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研究红薯叶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采用ORAC法、DPPH法及ABTS法测定红薯叶的石油醚层、氯仿层、乙酸乙酯层、正丁醇层在不同质量浓度下的抗氧化能力及总酚、黄酮的含量。结果显示红薯叶不同溶剂提取物对ORAC氧自由基具有较好的吸收能力,对DPPH自由基、ATBS自由基均具有较强的清除能力。其抗氧化活性大小均为乙酸乙酯层正丁醇层氯仿层石油醚层,与总酚、黄酮的含量一致。这说明红薯叶具有较好的抗氧化能力,其中乙酸乙酯层抗氧剂能力最好。  相似文献   

2.
采用乙酸乙酯、正丁醇、氯仿、石油醚对核桃仁皮多酚进行提取,通过清除DPPH自由基、OH自由基、ABTS自由基法与铁离子还原能力初步评价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不同极性溶剂对核桃仁皮多酚提取能力为乙酸乙酯>正丁醇>氯仿>石油醚;乙酸乙酯提取物具有最强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其IC50值分别为5.004和29.654 μg/mL,其次为正丁醇(9.596、23.681 μg/mL)、氯仿提取物(62.719、144.475 μg/mL)以及石油醚提取物(48.316、146.424 μg/mL);正丁醇提取物具有最强的OH自由基清除能力,其IC50值为393.578 μg/mL,其次为乙酸乙酯(510.186 μg/mL)、氯仿提取物(627.003 μg/mL)与石油醚提取物(840.315 μg/mL);在铁离子还原能力实验中,当样品浓度均为100 μg/mL时,各提取物的吸光度为乙酸乙酯(0.821)>正丁醇(0.509)>氯仿(0.406)>石油醚(0.142)。总之,不同极性提取物其抗氧化能力有差异,依次为乙酸乙酯>正丁醇>氯仿>石油醚,且与质量浓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青砖茶提取物不同极性部位的体外抗氧化作用,初步探明其体外抗氧化作用及活性部位,同时将其开发成抗氧化性产品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清除DPPH自由基(DPPH·)、清除ABTS自由基(ABTS·~+)及测定总还原能力3个体外指标来评价青砖茶提取物不同极性部位的抗氧化能力。结果:青砖茶提取物不同极性部位中清除DPPH·能力和测定的总还原能力排序一致,为乙酸乙酯层正丁醇层水提取物水层氯仿层;清除ABTS·~+能力为正丁醇层乙酸乙酯层水层水提取物氯仿层。结论:青砖茶具有体外抗氧化作用,其提取物不同极性部位的抗氧化活性以乙酸乙酯层和正丁醇层较强,水提取物和水层较弱,氯仿层很弱。  相似文献   

4.
采用液液萃取法对冬凌草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得到石油醚相、氯仿相、乙酸乙酯相和正丁醇相4个不同极性部位。采用超氧阴离子、羟基与DPPH自由基清除实验和还原力实验评价了冬凌草不同极性萃取部位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乙酸乙酯萃取部位清除3种自由基的能力显著高于石油醚、氯仿和正丁醇萃取部位(P0.01);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对DPPH和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结果与Vc相当,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弱于Vc;还原力的大小顺序为Vc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石油醚部位氯仿部位。GC-MS分析显示,乙酸乙酯萃取部位的主要抗氧化活性成分为多酚类化合物。研究为冬凌草资源的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草菇子实体GC-MS分析及不同极性部位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草菇乙醇提取物不同极性部分的抗氧化活性及子实体GC-MS分析。方法:用95%的乙醇回流提取草菇,依次用有机溶剂萃取获得石油醚层、氯仿层、乙酸乙酯层、正丁醇层4个不同极性部位。以2,6-二叔丁基对甲酚(BHT)为对照,分别考察其总抗氧化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铁离子还原能力、ABTS自由基清除活性,比较草菇乙醇提取物不同极性部位的抗氧化作用。结果:通过GC-MS分析,分析出49个化合物,以烷烃类、脂肪酸类、醛类、酯类、酮类为主,含量分别为22.54%、19.94%、15.38%、13.08%、7.33%。通过四种体外抗氧化能力的测定,草菇乙醇提取物的不同极性部位均有抗氧化活性,其中乙酸乙酯层和正丁醇层表现出较好的抗氧化活性,氯仿层的抗氧化活性最弱。在所设定浓度范围内,其乙酸乙酯层的总抗氧化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率、铁离子还原能力明显高于其它层(p0.05)。在ABTS自由基清除体系中,正丁醇层的ABTS自由基清除率高于乙酸乙酯层,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通过对草菇子实体GC-MS分析及抗氧化活性测试,草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层和正丁醇层的抗氧化作用强,是天然抗氧化剂的良好来源,应对其进一步分离纯化。  相似文献   

6.
香椿叶提取物不同极性部位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研究香椿叶提取物不同极性部位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有机溶剂萃取法将香椿叶提取物分为石油醚相、氯仿相、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和水相等5个不同极性部位,考察其总抗氧化力(TAC)及对羟自由基(·OH)、超氧自由基(O2·-)、DPPH自由基(DPPH·)和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的清除效果,比较香椿叶提取物不同极性部位的抗氧化作用.结果香椿叶提取物的不同极性部位均有抗氧化活性,呈显著剂量效应关系;其抗氧化效果因反应体系的不同而不同,且不同极性部位的抗氧化活性有差异.乙酸乙酯相和正丁醇相的TAC较氯仿相强,石油醚相和水相的TAC较小,乙酸乙酯相对·OH、O2·-及DPPH·的清除能力和抗脂质过氧化效果均好于L-抗坏血酸.结论香椿叶提取物的乙酸乙酯相和正丁醇相的抗氧化作用强,是天然抗氧化剂的良好来源,应对其进一步分离纯化.  相似文献   

7.
玫瑰茄提取物多酚含量与抗氧化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玫瑰茄的体外抗氧化活性。采用不同极性的有机溶剂萃取玫瑰茄40%乙醇提取物(粗提物),得到石油醚萃取物、氯仿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正丁醇萃取物,然后采用Folin-Ciocalteu比色法测定粗提物以及各萃取物的多酚含量,同时应用DPPH法、试剂盒法、ABTS法分别测定粗提物和各萃取物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还原Fe3+能力以及ABTS自由基抑制能力。DPPH法、试剂盒法、ABTS法测定各提取物抗氧化能力的结果为粗提物>正丁醇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氯仿萃取物>石油醚萃取物。玫瑰茄提取物具有较高的多酚含量和较强的抗氧化能力;玫瑰茄提取物的多酚含量与抗氧化能力之间存在较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吊灯花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以乙醇、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为样品提取剂,以Vc作阳性对照,采用水杨酸法、二苯代苦味基肼自由基(DPPH·)法和Fe3+还原能力实验,对吊灯花不同极性溶荆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能力进行评价.结果:吊灯花各提取物均对羟基自由基有较强的清除作用,其中粗多糖的清除能力最强.半清除率浓度为0.61mg/mL,但效果不如Vc明显;各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有很强的清除作用,以乙酸乙酯萃取物清除能力为最强,半清除率浓度为0.13mg/mL.同时以上提取物还对Fe3+具有很强的还原能力,其中石油醚提取物的还原能力最强.结论:吊灯花具有明显的抗氧化活性,在抗衰老方面有广泛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槲蕨提取物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二苯代苦味基肼自由基(DPPH·)法和水杨酸法两种常用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评价方法,分别以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作为样品提取剂,对槲蕨不同极性溶剂提取物抗氧化能力进行分析,以抗坏血酸(Vc)作阳性对照.结果表明,除粗多糖外,槲蕨各部分提取物都表现出较强的清除DPPH·活性.其中乙酸乙酯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最强,半清除率浓度为0.032mg/mL;槲蕨水提部分和粗多糖具有一定的清除羟基自由基的能力,但要弱于Vc.  相似文献   

10.
黄花倒水莲不同极性部位抗氧化和降血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究黄花倒水莲醇提物的不同萃取物的抗氧化和降血糖作用。采用95%乙醇制备黄花倒水莲提取物,通过有机溶剂萃取法对其进行纯化,分别得到石油醚部分、乙酸乙酯部分、正丁醇部分、氯仿部位和水相部分;采用Folin-Ciocalteu法分别测定其多酚含量,采用NaNO2-Al(NO3)3法分别测定其黄酮含量;通过ABTS法、DPPH法、羟自由基法、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来评价黄花倒水莲的体外抗氧化、降血糖活性。结果显示,黄花倒水莲醇提物中多酚、黄酮含量丰富,经萃取分段后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多酚含量最高,可达(483.9±0.8)mg/g,石油醚部位黄酮含量最多高达(53.1±0.57)mg/g。黄花倒水莲醇提物及各萃取物均表现出很好的抗氧化能力。ABTS总抗氧能力显示乙酸乙酯部位抗氧化活性最强,其对羟自由基,DPPH自由基清除率远高于阳性对照VC,此外其对α-葡萄糖苷酶具有较强的抑制活性(IC50=(0.064±0.013)mg/mL),其作用强度远高于阳性对照阿卡波糖(IC50=(0.867±0.032)mg/mL)。因此,黄花倒水莲各部位均有抗氧化,降血糖作用,乙酸乙酯部位最佳,可能活性成分为多酚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11.
任旭  陈贵林 《食品科学》2011,32(3):95-97
采用95% 乙醇加热回流提取唐古特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 Bohr.)果实成分,依次用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进行萃取。用DPPH 自由基法和ABTS+·法进行抗氧化活性实验,并选取抗坏血酸(VC)和生育酚(VE)作为对照。结果显示乙酸乙酯提取物(EAF)具有较高的抗氧化性,进一步对其进行硅胶柱层析分离,得到6 个组分(EAF-Ⅰ~EAF- Ⅵ),其中EAF-Ⅰ和EAF- Ⅳ的抗氧化性均高于VC 和VE。白刺果实提取物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有进一步开发为天然抗氧化剂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目的筛选乌饭树果乙醇提取物中抗氧化活性最强的极性分部。方法采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氯仿、正丁醇和水等5种不同极性溶剂对乌饭树果乙醇提取物进行进一步梯度萃取,并分析比较其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_(AC))、抗脂质过氧化能力及对羟基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的清除效果。结果乌饭树果乙醇提取物的5个不同极性分部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但其活性大小差异极显著(P0.01),T_(AC)大小依次为:乙酸乙酯部氯仿部正丁醇部石油醚部水部。同时,在OH·、O_2~-·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抗脂质过氧化能力上,乙酸乙酯部均优于氯仿部和正丁醇部,且呈明显的量效关系。结论乌饭树果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具有最强的抗氧化活性,且对OH·、O_2~-·的清除能力及抗脂质过氧化能力均强于L-抗坏血酸及其它部位,可作为天然抗氧化剂的潜在有效来源。  相似文献   

13.
采用DPPH·法及Fe3+ 还原力法对蛇菰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分别测定蛇菰乙醇提物、石油醚提取物、氯仿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正丁醇提取物、水层部分、水提粗多糖及碱提粗多糖的抗氧化作用,同时以VC 作为阳性对照。结果表明:蛇菰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尤其是乙酸乙酯提取物、正丁醇提取物、总醇提取物及水提粗多糖;它们对DPPH·的清除作用与VC 相当,其中乙酸乙酯提取物IC50 值为6.0μg/mL,活性略高于VC,同时以上提取物对Fe3+ 也具有很强的还原能力。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山楂核醇提物抗氧化和抑菌活性的有效物质及活性化学成分,通过评价DPPH、ABTS和羟自由基清除率、Fe3+还原能力和抑菌圈直径研究山楂核醇提物不同极性溶剂(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水)萃取物质的抗氧化和抑菌活性,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与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UPLC-Q-TOF/MS)分析活性物质。结果表明,乙酸乙酯萃取物质在清除DPPH和ABTS自由基、Fe3+还原能力方面优于其他部位;水萃取物质在清除羟自由基能力方面表现最好,乙酸乙酯萃取物质次之;在抑菌活性方面,相同生药浓度下仅有乙酸乙酯萃取物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抑菌活性。通过UPLC-Q-TOF/MS从最佳活性物质乙酸乙酯萃取物质鉴定出10个成分,主要为木脂素和醛类成分。由此可知乙酸乙酯萃取物质有较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和抑菌活性,推测其可能活性成分为木脂素类和醛类成分。  相似文献   

15.
以矮丛红豆越橘为研究对象,用体积分数95%乙醇提取后,分别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进行萃取,评价乙醇粗提取物和不同溶剂萃取物中总酚、总黄酮、总花色苷、齐墩果酸含量及体外抗氧化能力(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自由基(2,2’-azinobis-(3-ethylbenzthiazoline-6-sulphonate),ABTS~+·)清除能力)。红豆越橘粗提取物及不同溶剂萃取物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其中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物的抗氧化活性较强,乙酸乙酯萃取物具有最好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半抑制浓度(50%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_(50))为0.27 mg/m L)与ABTS+·清除能力(IC_(50)为0.05 mg/m L)。不同溶剂萃取物的抗氧化活性与总黄酮和总酚的含量具有较强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厚朴籽抗氧化成分,测定厚朴籽90%乙醇粗提物及其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萃取物的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2,2-联氮基-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2,2-azino-bis(3-ethylbenzthiazoline-6-sulonic acid),ABTS)自由基清除活性和铁离子还原能力(ferric reducing antioxidant power,FRAP),同时测定其总酚及总黄酮含量。结果发现,乙酸乙酯萃取物的总酚和总黄酮的含量最高,含量依次为(253.64±7.25)和(179.11±0.61)mg/g。厚朴籽乙醇粗提物和萃取物具有一定抗氧化活性,其中乙酸乙酯萃取物的抗氧化活性最强,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显著(P<0.05)高于阳性对照BHT,其IC50仅为(29.33±2.31)μg/mL;乙酸乙酯萃取物ABTS自由基清除活性与VC相当,IC50分别(30.33±1.53)和(31.67±3.06)μg/mL;厚朴籽乙醇粗提物和萃取物对铁离子的还原能力较低,均显著(P<0.05)低于阳性对照VC和BHT。相关性显示,厚朴籽三种体外抗氧化活性均与总酚和总黄酮极显著相关(P<0.01)。以上结果表明,乙酸乙酯可以富集厚朴籽酚类物质,为下一步厚朴籽抗氧化物质分离奠定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头花蓼多酚不同极性溶剂萃取物抗氧化活性并考察活性与多酚含量的相关性。方法:将头花蓼提取物过大孔树脂纯化后得到头花蓼精多酚样品,采用不同极性有机溶剂对头花蓼精多酚样品进行液-液萃取,将头花蓼多酚样品分为石油醚相、氯仿相、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水相不同极性溶剂萃取物。测定不同极性溶剂萃取物的总多酚含量,研究各萃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及ABTS自由基能力,分析抗氧化活性与多酚含量关系,并采用HPLC对乙酸乙酯萃取物进行初步鉴定。结果:头花蓼不同极性萃取物均有抗氧化活性,乙酸乙酯相抗氧化活性最好,清除DPPH、ABTS、羟自由基的IC50值与多酚含量呈现相关性(r=-0.988,r=-0.742,r=-0.563),槲皮苷是乙酸乙酯相的主要抗氧化成分之一。结论:乙酸乙酯相提取物可作为分离头花蓼抗氧化活性物质的重点,多酚是抗氧化的主要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18.
以不同极性有机溶剂对枳椇果梗多酚进行萃取分离,对各部分多酚进行紫外-可见光谱扫描确定其紫外吸收特性;以FC法测定总酚含量,通过清除DPPH自由基、ABTS+ ·能力测定和Fe3+还原法,对不同极性多酚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液-液萃取可以实现不同极性多酚的有效分离,枳椇果梗不同极性多酚萃取物均有特征紫外吸收;不同极性部分的多酚含量、抗氧化活性有显著差异。枳椇果梗多酚含量和抗氧化活性强弱次序为:水相>正丁醇相>乙酸乙酯相>氯仿相。枳椇果梗多酚以极性酚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