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为了探索不同尺寸片烟在各级打叶风分单元中的分布和品质变化规律,以2021年四川C2F初烤原烟为研究对象,对各级打叶风分单元的片烟流量和片烟结构差异以及不同尺寸片烟的化学成分和感官品质差异进行了系统分析,并借助烤烟化学成分可用性指数CCUI对不同尺寸片烟进行评价。结果表明:①随打叶单元级数的增加,片烟流量和尺寸逐级降低,碎片和小片更容易在各级打叶单元的第一级风分口处分离;②碎片的化学成分可用性明显小于大、中和小片,随着打叶级数的增加碎片的化学成分可用性逐级提高,而大、中片无显著变化;③不同尺寸片烟的感官品质随打叶级数的增加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大片和中片的感官品质最优点出现在二级打叶单元,小片和碎片则分别出现在三级和四级打叶单元。该研究结果可为打叶复烤生产过程中片烟的精细化分类和差异化调配等工业应用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打叶风分后片烟中梗的主要来源,进一步提升叶梗分离质量和片烟纯净度,分析了不同尺寸片烟与所含烟梗质量间的关系,基于此设计了定向去梗工艺并开展了工艺验证。结果表明:(1)振动分选筛可较好地将打后片烟按尺寸进行分离,其中≥42 mm超大尺寸片烟(A+)的叶中含梗率和叶中含粗梗率最高,A+中烟梗质量占比是其片烟质量占比的3.5倍;25.40 mm筛网上的大片中烟梗质量占比可达56.34%,是叶中含梗率控制的重点;(2)大尺寸片烟质量与所含烟梗质量间的关系符合单指数衰减函数(ExpDec1)分布,≥25.4 mm的大尺寸片烟质量与总梗质量及长梗质量关系密切,且粗梗主要来源于超大尺寸片烟;(3)定向去梗工艺能够有针对性地去除大尺寸片烟中的烟梗,叶中含梗率和粗梗率分别由原工艺的1.64%和0.31%降低至0.98%和0.09%,尤其是粗梗率的降幅高达70.97%。因此,定向去梗环节可为打叶复烤片烟含梗率的精准控制及片烟纯净度的优化提供手段。  相似文献   

3.
为在打叶复烤生产中获得合理的片烟尺寸,基于差速柔打原理,设计了一种辊轴式片烟尺寸调控系统.该系统由振动输送机、辊轴筛分设备、大片二次处理设备和风选设备4大部分组成.通过振动输送机松散物料,提升筛分效率;利用辊轴筛分设备和大片二次处理设备对筛分出的超大片进行剪切,以减小片烟面积,并筛分出含梗片烟.以2018年河南省平顶山...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索不同质量档次配方模块在各级风选单元分离片烟的化学成分变化趋势,以2021年东南烟区初烤烟叶经工业分级后产生的不同质量档次配方模块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各级风选单元分离的不同尺寸片烟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分析并进行模块间比较,采用烤烟化学成分可用性指数CCUI对不同尺寸片烟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风选除杂单元产出片烟的化学成分协调性显著低于叶梗分离工序中产出的片烟。(2)在叶梗分离工序产出的不同尺寸片烟中,碎片的化学成分协调性低于大、中、小片,随着打叶级数的增加,碎片还原糖含量、糖碱比与其他尺寸片烟的差异逐渐减小。(3)质量档次较低的配方模块通过筛除碎片的方式进行品质提升的潜力更大。(4)质量档次较低的配方模块在二、三级打叶单元产出的大、中片具备较好的配方可用性。  相似文献   

5.
叶中含梗率与相关打叶质量指标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研究打叶去梗过程中叶中含梗率与相关打叶质量指标之间的关系,最大限度地提高打叶复烤的整体质量,进行了不同叶中含梗率的打叶去梗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叶中含梗率的升高,>12.7mm叶片率升高,碎片率、打叶风分过筛后网下碎片比例、梗中含叶率降低,打叶造碎减少,出片率升高。叶中含梗率并非越低越好,过低则造碎更大,出片率更低,这对整体打叶质量是不经济的,因此应控制叶中含梗率在适宜范围。  相似文献   

6.
为提升打叶去梗工艺的叶梗分离效果、提高片烟纯净度,将光学剔梗方法应用于传统打叶去梗流程,提出了一种打叶工序叶梗分离新工艺,并开展了工艺验证。结果表明:1光学剔梗装置对叶梗的分离效率随片烟处理流量的增大而降低,片烟处理量≤1 400 kg/h时,烟梗的剔除率高于90%,误剔率低于10%;2现行4打12风分打叶去梗工艺中,5、6级风分单元输出片烟的烟梗富集浓度最高,故将光学剔梗装置串联至现行工艺中的5、6级风分单元与2打机组之间,设计了风选-光学剔梗组合的叶梗分离工艺;3在风选-光学剔梗组合的叶梗分离工艺方式下,打叶去梗工序输出片烟的叶中含梗率由现行工艺的2.06%降至1.33%,降幅35%以上,叶中含粗梗率由0.46%降低至0.14%。因此,将光学剔梗方法应用于传统打叶去梗流程可有效提升叶梗分离效果。  相似文献   

7.
分析打叶后不同尺寸片烟挥发性化学物质含量的差异性及变化趋势,为研究片烟结构对卷烟化学成分及感官质量的影响提供参考。利用叶片振动分选机对打叶后的片烟进行筛分,分别测定不同尺寸片烟中的挥发性有机酸和挥发性致香物质。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研究不同尺寸片烟各单项化学物质含量的差异性,利用直观分析揭示不同尺寸片烟挥发性有机酸和挥发性致香物质总量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对于同一等级初烤烟叶,打叶后片烟尺寸由大到小,各单项挥发性化学物质含量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和规律性变化趋势;挥发性有机酸和挥发性致香物质总量均呈现逐渐升高的变化趋势。打叶后不同尺寸片烟的化学成分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尺寸片烟分布的均匀性对最终产品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
为降低制丝线烟叶损耗 ,改进了打叶前筛分系统 ,将铺叶、解把到一润的输送方式由带式改为振动式 ,并在振槽底部配置 2 0mm筛网 ,以筛分出 2 0mm以下的游离片烟和短梗。叶、梗分离后 ,将6~ 2 0mm的片烟直接掺入打叶后的叶片中 ;3~ 6mm的碎片掺入同牌号切丝后的烟丝中 ;3mm以下烟末用于制薄片 ;分离出的短梗掺入打叶后的烟梗中。改进后不仅避免了 2 0mm以下片烟的再次造碎 ,也使来料烟叶得到合理分流 ,相应降低了打叶线的物料流量 ,提高了风分效率 ,出叶率、大中片率均有明显提高 ,每 10 0kg烟叶可多产出 2 .34kg片烟 ,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9.
复烤温度对片烟收缩率及大小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不同复烤温度下,不同部位片烟复烤前后的收缩率及大小分布规律.结果表明:①片烟在复烤过程中其收缩率与复烤温度呈正相关,温度越高收缩率越大,且在相同的温度下不同部位片烟收缩率关系为下部烟>中部烟>上部烟;②复烤后1000 mm2以下的片烟比例增加,1000 mm2以上的片烟比例减小,并且片烟面积越大其比例变化率越大;③复烤后片烟特征尺寸大幅减小,相同部位片烟复烤温度越大特征尺寸减小的幅度越大,相同温度下不同部位片烟特征尺寸变化率的关系为:下部烟>中部烟>上部烟;④复烤工序有利于片烟分布均匀性的提高,复烤后片烟大小分布均匀系数增大,且相同部位片烟复烤温度越高其均匀性提高越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复烤片烟特征面积与其关键化学成分的相关性,为研究片烟结构对卷烟化学成分及感官质量的影响提供参考。  方法  选择两种初烤烟叶作为试验材料,利用叶片振动分选机对复烤后片烟进行筛分,测定不同尺寸片烟的特征面积及其关键化学成分(常规化学成分、质体色素、多酚类化合物和非挥发性有机酸),并分析不同特征面积片烟化学成分的变化趋势及其相关性。  结果  ① 随着片烟特征面积的增大,总糖、还原糖、总植物碱、淀粉、绿原酸、芸香苷、棕榈酸、亚油酸、油酸、亚麻酸、硬脂酸含量逐渐升高;钾、氯、莨菪亭、草酸、丙二酸、丁二酸、苹果酸、柠檬酸含量逐渐降低;总氮、蛋白质、叶黄素、β-胡萝卜素含量先升高后降低。②对于红大C3F复烤片烟,特征面积与总糖、还原糖、总植物碱、芸香苷、硬脂酸呈显著正相关,与钾、草酸、丙二酸、柠檬酸呈显著负相关;对于K326 B3F复烤片烟,特征面积与总植物碱、芸香苷、棕榈酸、亚油酸、油酸、亚麻酸、硬脂酸呈显著正相关,与草酸、丙二酸、丁二酸呈显著负相关。  结论  不同尺寸片烟的化学成分含量存在较大差异,且两者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因此,在打叶复烤过程中,提升不同尺寸片烟的分布均匀性对提高关键化学成分的均质化水平,稳定最终的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提升打叶复烤均质化程度、增强叶片结构控制能力.[方法]基于自行开发的多辊拨动式烟叶筛分装置和双辊多齿式烟片剪切装置,设计了一种基于筛分再切的叶片结构调控工艺.该系统通过对打后汇总片烟进行超大片筛分及剪切处理,使超大片缩减为合适尺寸的烟片,能降低大片率、提高中片率,以河南洛阳C3F等级烟叶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应用探索...  相似文献   

12.
以贵州C3F、河南C3F、河南B3F 3种烟叶为原料,利用实验室批式滚筒复合传热干燥装置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滚筒复烤方式下,同种烟叶烟片尺寸规格的变化对其干燥速率和复烤后温度无明显影响。网孔12.70 mm以上的筛分烟片,烤后225~625 mm 2的叶片比例增加明显;网孔6.35~12.70 mm的筛分烟片,烤后36~225 mm 2的叶片比例增加明显。复烤后烟片总体尺寸分布在225~625 mm 2和36~225 mm 2面积区间呈集中趋势。烟片尺寸规格对滚筒复烤皱缩率影响显著,3种烟叶原料烤后烟片的皱缩率均随尺寸规格的增大呈明显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3.
为降低细支卷烟烟丝中的梗签含量和在线剔除梗签中的烟丝,改善烟丝结构,提升细支卷烟产品质量及其稳定性,基于现有二级叶丝风选系统,设计了适应细支卷烟大流量叶丝风选的三级柔性风选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进料机构、梳丝辊、三级风选箱体、旋风落料器(沉降式落料器)、输送机构、出料机构及除尘管道等部分组成,通过一级、二级风选最大程度地"丝中选梗",三级风选"梗中选丝",实现成品烟丝中梗签含量的有效降低,同时增加被剔除梗签中合格烟丝的回收利用。以黄鹤楼某细支卷烟为对象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叶丝柔性风选系统能够有效降低烟丝中梗签含量及剔除梗签中的烟丝含量,风选剔除梗签含丝率降低20%以上,烟支含梗率由1.06%降低至0.74%;烟支物理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提升,烟支刺破等外观质量缺陷问题得到了有效的改善。该系统在提升产品质量的同时可提高原料综合利用率。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打叶后烟叶在离心风分仓内的运动特性及受力变化,基于CFD-DEM耦合方法分析了不同进风风速下,物料在风分仓内的运动过程及受力变化规律。仿真结果表明:随着进风风速增大,风分仓内压力逐渐增大,片烟间碰撞次数增加,流场均匀性变化较小;当进风风速为11、13、15 m/s时,片烟与仓体壁面产生的最大平均碰撞力分别为0.155、0.164、0.378 N,叶含梗率分别为2.46%、2.37%、3.12%。以叶含梗率作为风分效率评价指标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当进风风速为11、13、15 m/s时,叶含梗率分别为2.27%、1.84%、2.54%,试验结果与仿真结果误差 < 1百分点,验证了仿真模拟的合理性。该研究可为优化风分仓结构和工艺参数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5.
施用于建筑外檐的装修构件,不仅具有避风、遮阳、调节建筑室内温度的功能,也是建筑外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现存早期建筑遗构中保存的此类构件很少, 为系统深入研究这些构件的形制和用法带来了一些困难, 但两宋的建筑绘画中保存了相当多当时外檐装修的图像资料,能够补充实物资料的不足。本文即通过对这些图像资料的考察与分析,结合《营造法式》等文献的记载,讨论宋代建筑中常设于建筑外檐,起避风遮阳作用的擗帘竿、 避风?、障日?、引檐四类构件的形制与用法,以及由此产生的丰富多样的建筑外观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为了在叶丝气流干燥过程中有效调控物料的水分和丙三醇含量,考察丙三醇含量和干燥温度对叶丝中丙三醇和水分迁移的影响,利用固定床气流干燥装置,在100~145℃下对丙三醇含量为0~6.6%的叶丝进行干燥试验,得到了叶丝中丙三醇和水分释放规律。结果表明:(1)添加丙三醇后叶丝水分迁移规律基本一致,叶丝的干燥速率受丙三醇初始含量的影响较小。干燥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0~100 s)和第二阶段(100~600 s)。(2)叶丝表面温度与干燥温度正相关,与丙三醇的初始含量无关。(3)丙三醇初始含量对其脱除无显著影响。第一阶段丙三醇的损失量基本相同,约占总损失量的50%以上;第二阶段不同丙三醇初始含量的损失速率无明显差异,且随着干燥时间的增加不断减小。(4)干燥温度对丙三醇脱除有显著影响。第一阶段不同干燥温度下丙三醇损失量均为0.6百分点左右,损失速率随干燥时间线性降低,损失速率的变化率与干燥温度呈负相关关系;第二阶段丙三醇损失量随干燥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损失速率基本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