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22,(4):77-79
当前,高校在教育资源配置和基本职能发挥方面缺乏生态教育意识,滞后于生态建设实践,致使大学生的生态意识滞后和消费行为失范。深入剖析高校市场化中人才培养急功近利,教育范式情感缺失,学科间壁垒增加的成因,积极探索具体可行的育人理念、制度保障、协同机制、课程体系、注重实践育人的生态文明教育有效路径。积极推进生态文明教育,彰显高校"绿色"发展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6,(4):77-81
当前,高校在教育资源配置和基本职能发挥方面缺乏生态教育意识,滞后于生态建设实践,致使大学生的生态意识滞后和消费行为失范。深入剖析高校市场化中人才培养急功近利,教育范式情感缺失,学科间壁垒增加的成因,积极探索具体可行的育人理念、制度保障、协同机制、课程体系、注重实践育人的生态文明教育有效路径。积极推进生态文明教育,彰显高校"绿色"发展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5,(7)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经济的发展容易导致资源的过度开发。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由于偏重追求效率的生产模式以及粗放型增长方式,忽略了资源的有效配置,导致社会建设面临的生态形势非常严峻。培养青年一代尤其是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观对生态文明建设尤为重要。本文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为视角,探讨了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的现状以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生态文明教育的关系,力图通过寻找科学合理的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树立大学生生态文明观。  相似文献   

4.
王洁宁  任震  黄滢  张凯云 《风景园林》2018,25(10):110-114
风景园林专业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课程是以规划编制技术为导向的专业课程。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提出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目标的背景之下,于绿规课程教学中导入生态正义观正适应了高校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相协同的新要求。文章基于绿规课程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重形式轻思考、重标准轻责任的现状,结合生态正义观的缘起和内涵,阐述了生态正义观对绿规课程教学的现实意义:利于引导学生对社会的关注;利于保护学生的生命关怀之心;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通过对绿规课程授课内容的模块化分析,将生态正义观的代内正义、代际正义、种际正义三大内涵适时导入,探索了生态正义观在绿规课程教学中的导入途径。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20,(2)
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具有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教育的丰富思想资源,比如关于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实践是自然和社会对立统一的基础、资本逻辑对人和自然的双重压迫等原理。可以结合这些原理的教学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教育,从而确立人与自然在实践中和谐发展、协同进化的正确观念,以避免在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中——陷入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的误区。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9)
当代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建设的主力军,他们的生态文明意识直接影响自身生态道德行为,其知识结构、思维方式、道德品质都将影响到下一代的成长甚至中国的未来。调查结果显示:部分高校在校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欠缺,在建设"美丽中国"及生态文明背景下,高校应承担起生态环境教育的神圣使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必须拓宽思路,深化生态文明实践的内涵,基于绿色大学视阈下从教育体系、教学改革、校园文化社团活动建设、拓展新媒体进行生态教育等途径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教育。  相似文献   

7.
针对当代诸多生态概念涌现下多元化的生态观理解,分析了当代景观设计实践所呈现的生态功能主义、生态经验主义、生态表现主义等多种倾向,上述趋向也体现了科学、思想及哲学等不同层面生态观在景观实践领域的影响;提出应在景观实践中使各层次态观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8,(2)
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方式方法。这充分说明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高度重视。在"建设美丽中国"的背景下,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养成,对提高全民的生态文明意识,建设生态文明环境,推进生态文明改革,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而针对高校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教育方式方法研究,是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体现,也是建设"美丽中国"对于高校的要求。本文以当下高校生态文明建设教育实践和"美丽中国"对于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新要求为切入点,提出针对于高校生态文明建设教育的路径。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7,(1):2-6
相对于现代环境科学知识而存在的地方性生态知识,对于保障地方生态安全、保护区域生态环境、维护地区生物与文化多样性都具有重要实践意义。地方性生态知识依靠其特有的生态观、认知体系、技术实践和社区组织管理体制,去实现其保护区域生态环境的功能。滇西北藏区普遍存在着神山崇拜的社会事实,对于维护藏区的生态环境始终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奔子栏镇藏族乡民的神山崇拜就是如此。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4,(Z1)
大型仪器设备是高等学校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创新人才、创新科研成果的重要条件和必备工具,也是高等学校综合实力评价指标之一。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投入的不断加大,地方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为地方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科技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平台。但目前地方高校大型设备管理还存在着使用率较低、购置重复、投资经费有限、共享程度不高等问题,因此提高大型设备综合使用效益和管理水平乃当务之急。在协同创新视野下,地方高校大型设备管理需要观念协同、管理协同、手段创新,从而提升大型设备的资源协同共享能力,为地方经济发展及高校的教学与科研创新提供更加充分的设备资源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