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8 毫秒
1.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对促进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推动大学生全面发展与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面向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创新高校人才自主培养体制机制能够更好地满足社会对多样化、拔尖创新人才的需求,激发学生创新潜能,培养更具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精神的人才,进而推动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的紧密结合。北京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科积极探索并构建了以“专创交叉融合”为基础的人才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从课程建设、教学方法、师资培养、评价机制等方面,着力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加强知识运用能力,以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该体系对促进中国高校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8,(2)
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高校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如何有效开展创新创业人才能力培养工作成为本科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论文从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师资队伍建设、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平台搭建、资助体系构建和创新创业教育机制构建等方面探讨了本科创新创业人才能力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6,(3)
高等教育工作的根本问题是人才培养质量问题,其核心是学生创新精神和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大学生科研创新模式研究与平台建设研究,涉及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管理制度的完善、师资和学生梯度的建设以及科研创新活动的开展。学生科研创新成果显示,该平台的建立有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具有科研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培养大学生科研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8,(4)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对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完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针对目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问题与不足进行探讨,分析研究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质,最后重点阐述了在实践教学中如何加强创新思路的引导,建立有效激励机制,开展创新及创业教育的应对策略,促进对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创业就业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就业已是当今社会的一个热点问题,传统的教学已难以满足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艺术设计教育也面临着极大挑战。从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出发,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具备良好的创新思维和专业能力,适合创业。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创业优势,要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将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素质教育相结合,训练实践能力,提高创新意识、创业素质和就业创业能力;把岗位需求、创新知识与创业精神的人才培养体系相结合,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4,(32)
在更新教育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创新精神、创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是新形势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新趋势和新方向。本文阐述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分析了当前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构建高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6,(20)
目前,大学生就业难是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重要难题,高职院校以培养实用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创新创业教育是高职院校响应创业教育改革号召、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实施建立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体制、搭建课程基础平台、形成创业教育实践体系、创新教育模式、打造实战平台等多种策略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20):165-166
高校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工科大学生人才培养体系,既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又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为社会注入更多"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新生力量。基于此,文章分析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及其举措,深入推进工科大学生创新创业,促进教育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3,(18)
设计类专业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要求使他们拥有更大的创新创业潜力。激发创新意识、传授创业知识、指导创业实践、构建内外环境是艺术设计类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内容。如何将大学生的就业转变成创业是当前各高等艺术院校毕业生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文章主要从人才创新培养理念、探索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组织多样的学生创新创业活动、调动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等方面提出策略,对教育模式和教学实践进行探讨论述。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33):30-31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是目前各高校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地,呼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本文以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工程学院为例,对具有区域特色的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进行深入的研究,为高校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