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9,(9)
随着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对车辆工程专业的人才需求加大,同时对毕业生的能力水平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建立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及平台建设,提高车辆工程专业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专业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11)
旨在确认车辆工程专业毕业生符合汽车行业认可的既定工程教育专业质量标准要求,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原则,制定以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科技开发基本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并以行业发展新要求为导向,加强课程体系改革和深化产学研合作,整合校内校外实践教学资源和建立层级实践教学体系,完善车辆工程专业的师资、课程、条件等资源配置,建立一套可反馈、可持续和可改进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机制,从而保持车辆工程专业学生的毕业质量不断达到工程教育专业的认证标准。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20,(2)
在多年教学实践的基础上,依据车辆工程专业培养目标,结合汽车电子与控制课程的特点,以汽车电控对象为研究对象,构建基于项目式的适合车辆工程专业的BOPPPS模组教学模式。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成果为目标,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达到成果导向教育(OBE)的目标,培养了满足车辆工程需要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9,(12)
为适应我国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汽车行业发展对车辆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我校结合落实《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类教育质量国家标准》,主动对接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十强"产业发展需求和学生全面发展需求,在广泛调研分析国内车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状况的基础上,改进了新的车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满足新形势下汽车创新人才培养的需求。结合工程教育认证标准设置了详细的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要求,对课程体系进行了改革,改进了课堂教学、实践和考核等环节的评估方式,并开展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和专业综合技能训练项目,培养具有较强综合能力和素质的车辆工程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7,(8)
应用型本科软件工程专业的实验教学,应该注重专业技能培养和工程开发能力提升,提高应用型本科软件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效果。对于应用型本科软件工程专业的毕业生来说,企业以及其他用人单位都希望从事软件开发的新员工能够直接进入软件开发的工作状态,这就要求毕业生实际工程问题的解决能力强,编程能力强,基本功扎实而且适应面宽。提高实验教学效果,改革实验教学方法,提升软件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市场竞争力和实际工作能力,缩小软件工程专业毕业生软件开发能力与企业要求的差距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5,(35)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有助于提高我国工程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和国际认可度。以专业认证的理念和标准为依据,以江苏科技大学物联网工程专业为例,对该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师专业素质、校企合作实践等问题进行了探讨,通过对教学过程各环节的整合和革新提升本校物联网专业的培养水平、毕业生的综合能力以及社会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5,(27)
汽车设计是绝大多数高等学校车辆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在分析汽车设计教学课程内容及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目前该课程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教学改革的内容和措施并进行了改革实践,培养了学生的汽车设计实际能力,取得了满意的改革效果。  相似文献   

8.
刘卫星  屈成忠  冯丽杰 《山西建筑》2008,34(12):193-195
通过对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的分析,根据用人单位的要求,结合学校实际,按照"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强能力、突特色"的原则,提出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工程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1)
汽车产业化的发展对高校毕业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与团队合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可通过团队式本科毕业设计的改革模式以提高实践教学质量。通过团队建设与制定工作任务及实施方案指导培养模式的改革,规范团队成员的分工与职责。指导教师参与监管团队成员毕业设计的全过程,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新思维及团队合作能力,完善本科实践教学的课程体系与培养目标,提高大学生的培养质量,促进专业的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7,(10)
快速发展的汽车工业对我国车辆工程领域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汽车设计课程作为车辆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其对学生能力培养具有重要作用。项目组根据汽车设计和制造的课程体系,考虑到生产企业的产品生产组织特点,设计了模块化教学模式,分析了模块化教学的组织模式、师资条件、课程教学组织方案,设计了包含26项内容的课程客观评价指标,并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主观和客观分析,获得了教学成效的基本分析,并提出了未来教学改革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