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与“工程专业认证(评估)”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旨在提高中国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文章介绍了安徽工业大学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卓越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与“工程专业认证”(评估)二者深度融合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办学条件,规范专业建设,优化专业结构,注重学生“双创”能力的培养,兼顾行业特色和地域特色,构建“两融合、四层次”复合人才培养模式,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2.
结合国家"质量工程"及"卓越计划",基于专业特色化建设理念,以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为改革试点,探索了特色专业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构建多元化实践教学体系、探索"课证融合"教学模式、建设"双师型"教师团队等措施,不断加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培养特色专业工程应用型人才。实践证明,该模式对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具有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6,(7)
以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训计划为平台,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为目标,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几个方面对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工程热力学课程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实践证明,教学改革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有效培养了学生的专业知识、创新能力、工程意识和科研素质,并为相关专业的卓越计划的实施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6,(5)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更新了传统的人才培养观念与模式,对专业知识、能力和品德等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本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为例,分析了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中3I特质的涵义,并针对不同的素质提出改革思路与应用,最后从3I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效果阐述了卓越工程师3I人才培养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5,(21)
卓越工程师培养是顺应时代的发展和国家的需要提出的,是为了提高教师和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从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现状分析入手,结合卓越工程师培养内容,将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从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教学方法的改变,校企合作建设创新实验室,建立大学生实践创新的激励机制等方面提出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方法。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6,(8)
以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训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为平台,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为目标,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几个方面对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工程热力学课程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实践证明,通过教学改革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有效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创新能力、工程意识和科研素质,并为相关专业的"卓越计划"的实施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6,(11)
要培养机械类卓越工程师新理念,应该根据现代国际化工程人才的迫切需要,包括面向工业界、面向市场、面向国际、面向大工程的内容,进行人才培养改革,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国际竞争能力和团队领导能力。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6,(2)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国家的重大教育改革项目,其核心是强化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通过分析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现有实践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校企联合"3+1"人才培养模式和"一目标、两平台、三结合、四层次"的工程实践教学体系;通过校企深度合作,共同培养模具卓越工程人才。实践表明该实践教学改革模式获得了较好的人才培养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5,(26)
土木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是"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关键问题。通过创新竞赛、开设创新实践课程、创新能力构建、教师实践能力等环节改变,提高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激发其创新激情,建立符合经济、社会科技发展要求的高素质应用型土木工程人才。  相似文献   

10.
课程设计是培养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一个重要实践环节。文章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和工程实践经验及其学校实际,分析了土木工程专业课程设计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设计一体化构建方案和实施办法,以促进应用型本科院校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加快课程设计的科学化与规范化进程,提高课程设计质量,为卓越工程师培养提供必要的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