基组成为原始米糠(水分为65%,按原始米糠质量计)、蛋白胨0.5%、葡萄糖4%、pH5.5、装样量20g/250mL 三角瓶,发酵条件为:接种量10%、培养温度25℃、摇床转速170r/min、培养时间11d,多糖得率以米糠为标准计算,可达4.52%。用SPSS 软件处理数据,得到表征多糖产量和培养基成分关系的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15.
以秀珍菇、香菇、雪玉松茸和灵芝4种食用真菌为发酵酸枣叶菌种,通过测定菌丝生长速度和分析发酵茶黄酮、三萜和多糖等生物活性物质含量,确定灵芝为发酵酸枣叶的最佳食用菌。以灵芝发酵酸枣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酸枣叶发酵茶制备工艺,确定酸枣叶发酵茶黄酮含量最高的制备条件为:5g酸枣叶添加2g小麦米、接种量为5L、28℃发酵3d;黄酮含量为3.50mg/g。三萜含量最高的制备条件为:5g酸枣叶添加2g薏仁、接种量为15 mL、28℃发酵9 d;三萜含量为16.90 mg/g。多糖含量最高的制备条件为:5g酸枣叶添加2g薏仁、接种量为10 mL、28℃发酵9 d;多糖含量为172.99 mg/g。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从食药性真菌-金耳出发,以葛根作为药用基质,进行液体发酵。并在单因素试验上再经过正交试验优化双向发酵条件,考察葛根添加量、发酵培养基初始pH、发酵时间和葛根添加时间对发酵菌质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得到最优的发酵条件是发酵培养基初始p H7.0,在发酵的第2天添加0.10 g/50 mL的葛根,再发酵7 d。在最优发酵条件下,测得的还原力为0.340;羟自由基清除率和DPPH清除率分别是46.73%和87.76%。双向发酵菌质的活性成分含量:多糖26.13 mg/g、黄酮25.10 mg/g,发现多糖的含量降了1.82倍、黄酮含量提高了2.04倍。  相似文献   

17.
以红米为主料,青钱柳为辅料,发酵生产青钱柳红米复合酒,并对其进行成分分析。以维生素复合菌种接种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红米与青钱柳浸渍液料液比为考察对象进行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得到青钱柳红米复合酒发酵最佳工艺为红米与青钱柳浸渍液料液比为1∶1.0(g/mL)、微生物复合菌种接种量0.8%、发酵温度30℃、发酵时间10 d。结果表明:在最优条件下,得到的青钱柳红米复合酒的酒精度为16.3%vol、还原糖为9.1 g/L、总酸为6.1 g/L、总酯为0.71 g/L,安全性符合相关标准。成分分析表明,该复合酒含植物多糖573.2 mg/100 g、黄酮196.3 mg/100 g、总酚201.2 mg/100 g、γ-氨基丁酸24.2 mg/100 g,氨基酸16种,氨基酸总含量为7 976.4 mg/L,硒元素0.039 mg/kg。  相似文献   

18.
为确定红茶果醋的最佳工艺参数,本试验以红茶、石榴为原料,接种酵母菌、醋酸菌进行发酵。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茶果汁比、酵母菌接种量、加糖量为因素进行酒精发酵阶段的正交实验,以初始酒精度、醋酸菌接种量、发酵温度为因素进行醋酸发酵阶段的正交实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酒精发酵阶段,微波浸提4 min,茶水比5:100,茶果汁比1:5,酵母菌接种量0.2%,加糖量16 g/100 mL;醋酸发酵阶段,装瓶量30%,初始酒精度7%vol,醋酸菌接种量12%,30℃发酵。在此条件下,发酵的红茶果醋总酸含量为6.48 g/100 mL、茶多酚含量为397.85 mg/L,富含16种氨基酸,总含量为5.93 mg/mL,其中必需氨基酸占总含量的38.45%,其色泽明亮、香气协和、风味独特,理化及卫生指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本研究结果可为红茶果醋的开发和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郑露华  李丹  陈辉  梁小波  韩鹏 《食品科学》2019,40(2):133-140
以云南昆明玛卡根际土壤中分离到的尖孢镰刀菌LD105作为发酵菌种,以多糖产量和抑菌率为评价指标,用响应面法优化尖孢镰刀菌产抑菌多糖固态发酵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出发酵时间、初始含水量、蔗糖和KH2PO4添加量4?个显著影响因素,研究其交互作用,优化得出最佳发酵工艺条件:发酵时间5?d、初始含水量54%、发酵温度28?℃、初始pH?6、蔗糖添加量3%、KH2PO4添加量0.3%、接种量10%、蛋白胨添加量1.5%、装料量10?g(250?mL锥形瓶为发酵容器)。在此优化条件下,尖孢镰刀菌固态发酵产多糖抑菌率和多糖产量分别为37.6%和30.2?mg/g,抑菌率和多糖产量比优化前分别提高了1.8?倍及1.5?倍。  相似文献   

20.
利用冠突散囊菌(Eurotium cristatum)对燕麦进行固态发酵,以黄酮含量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燕麦固态发酵条件,并对燕麦发酵过程中黄酮含量与苯丙氨酸解氨酶活力动态变化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冠突散囊菌固态发酵燕麦的最佳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30 ℃,基质pH值6.0,接种量0.5%,发酵时间7 d,在此最优发酵条件,燕麦黄酮含量最高,为58.13 mg/g,较优化前提高41.06%;黄酮含量的变化与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的变化呈显著正相关。通过冠突散囊菌发酵燕麦提高了燕麦生物活性成分,为燕麦再加工提高附加值提供了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